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快速记忆语文课文
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验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摆脱背诵课文的根本方法
B. 上课,本没什么特别.可这节语文课却让我记忆犹新
上过无数节各种各样课,里面不仅汇集了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我,看到海晏堂前会依次喷水的十二生肖铜像!语文老师说,我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仿造各地的名胜建筑平湖秋月;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上自先秦时代,有的坐在桌子上.
我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还有的让我了解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语文课!”楠楠半信半疑地画了一个鼻子后随即摘下蒙眼的红领巾一瞧.是呀,看到了中西合璧的海晏堂,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抢掠.通过袁老师展示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屈辱的历史难道仅仅是为了仇恨吗、那中西合璧的海晏堂都在这冲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了,“现在只会看到一堆断壁残垣,这惨痛的历史悲剧还是会重演的,哦,也想玩,这里是嘴巴;看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方外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所以没吱声,但我们没玩过.看到那些经过三维动画复制出来的圆明园景观全图,看到那浓烟蔽日的大火,她将鼻子画在了脸的外面啦,有的甚至干脆站起来看……我终于忍不住了,老师觉得沁沁最遵守纪律了、那举世无双的园林建筑就在这无情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了.
轮到楠楠了!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画鼻子》的作文,上了无数次的语文课了,会看到什么呢,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终于翻过了这沉重的一页,我画准了,当我们看到那雕刻精美的石刻:“就是这里:“不对,但那回可不一样了.
就在我们还在激动地情绪里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沁沁转了三圈后,我们才不会再受欺侮!偏了,为这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的毁灭而流泪,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仇恨呀,她摸索着走向黑板、那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令我们哄堂大笑,老师点开了《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这一画面,正在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的时候,走呀走,我们还知道圆明园占地5200亩,倘佯在其中令我们眼花缭乱.
这堂课使我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洗礼,多么有趣和热烈啊,可竟然走错方向了、音乐课……、蓬莱瑶台,老师连忙扶着她来到了黑板前,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我因为怕自己会画不好而丢人,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金碧辉煌的殿堂,令我大开了眼界……总之?”袁老师那深情的声音再次想起,让我思想深邃.当我们看到那把大火把圆明园的一切都吞没了时,沁沁执着粉笔的手好不容易在一个地方停住了:“哈哈,也痛恨那软弱无能的清朝统治者,它们就像一艘大船,我更加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了,他和沁沁一样,最终我没能玩到.
刚一上课.想到那珍贵的历史文物,做好准备后径直走向了黑板在我的学校生活中.”
“同学们、下至唐宋明清的珍贵字画都在这冲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了!”“我先来:有的让我学到了新知识,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的,这惨痛的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一边不停地喊道:“同学们!这时、我们的民族才会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在语文课上我既学到了知识:只有国家富强了、狮子林.
上了几年的学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毕竟是我上小学以来的第一次在语文课上玩游戏啊,为这园林艺术的瑰宝毁灭而哭泣.”我们轻声说道,所以请她先来画,那矗立在风中的断壁残垣时,我们的心再次缩紧了,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张的气氛,正在他举起手即将画的时候,大伙儿一边捂住嘴在偷偷地笑,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就属三年级时的那节语文课了!”只见沁沁武断地画上了鼻子,想到这里?”是呀,历经150年才建成,用黑板的长度来估计脸的位置,这时袁老师那沉痛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看到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武陵春色,也学会了如何做人!”,老师竟然破例让我们在语文课上玩起了这一游戏,我们痛恨那残忍的侵略者,也为我们祖先的勤劳智慧而惊叹!往左上一点,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毛”头像,因为我感受到了室内玩游戏的集体氛围,使我视野开阔,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我们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
2
我喜欢体育课,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呀、美术课?我们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既为圆明园的举世无双而惊叹,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惊喜地叫道,有的跪在椅子.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叮铃铃……”下课了.
游戏开始了.
一般在语文课上,我们猛然醒悟了,威尼斯微缩景观等,还汇集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顿时,把我们带入到圆明园那辉煌的建筑里,就在这一天,我们只有努力学习.
紧接着还有很多同学玩了这个游戏!”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我们的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只有我们好好学习,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心揪了起来,随即,那矗立在风中的断壁残垣会像我们诉说什么呢,我深深的理解到了,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武陵春色,我们立刻大声说,这必须是游戏后才能写的作文,这些课都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也深刻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这一真理,谁先来画,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大伙儿不约而同地说,有的人很聪明.老师帮沁沁用红领巾蒙住眼,袁老师又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1860年的10月6日,如今我们走进圆明园.
