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七上语文第五六单元复习题

七上语文第五六单元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0-12-24 13:40:13

1. 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第五,六单元的复习资料(字词,文学尝试,课内阅读习题等)

初一人教版期末复习
复习要点:
1. 进一步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 认真记住所学过的重点作品的体裁、出处、作家的姓名。凡是中国作家,要记清他们所处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要记住他们的国籍和所处时代,部分著名作家的评价也须记住。

修辞
复习要点:
1. 要理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2. 要理解有些句子虽然有“像”、“好像”一类的词,但不一定是比喻句。
3. 了解借喻和借代、排比与反问、反问与设问各自的特点,在应用中避免混淆。

标点符号
复习要点:
1. 了解标号和点号所包括的内容。
2.
重点掌握最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其作用。

【模拟试题】
文学常识
一. 判断题:
1. 散文《春》和《秋魂》的作者都是著名作家朱自清。(

2. 散文《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文集·一些印象》作者是老舍。(

3.《海滨仲夏夜》节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4. 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他的作品主要收在《古代英雄石像》里。(

5.《社戏》的主人公是“我”,即鲁迅先生,全篇的线索是“看社戏”。(

6.《小橘灯》是冰心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怜——爱——敬——念。(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都是以写少年儿童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中“我”都是作者本人。(

8. 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过故人庄》就是能表现他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昔作之一。(

10. 朱自清,字佩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等,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二.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通知对象的名称,一定写在正文内容的前头,顶格写,不加冒号。
B. 写电报稿一要注意语言简明;二要注意语言准确,不能有歧义。
C. 申请书最后一行的左下方要注明有效期。
D. 某同学不慎将书包丢失,写了一张启事张贴,启事标题为《招领启事》。
2. 下列标示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故人/具/鸡黍

B. 谁家/新燕/啄春泥
C. 昔人已/乘/黄鹤去

D.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3. 天津市某中学为开展航模活动,决定组建校航模队,订于开学第二周开始报名及选拔工作。
航模队成立后,急需向北京市航模器材邮购公司购买一批材料。
根据以上材料,从学校和航模队的角度,需要写两篇应用文。这两篇应用文应该用的体裁是(

A. 通知、电报稿

B. 通知、汇款单
C. 启事、汇款单

D. 启事、电报稿
4. 诗句、出处、作者及时代搭配均正确的一项是(


A. 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崔颢——唐代
B. 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杜枚——唐代
C.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李煜——唐代
D. 为有源头活水来——《清平乐》——朱熹——宋代
5. 标题、作者及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相见欢》——李煜——《南唐二主词·补遗》
B.《如梦令》——李清照——《濑玉词》
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杜工部集》
6. 人物、作品、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王小玉——《口技》——林嗣环
B. 工之侨——《工之侨献琴》——刘基
C. 六一公公——《社戏》——鲁迅
D. 蔡芸芝——《我的老师》——魏巍
7. 以下作者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
b. 王勃
c. 韩非
d. 陶渊明
e. 辛弃疾
A. a c d b e
B. c a d b e
C. a c d e b
D. a c b d e
8. 下面与课文完全相同的句子是(


A.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串向云霄里去了。
B.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C.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D. 那声音似乎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三. 填空题: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作者鲁迅,本名______,是我国伟大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和______家。他的著作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收在《______》里。
2. 南宋著名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3. 东汉末年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曹操的诗歌《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 在下列诗句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等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花。
(2)几处早______争暖树,谁家新______啄春泥。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______。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______。

四. 填表格:
作家 国籍 作品
都德

《皇帝的新装》
布封

《蚊子和狮子》

修辞
一.
找出比喻句,在后面括号内画“√”
1.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2. 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它,它已经跑了。(

3.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4.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5.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6.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二.
找出比喻准确、生动的句子,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 教授的门牙松动了,一说话,就像荡起的秋千。(

2.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3.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4.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曲折。(

5. 一座座摩天大楼像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6.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三.
在反问句后面的括号内画“√”
1. 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2.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

3. 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4.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四.
在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画“√”
1.

