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卷
第四单元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看拼音写字词。(4分)Xīngwàngcánbàochoūtìbùjùn()()()恐()严()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无赖(lǎn)凶悍(hàn)救援(yuān)B、教诲(huì)撇嘴(piē)倔强(jiàng)C、正月(zhèng)长工(cháng)供给(gòng)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乘巧围裙硬币裂缝B橱窗饥饿礼拜生锈C揉皱昏暗眯逢一缕D欺付打搅孤儿抽噎四、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2分)花:①可供观赏的植物②烟火的一种③模糊迷乱④不真实的⑤比喻事业的精华⑥用,消耗花钱()文艺之花()眼睛花了()花言巧语()五、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改成反问句)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3、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为夸张句)六、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2分)1、《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都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2、《凡卡》这篇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七、名言警句填空。(5分)守信是()不应该()。人是为了()才活着的()。正直是()。朱自清的《匆匆》感叹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请写几句类似的名言。八、把《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着读读,写几句话,分别赠给两位小主人公。(4分)。九、乱句重组。(6分)()然后,它们就带着食物爬下窗台,渐渐地从我视野中消失了。()原来它发现了窗台上边的一堆面包屑。()只见它围着面包屑转了一圈,名优后掉转头同原路回去了。()它们扑向各自选定的目标,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拖。()一天,我看见一只小蚂蚁爬上窗台。()过了一会儿,这只小蚂蚁带来一群伙伴又爬上了窗台,直奔面包屑。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12分)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的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打上标点。(2分)2、这是小女孩第几次擦火柴?她看到了什么?(2分)3、“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分)4、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5、用------画出描写新年里的小女孩的语句。看到这些,你最想说什么?(3分)二、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18分)最后一美元20年前那个雨雪霏霏、北风猎猎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纳什维尔,希望成为一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幸而一位在超市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强度日。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停在原地。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呆在那儿干吗?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摇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到这里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立即工作。口袋里又没钱,只好呆在车里不吃不喝。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了决心。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了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亲笔签名。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那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从那以后,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的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我再没见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签名()忸怩()薪金()接济()2、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空空()()勉强()()()()不堪自身()()时来()()一炮()()3、照样子写词语。(3分)例:雨雪霏霏北风猎猎4、“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为什么说是“珍贵的一美元呢”?(2分)5当那名男子红着脸向“我”借一美元时,“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了决心,把钱递给了他”。“我”为什么会把那珍贵的一美元给他呢?“犹豫”的片刻,“我”心里是怎么想的?(4分)6、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1分)第三部分习作(40分)一、小练笔。(5分)“助人为乐”是美德,一位同学掏出自己零花钱来给一位行乞的小孩时,从旁边涌上一群人来围住他,向他索要钱物,面对这种情况,谈谈你对“助人为乐”的观点和看法。二、作文。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的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写一写生活中成长的故事。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35分
㈡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资料
纳吉布•迈哈福兹(Najib Mahafuz,1912~2006)埃及作家。生于开罗,父亲曾经过商,后来当公务员。迈哈福兹自小立志作一个社会改革家,1930年考入开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攻读硕士学位。他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先后在宗教基金部和文化部供职,直至担任文化部顾问,1971年退休,成为《金字塔报》专职作家,编委会成员。
