Ⅰ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有哪些
1粤教版必修三试卷
2黄山记 徐迟
3 巩乃斯的马 周涛
4 瓦尔登湖
5 说数 沈志远
6 奇妙的超低温专世界 叶永烈属
7 寂静的春天 雷切尔·卡森
8 这个世界的音乐 刘易斯·托马斯
9 足不出户知天下 比尔·盖茨
10 《祝福》 鲁迅
11 项链 莫泊桑
12 等待散场 刘心武
13 差别 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斯
14 荷花淀 孙犁
15 春之声 王蒙
16 山居秋暝 王维
17 从军行 王昌龄
18 登高 杜甫
19 石头城 刘禹锡
20 锦瑟 李商隐
21 蜀道难 李白
22 琵琶行 白居易
23 雨霖铃 柳咏
24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5 声声慢 李清照
2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27 虞美人 李煜
28 书愤 陆游
29 扬州慢 姜夔
30 元曲三首
Ⅱ 清水一中高一必修三语文读本的读后感
有时候我在想,人的一生究竟怎样才有意义,有没有一种形象的事物可以来比喻我们的一生?偶尔,我觉得人生像蜡烛,要燃尽自己的每一束光芒,光明磊落的活着。偶尔,我觉得人的一生像道路,有畅通也有拥堵,有平坦也有坎坷。不过,读完《最后一片叶子》,我觉得,人生更像一片叶子,正如文章里说的一样“看呀!经过了漫长一夜的风吹雨打,在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长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茎部仍然是深绿色,可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贝尔奥是一片博爱的叶子,他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西从绝望中看见希望,再次点燃了琼西生命的火焰,自己却掉落,枯萎。琼西是一片坚强的叶子,在贝尔奥的关心下,她也一定会成为那片在风雨中摇曳,但永不屈服的那片叶子。人生是有缺憾的,而不是完美的,一片叶子,哪个不曾有污点。贝尔奥就是一个失败的画家,火气十足,瞧不起别人,但他在自己生命将终的时候,却用那份深深的爱让另一个生命获得了重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人生是主动地,不是被动的,遇到困难何不放手一搏,琼西就是在这生与死的抗争中,树立起信心,作出努力,果然枯萎的生命终于又重新勃发了生机,她完完全全康复了。一片叶子,如果害怕烈日,风雨,怎能遮风挡雨。: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它,克服它。虽然时间是个冷漠的东西,它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停留片刻。但它还是很公平,给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时间,有些人无法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只是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才使得时间悄悄地溜走,最后落得虚掷年华的一声长叹。浪费时间的人为什么往往只有等到那时才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古语有云:草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还有人曾经说过:“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这几句话使我受益匪浅,真的很有道理。我觉得,既然上天创造了人,让人变得有思想,就该把光阴牢牢抓住,不要虚度。利用这么多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更加好吗?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都来珍惜时间吧,做时间的主人,不要做时间的奴仆。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若你现在正面临生死考验,请你跟时间赛跑,不要学画家琼西那样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吧!
Ⅲ 高一必修三语文读本的读后感
1《呐喊》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呐喊》是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书中收集了许多我们所熟悉、津津乐道的文章,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藤野先生》一文是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即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所看到和听到当时一幕幕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景象为背景,文中较大篇幅叙写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如何的一丝不苟和对先生的欣赏,只是在鲁迅先生看来:学医只能医治身体上的疾病,而思想精神上的疾病不是医学所能拯救的。文章从一个侧面描述了鲁迅先生强烈爱国意识的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文中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依旧振聋发聩。《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这篇文章遗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精神胜利法”的渊源,读者想必也能理解“自欺欺人”是如何的要不得!《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2《笑面人》读后感 他的脸笑,她的心不笑。不管他做什么,希望什么想什么,只要他一抬头,观众就会看见他狂笑。《笑面人》的扉页这样描写主人公关伯兰。关伯兰的脸被塑造出永恒的微笑,成了宫廷阴谋的牺牲品。掩上书不难想象那张微笑抑或大笑着的脸。心里掠过一丝悲凉。那是个罪恶的社会,黑暗的社会,它碾碎了一切的纯真与善良。让人感到悲,而且愤。
而细想现在的社会也不难找到相同点。记得在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职业女性在职场上遇到了的打击,她到处向朋友哭诉。朋友问,什么事让你那么伤心。她说,有一位乘客的旅行包丢失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他联系帮他找,还任劳任怨的。最后找了一星期终于找到了,我笑脸盈盈地把旅行包归还失主,失主却表情僵硬,还埋怨我工作不负责,找了那么久才找到……
朋友说,那你象那样笑一下。她微微地把嘴角上翘,脸部肌肉机械的动了一下。朋友问,你就是这样笑的么?她说,是啊,我一直对乘客笑脸盈盈的,可乘客却都冷漠地只用眼睛瞟一下我,我这工作真的是没法做了。朋友打断她说,你自己对着镜子再笑一下。她砰砰砰跑到镜子跟前。半天没了声响。朋友说,你知道为什么乘客都那么冷漠地对你了吧。
那位职业女性在职场上摸爬滚打,早已练就了一种职业的机械式的笑容,那笑容不会让乘客感到窝心,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敷衍,不被尊重。自然也就没有好脸色。
本人前不久去派出所做身份证,也着实领教了一番职业微笑的“魅力”。这便是所谓的皮笑肉不笑吧!在炎热的夏天也让人倍感寒冷。
