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语文课推广

语文课推广

发布时间:2020-12-21 08:27:32

『壹』 学习古文有什么好处

从网络语言看文言文的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几千年过去了,我们可能听不懂古人说话的语音,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我们可以读《诗》,读《史》……
经常在BBS潜水,我才意识到了文言文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文言文在世界上是独此一家,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将书面语和口头语剥离。文言文简约、韵朗上口,信息含量大,充分发挥了汉字六书构词的特点,文言文一直使用到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随着白话文的推广,文言文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大家可能会看到,每一年《现代汉语大字典》都会说收录了多少多少新词,但是,这样的速度在火热的BBS和博客时代是多么的落伍。如果是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上网或者平时不怎么上网、甚至不上网的人们如果来看BBS,恐怕有很多地方会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如:顶、沙发、斑竹、JJYY、BT……
以BBS为代表的网络因为身份的隐匿性和言论的相对自由使得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言论,除了部分精髓,大多数低俗无聊的语言充斥着网络,造成了网络语言的庸俗化。
网络咨迅的快速及时使大多数人可以很快的对咨迅进行迅速的反馈,当然速度(也包括键盘输入和习惯的手写的速度差别)带来的缺失就是人为简化、校对的缺乏和缩写流行,造成了网络语言的快餐化。
使用网络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富于朝气和创新,敢于蔑视权威和传统,所以不会苛守固定的模式和路子,可以把任何新事物用于自己的生活中,网络语言更新率不亚于流行时尚的变化,所以网络语言具有流行性。
但是大家想过吗?我们日常正式生活的书面或者口头都很少用网络语言----除非你是阿飞式的叛逆分子。每一个人碍于自己的社会、家庭身份与地位还是以生活中的语言说话。因为我们现实的生活与网络虚拟世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当然两种语言各自使用不同的背景场合了。
至此我才明白,老祖宗创立并坚持使用文言文是为了我们的文化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而不消失。
因为文言文,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经历了多少风雨艰辛,现在依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同时期的另三大文明古国,只留下一推遗址。
大家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各自的方言,但是使用相同的汉字使得天南地北的人再怎么听不懂对方的话可以相互沟通,这奠定了中国各地大一统的文化基础。
而文言文的使用,使得记载文化的文字,脱离了与口头语接近的白话文,避免了因为口头语言的发展变化而导致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中断或者误解:
别说一百年,就是年纪大一点的人们来听今天的小孩说话,恐怕有很多内容是丈二摸不找头脑的,别提几千年了。
据历史考证,东南沿海一带的客家话是最接近古汉语的发音和语言的,广东的粤语带着很多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结构。而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并不是最正宗的汉语,而是和北方的各族方言混合后的产物!
网络语言的发展更证明了没有知道明天的语言会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只要是经过基本识字教育,就可以读诗三百,可以读乐府,可以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两千年前的《史记》和近代的一篇文言文在语法句式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文言文的使用,不仅使得中国记载史料所耗费的物质最大化的精简,而且保证了文化的延续传承。
非常可惜,新文化运动不仅错误的全盘否定了儒家思想,也全盘否定了文言文,这相当于毁坏了中华文化的两大基石。
希望大家平时多读读文言文,补习补习自己的传统文化课。

『贰』 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有什么好处

《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是政界、商界和学界精英人士的最爱,极具价值,而大多数普通人竟然没有发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你觉得《新闻联播》刻板枯燥,那么很遗憾,在筛选信息和发现机会方面,你可能还是个外行。

收看《新闻联播》究竟价值几何?看了你就知道了。

1、发现潜在商机。台湾《旺报》曾报道称,台商发财秘诀首要在坚持看《新闻联播》,熟知政策风向。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浙商的22条商规》中,“坚持看央视新闻联播”也排在所有规则之首。而中国传奇人物牟其中也坚持每天必看新闻联播。

关于透过《新闻联播》发现投资机会的例子非常多,比如:

《新闻联播》当日播出总理在飞机上吃家常咸菜,第二天涪陵榨菜股票就应声涨停;《新闻联播》曾对梁稳根做了一个关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小专题,第二天三一股票全线飘红;

股票、房地产皆是如此,而这些还只是《新闻联播》价值的冰山一角。

2、提前预知风险。危机往往隐藏在新闻的细节里,所以要具有风险意识:

《新闻联播》报道晋煤外运困难,与煤炭相关的行业费用和电费就要大涨;

《新闻联播》报道政府出台环境保护法,高污染企业就要提早转型或者控制排污;

《新闻联播》透露了新媒体广告的监管制度,新媒体从业者在做广告时就要更谨慎;

……

《新闻联播》对于一则消息的叙述,代表着中央对它的表态和“定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的趋势,提前防范风险,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3、发现政策红利。雷军在评价“移动互联网”时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其实说的就是做事要顺势而为,在职场、创业同样如此,要紧跟大趋势,看准机会。

《新闻联播》宣传创业政策,那顺势而来的就是各种利好的创业环境,以及银行贷款优惠等政策,能否抢到第一波红利,勇做吃螃蟹的人决定了境遇和机遇的不同。

《新闻联播》报道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实行零关税,你是否想到自己可以去搞搞边贸生意;

《新闻联播》宣传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你是否想到这些区域将来大有可为;