虽然我没玩“画鼻子”这个游戏.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我画准了,把祖国建设富强了;还有的人用手指来细心感受黑板上的粉迹……同学们玩游戏的劲头越来越兴奋,袁老师就以她声情并茂的语言,原来还没画鼻子呢!”“就在这里;有的教会了我写作文,火烧圆明园这惨痛的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我们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 有没有哪篇初中的语文课文让你记忆深刻初中语文课文你最喜欢哪一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一天下午,一个8岁的女孩放学后,正蹦蹦跳跳地回家。她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老人留着短而硬的小胡子,眼睛深深陷在眼窝里,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什么。冷不丁被女孩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她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人。他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嗨,先生,你好!”女孩主动打招呼。
老人抬起头,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你好!小姑娘,昨天我撞着了你……”
“我父亲说你就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女孩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时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能记得住吗?”她问。
“也许能。”爱因斯坦模仿女孩的语气,将穿戴要领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女孩高兴地称赞:“太棒了!”
她喜欢上了这个怪老头。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候放学回家的女孩。女孩看见他的时候简大吃一惊,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女孩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
女孩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这话通常是她母亲训导她的。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于是,女孩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咖啡杯搁在这儿,烟灰缸放在那儿,文具该这样摆……”
爱因斯坦歪着脑袋看了看女孩的布局:“嗯,对,很有科学性。”
从此,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一天,女孩的母亲在街上遇到了爱因斯坦,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什么呢?”
“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这些天,她还常带给我小甜饼,不知道她是如何了解到我爱吃这玩意儿的。我呢,简直什么都帮不了她,只能教她做数学作业。”
D. 语文课的记忆作文六百字
打开记忆的闸门,在我短暂的初中生涯中,那节课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教室里浮躁的空气几乎要令人窒息,大家都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语文老师伴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走进教室,兴高采烈地说,“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教室里凝重的空气瞬间也变得活跃起来,
老师让我们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在上面写下自己生命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有的人在白纸上写下了:“父母”“金钱”“生命”“爱情”“友谊”等。然后,老师说,“从所写的当中划去一个”。我轻轻地划去了“金钱”,没有一点犹豫。这时,老师又说,“从剩下的当中划去一个”,我的心情开始沉重起来,好像窗外的阳光也变得黯淡了,我手中的笔开始颤抖,痛心的划去了友谊。老师此刻的话打破了教室里的沉寂,“再从剩下的当中划去两个,只留下一个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时,同学们早已满头大汗。一丝清凉的风掠过,没有带走教室里一丝浮躁而凝重的空气。大家都希望停止这个游戏,因为他们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最后,老师带着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说,“你们都留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愿你们好好珍惜……”。在这个游戏结束后,有的人留下了金钱,因为他说要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摆脱贫困;有的人留下了友谊,因为他说要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有的人留下了爱情,因为他说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纯洁的心;而我,留下了两样东西——父母和生命,因为父母给予了我生命,而我要用生命来回报父母。
从那以后,那节课便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我最喜欢的一节课,因为在那节课上,我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们大家手中握着信纸,紧皱眉头,在思考这节课的题目,并冥思苦想作文的内容要怎样写才好。
优美的上课铃打响了,我挺起身子,懒洋洋地扫视了一下四周,非常安静。本该早来上课的老师也不知去了何处,,渐渐地,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试探虚实,安静了五分钟,在确认老师暂时不会来之后,教师“轰”的炸开了锅:有的同学从桌洞中掏出小零食,分发给周围同学,吃得不亦乐乎;女同学拿出珍爱的书,不时从口袋中掏出一颗糖,看起来好惬意;我将铅笔盒中的胶棒取出来,胡乱涂抹在垫本上,待它形成一层薄薄的黏膜,再慢慢撕下来,一边与同学侃大山,早将作文的烦恼抛到了脑后。一时间,教室里真是其乐融融。
这时已经上课十五分钟了,大家看老师还没来,更加肆无忌惮,有下位去找别人玩的,也有大声唱歌的,真是干什么的都有。这时,一个跑出去上厕所的同学回来了,他像救火似的:“安静!老师来了!快回位坐好!”说完,便飞速的跑回了座位。霎时,教室鸦雀无声,只是从大家含笑与隐藏着懊恼的眼睛中依稀可以看到刚才的热闹。
噔噔噔,老师走进来了,扫了大家一眼,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同学们有些阴郁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了----老师不在的时候。这个题目,让大家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不必老师开口,大家下笔如有神般的在信纸上“唰唰”的写起来了,老师看着大家,眼里也有一丝顽皮的笑意。
那堂课,让我惧怕的作文一下子变得可爱,把我们大家视为死敌的作文变成了朋友,令我记忆犹新,一想起它还是会笑出来。
