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上册语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100分钟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祖籍jí溺死nì佃户tián妯娌zhóu
B.炫耀xuàn造孽niè瘦瘪biě蓦地mò
C.豪绅shēn哭泣qì衙门yá私塾sú
D.迁徙xī蹒跚pán浩瀚hàn绚丽xú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执著追求风餐露宿开国元勋为富不人
B.崭露头角消声匿迹节衣宿食支掌门户
C.风尘扑扑寥寥无几不辍劳作宽厚仁慈
D.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汗马功劳名正言顺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母亲是个好劳动。(爱好劳动)
B.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边)
C.……仿佛在憧憬,有仿佛在等候。(向往)
D.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预先显露出的迹象)
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2分)
A.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抒情)
B.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景物描写)
C.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议论)
D.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描写)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是。”我的老师说。
B.“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C.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D.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地想他(她)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请写出4个带“风”字的成语(课本的除外)。(2分)
答:、、、
8.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了一道算术题“33+7×2,请用文字把题目表述一下。(2分)
答:
二、阅读(44分)
(一)
①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②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③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④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⑤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⑥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一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选文第一段共六句话,用单竖线“‖”为这一段划分层次。(2分)
①②③④⑤⑥
10.“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这主要是“母亲”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家务劳动上,母亲;在处理长幼关系上,母亲。(4分)
11.“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是由于母亲具有
(3分)
12.“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3分)
13.第二段的中心句是:(2分)
14.母亲的宽厚仁慈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
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予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
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令样子柬,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别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1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
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
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
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
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
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
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
与圣洁。
3午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
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
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
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5.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16.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
(3分)
17.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
“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
“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
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19.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句意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6分
20.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4分
21.请在文中任意找出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谢的句子。4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答案:1、B2、D3、A4、D5、C6、B7、略
8、33与7乘以2的积的和是多少?
9、①‖②③④⑤⑥
10、任劳任怨、性格和蔼。
11、同情贫苦人民的意识。
12、小孩子吸烟喝酒不利于养成勤劳俭朴的好习惯。
13、母亲那种勤劳……深刻的印象。
14、任劳任怨、性格和蔼,从不打骂孩子,也没同任何人吵过架,同情贫苦人,周济穷亲戚。
15、不能。“好像”一词是“我”的自我感觉,其实父亲还是很爱我的,只是“我”年少无知,并未察觉,体会到。若删去,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16、为后文表现深沉的父爱作铺垫。
17、无言的父爱感化不了无情的岁月,却能感动“我”的一片赤子之心。
18、BC
19、选项A不是父亲才开始关心我,而是我开始理解父亲,读懂父爱。选项D“父亲的奢侈”实际上是父爱的厚重,“我的不习惯”其实是瞬间的感动。
20、亲情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每一个人。
21、(1)、“我双手捧着……心啊”(2)“我扑过去抚摸……爱惜自己”或其他的也行。
⑵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重点课文是那些
凭我的印象 是第三单元的《春》 朱自清的 好考 比较重要 其实《济南的冬天》也有可能 老舍写的 老舍的简介背出 。多多背一下笔记
《古代诗歌四首》要会背出 大多要考古诗的还有作者的感想
《山市》虽然是选学科 但也比较重要 笔记多去背背
《风筝》鲁迅 鲁迅的简介要知道如:他的回忆性散文是《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还有郭沫若的简介也要看
《在山的那边》要知道作者是王家新 把笔记背出
《童趣》课文、翻译和笔记要会
《理想》要知道作者是流沙河 当代诗人 笔记看一遍
《论语十则》一定要背很重要
《山市》的作者简介和课文背出 笔记看一遍要知道 最好背出
《世说新语》两则也要看
《〈论语〉十则》 【这个可能会考】
《春》
《秋天》
《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这个可能会考】
⑥《此课的
研讨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诗句:
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寄母亲》)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这个可能会考】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
还有一篇课本要求复述的: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加上课外古诗文全都背出 应该可以了 希望能帮到你!