H•K•拉克斯内斯,原名哈多尔•古兹永松,1902年4月23日冰岛小说家、剧作家拉克斯内斯生于雷克雅未克。在自家经营的农场里,度过童年时代。17岁时出生了小说《自然之子》。1927年,他发表重要的、充满内省的自传体小说《伟大的克什米尔织工》。之后还写出了以冰岛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小说:《莎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世界文学“红色的三十年代”中的重要成果。
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 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转攻文学。1934年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 29首小诗的诗集。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在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194o年参加海军,投入了当时的战争。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新垦地》(旧译《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作家,记者。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的散文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著名诗人、小说家。他一生写了十部小说、四部诗集和几个剧本,在危地马拉以至拉丁美洲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9年,阿斯图里亚斯出生在危地马拉城。在内地土生土长的印第安居民当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回到首都,攻读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担任律师。
欧内斯特•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老人与海》。
㈢ 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的辩论会(正方
还在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自己去面对困难,妈妈虽爱孩子,却更懂得自立的重要性,只有逃脱父母的庇护,才会长大
正方:孩子还小,长大需要循序渐进,不是一时能锻炼出来的
正方;孩子要学着独立坚强,不能总是依靠他人长大。
反方;也要他人的鼓励和鼓舞才能明白以后怎么面对。
是真正的爱。我们知道,到了初中到大学,都必须自力更生,父母也不在身边。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些父母才会令孩子吃吃苦头。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在大学生活中,好几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呵护着,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他的父母从不叫他干什么家事,就让他专心读书。结果,他通过努力,终于考上了好的大学——清华大学。很多人都替他高兴,但他就开始担心起来了,在大学生活中,是必须住在学校的。于是,他有放弃读大学的念头,但他母亲不允许,就亲自到学校向校长申请要伴读,她负责照顾他的饮食方便。可是学校不允许,母亲也束手无策。过了几天,他终于受不了了,决定回家。因为他根本不能生活下去,什么也不会做,所以他退学了。你们说,他就是因为父母亲太纵容他了,什么事也不让他做,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那么妈妈做的是对的,她不希望将来孩子遇到困难只会退缩,把所有责任推给父母解决,不想他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真爱,只有让孩子在困难中自己站起来,才能培养他的能力 。但是要给一定的口头鼓励
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故事的妈妈正是掌握了这点。
有些时候严厉并不是冷漠。
当小鸟长大的时候,老鸟就会将小鸟扔出巢穴,这是为了让小鸟学会自力更生。
所以这并不是冷漠,而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站起来。
过渡溺爱的孩子,只会人和事都依赖于父母,遇到什么小事也只会哭鼻子掉眼泪。
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这些被过分溺爱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所以让孩子自己站起来时对孩子一种爱,而不是冷漠。
不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
今天给他一条鱼,他明天仍然要挨饿,可是若是教会了他处理的办法,明天他就可以自己找东西吃。
孩子是父母心头的肉,父母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跌倒,妈妈不管,可能只是从小培训他的坚强而已,在孩子真的受伤了,父母怎会不管呢
是真正的爱,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成长
㈣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答案
苏教版的?
如果是的话,我可以给你,
请速会回。
㈤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人教版:正抄直是道德之本。 —(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冰岛)拉克司内斯 《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的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我知道人教版的
㈥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单元作文35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小太阳,多半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如果只身一人呆在孤岛上,有几个像我们这样的孩子的能活下来呢?而《鲁宾孙漂流记》里的主人公鲁宾孙却靠着几杆枪和一些老鼠啃过的小麦在岛上生活了28年。难道他靠的仅仅是那些从船上运下来的工具活了28年吗
生活技能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我们这个丰衣足食的时代,却忽视了它的存在。我爸爸有个朋友的儿子,在家中玩火,烧着了窗帘,还笑嘻嘻地跑出来用手机给他爸爸打电话说他还知道家里不能打电话。他一个高中生竟然烧着了家里的东西,这是什么生存能力呢?更别说自己独立生活了。正是因为家长的娇惯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孩子生存能力大于等于零!一但遇到自己做不了的,父母又不在身边的事,先哭一场再说,很少有人可以冷静下来想想怎样为自己找条生路。而鲁宾孙则凭着超凡入圣的生存能力,在一个廖无人烟的荒岛上生活28年,并以顽强的毅力为自己扩大了粮食种植面,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更多的葡萄干。如果他没有活下去的欲望,没有活下去的毅力,没有那么好的生存能力,还会活着呆上28年并驯服了一个土著人最后回到英国吗?