2.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十一册第五六单元考试卷

http://www.zhaoshiti.com.cn/Soft/List.asp?cat_id=362
2007-12-26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B卷版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B卷 姓名 分数一、权看匆簦

3.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七 ) (配合第五单元复习)题目 快快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每词1分)
chú fánɡ wǎn lián xiánɡ xì kū shòu shì shì ké sou
( ) ( ) ( ) ( ) ( ) ( )
二、用“___”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每空0.5分)
畜(xùchù)生 传(chuánzhuàn)记 摧残(cán chán)
冠(ɡuānɡuàn)军 盗贼(zéizhéi) 赫(hè chì)然
三、比一比,组词。(6分,每空0.5分)
扭( ) 详( ) 猬( ) 胯( )
纽( ) 祥( ) 谓( ) 跨( )
钮( ) 洋( ) 渭( ) 垮( )
四、补充成语,然后选词填入下面的句中。(13分,每词1分,填空1分)
张( )李( ) ( )经风( ) 好高( )远
名( )( )实 ( )( )大悟 高( )远瞩
( )( )吞枣 意( )( )长 ( )目寸光
1.校长的这番话( ),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啊!
2.阅读名篇佳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 ),一知半解。
3.上课时冬冬开了小差,老师让冬冬回答,可他( )乱说一通。
4.王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真是( )啊!
五、给“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 分,每题0.5分)
“光”的几种解释:A. 灯光 B. 光阴 C. 光彩,荣誉 D. 神采 E.只,单; F.露着
1. 他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 ( )
2. 体育健儿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 ( )
3.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到了父亲的抚爱。 ( )
4. 光说不做,自己的奋斗目标怎能实现呢? ( )
5.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 )
6. 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 )
六、选词填空。(7分,每题1分)
爱惜 爱护 爱抚 爱戴
1.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 )的著名作家。
2.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都养成了( )花草树木的习惯。
3.小侄儿在家里得到了好多长辈的( )。
4.真正的读书人大都( )各种书籍,不会损坏玷污它。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5. 四年来我( )历尽了艰苦,受尽了虐待,( )咬紧了牙就不哼一声。
6.我在当时( )清楚地看见,( )现在也清楚地记得伯父当时的表情。
7.( )小刚没有专心听讲,( )难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七、鲁迅名言记在心。(9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
3.时间就是性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4.必须如蜜蜂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好像一只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句子加工厂。(6分,每题2分)
1.句子瘦身。
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换新装。
(1)鲁迅先生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思考。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体会句子课文或对联的含义。(6分,每空1分)
1.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希奇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他为自己想得少”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别人想得多”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判断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我”是一位富家少年,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 ( )
2.鲁迅原名叫周树人,毛泽东评价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3. 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诗中直接引用了鲁迅的诗句“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4.《有的人》一诗用朴素精练的语言,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了典型鲜明的诗歌形象,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
十一、阅读品味馆(20分)
鲁迅先生记
萧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 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 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 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 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句子的含义。(4分,每题2分)
(1)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比拼台(22分)
题目:×××的好伙伴
要求:首先填上体现伙伴个性特点的词语,在围绕特点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表现出好伙伴的个性风采,内容具体,语句生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喔~ 求采纳呦~

4.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7分
dàn shēnɡ rónɡyù jī xiè qīn shì juān zènɡ
( )( ) ( )( ) ( )
tóu xián lǐnɡ yù
( ) ( )
二、我会给带点的字注音。6分
( ) ()()()()()
糊弄 规模猝然长逝积劳成疾信笺
三、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9分
( )然而止 ( )( )动听 风华( )( )
( )( )见惯无( )有( ) 卓有( )( )
( )故( )新 标( )立( )
十年树木, ; , 。
四、比一比,再组词。5分
瑰( ) 顽( ) 隐( ) 澡( ) 括( )
魄( ) 硕( ) 稳( ) 操( ) 恬(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9分
1、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改为反问句)

2、记得在这个礼堂里我们有过的永生难忘的集会。(缩句)

3、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改为拟人句)

4、妈妈对我说:“今晚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吧!”(改为转述句)
———————————————————————————
5、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修改病句)
6、书是一切智慧的源泉。(仿写)
书是
六、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 ,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 ,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 的人,给那些 的人,给那些 的人。
2、《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是————————————————————————————————————————。
3、洗澡水的 ,紫罗兰的 ,睡觉时眼珠的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 ”的人,却从中 , , , 。
七、毕业了,我给老师和同学写毕业赠言。4分
老师:
同学:
八、阅读短文
(一)课内阅读8分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溶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的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卓有成效”的意思。1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刚毅——( ) 歧视——( )
隐退——( ) 顽强——( )
4、请说一说文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什么?“人生意义的发现” 指的又是什么?2分

5、体会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含义。2分

(二)课外阅读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地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地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雷雨到来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畔”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 ,它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①田地的界限;②边)。“翡”字用部首查字法应现查 部,再查 画。2分
2、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雨中的湖。全文记叙了 ,表达了 。3分
3、文中的过渡句是 。前呼的句子是 ,后应的句子是 。3分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是 ,“玉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是 。2分
5、给短文起个题目:《 》。2分
九、作文(30分)
写一封信,把你想对母校或是老师说的话写下来,诉说自己的心声,注意写信的格式,表达出真情实感。