这个社会一直在高速运转着,速度快得让人忘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主要的。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的而活着。对外界都是那么冷酷。
停下脚步吧,在你大步往前走的同时你却失去了很多。停下脚步吧,路边的风景可能比终点的要美,要美得多。
在这个沉默的年代,用我们的善良唤醒沉睡的感情。让我们象奥嫫一样久久嗷叫。我想奥嫫是在呼唤黎明,呼唤一个温暖的黎明。 3《奥林匹克精神》读后感 2008年,是鼠年,也是奥运年。而且这次奥运举办地是我们的首都—北京。虽然做为高中学生,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关心奥运大事。一、勤奋奥运会不仅仅是竞技荣誉,更为重要是和谐发展。因为比赛只是一个测试,而更为重要的要是看看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你有什么进步。看看通过你的勤奋能不能超越四年前的你,只是战胜自己的一次体验。我们课文里读过《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里面的容国团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他面对着的是匈牙利老将,可是因为他的顽强拼搏精神,他战胜了敌人,更战胜了自己!使我们中国的金牌越来越多。可是你们知道吗?成功者的秘诀除了顽强、搏斗、进取更重要是来自勤奋。不是有一句哈叫才能来自勤奋,不仅是体育,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二、梦想一百多年前,参加奥运会还只是一个梦想,直到现在奥运会居然会在中国举行,使我们感慨万千。我们中国有“历尽沧桑”的早期屈辱、“重获尊重”的迂回抗争,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有志气、有梦想!只有梦想和志气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当然别的国家也有梦想,不然怎么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三、比拼有了勤奋和梦想,剩下的就是比拼了。大家都知道奥运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可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变得更强。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不断地比拼,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也算是比拼的好处。在此,我希望2008的奥运会将是我们全世界人的一片天! 4《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语文读本中的一篇演说稿,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让我感触非常深。
《我有一个梦想》是1963年8月8日在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纪念堂前举行《黑人解放宣言》100周年纪念活动时基督教牧师马丁路德金作的长篇演说,主要揭露了白人对黑人的残酷迫害,表达了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以及正义奋斗到底的决心。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演讲稿,再文中运用了许多的排比句,主要讲了黑人以及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也揭示了黑人在白人心中的地位,读了这篇演讲稿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的肤色、地位、家境就改变对他们的态度、看法,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即使你出生再一个富裕的家庭也不代表你比人家高,因为你现在的富裕不是你的,而是他人努力的成果,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而出生的穷困人,也不用为了自己的身世而自卑,虽然你的家庭是穷困的,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我希望以后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人们的肤色、身份、地位,而是以我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我们的国度里生活。
人人生而平等。
5《报任安书》读后感 是一篇千古名篇,司马迁在这封信中,把他对世情的感慨,对人生的悲愤,对专制君主的认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尽情地倾吐出来,如泣如诉。慷慨悲凉,理正而辞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晚芳曰:“此篇(《报任安书》)与自序,俱原作史之由。《自序》重承先继圣,此重惜死立名。《自序》悲婉,此则沉郁、雄健。其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与《史记》之雅洁稍异,是史公另一种豪放激宕之文。盖因救友陷刑,满肚皮怫郁不平之气,借此发泄。书中‘舒愤懑’,三字是此本旨,故篇中处处皆愤懑之辞。纵横跌宕,慷慨淋漓,转折提接虽多,却如一气呵成。挣眉裂眦而写之,骤读无不为之惋惜。”这篇千古名篇回顾了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受刑的全过程,叙述了忍辱著书的目的、决心、毅力,及其极端痛苦悲愤的心情。文章充满了作者受刑后的无限痛苦与悲凉,但让人读后并不感到,而是感到有一股气势,有一股充满自信的、无坚不摧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力量。尽管此篇是太史公“舒愤懑”之作,但他把带有消极颓废色彩的“感愤伤激”情绪就生化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活力的生命激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引古人自况,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经受得起艰难环境磨炼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在此文中,他写下了一段名言: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慕义而死,保持名节;忍辱负重,自奋立名,怎样处理好这二者的界限是很难的。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了一个“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标准。司马迁认为仅以一死来对黑暗进行抗争,“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故他在忍辱与生死的痛苦抉择中选择坚强地活下来,并以最大毅力完成《史记》。并且在司马迁看来,自古迄今的圣贤君子和志士仁人之所以要著书立说,就是因为他们在建功立业的奋斗过程中遭受到各种黑暗势力的打击和无端的迫害,使他们倍受艰难困苦和压抑,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折磨;而这种难言的隐衷和哀痛又无法为人所理解,于是只有通过为文论述来抒发他们内心强烈的悲愤,阐明他们的思想主张,并凭借往事的兴衰成败的轨迹,总结历史的规律,寄希望于来者。这引起了司马迁的共鸣。所以他以《报任安书》来明志,说明他要发愤著书,效法古人,把自己全部精力倾注在《史记》著作之中,以成就其“一家之言”。载于《全汉文》的《悲士不遇赋》也是司马迁受刑后悲叹生不逢时的作品,可与《报任安书》相互补充。在赋中,司马迁指斥天道微暗,美恶难分,“理不可据,智不可恃”,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消极厌世,“委之自然,终归一矣”,认为人总是要死的,追求功利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听之自然;另一方面又坚持理想,“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熟云其否”,显然是要追步孔子,死而后已。这正是司马迁在受刑后于耻辱与名节间挣扎的写照,而最后司马迁选择了隐忍发愤、建立功名之路。故此赋与《报任安书》正好相得益彰。
