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l六年级上册语文二单元测试卷

l六年级上册语文二单元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24 11:55:00

『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密卷答案人教版

第二单元测评卷…--【一遍过】第二单元过关测评卷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内()(3分 A .野蛮容( man )叛乱( pan )混乱( hun )日晷( gui B .缰绳( jiang )黑莓( mei )潺潺

『贰』 六年级语文测试题(二)

(一)拼音(7分)
1.我能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并规范地写在四线三格内(3分)
ZDFHWL


2.这些词语我会写(4分)
qīn shī chōu yē biān pào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 ( ) ( ) ( )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3分)
“出其不意”中的“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再查章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意”的解释有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在“出其不意”中应选__。“词不达意”应选()
(三)我会选择。(5分)
1、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
A、胡思乱想B、异想天开C、想入非非D、冥思苦想
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3、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___;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
A、烈焰飞腾B、燃烧羽毛C、燃烧飞翔D、狂风勇猛
4、___是数九寒天,爷爷___坚持锻炼()
A、如果……就……B、因为……所以……C、即使……也……D、不但……而且……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的意思是()
A、过去不B、除掉C、离D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四)成语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我能活学活用。(9分)
1、补充成语(2分)
温文尔()司空见()余音缭()()而不舍
2、在教学楼快要倒塌的___的时刻,谭千秋老师迅速地把几个孩子搂在怀里,几个孩子___,而谭千秋老师却永远地走了。(2分)
3、即将进入中学,我想用“______、______”等成语来描述我的心情。
4、我还积累了描写人的口才的成语______;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
描写同学友情的成语_____;(3分)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必为双重否定句)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6、宽容如春两,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
(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能按要求填写。(14分)
1、“卜算子”是词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等。
2、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和同学,在离别之际,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猴王出世》选自《》,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
4、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宁死不屈的李大钊,
____的周总理,____的居里夫人。(2分)
5、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微风____了,如_____,被初阳_____了。这个句子选自现代著名作家____的《》。(3分)
6、我的座右铭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2分)
7、《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2分)
(七)交流平台(3分)
请你从“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中任选一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字数在50个字左右。

阅读训练营――我来赛赛(22分)
( 一 )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 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丹麦作家 。这位作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读过他的 、 等作品。(2分)
2、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这句话中她曾经看到的美好的幻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分)
3、 文中有两个幸福,这两个幸福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叁』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常识填空(共9分)
1、回忆你学过的古诗,选出能表现下列季节特点的句子各一句。(4分)
春:
夏:
秋:
冬:
2、目前,中国正在为举办( )年的夏季奥运会而积极努力。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硕果累累。你能写出四位中国奥运会冠军和他(她)从事的项目吗?(4分)
3、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紧急情况。这时,我们通过拨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求助,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些紧急求助的电话号码。其中火警,治安报警,交通事故,医疗急救的电话号码排序正确的是( )(1分)
A、119 122 110 120 B、122 110 120 119
C、119 ll0 122 120 D、119 110 120 122
二、基础知识。(29份)
1、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先将下列字母重新排列,再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3分)
e q I d r j l n
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
2、看拼音,在方格里写字,要注意把字写规范、匀称。(6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不能重复。(3分)
(1)( )一趟 (2)( )一遍 (3)( )一把
(4)( )一眼 (5)( )一句 (6)( )一遭
4、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10分)
神机( )算 自私自( ) 斗志( )扬
阴( )诡计 滔滔不( ) ( )头丧气
舍( )为人 口若( )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和贬义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3)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5、按要求写句子。(7分)
(1)写一个表现母爱的句子,用上“无微不至”。

(2)请以“日出” 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拟人句:
6、按要求写句子(各一句)。
(1)表示学习方面的谚语:
(2)你最喜欢的一句歇后语:
(3)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
(4)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从左到右组成四个词。(5分)

