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8年级语文上册

8年级语文上册

发布时间:2020-12-21 16:03:31

Ⅰ 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的文言文课文原文

我学的是人教版,别的版本我不知道!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短文两篇】
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⒃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卧右膝,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 戌(xū) 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ò)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àn)文,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guǎ)、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杜甫诗三首】1、《望岳》2、《春望》3、《石壕吏》
【三峡】---郦道元
【短文两篇】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观潮】---周密【湖心亭看雪】---张岱
【诗四首】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2、《使至塞上》---王维3、《渡荆门送别》---李白4、《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汉乐府《野望》---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晓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p.s因为小生还有别的事,所以只提供文章的名字,至于具体内容网上应该都能查到。】

Ⅱ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抄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唐·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宋·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Ⅲ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版木长,夕露沾我衣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王维《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Ⅳ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1、《桃花源记》 2、《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 3、《核舟记》(2至4段) 4、《大道之行也》 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6、《三峡》 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 8、《湖心亭看雪》 9、《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王维>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 10、《长歌行》 11、《野望》 12、《早寒江上有怀》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黄鹤楼》 15、《送友人》 16、《秋词》 17、《鲁山山行》 18、《浣溪沙》 1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Ⅳ 八年级上册语文字词

约146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字词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绯fēi红
标志
落第
不逊xùn:谦逊
诘jié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油光可鉴jiàn:照
抑yì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wù痛疾
物以希为贵
芦荟huì
匿nì名:隐藏
眼翳yì
责罚
管束
气量
广漠
宽恕shù
质问
文绉绉zhōu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gù: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xī利
侏儒zhūrú
酒肆sì
尴尬gān

炽chì热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gòu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jīn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hàn首低眉:低着头显得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无可置疑
黯àn然失色
广袤mào无垠:广阔无边。
搓cuō捻
企盼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mì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cù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míng思遐xiá想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第二单元
博识
美艳
消释
褪tuì尽
凛lǐn冽
升腾
脂粉奁lián:盒子
朔shuò方:北方。
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huì
犀xī利
迸bèng射
播弄
虐nüè待
雷霆tíng
踌躇chóuchú
鞭挞tà
祈祷qǐdǎo
罪孽niè
拖泥带水
稽qǐ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旸yá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
姮héng娥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Ⅵ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

西
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课外古诗词
【长

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
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
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

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
词】(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

沙】(苏轼"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Ⅶ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

我给你找了些练习题~!你看看行不行~!

一、基础知识(1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憎恶(wù) 诘问(jié) 差使(chāi) 蹒跚(pán)

B. 孤孀(shuāng) 栅栏(zhà) 举箸(zhù) 颓唐(tuí)

C. 琐屑(xiè) 尴尬(gà) 仄歪(zè) 取缔(dì)

D. 愧怍(zuò) 焦灼(zhuó) 吊唁(yàn) 跋涉(s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 B.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琐屑 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 D.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
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 敌人虽然负隅顽抗,最终还是被我军彻底地消灭了。

C.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二、 积累与运用(10分)

9.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8分)

(1)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望岳》表达作者早年的伟大抱负及奋发向上的精神的句子 , 。

(3)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4) 能体现《陋室铭》一文主旨的句子是 , 。

10.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介绍了三本名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本?为什么?(2分)

三、阅读理解:

(一)《背影》节选(10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选择正确答案。

①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2分)

A.表现父亲意志坚强。

B.表现父亲体贴、劝慰儿子。

C.表现父亲的乐观精神。

D.暗示已经找到生活出路。

12. 选文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文章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2分)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13. 文中哪些词语具体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2分)

14. 选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的眼泪又来了”,那么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5. 对文中“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应如何理解?(2分)

(二)爱 莲 说(10分)

陶渊明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蕃( ) 宜( )

17.与“花之君子者也”中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渔人甚异之 D、水陆草木之花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9.作者写莲花之前,先写菊花与牡丹,其用意是 (2分)

20.文段通过对三种花的评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怀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认识父亲(14分)

①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②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④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⑤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⑥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⑦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⑧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⑨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⑩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11)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

(12)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13)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14)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16)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1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21.第①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答:

22.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

23.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③ ④

24.“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 (4分)

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

答:

四、作文(40分)

请选择其中一个题作文。

1、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以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

2、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常被忽略的东西。你领略过被爱的那份喜悦吗?你体验过付出爱的快乐吗?请你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祝你学业有成~

阅读全文

与8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