司马迁不仅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舒其愤”的创作思想,而且以其《史记》的创作实践具体地体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史记》的创作蕴含着作者极其深沉的感慨,因而具有极其强烈的抒情性。很明显,《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并不是纯客观的实录,而是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与褒贬。司马迁作《史记》,自比于孔子作《春秋》,在写作方法上,力图遵循据传为孔子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的原则。《史记》写作以叙事为主,是非褒贬一般寓于叙事之间。顾炎武认为“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马迁写《史记》正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叙述,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怒批判,并抒发其悲郁之情。纵观《史记》,可以看到太史公的笔下时常涌荡着一种愤嫉之情,一种沉郁之气。那种对帝王公侯的贬斥鞭挞,那种对佞儒酷吏的尖刻讥讽,那种对刺客游侠的倾心赞颂,那种对失路英雄及含愤志士的无限同情,都极为鲜明地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真是精当之极。
Ⅳ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宋词学习心得
一、客观题部分,可以不断练习积累提高。你可能没有发现,语文成绩稳定在100~120,你觉得很稳定?其实也有20分的差距,这20分基本都是客观题部分出错导致的。客观题部分全对,即使作文45左右,一般总分就不会低了。客观题要多练习,越多越练习越好,可以自己大量买模拟卷、真题什么的,每天只做客观题,然后把错题分类总结下来,大部分错的其实只有几类题……积少成多,会慢慢变好的…… 客观题比较难的部分就是文言文了,如果文言文最终克服了……就基本没问题…… 多练多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二、作文素材积累。写作文需要积累材料,肚子里没有货,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空洞乏味。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最没有方向感的了。其实,作文素材不是越多越好……要越熟悉越好!俗话说,熟能生巧。老师也经常告诫我们: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只要你熟悉,某年江苏还是江西的高考满分作为就完全是抄袭下来的……可是改卷组没发现,就满分了……当然这个几率很小。怎样熟能生巧?我们老师给的方法是,找两三位著名人物,最好是不同领域的,不能都是一个领域的人物,比如当年我准备了李清照(古诗词)、梵高(画家)、切 格拉瓦(革命英雄人物),尽你所能的把他们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名言警句、历史地位、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找出来,整理到一起,越详细越好,不要放着不管,要没事儿经常看、且慢慢补充。慢慢的,你会发现,每次作文都会能把话题引到你研究的那几个人身上,这样作文既快又充实…… 三、作文技巧上,除非特殊规定,尽量用议论文,议论文论点、论证、论据……结构一般比较清晰,主旨也比较突出……只要加强凤头:排比句或者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的训练;豹尾:精彩的结尾;加上上面提到的素材,高分也许谈不上,但45~50是一定有的。作文孰能生巧了,时间就节省了,于是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前面的题,前面就更不容易失分了……
Ⅳ 高一语文必修三\四文章列表
人教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
第一单元
1 《诗经》三首
2 离骚(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4 汉魏晋诗三首
其他古诗读背篇章
第二单元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8 词七首
综合性学习 解意象,品诗歌
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
10 故都的秋
11 道士塔
12 泪珠和珍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13 灯下漫笔(节选)
14 漫话清高
15 巴尔扎克葬词
16 短文两篇
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
18 游褒禅山记
19 伶官传序
20 石钟山记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 项脊轩志
22 五人墓碑记
23 登泰山记
24 病梅馆记
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诗歌
第四单元 散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文学鉴赏
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
必修四
第一单元
1 药
2 项链
3 陈奂生上城
4 守财奴
第二单元
5 林黛玉进府
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7 失街亭
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古代小说鉴赏
综合性学习 感受小说的魅力
第三单元
9 雷雨(节选)
10 茶馆(节选)
11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12 三块钱国币
现当代戏剧鉴赏
第四单元
13 窦娥冤
14 长亭送别
15 闺塾
16 哀江南
古代戏曲鉴赏
综合性学习 编剧与演剧
第五单元
17 陈情表
18 祭十二郎文
19 愚溪诗序
20 赤壁赋
第六单元
21 逍遥游
22 滕王阁序
23 柳毅传(节选)
24 促织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作点辩证分析
辩论
第二单元 杞记·随笔
演讲
第三单元 小小说
第四单元 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Ⅵ 高一语文必修三读书笔记800字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专按原文准确无属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