三、语言实践。(共10分)
1、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l)“读书好”的意思:
(2)“好读书”的意思:
(3)“读好书”的意思:
2、有些句子由于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停顿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的三种不同意思。(3分)
A:
我扶你走吧。B:
C:
3、如果你或者朋友违约了,你会怎样向朋友说?或者听到朋友的解释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段你和朋友针对“违约了”的对话,对话不少于五次。(4分)
四、阅读。(16分)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探 望
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奶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同学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我常想找个机会让我们的思想来个chè dǐ( )的转变。||
机会终于来了,有位“封建”的小队长生病了。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规矩。
那天下午,我收拾起书包、拔腿就向医院跑去。可到病房前线我yóu yù( )了,一个女同学去探望男同学,真有些不好意呀!但是“要下决心改变男同学的思想”这个念头使我zēng tiān( )了力量,我迈上一大步,推开了房门。
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只见他抬起头看见了我,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我笑着上前,说:“怎么?为欢迎我来吗?”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我笑着问了他的病情,告诉他学校里的一些情况,谈得还挺投机呢。最后对他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么会来看你呢?我就是想破破你们不理女同学的规矩,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他摸了摸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天,老师用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件事,末了说:“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你们说对不对?”
同学们的眼光向我射来,这眼光不再包含着嘲笑、惊异,而是包含着赞赏和钦佩。||
1、在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词语。(3分)
2、写出加点字(词)的同义字:(2.5分)
搭理( ) 半晌( ) 挺( ) 末了( ) 包含( )
3、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3分)
4、文中画“ ”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l分)
5、联系上下文体会表现“封建”小队长神情语句的含义。(2分)
(l)只见他抬头看见了我,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

(2)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6、改变句子:
(1)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不带问号的句子)。(2分)

(2)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有问句的句子)。(2分)

