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0-12-24 14:53:45

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要努力学习 不能光靠答案的 加油

Ⅱ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25课答案

我们老师已经批过了:
四、
1、照样子写词语。(各写两个)
形形色色:(歪歪扭扭回)、(鬼鬼祟祟答)
五花八门:(九牛一毛)、(四分五裂)
惊天动地:(开)天(辟)地、(昏)天(黑)地
2、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不可一日不读它。
3你读报的收获是:(在读报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了解到了国家的一些事情,不仅如此,我还提高了写作文的水平。)
希望能帮到你!

Ⅲ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15课答案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照样子联想填空.
由婀娜多姿联想到柳枝的随风摇摆的样子.
由漫天飞扬联想到深秋里芦花的丝絮.
2.灞河柳和 青海高原柳
最大差距表现在灞河柳在家乡水边极容易生长,而青海高原柳却要为保存生命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3.联系课文六、七自然段内容,简要地说说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付出了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这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树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又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这是作者运用对比,诠释生命与命运不同, 更突出青海一株柳与其他柳的不同
六.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联想到诗句,你知道这些诗词吗?

别董大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凉州词
唐 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快加分!!!

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长江之歌
三、你是指长江,把你比作母亲,表达作者对长江的热爱、赞美。
四、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五、因为长江各种资源十分丰富,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三亚落日
三、1、“担心”一词体会到:三亚海水之蓝,海鸥十分的白。
2、“感染”一次体会到: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海天变成一片金红,突出了夕阳的光艳。
3、体会到:作者对三亚落日的留恋和惊叹。
四、3、这是伟大的奇观 好处:加强语气

3、烟台的海
三、1、涌浪比做小山 形象的写出了巨浪拍打堤岸的壮观景象。因为冬天的还做有气势。2、扑字写出了春天海浪的柔和,让人感觉到海浪如顽皮的小孩子。
3、总分总 冬天凝重 春天轻盈 夏天浪漫 秋天高远。
使他们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短文《海》答案
1、 我的梦是指在培育人才.
蓝色的希冀是指学生们拥有知识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为祖国明天的希望
播种的含义是培养教育.
2、聚涓滴,纳百川,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永不停息!
3、文中写了两种海,一种是真实的大海,另一种指知识的海,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1、广博、无边无际、雄浑、大气、活力。2、它们的存在都需要永不停息地充实、汇集。

4、《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罗甸 杜鹃 油桐 漆黑 石笋 臀部
二、1.③ ⑤ ⑥
2.① ④ ③
三、1.叶圣陶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2.窄小
(1)两个人并排仰卧,……是这样小的小船。
(2)进船方式:船两头都系着绳子……船就出来。
(3)乘船必须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勺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每一处都贴着船底。
(4)感受: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3.黑 奇 大 , 奇
4.作者的整个游程处处不离泉水,和作者游览的顺序这条线索有机结合,使文章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读者一目了然。
四、1.桂林(秀) 庐山(俊)
泰山(尊) 黄山(贵)
2.山野 水野 人野
3.这两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二段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索溪峪山的特点。还用了对比,突出索溪峪的自然美、野性美。而第三自然段用了拟人手法,突出水的野性美。
4.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望着那崇山峻岭,不由惊叹,想与那美景拍个照,作个留念。嘴里吃着美味的零食,徒手攀起了山,与大伙一起嘻嘻哈哈,好不亲热。

