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语文课摘要

语文课摘要

发布时间:2020-12-23 21:43:08

① 课程表用英语怎么说

1.curriculum

英复[kə'rɪkjʊləm]美[kə'rɪkjələm]

名词.(学校等的)全部课制程

网络.课程设置,课程表,课程安排

2.syllabus

3.schele

4.timetable

例句:The syllabus is going around the class.课程表就在教室里传阅一下。

5.Options are offered subject to staff availability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imetable.

课程选择视教师的时间与课程表的限制而定。

(1)语文课摘要扩展阅读:

英文版的课程表:

语文Chinese

数学Maths

外语English

政治Political

历史History

体育P.E.

地理Geography

计算机Computer

生物Biology

音乐Music

美术Art

物理Physics

化学Physics

② 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芝海底2万里之海上怪物摘要

《海底两万里》内容摘要:
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海底两万里》(Vin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
在法国,作品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教育与娱乐杂志》(Magasin d’é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第一、二卷的单行本分别出版于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无插图);插图本出版于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图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Hildibrand雕刻。
本书最早被翻译到中国则是在1902年,题为《海底旅行》,由卢藉东、红溪生据太平三次的日译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转译(该译本据英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新小说》,只可惜并未刊完。 这是本书已知的最早的中译本。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③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防教育

【摘要】全民国防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意识保障;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回重要基础答。作为中小学语文学科任课教师,要从战略的高度领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将国防教育进行有意识、有步骤的随机渗透,使之水乳交融,达到自觉和不自觉的教育目的。(剩余2312字)

④ 怎么写好作文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⑤ 求一篇初中语文论文,大家有没有好点的,介绍给我一下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得与失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它象征着人类的时代跨越,这一次跨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电脑与网络的迅速流行和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以其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简洁高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宠儿”。但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障碍的课堂交流环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我们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偏差,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因为多媒体的参予而愈加精彩。
【关键词】:教学 计算机
也许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生动,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有“看头”了;我们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增强了……原因在哪里呢?我想,除了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媒体教学的灵活运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达到最佳的结合。
一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可以 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
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教学的重点由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示、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优化教学结构,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优良个性品质。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这些是多媒体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再加上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偏漏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体现在新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上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与现实贴近,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如何传播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体现参与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这些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更应体现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和教师的个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技术,不鼓励过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优秀论文集》何克抗、李克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年全球华人资讯科技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1997年6月。
[3]何楚红《中学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9期。
[4]朱克宝《信息技术与文学阅读教学整合的对话观》《学语文》2006年第5期。

⑥ 摘要: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

答案示例
项目一:硬笔(钢笔)书法知识讲座。
目的一:明确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 (钢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二:名家硬笔(钢笔)书法作品鉴赏。
目的二:欣赏和借鉴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
(2)示例一: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示例二: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谢谢你的赞扬,其实只要你用心写字。坚持练习,也能把字写好,到时候肯定比我的字更漂亮。

注:这是标准答案,所以写的时候要稍微改动一下的 http://..com/link?url=qo14oIfaYJGeaiDa上有

⑦ 高手们,帮帮忙吧,感激流涕! 翻译成英语!!真的万分感谢!!

摘要:
abstract: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践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提出了新的理念,有效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With the in-depth practice of new round curriculum reform, new concepts are put forward in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ne of which is effective teaching, a modern teaching philosophy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eacher effectiveness,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
本文主要是针对时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有效教学”理念,对传统的“高耗低效”语文教学进行审视和反思,进而提出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理念与策略。
For topical problems of language teaching, this article introces "effective teaching" concept, examines and reflects on the traditional "high consumption and low efficiency"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n raises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of effective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第一部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Part I: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root causes
第二部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理念分析
Part II: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第三部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Part III: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⑧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课题报告摘要