4、对公务人员来说,看新闻联播当然与自己的仕途相关。

对为人民服务的公务人员来说,新闻联播上任何一个信号,都与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密切相关。吃透近期宣传报道的“方向”,挖掘地方政府执政的“亮点”,如何做政绩,新闻联播里面可以找到方向。而新闻联播的批评报道,当然也是自己。

『叁』 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

例一。弗兰明发现青霉素 
弗兰明是英国细菌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2年他发现溶菌酶。1928年他又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他在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毓盘时,发现盘里长了青绿色的霉,再细心观察,这种青绿色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证实这种绿色坶是杀菌的物质。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葡萄菌克星。经过进一步研究制成了青霉素这种高效抗菌素。以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肯定了它的治疗价值。青霉素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此,他荣获诺贝尔奖。著有《青霉素——它的实际应用》。
例二。张衡观测天象制作浑天仪
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在任太史令时,专心研究天文历算。在当时,有种比较先进的天文学说叫浑天说,认为天是浑圆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壳,地像卵黄,在天的中间,日月星辰在“卵壳”上不停转动。张衡认为这样的结论不完善。于是他天天观测天象,积累了大量恒星运动的资料并对恒星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制成了浑天仪,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说。浑天仪用铜制成,主体是一个球体模型,上刻着恒心、南极、北极、经度、黄道、赤道。仪器上表现的情况同天空中星象出没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于张衡坚持观测天象的结果。
例三。贝尔的不少朋友却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
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肆』 高中学习的科目都有什么

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理、生物。

素质教育课:体育、美术、音乐、技术。

考试科目有:

1,通行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综合。

2,公共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3,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通行考试方案,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下午)15:00-17:00 数学(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月8日 (上午) 0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15:00-17:00 外语。

(4)语文课推广扩展阅读:

改革方案,应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

上海方案: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其中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A A+……比例给分,总分660分。

浙江方案: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学生要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每门总共安排3次统一考试,考生可自行决定参加时间,每门科目最多参加2次,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如成绩在前1%者赋分100分加入高考总成绩。总分750分。

参考资料:

网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伍』 “魏书生语文教学”模式为什么难推广

我个人是很欣赏魏书生老师的,最初当老师的时候魏书生老师写的版《班主任经验》对我影响很权大。魏书生老师对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认识,是超越了语文课程基本理论的,在他看来,任何一门课程的任何知识的稳实授受,都隐含育人功能,不过一般人无从发现而已。魏氏“语文知识树”也还是那个没有一元本体论的一盘散沙。但具体的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操作,很有推广价值。
在今天的我看来,原因无非三点:
一是魏书生特有的人格魅力不是个个语文老师都有的;
二是“魏氏语文知识树”和“魏氏语文课程观”,并不符合语文课程的宏观历史和微观现实;
三是“魏氏课堂组织与管理制度”不是人人校校都可顺利推行的。

『陆』 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
☆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
•去掉“从……中”
(2)谓语残缺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行动,要在这个行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加上“完成”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在“吃”前加“过着”,或去掉“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
☆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
•在“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后加上“力争上游”
(3)宾语残缺
☆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体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运动”后加上“的问题”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
(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
☆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5)关联词语残缺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
☆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2)谓语多余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
(3)宾语多余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
☆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4)定语多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
(5)状语多余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
☆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去掉“到处”
(6)补语多余
☆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
(7)可有可无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去掉“的距离”
☆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去掉“离现在”
(8)误用“的”字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动乱”;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
3.语序不当
(1)成分次序不当
(2)分局次序不当
(3)次序不当
病句——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
☆青年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在“学生”后加上“时期”
☆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去掉“的问题了”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上映的)以及在我国其它省市陆续上映的五部日本影片,是这几年来日本影片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电影周”后加“上映的”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改为“干扰”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去掉“注视和”
☆最近,济南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去掉“和服务忌语”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去掉“录音和”
☆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去掉“的安全”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去掉“聪明”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去掉“新技术、新工艺”
(3)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去掉“整整齐齐”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在句首加“能否”,或改成“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把“温暖”改为“冷暖”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把“就”改为“才”
☆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把“不但”改为“不仅”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把“也”改为“就”
病句——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2、状语位置不当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4、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5、虚词位置不当
6、主客颠倒
7、复句内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
状语位置不当
1.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老师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2.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将“顺利地”与“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
☆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国家队的 一位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 教练
•领属性 数量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名词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许多老师//昨天 在休息室里 都 热情地 同他 交谈
• 时间 处所 范围 情态 对象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
主客颠倒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我对于数学”
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只能用在句子开头(在句中作定语);
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用于句首句中都可以。
复句内顺序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应“树技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树影晃动起来。”
修改病句:
1、两个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2、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上星期去植树了。
7、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8、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9、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10、同学们热火朝天地正在打扫教室。
11、读了《普罗米修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2、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13、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14、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5、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6、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7、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18、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19、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修改病句的答案:
1、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2、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
4、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黄继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上星期我们去植树了。
7、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电影。
8、我班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9、这是一本有趣的神话故事书。
10、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扫教室。
11、读了《普罗米修斯》,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2、我经常回忆起往事。
13、今天下了一上午雨。
14、我们虚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严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5、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6、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7、他的革命精神浮现在我眼前。
18、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旅游胜地。
19、我的写字台上摆着一只小泥猴。
病句的一些修改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
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推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