所以说,生存能力对我们——一批新世纪的人才来说是不容忽略的。
㈦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450字左右
学会生存
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当遇见坏人时,要保持冷静,以做到自我保护的事。
记得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放学后我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去。当我走到居委会时,看到前面在修路,于是我绕道而行,从另外一条小路走回家。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妹妹,你放学啦?”我抬头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嗯,放学了。”我随口回了一句。“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认识我了吗?”陌生人笑眯眯地对我说。我抬头看了看他,心里在回忆那些我见过的爸爸的同事,“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吃。”说完他拉住我的手,拿出几粒糖给我。我心里在想,这个人我没见过呀,他是认错人还是……。我灵机一动问道:“你也是开卡车的吗?我爸爸今天开车去哪了?”“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了,叫我来接你”。说完陌生人剥了一粒糖,想往我嘴里塞。“是坏人,我爸爸根本不是开车的。”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怎么办?平时在电视中和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坏人骗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见了,怎么办?他手里的糖肯定有问题,我决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你说过吗?”我急中生智地说,“噢,我忘了。”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我带你去见你爸爸。”他拉着我的手说道。我慢吞吞地走着,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平时爸爸妈妈教过我很多自救自护的方法,杂志上也有好多这方面的文章。对了,我有办法了。“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们去小店买好烟就去爸爸那儿。”我笑嘻嘻地对陌生人说,“那好吧,要快点,你爸爸在等你。”看着他那自以为是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在笑:你上当了。陌生人拉着我的手来到小店,这时,我指着远处迎面而来的男子说道:“爸爸,你怎么回来了。”一旁的陌生人脸一下子紧张起来,紧紧拉着我的手也突然松开了。我对陌生人说:“爸爸回来了,我们过去吧!
“不、 不,我有事先走了。”只见他惊慌失措地说道,然后往后面跑去,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当遇见坏人时,要保持冷静,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旋,以做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那件事后,我学会了生存。
㈧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学会生存)
同学们,我们如抄果面临火灾袭要记住以下几点, 一、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二、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三、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四、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五、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周主任在主席台上讲道。
其实火灾还有许多逃生术,如:1.尽可能蹲低身体,利用所剩余的氧气逃离火场。2.火灾时可沿墙壁走,有楼梯的绝不使用电梯。3.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许多人拥挤,应另找别的逃生通道等。
学会生存,现在中国许多父母只顾溺爱孩子们,却使孩子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导致孩子们把劳动和生存技能抛之不顾。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读高三的学生居然还不会坐公共汽车!这太令人惊讶了;还有些大学生,就连微波炉也不会使用。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只有高学历,而连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不会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生存,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
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至四单元的词语盘点
词语盘点
第一单元
读读写写:
挪移 蒸融 游丝 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赤裸裸 专心致志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狂风暴雨 勃勃生机
读读记记:
哲理 英俊 惊羡 幅度 慌乱 艰难 喧哗 附和 冒险 消受 机敏 堂皇 名义 薄弱附庸 刹那间 座无虚席 意想不到 惊心动魄 养尊处优
第二单元
读读写写:
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翡翠 杂拌 榛子 栗子 爆竹 风筝 预备 彩排 鞭炮 寺院 彩绘 逛庙会 麦芽糖 走马灯 零七八碎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读读记记:
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敦厚 夸张 描述 演绎 布局 和睦 酷热 激昂 抽象 韵味 哄堂大笑 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第三单元
读读写写:
书籍 含糊 尖锐 抽屉 恐怖 粗暴 魔鬼 肥胖 苦刑 残暴 匪徒 拘留 窝头 剥削 兴旺 解救 哀思 乱蓬蓬 炊事员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读读记记:
战地 突击 陷入 憧憬 阻击 点燃 性命 焦急 审阅 陈设 极其 转椅 隔壁 思索 热腾腾
第四单元
读读写写:乖巧 围裙 硬币 裂缝 橱窗 饥饿 礼拜 生锈 揉皱 昏暗 眯缝 耸肩 一缕 毒打 撇嘴 欺负 抽噎 匣子 冻僵 逗笑 窜过 孤儿 打搅 甜蜜 圣诞树 黑糊糊 笑眯眯
读读记记:无赖 凶悍 惨白 救援 淡忘 忧郁 起初 苦闷 消极 游手好闲 落荒而逃 鱼贯而入 满不在乎 天涯海角 闻所未闻 与世隔绝
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第二单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于人。
第三单元: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底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第四单元:
正直是道德之本。 (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英国)戈尔丁《蝇 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