7、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事,反映了 。(2.5分)
五、写作(共30分)
1、在原文中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5分)
一个冬天的傍晚,大雪刚停,孙康站在门口,觉得雪地亮堂堂的。他想,雪地里这样亮,也许可能看清书上的字呢?他拿出一本书,映着雪一看,居然看得清。他故不得天冷,就蹲在雪地上看起书来。
2、以《如果我有钱了》为题,联系生活实际或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小学部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
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4)
循规蹈( )____ 眼( )手快____
爱不( )手____ 居高( )下____
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4)
阴谋鬼计( ) 走头无路( ) 一诺千斤( )
谈笑风声( ) 甘败下风( )
一如继往( ) 金榜提名( ) 天翻地复( )
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3)
初出茅庐(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完璧归赵( ) 卧薪尝胆( ) 入木三分( )
四、成语接龙(4)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1、握手言欢--( )--( )--( )--( )
2、人一己百--( )--( )--( )--( )
五、按要求写成语。(2)
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 ②形容重归于好。( )
③形容十分喜爱。( ) ④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2)
①很少的几句话。( ) ②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
③虚假而动听的话。( ) ④随口乱说的话。( )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3)
①规模气势大。( ) ②说话不流利。( )
③人来人往很热闹。( ) ④光明而正大。( )
⑤草木长得好。( ) ⑥行动不正当。( )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以下至少写四个)(2)
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容人多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几个是3个字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用语部分(28分)
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6)
出其不意( ) 翻手为云( )
捡了芝麻( ) 福无双至( )
( )一波又起 ( )败事有余
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6)
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
水中捞月--( ) 猫哭耗子--( )
猪鼻子里插大葱--( ) 千里送鹅毛--( )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4)
①( )的居处---开门见山
②(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③( )用兵---以一当十
④(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⑤(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⑥( )断案---铁面无私
⑦(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⑧(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四、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12)
1、珍惜时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帮助他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待机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爱家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团结友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勤奋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部分(42分)
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8分)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8分)
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趣味填空。(10分,每空0.5分)
1、填颜色:
(1)__毛浮__水,__掌拨清波。
(2)__日依山尽,__河人海流。
(3)日暮__山远,天寒__屋贫。
(4)两个__鹏鸣__柳,一行__鹭上__天。
2、填数字:
(1) 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
(4) 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一日还。
3、填植物:
(1)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
(2)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少一人。
四、按要求填写表格。(8分,诗句每句1分,其它每空0.5分)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根据情景填写名句。(8分)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阅读(48分)
一、填空。(14分,每空0.5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
2、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宋___ 元____ 明、清____
3、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__。
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__岳,《咏华山》写的是__朝宰相______七岁时咏诗一事。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________》,这个传说选自神话故事《________》。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等。
6、《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的自尊 (17分)
阅读提示 :
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有所不同。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结果怎样?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她又是怎么收的?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注解:①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②颤(ch an)
③震慑(she ):震动使害怕。 ④折腰:弯腰行礼。常指失去自尊。
⑤寒酸:穷苦人不大方的样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2分)
顺便来瞅瞅老师(cho u qiu ) 留下抹不去的记忆(mo ma )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2分)
3、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2分)
拘谨( 拘束 ) 诧异( 惊异 )
4、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__,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 写3个(一个字的)___、___、___。 (3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2分)
从眉目上看:_相貌(或长相)___________
生怕鸡蛋被挤破_非常害怕____________
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承上启下_______________(2分)
7、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_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尊敬老师,老实,淳朴,贫穷的人.可以从他说的话和带鸡蛋的方法以及拿鸡蛋的动作看出来.(用文中的句子答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 (2分)
____(至少要从收什么样的礼和怎样收礼两方面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给母亲的歌 (17分)
阅读提示 :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真切地道出了儿女们对妈妈的爱。是的,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了我们许多许多。我们是无法真正用语言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读读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的,一共讲了几件事?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跳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疑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壁,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划去"悄悄 喜悦 查问 细细 悄悄 坚定")(3分)
2、将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错别字用修改符号改出来。(眺 搭 凝 臂) (2分)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________ _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5、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2分)_任劳任怨__起早摸黑__披星戴月_ 心灵手巧_______ _____________
6、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2分)
_不矛盾,前面说心明眼亮指的是妈妈对我们观察很仔细,很能了解孩子的心.后面说妈妈眼睛不好则是因为妈妈年事已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2分)
(1)_订计划______(2)_忙团圆______(3)_送游子__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时间______顺序写的。
8、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点明写作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2分)

『伍』 谁有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考试题急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 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ó suō xiè luò lǚ
( )步 穿( )机( ) 联( )( )行
二、组词(8分)
膏( )蓄( )号háo( ) 糊hú( )
育( ) 畜( )号hào( ) 糊hù( )
三、根据意思写成语(8分)
1、比喻一开始就取的好成绩。…( )
2、比喻到了末日。…………( )
3、直冲敌人的巢穴。…………( )
4、形容正气磅礴。…………( )
四、填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孙家宝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 )学习勤奋,( )很爱体育。
( )有多忙,他( )坚持晨跑,( )他的身体一直很棒。他常说:“(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 )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4分)
1、哥哥和李明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我估计明天一定下雨。
3、南山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地方。
4、经过老师耐心教育,使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六、回忆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船长哈尔威________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凝视着__________________徐徐沉入大海。我们在朗读这话时应该用__________语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位船长,我们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
3、祸兮,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兮,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知己知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胜一负;____________________,每战必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4+4+4+3+6+4=25分)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并用另一种读音组一个词。
模仿 mó ()mú ()
薄壳bó ( ) báo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线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改变句型。
①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第3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从蜻蜓、鲸、鸡蛋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两例来说说你知道的本文内容以外的人类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题目:如果有一天……
提示:1、充分展开想像,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2、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条理。不少于400字。