5.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五六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zī xún jué xǐng cán kuì
( ) ( ) ( )
zhān yǎng róu nèn
( ) ( )
二、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波涛(pō bō) 供不应求(gōng gòng)
看守(kàn kān) 猜度(dù ó)
三、查字典,按要求填空(5分)
1.“詹”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第8画名称是( )
四、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4分)
好意难确( ) 调兵遗将( )
盛气凛人( ) 高瞻远主( )
五、选词填空。(5分)
指望 渴望 期望 希望
1.凡卡( )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在信中,他哭诉:“我的生活没有( )了。”写完信后,他满怀( )去寄信。
即使……也 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2.( )自己生活艰苦,桑娜( )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来抚养。
六、把画线部分改成成语,填在括号里。(1分)
雷锋叔叔为了别人,为了集体而放弃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 )
七、按要求填空。(8分)
1.“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是( )句,改成叙述句是;( )。这句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
2.“梅子黄时日日晴,( )”,是《 》中的诗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心情。
八、造句。(4分)
推测——
与其……不如……——
九、改病句。(4分)
1.雷锋精神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扩句和缩句。(4分)
扩句:小朋友讨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人们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遇到(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 )的,( )一定要把他( );否则,不但惹外国人( ),而且会使中国( )信心。
十二、调整下面排列错乱的写作顺序。(在括号里标出序号) (2分)
(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 )列作文提纲
(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草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十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 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我提着装满书册的书包,沉甸甸(di1n di4n)的,刚走到车站旁,一辆(蓝,篮)色的漂亮的公共汽车到站停住。我跨上车,只觉得后面有人把我的包(托,拖)了一下,回头看时,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谢谢她,她笑笑,没应声。快到下一个停车站时,却听得她响亮地报着站名,还请要下车的乘客提早准备,注意随身携带的东西。我怀疑了,就问她:“你是售票员吗?”
2 她一摇头。轻声回答:“不,我是一○八中学的学生。”
3 我更怀疑了,眼睛直直地(钉,盯)着她……
4 旁边坐着个(戴,带)眼镜的教师,他似乎了解的,用表扬的口吻说:“三好学生嘛!春节期间公共汽车乘客拥挤,售票员忙不过来,他们自己组织分批轮班上各条路线去服务。”说完又补充一句。“咳,怎不叫人看了心里甜?”
5 我要下车了,姑娘不由分说替我提了包,自己先跳下去,把包递给了我,随后帮着售票员(捡,检)票,帮着怀抱婴儿的母亲下车,又帮着老大爷带着小孙子上车,等到乘客全部上车完毕,她最后一个又上了车……
6 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7 我转(zhu3n zhu4n)身进了胡同。没走多远,便望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挽着袖子,卷着裤腿,兴高采烈地在大扫除。他们把200米长的胡同打扫得一干二净,胡同面貌焕然一新。几个年龄较大的,还在给军属、烈属家扫院子,擦门窗,洗刷墙壁,运垃圾……干得干净利落。我望着他们笑。他们(察,擦)着流汗的脸,也笑了。我几乎要大喊出来了:“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8 我穿出胡同,又遇到二三十个生气勃勃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站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他们用扬声筒起劲地说着、唱着。我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凝神地望着他们,直到耳边响起报时的钟声,才快步向前走去。走了不远回头望了他们一眼,只见在阳光照耀下的这支小分队正在热烈地挥动彩旗,响亮地呼着口号,还唱着“讲卫生,最光荣”的歌。这时,我觉得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沉了,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据词定音、定字(在文中打√)。
2.用‖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这篇文章记叙了春节前的一个早晨,作者亲眼看到的几件中小学生
( )的事,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 )的优秀品质。
4.“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这样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觉得沉了。”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作文(30分)
以《记一次……活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思想健康、内容明确、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详略得当。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1)答案
一、咨询、觉醒、惭愧、瞻仰、柔嫩
二、b#、g#ng、k1n、$
三、1.Z、zh1n; 2.采、5、横撇; 3.①;②
四、确—却;遗—遣;凛—凌;主—瞩
五、1.渴望;指望;希望; 2.尽管……还是……
六、舍己为人
七、1.反问句;这是真理。《养花》;老舍;《林海》;
2.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九、1.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十、扩句:三(1)班的小朋友热烈地讨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缩句:眼睛望着方向。
十二、2、3、1、4
十三、1.di4n、zhu3n;蓝、托、盯、戴、检、擦
2.第一段(第1—7节)“我”在车上看见一个同学帮助售票员为乘客服务的情景。十分感人。
第二段(第8节)“我”看到少年儿童在胡同里大 扫除,使胡同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段(第9节)“我”看见同学们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
3.义务劳动助人为乐。
4.这句话在文章中共出现3次。这样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参加义务劳动的少年儿童助人为乐的品质的赞叹。
5.中小学生们在春节期间义务劳动,他们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作者深深感动,因而感觉到包袱不重了

6. 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复习资料,快快快!!!!!!!!