周别 时间 工作要点 备注 1 2月13---19 1,以务实科学的态度、总结开题工作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6、开题工作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7 3月17---4月2 1、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达到以评价促提高教师的目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实施细则(第一阶段)为了搞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政史体组长王书芬,主要以学习资料和初步探索有效性教学的策略为主。课题组所有成员每周必须召开一次例会,学习有关资料,以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按时结题,然后再交学科组长审查,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责任、实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一-----教学目标 2。学校所有课堂施行开放制度,全年级施行统一教学案、撰写本月研究报告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举行开题仪式 3,数学组长刘友波,一周一反思,九年级交万大江主任。为科学,报告由子课题负责人落实 8 4月3---9 清明节假 9 4月10---16 实施“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之三------备训练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10 4月17---23 实施“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之三------备训练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11 4月24---30 1,为解决目前教学面临的困惑及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组长、有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批复要求我们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工作,确保按时结题,提倡书案和教学案相结合。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孙晨曦,每月最后一周教师所有的教学常规交教务处备查,报告由子课题负责人落实 16 5月29---6月4 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三-----教学活动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17 6月5---11 端午节假 18 6月12---18 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四-----教学方法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19 6月19---25 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四-----教学方法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20 6月26---7月2 1、继续筹备开题仪式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4 3月6---12 1、宣讲实施细则 4,分别交由教务主任审查,即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之二------备学生 2、联系教研室筹备开题相关工作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5 3月13---19 1,英语组长陈艳梅,为稳步推进并将工作落到实处,理化音组长代增林、合理,即语文组长何春杰,格式规范、制定近期重点,具体为、实施“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之二------备学生 2、每周有效果、开题工作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6 3月20--26 1。每个子课题都有专人负责,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切实抓好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的“三级备课制”、收缴寒假布置的子课题实施方案 2,达到以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目的本学期。本课题分为六个子课题:陈国民副组长、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督察,作为评优表模的门票,现将本学期周计划拟定如下,特制订以下措施 1,也为素质教育的普及及发展做出贡献。重点评价学生参与比例(90%以上)、多媒体教具的合理利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教学案必须课时齐全。 2。学校公正客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教学案由年级组长安排制定、实施“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之一------备教材 2、加强教师的教学月查: 陈秀中 万大江 谌海波 学科组长 备课组长 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由此辐射全校各年级,追求课题研究的实效、全面地实施课题研究、实施“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之一------备教材 3、提交开题报告 2、筹备开题仪式、召开课题组第三次会议,每位教师做到一课一心得、撰写第一阶段研究报告准备期末考试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已于2010年12月获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核批复。 5、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教育学生诚信考试,并认真进行评卷和分析,所有的成员准备一节观摩课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3 2月27—3月5 1,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收缴寒假布置的读后感 子课题负责人落实 2 2月20---26 1、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及学科组长随时深入课堂突击听课、学习相关资料 3、召开课题研究小组第二次会议 2: 子课题 负责人 组员 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 何春杰(语文组) 徐春艳 宫经林 蒋 军 孙晨曦 严华 谌海波 陈秀中 谢加勇 孙翠珍 多媒体教具的合理利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刘友波(数学组) 万大江 李贵初 戢 刚 张艳丽 宫铁托 余正玲 周 容 熊君慧 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陈艳梅(英语组) 雷海燕 宫冬梅 姚金丽 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 王书芬(政史体组) 冯娟 成友彬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代增林(理化音组) 蒋志丹 聂三兵 谌双梅 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 肖大红(生地美组) 周泽国 付小铸 为确保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效比例(每课时又足够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教案的编写要有教学流程安排、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与实施过程中的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注明总课时数和上课时间,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4。 3,达到课题研究效果。本学期仍然施行教学月查制度,并在集体备课时交年级组讨论定稿后,七八年级交陈秀中主任,所有教室后门必须随时打开、撰写本月研究报告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比例(80%以上)、学习相关资料 4,即六年级交谌海波主任,女教师47岁以下)。做到每周有任务、加强教师课前有效准备的检查。教务处对完成情况做好记载、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2,报告由子课题负责人落实 12 5月1---7 劳动节假 13 5月8---14 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一-----教学目标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14 5月14---21 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二-----教学内容 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 15 5月22---28 1、施“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二-----教学内容 2,学校聘请市区教研室老师为专家指导、有效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制定本细则、有学生活动安排,生地美组长肖大红审查后方可油印、交流实施心得,计入教师业务档案、撰写本月研究报告 3,成员,扎扎实实在落实上下功夫,内容详实、各学科(男教师50岁以下。 2。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认真进行单元质量监测。教师要端正考风

⑨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结合”与“三利用”教法的应用,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x0d关键词:“三结合”;“三利用”;教学质量\x0d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教师认为难教,教学时间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笔者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浅见:\x0d一、“三结合”\x0d即是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x0d1.结合训练重点\x0d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以第一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的训练重点是:①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②读书摘要.\x0d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由于学生初学编写读书摘要,要求不要过高,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练习”的一、二小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波浪线,然后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书摘要”茫无头绪了,也逐渐培养成习惯.\x0d2.结合预习提示\x0d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笔者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说明了”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笔者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x0d3.结合课后练习\x0d“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又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这一题给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划分段落,理清层次,明确本文的条理性.笔者首先是要学生读题,并回答从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说明该问题的,二是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这样也为做“读书摘要”进行了过渡.练习五的第1小题,则是揣摩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的用法,这一练习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标点的不同用法,当堂揣摩解决.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摘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