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单元测试卷语文八年级

单元测试卷语文八年级

发布时间:2020-12-20 23:32:27

『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卷子给我,或者题,

『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畸形(qí)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乱)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iǚ ) 颔首(hàn两)
c.直戳(chōu) 解剖(pōu) 诱惑(yòu) 摹画(mó)
D.滞留(zhì) 桀然(còn) 庶祖母(shù) 脊背(jí)
二、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
A.嬉戏 野蛮 托辞 匿名
B.枪毙 温厚 心慰 禁锢
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实
D.争执 脾气 激荡 枝桠
三、下列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遨(遨游)熬(熬夜) 颊(脸颊)浃(浃窄)
B.瞥(瞥见)蔽(遮蔽) 赔(赔罪)培(培养)
C.赖(依赖)懒(懒惰) 绯(绯红)徘(徘徊)
D.掠(掠过)琼(琼楼) 凌(凌云)陵(陵园)
四、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归宿 星宿 一宿
B.暖和 和平 附和
C.模仿 模型 模范
D.解数 解放 解剖
五、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油光可鉴 (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仔细看 D.引为教训的事
2.迷惑不解 ( )
A.分开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释
3.广袤无垠 ( )
A.没有边际 B.界限、边际 C.白色 D.货币
4.非凡器宇 (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D.人才
六、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
本。

3.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4.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
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七、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八、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
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
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
2.《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
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
3.《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
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
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4.《再塑生命》一文,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
九、阅读
(一)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 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

2.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

3.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
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
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

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23分)
1 按照课文填汉字(2分)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 ),宛如小姑娘的发( )一般,还要将( )子扭几扭,实在标( )极了。

2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②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③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④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3 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2分)
慈祥 忠厚 温和 和蔼
①翻出我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 )地说道……
②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③老师“弄不成”为人( ),却没有本事。
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 )可敬。

4 请写出四个与鲁迅、胡适同时代的文化名人。(2分)

5 指出下列名著的作者。(2分)
(1)《战争与和平》 ( )
(2)《朝花夕拾》 ( )
(3)《复 活》 ( )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6 补出下面句子中的喻体。(2分)
(1)宽约一指的眉毛像 。
(2)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 堆在额头上。
(3)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 般茂密的须发。
(4)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 的大胡子。

7 下面是一段文字的开头的一句话,说说它将围绕哪一个词进行铺展。(2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8 用“母爱是”作为开头语,写出2~3个比喻句,组成连贯的句子。(3分)
母爱是

9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3分)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豪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0 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3分)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然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功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出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地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的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吧?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2分)文章开头极力描写“我”暴怒无常的脾气,其作用是

12.(2分)文中两次写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

13.(2分)结尾着重描写“秋风中开得烂漫”的菊花,其作用是

14.品析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②“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2分)文中的细节十分精妙,请举一例进行分析。

16.(2分)文中的词语十分精妙,请举一例进行品味。

17.(2分)文中的景物描写能表现人物心情,请举一例予以证明。

18.(2分)文中注意了前后照应,请举一例予以说明。

19.(2分)文中写母亲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20.(3分)母亲的主要性格特色是:
(二)
生命的跪拜
朋友给我说了一件真事。
说有一个屠户从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带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前腿“扑通”跪下,牛的眼中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见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进行了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形的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户沉思良久,破例作出了一个决定, 。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憾了我,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21.(2分)第二段中的“肚大腰圆”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2.(2分)屠户“满心欢喜”的原因是什么?

23.(2分)老牛“扑通”跪下的原因是什么?

24.(3分)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入一个恰当的句子。

25.(2分)文中最能撼人心魄的细节是什么?

