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句中加点字注音。(4分)
①具答之,便邀( )还家。 ②可爱者甚蕃。( )
③各隐卷底衣褶( )中。 ④选贤与( )能。
⑤男有分( )。 ⑥舟尾横卧一楫( )。
⑦不可亵( )玩焉。 ⑧黄发垂髫。( )
2.辨别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寻向所志 ( ) 芳草鲜美( )
①寻 ②鲜
寻病终 ( ) 陶后鲜有闻(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佛印绝类弥勒( )
③属 ④绝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东坡右手执卷端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端 ⑥足
其人视端容寂( ) 东坡现右足( )
3.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4分)
①(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4.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①落英缤纷
②屋舍俨然
③黄发垂髫
④惟吾德馨
⑤亭亭净植
⑥雕栏相望
⑦矫首昂视
⑧天下为公
5.写出含有加点字意义的成语。(4分)
①香远益清
②豁然开朗
③犹得备晨炊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根据要求默写。(4分)
(1)《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
____ _______ , ___ 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有关莲的诗歌你能写几句?请写出两句。
(4) 仿照例句再写一句子。 (可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诗句)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29题。
(一)诗词赏析。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这是一首五言 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2分)
8.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2分)
10.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1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1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16.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17.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四)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五)
【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 庄子
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古诗
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版昏晓。荡胸权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⑶ 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作文第一篇
我家南墙根种了几棵向日葵。向日葵又称葵花,是一种茎高大的植物。花瓣小小小的,金黄色,因朝向太阳而得名。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排“小太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可爱。
自从有了这些向日葵,我每天都没有闲着。每天看着如太阳般的向日葵,我心里总有一种感觉,一种特殊的感觉。
向日葵就怕没有太阳。暑假的时候,有好几天都阴天,天阴沉沉的,人的心情也不好。我跑去看向日葵,只见向日葵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不在那么光彩照人。我惊呆了!看着向日葵们那无精打采的模样,我心里也不好受。我伤心地看着向日葵,猛地反应过来:向日葵,向日葵,对了!向日!向日葵应该冲着太阳,没了太阳,向日葵就会死掉!我多么希望太阳公公能快点出来啊!太阳公公仿佛听到了我的祈求,没过两天就从乌云中挤了出来。向日葵们不再垂头丧气,看见太阳仿佛看见了希望,又重新露出阳光般的笑容。我仿佛也被这种笑容感染了,也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向日葵们渐渐长大了,那曾经金黄的花瓣也已没了踪迹。花蕊也变成了一团瓜子。爸爸妈妈把向日葵们摘下来,将瓜子取出来。接着拿出了一口“陈年老锅”,刷了刷便炒起瓜子来。只听爸爸喊了一声:“好喽,新鲜的炒瓜子来喽!〞我吃着瓜子,想起了“年轻”时的向日葵,像“小太阳”的向日葵……因为有了曾经的向日葵,才有了现在的我,保持每天有着阳光般笑容的我。向日葵默默奉献于大众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学习。
⑷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以什么为题
恍惚间,夏已如一朵美丽却个性十足的鲜花,在春逝去的同时,悄悄地在风中绽版放权。春夏交替,看似平淡,然而大地忽然的燥热又让许多人暗暗发怒,一如干燥的土地,还未迎来夏日暴雨那清凉痛快的洗礼。很多人,流连在春天那温和的细雨中,很多人,望返于春日暖阳的呵护下。可是,仍有一种美好,在夏日的空中注满了甜蜜。
树木繁茂的山中,阳光自树叶的间隙间洒落,时断时续的,将这片树林点缀得好似仙境,仙境般梦幻,仙境般温柔。在树林的尽头,曾有一颗不及两米的小树,它的枝叶很脆弱,用手一扯就会断,它的树干很瘦小,仿佛一阵风暴就能将它摧毁。从它来的这里。我就认定了它只是一棵树中的“废材”。然而,它,一直在生长,一点一点的。一个星期过去了,它生长的的高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记,但,它仍是那样执著的生长,可是,在它正努力长大时,一场噩梦正悄悄来临,那就是——冬天。
冬天,大雪纷飞,昔日的树林中尽是干枯的树干,光秃的树枝,腐朽的落叶,遍地尽是白茫茫的雪。
⑸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书五单元字词归纳,,
黄发垂髫(tiao二声)俨然(yan三声)蕃(fan二声)衣褶(zhe三声)选贤与(ju三声)内能
男有容分(fen四声)楫(ji二声)诣(yi四声)浑欲不胜簪(zan一声)
若觉得好,再问我哦,还有很多
求采纳啊·····
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作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次想起这首诗,脑海里就会出现采莲姑娘们嬉笑着采莲的画面。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却能想象得出:满是荷叶的水塘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几只小船穿梭其中,采莲姑娘们甜蜜的笑声和朴实的歌声,从那之中传出来。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萦绕在鼻梁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气质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纯脱俗,与世无争的形象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的目光。当一滴露珠从莲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儿又调皮地碰到莲叶上再滚落到水中时,轻轻的一声“扑通”,给心灵上增加了一种震撼。露珠滑动滚落的声音,我能听到,我的心也能听到,是那样的轻微,让人不得不仔细聆听,然后,忽然会有一种安静无杂念之感……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水乡的柔美造就了莲的清爽,虽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却从未见过真正的“荷塘”,偶尔会发现路边池塘里多了几朵荷花,也偶尔会看见几个调皮的孩子下水摘几枝莲蓬,偷偷的窃笑和逐渐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杨的嘴角,让人想起了什么,又忘掉了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与我无缘,但我能感觉得到;采莲女的歌声与我无缘,但我也能想象得出。也许,在现在,真的没有古代诗人所说是“莲”之美景,采莲女的歌声也离我们远去,然而,它却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
⑺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五单元前五篇课文 急~
21陶渊明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2(2)、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24、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