希望能够帮到你,好好复习(*^__^*) 。如果还需要更多资料,找我吧O(∩_∩)O~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遨游汉字王国
1 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
2“写错别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3).多笔少画:酒、洒;(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3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4 谐音歇后语: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5 造字法:象形字:人()月()山()牛()马()
指事字:上( )上加一横指上。下()下加一横,指下。
会意字:休( )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采()表示手在树上摘。
形声字:左形右声:蚂、蚁、编、清
6 汉字的演化: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4.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第六单元复习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要内容:
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合同学的故事。

中心思想: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重点句:
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文中3次出现。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2.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答题要点: 父亲坚持不懈 信守承诺 儿子鼓励同学 信赖父亲 让同学先脱离险境)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的是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许多年后事业成功了,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按时间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 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重点句: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4.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1〉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2〉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3〉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18*慈母情深(梁晓声)
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答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0*学 会 看 病(毕淑敏)
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注意黄冈小状元中关于这一课的练习。
写父母之爱的文章:《父爱,在拐角处》 朱自清《背影》 冰心《纸船---寄母亲》 古诗《游子吟》

补充五六单元练习
一、请你为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解剖(pāo pōu) 造诣(yì zhǐ ) 油脂(zhǐ zhī)
驰骋(chéng chěng) 腼腆(mián miǎn)
歧途(qí qǐ )
二、请你根据拼音写出词语中空缺的字。
废xū ( ) jí( )病 bào( ) 炸 chàn( ) 抖 糟gāo( ) téng( )写 出bǎn( ) cí( )祥
qí ( ) 途 jǐn( ) 慎 自 háo( ) 瓦 lì ( ) 启 dí ( ) 慈
xiáng ( ) 奇miào ( )
三、请你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 )声笑语 破烂不( ) ( )怀信心 一如( )往
四、选词填空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 (阻止 阻挡)他。
2、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只要 如果)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五、把古诗词补充完整
1、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洛阳城里见秋风, 。
3、风一更,雪一更, 。
4、五岭逶迤腾细浪,

5、 ,大渡桥横铁索寒。
六、关联词语填空
1、( )发生什么,我( )会跟你在一起。
2、(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复习资料
本单元训练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抓住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生字聚宝盆
一、读音用心记。
混(hùn)乱 漆(qī)黑 血(xuè)迹(jì) 颤(chàn)抖 歧(qí)途
腼(miǎn)腆(tiǎn)

二、多音字不可轻。
血xuè(血压) 圈quān(圆圈) 兴xīng(兴奋)
xiě(鸡血) juàn(猪圈) xìng(高兴)

三、形近字细分辨。
杉(杉树) 混(混乱) 曼(曼妙) 砾(沙砾) 豪(自豪)
衫(衬衫) 浑(浑身) 蔓(蔓延) 烁(闪烁) 毫(毫米)

版(出版) 祥(慈祥) 爆(爆炸)
板(黑板) 详(详细) 瀑(瀑布)

词语万花筒
一、词语会理解。
昔日:从前,往日。
绝望:毫无希望。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三、近义词是朋友。
坚定——坚决 绝望——失望 悲痛——悲伤 腼腆——害羞
谨慎——慎重 得意扬扬——沾沾自喜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四、反义词是对手。
坚定——动摇 精彩——糟糕 谨慎——马虎 赞扬——责备

句段品味吧
一、佳句品味吧:“
1、“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些具体的数字,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挖的过程很艰难。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4、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样的平衡可以让“我”既拥有创作的信心与灵感,同时,又可以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作品,这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保证。
5、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因为不能因赞扬而迷失方向,也不能因批评而丧失信心。所以既要有“精彩极了”的鼓励,也要有“糟糕透了”的批评。

篇章风味馆
一、积累
1、默写日积月累关于诚信、孝敬和立志的名言警句。
2、默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最后三句话。

二、了解本组精读课文的思想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了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的爱。

三、文学常识
1、《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2、《慈母情深》作者是梁晓声。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4、《学会看病》作者是毕淑敏。

阅读全文

与七上语文第五六单元复习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