5、《卢沟桥烽火》
三、同样写行军,我发现“偷偷地”“摸”提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同样写战斗失利,我发现“暂时退守”是我军在“众寡悬殊”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有赞扬之意;“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是对敌人被打惨状的痛快描述,表达了对日军的鄙视。
五、1、日寇以两个士兵失踪为由,前来搜查,这是蓄意挑衅,遭到中方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首先向我方开火,中国军队还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只得暂退守桥头。
2、日本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守军同仇敌忾,奋起反击,日寇狼狈而逃。
3、大刀队员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日寇被打得抱头鼠窜,卢沟桥又回到我军手中。
4、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中国官守军给予慰问与声援。
六、1、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发突出战士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潜伏十分不容易,他们有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2、与对手总会碰面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3、我觉得要云龙是一个英勇善战,机智、处事果断的人。
6、《半截蜡烛》
二、7324
三、杰奎琳怕楼上黑,她悄声对德国人说,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少校见杰奎琳很可爱,就同意把蜡烛难走,这样就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1、厄运的意思是困苦的灾难。2、 从容地 默默地 死神已经向他们走来
3、半截蜡烛 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束。
4、不能去掉。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情报,而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张,心里想他们已经发现情报,其实没有。

Ⅳ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全部答案

http://..com/q?word=%CB%D5%BD%CC%B0%E6%C1%F9%C4%EA%BC%B6%D3%EF%CE%C4%B2%B9%B3%E4%CF%B0%CC%E2%C8%AB%B2%BF%B4%F0%B0%B8&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6课的第六课。课后第二题。查查词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几个词语。废墟:过去有人家居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的地方。 坍塌:倒塌。震撼:震动、摇动,有时也指心灵受到震动。诠释:说明,解释。生死攸关:指生死存亡的关键。课后第三题。“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是谭千秋老师临死前保护学生的动作。透过这个动作,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各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旨在让我们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课后第四题。搜集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们交流。同学们可以通过多方面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他人口中得知,还可以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资料。小英雄林浩的故事。最后的短信

Ⅵ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九 十 十一课答案(苏教版)

9.小草和大树 一、看拼音,写词语。 堪称逆境权衡前辈 狭窄圣殿铅笔钢铁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答所填的字 嗷嗷待哺:喂食 节衣缩食:节约 要求好胜:成功 脱颖而出:尖子 惴惴不安:恐惧 寥寥无几:数量少 大名鼎鼎:盛大的样子 孜孜不倦:坚持正义 三、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惴惴不安大名鼎鼎指点提携灰心丧气孜孜不倦脱颖而出 四、读下列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1、夏洛蒂不畏生活的艰辛不畏环境险恶的不屈精神。 2、还是妇女的事业。夏洛蒂的痛苦。坚强的性格。 3、她们付出的艰辛的努力。 她们不是真正的小草和大树,小草也可以通过努力变为大树,就像夏洛蒂姐妹一样。 五、名言警句。 莫找借口,只找理由成功。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伟人这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 别人失去信心, 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10.轮椅上的霍金 一、看拼音,写词语 撰写折服悲悯顶礼膜拜 震颤由衷打扰鸦雀无声 二、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霍金病得非常严重。 2、画倒数第二句。 3、霍金非常乐观。 三、改错 略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以下三个事例: (1)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读者。 (2)霍金虽然身体没有离开过轮椅,却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还 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家的宇宙模型。 (3)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成为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文章主要内容: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选择读音 1、最后一个选第二个,其余选第一个。 2、第一个,第二个。 二、填上合适的词 一阵雨一句名言
一次航海一把斧子 一只木筏一个荒岛 一把小锯一艘轮船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鲁滨逮漂流记》 1965 年 6 月 1 日 传承鲁滨逮的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 2、28 食物的匮乏住宿的困难孤独 聪明机智,具有勇敢顽强的精神。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略 2、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五、小辩论 女孩也要读 因为: 1、这本书是一本世界名著,宣扬的是一种学会生存、学会独立,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精 神,这种精神男孩需要,女孩也需要。 2、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做一个聪明机智而以具有顽强意志的人。 六、我读书,我快乐。

Ⅶ 苏教版语文补充习题第二十二课六年级上册答案 苏教版语文补充习题第二十二课六年

22.古诗两首 补充习题部分答案
二.按要求填写诗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问渠哪得专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属。
3.活水 不短学习新知识.
三.默写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诗句.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想一想,写一写.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六.读一读,悟一悟.
1.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