⑶ 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6、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七年级上册:3、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案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
2、层层指数 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1、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2、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期:约定 。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引:拉 。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 7、“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8、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
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3、不筑 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6、其家甚 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1、 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2、人皆吊之 吊: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
4、居数月 居:过,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
7、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
二、中心思想 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⑷ 初一 语文 上册 24课《金色花》《荷叶 母亲》 原文
金色花(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 母亲(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⑸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内容
1.《在山的那边》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2.《走一步,再走一步》训诫 耸立 迂回 凝视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3.《生命 生命》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4.《紫籐萝瀑布》嚷 穗 舱 绽 凑 酿 发端 终极 迸溅 挑逗 繁密 伫立 凝望 笼罩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6.《理想》蜕 饥寒 离乱 缀连 远行 倔强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7.《短文两篇》贪婪 堕落 点缀 自豪 冉冉 苦熬 雏形 丰硕 稀疏 珍重 累累 低回 沉甸甸 眼巴巴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多姿多彩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8.《人生寓言》慧心 嬉戏 风韵 慷慨 闲适 撤销 禀告 厄运 折磨 行乞 正色 落难 归属 流落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 得失之患 多愁善感 天灾人祸 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
9.《我的信念》固执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 沉醉 迷醉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11《春》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12《济南的冬天》镶 响睛 温晴 安适 肌肤 秀气 绿萍 水藻 贮蓄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
13.《山中访友》幽径 逝川 青翠 唱和 湛蓝 赞助 玄奥 清澈 禅心 凝神 犬吠 德高望重 波光明灭 返老还童 津津乐道
14《秋天》丁丁(zhēng) 幽谷 肥硕 栖息 归泊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16.《化石吟》奇幻 远古 骸骨 乌有 潜行 裹藏 葱茏 幽雅 叹服 造物主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17《看去识天气》峰峦 预兆 均匀 崩塌 弥漫 征兆 一霎间 千姿万态 变化无常
18《绿色蝈蝈》扰乱 哀鸣 狩猎 哀号 喧嚣 喑哑 沉寂 静谧 篡夺 劫掠 酷爱 弱肉强食 隐隐约约 作响 连续不断 夜色苍茫 更胜一筹 惊惶失措 开膛破肚 津津有味 断肢残腿 毫不犹豫
19《月亮上的足迹》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21《风筝》筝 秃 蟹 蕾 堕 丫杈 寂寞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笑柄 可鄙 什物 惊惶 瑟缩 傲然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22《羚羊木雕》抹 攥 逮 怦怦 树杈 寒颤
23《散步》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4《诗两首》嗅 摩 衍 叠 摇摆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倘若 惊讶 无端 至爱 笑嘻嘻
26《皇帝的新装》炫耀 称职 妥当 呈报 滑稽 陛下 精致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27《郭沫若诗两首》缥缈 定然 珍奇 闲游 笼罩 疏星
28《女娲造人》女娲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嬉戏 哞哞 潺潺 眨巴 红润 孪生 痒酥酥 踉踉跄跄
⑹ 初一上册语文必背课文的内容
第一单元:《童趣》 P19
第二单元:《<论语>十则》 P43
第三单元:《春》、版《秋天》、《古代诗权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P51、P62、P65
第四单元:无
第五单元:《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则 P123、P128
第六单元:《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P142
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宋 晏殊)》《过松原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 P168 。
反正我是按照这些背的。
谢谢~!希望我的答案能让您满意·!
⑺ 七年级语文上册要背的课文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七年级语文辅导视频_免费试学30天...
查看详情
广告m.tongzhuo100.com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龟虽寿曹操
枯藤老树昏鸦,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小桥流水人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古道西风瘦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夕阳西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断肠人在天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杨花落尽子规啼,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闻道龙标过五溪。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我寄愁心与明月,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随风直到夜郎西。
4、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夜泊秦淮近酒家。去年天气旧亭台。商女不知亡国恨,夕阳西下几时回?隔江犹唱后庭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天光云影共徘徊。兴尽晚回舟,问渠那得清如许?
误入藕花深处。为有源头活水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⑻ 初一上册语文书全部内容
阅读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0、*山市(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戚)
24、*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纸船(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附录: 硬笔书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⑼ 急求带课文原文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辅导书!!!
语文@初中生必背古诗词集锦<新课标版>—七年级
注:原文以语文书为准,错误难免,请谅解
七年级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饮 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