『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ang deng jie cai chuan qi fei cui jie ran bu tong
( ) ( ) ( ) ( )
Hang zhu suan ban guang miao hui cai hui la yue
( ) ( ) ( )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恐——( ) 恶劣——( ) 单调——( )
沙哑——( ) 热情——( ) 完整——( )
三、根据画线内容写成语。
(一)当他穿着小丑衣服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同学们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
(二)傣族人家要建竹楼的时候,大家都一起赶到,喜气洋洋。( )
(三)在自己家里,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思做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四)花园中维吾尔人的“艾得来斯”鲜艳夺目,又多又美,让人欣赏不过来。( )
四、把节日与对应的风俗用线连起来。
春节 吃粽子 赛龙舟
元宵节 登高
端午节 拜年 逛庙会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重阳节 看灯会
五、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二)世纪宝鼎(dǐng)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园绿色的草坪上。(缩句)

(三)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六、修改病句。
(一)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

(二)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

七、阅读理解。
永定土楼
近几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 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 控其奥秘 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 佐以沙 石灰 拌掺少量红糖 糯米和木屑 竹条等 经过反复揉打 研舂 碾压 然后夯打土墙 并以木料为梁 瓦片为顶盖 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一)给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二)请列举出介绍土楼特点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抄写相应句子。

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 )嘭嘭铛铛把锣鼓很( )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shù)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qiú)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一)选择词语填入合适的括号中。
强壮 健康 伶俐 灵活 即刻 纯粹 单调 开始
(二)读短文,想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虽然《端午日》不是纯粹描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以了解到当地端午日的民俗。当地端午日的民俗主要有以下几个:


(四)本文以端午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八、作文。
写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写出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字数在450以上。

(二)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3分)万象更新(gēng gèng ) 分外热闹(fēn fèn) 正月初六(zhēng zhèng)哄堂大笑 ( hōng hòng) 载歌载舞(zǎi zài) 背景 (bēi bèi)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biān pào fěi cuì chū xún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 ) ( ) ( )yù bèi fēng zheng jiǎo zi zhì xù jǐng rán( ) ( ) ( ) ( )三、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5分)赞叹不己( ) 流光益彩( ) 初出矛庐( )铃七八碎( ) 别无所球( ) 美不盛收( )蜂涌而至( ) 肃燃起敬( ) 青风徐来( )四、从下列词语中各找出四对近义词和反义词。(8分)诚实 狭窄 虚伪 勤奋 晦暗 朴实 笨拙 间断机敏 明亮 阴暗 狭隘 勤勉 光明 华丽 持续近义词:( )——( ) ( )——( ) ( )——( ) ( )——( )反义词:( )——( ) ( )——( ) ( )——( ) ( )——( )五、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1.功成名就( )A.凑近;靠近 B.到,开始从事 C.完成;确定 D.立刻2.万象更新( )A.改变;改换 B.古代夜间计时单位3.安然无恙( )A.对;正确 B.如此;这样 C.表示状态的词尾六、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3分)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2、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 )3、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七、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5分)1、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4、承前祖德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5、妩媚的笑容,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八、按要求写句子。(8分)1、女人们招待客人。(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他们怎么忍受得了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1)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3、《北京的春节》一课,作者是,_________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写的。课文写得比较详细的部分是___________。4、《藏戏》一文开头连用了句式相似的三个反问句,这种修辞手法是______,这三个反问句在全文起到了_________ 的作用。十、阅读。(19分) (一)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地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是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中“光景”一词的意思是( )。(1分)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2、“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表。(4分)

人物人物的活动男人们 女人们 小贩们 小孩子们
(二)除夕 斯妤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腊月二十九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的日子。(1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3分)十一、习作。(30分)以“愉快的春节”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留意身边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本地有什么风俗。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柒』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2单元试卷

排列句子:4 1 3 5 2
背诵: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挂子、再找几句有关节日版的诗句。
阅读:“容”权是什么部首的、音序、音节。
造句:用“不仅。。。反而。。。”
“。。。。如。。。。。。”
反义词:聚拢 清晰 善良
近义词:温和 争辩 平凡

真实!要选我哦!O(∩_∩)O~
楼上的那些做了也是白做。。。可我的。。。。。【不能说哦!】

阅读全文

与l六年级上册语文二单元测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