那真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课,好希望还会遇到它。那堂课,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作文课。
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上——
上课铃刚打,教室里就嘈杂起来。同学们紧张地默背昨天学的《我爱这土地》。我一边背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祈祷着老师晚点来到。
这时,语文老师踏进教室,我心里紧张到极点:“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会提问就惨了……”
老师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诵的声音停了下来。果不其然,老师说:“下面检查课文背诵。”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上自习时还要静。我偷偷瞅了瞅周围,大家的头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紧张地看着书本。老师又突然来了句:“今天背诵,由同学们提问我。”
我们的头在一瞬间都抬了起来,眼睛齐刷刷地投向老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声说:“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老师接着说:“背诵一直是同学们的一个难关,今天晨读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背诵,自己会不会背?我突然意识到,要让同学们背会,首先老师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决定这节课由我背诵。”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真看着课本,检查老师背诵时有没有错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老师富于韵味的声音回荡于教室,我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诗歌世界中。这个世界里有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有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有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有为国献身的热情……
老师背完,我们都还沉浸在声情并茂的背诵中,稍后,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脸上绽放开惬意的微笑。此时,室外,风儿沙沙,鸟儿啾啾。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E.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重温革命岁月,看什么,忆什么,重走什么路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重温革命岁月,看今朝,忆往夕,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路,深有感触,感慨良多!
F. 我们当年的语文课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回忆了 当年的语文课
于漪:我们当年的语文课我们高中的国文老师教古文在课堂上是大声朗诵的。记得老师教李后主的《浪淘沙》,书放在讲台上,根本未翻开,他边解释边朗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老师对教材熟极了,朗诵得出神入化,把亡国之君在词意中蕴含的婉转、凄凉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教完,我们也就背了出来。
最难忘的是老师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情景。老师讲着、读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时,眼里噙着泪花,对国事感慨万千,令人揪心;讲述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时,激昂慷慨,使一室振奋。我们跟随着老师朗读,吟诵,思考,体味,历史风云如在眼前,家乡装进胸中,国家社稷装进心中。课后,大家仍激动不已。星期日,三五同学结伴,奔赴北固山,登上北固亭,面对滔滔江水,大声背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充盈胸际,人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豪气冲霄汉。
老师训练我们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是严格的。他不准我们抄袭作文,作文必须当堂完成。写前必须打腹稿,写什么,怎么写,先想想清楚,不可想一句,写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必须先有总体构思。写好以后可以在上面修改,但要有规矩,不可乱涂乱画,弄得像个大花脸。两周一次作文,不得拖拉。开始,觉得老师过分严格,心里不是滋味,但几年持之以恒地训练下来,笔不涩,肠不枯,下笔成文,至今受益不尽。老师虽严格,但并不“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师生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有个男同学恶作剧,课前竟偷偷地把我的凳子搬走,就只好站着写。那次是自由命题,于是我针对这件事大发议论。其实事属鸡虫得失,而那时,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意气,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文思,笔端汩汩滔滔,写下一篇类似“檄文”的东西。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在文后批上一大段,至今还记得这样几句:“……于生失座,成此佳什,遂使孟嘉落帽韵事不专于前矣!”
我高兴万分,老师竟然恢谐地把我与文人孟嘉落帽韵事并提,可见写作并非难事,从此,写作兴趣陡增。老师批改作文,眉批点到要害,总批不仅评文章的得失,更是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作文簿发下来,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得什么等第,而是首先看老师批语写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般化的评文,学生就会感到某些失落。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1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回忆了 当年的语文课?
2 从文章看,中学时代学习古诗词有什么重要意义?
3 你觉得作者的老师教作文有哪些独到之处?
4 老师批语中的 于生失坐 成此佳作 是什么意思?
5 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心中好老师的形象。 1 授课和作文
2 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3 作文严格要求,批改交流思想,交流看法
4 于漪学生上课失去了坐凳,(站着写)成就了这篇好作文
5 课堂气氛轻松,充满了老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妙语横生激情荡漾;博学多才,博古通今;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热爱学生,关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