26.(3分)结合这篇短文,请你就“动物的母爱”说一点感想。

27.(2分)从第三段中找出一个短语来替换原来的标题。

三.作文。(40分)
28.自拟文题,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答案:
1.鉴 髻 脖 致
2.(1)马虎,不讲究 (2)卑劣,不道德 (3)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4)指书本残缺不全,不中看
3.(1)和蔼 (2)温和 (3)忠厚 (4)慈祥
4.郭沫若 刘半农 林语堂 梁实秋等
5.(1)(3)托尔斯泰(2)鲁迅(4)海伦•凯勒
6. (1)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2)泡沫一样(3)热带森林般(4)卷起的滔滔白浪
7.严
8.合乎要求即可
9.切题即可
10.见《我的第一本书》中的“句段品味”
11.表明“我”患病后的痛苦与绝望,反衬母亲对待疾病的平和心情
12.调节儿子的情绪,激发“我”战胜疾病的勇气
13.表明“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
14.(1)母亲鼓励儿子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2)儿子对母亲的在天之灵的深情告慰,表现儿子坚强活下去的决心.
15.可抓住第三段的“挡”和第三段末尾及几个“悄悄地”进行简析
16.可抓住几个动词及六段的两个“艰难”进行品析
17.可分析末尾段中的景物
18.可以菊花为例简答
19.母亲能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20.慈爱、坚强
21.为下文埋下伏笔.
22.这头健壮的牛可以赚更多的钱
23.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24.从此不再做屠户等。
25.老牛为救肚中的孩子给屠户下跪。
26.合题即可
27.神圣的一跪
28.符合要求即可。

『叁』 单元测试卷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B卷 秋叶

HGPGRG[QORIGNA[OQKNRG'GRBGPRUGBPIGHRIGURBQRO

『肆』 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附答案){6个单元全要}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你能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吗?(0.5×8=4分)

峨冠( ) 多髯( ) 黄发垂髫( ) 矜( )寡孤独

岱( )宗 决眦( ) 蕃( ) 鲜( )有闻

2.作家作品,文学常识。(0.5×10=5分)

①陶渊明是 朝诗人,又名 ,字元亮。

②《礼记》是儒家经典,它与《 》、《 》、《周易》《 》合称为“五经”。

③《望岳》是唐朝诗人 所著,他被后人尊为“ ”。

④《核舟记》出自清朝 (人名)所编的《 》,作者 ,明末嘉善人。

3.理解填空。(1×7=7分)

①《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②《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④写出《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 ”。

⑤《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对“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的话是“ ”。

⑥孔子曾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与杜甫诗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⑦《核舟记》中引用了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是“ ”。

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 通 ②左手倚一衡木 通

③诎右臂支船 通 ④荡胸生曾云 通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司的古义和今义。(3分)

①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③老翁逾墙走 古义: 今义:

6.完成下面的对偶句的创作。(2分)

上句:阳春故燕归

下句: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护,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3处)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高可二黍许: ②雕栏相望:

③两膝相比: ④矫首昂视:

9.本文按 顺序来介绍核舟,可从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2分)

10.翻译下面句子。(2×2=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1.选文中哪些说明可看出雕刻家技艺精巧?请任选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二)石壕吏(10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恕!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4分)

①老翁逾墙走( ) ②三男邺城戍( )

③老妪力虽衰( ) ④如闻泣幽咽( )

13.《石壕吏》与《 》、《 》合称《三吏》。(2分)

14.《石壕吏》中确能证明老妪被抓走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

15.作者对老妪的感情如何?《石壕吏》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良桐(13分)

《郁离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①,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③,作古窾焉④,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释】

①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②太常:太常寺,掌管祭祀礼乐的官署。

③篆(zhuàn)工:刻字工匠。

④古窾(kuǎn):古代的款识。窾,通“款”。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斫而为琴 ②弦而鼓之

③匣而埋诸土 ④抱以适市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18.工之侨“自以(琴)为天下之美”的根据是什么?最后,百官又是根据什么说(琴)“希世之珍也”?

19.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过零丁洋 (9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在诗中找出对偶、比喻、借代的诗句。(3分)

写在下面:

①对偶句:

②比喻句:

③借代句:

21.请找出诗中的千古名句,试翻译。(3分)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后有何感想?(3分)

四、写作(30分)

现在正值金秋十月。秋天是最能引发文人墨客情思的季节,他们或抒离情别绪,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或写豪情壮志,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这样的季节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请以“感受秋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体裁不限。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 (0.5×8=4分)guān rán tiáo guān dài zì fán xiăn

2. (0.5×10=5分)①东晋,陶潜;②诗经,尚书,春秋;③杜甫,诗圣;④张潮,虞初新志,魏学伊。

3. (1×7=7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出淤泥而不染。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4分)①简通拣,②衡通横,③诎通屈,④曾通层。

5.(3分)①交错相通,交通运输;②妻子儿女,成年男子的配偶;③逃走,慢步行走。

6.(2分)如:腊冬老友返。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7. (2分)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 (2分)①大约,②对,③靠近, ④抬,举。

9. (2分)空间,船头、舟尾、船背。

10. (2×2=4分)①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敞开衣裳露出前胸,抬起头仰望上空。

②那个人眼睛平视,神情平静,似乎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1. (3分)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等,分析略。

(二) (10分)

12. (4分)①yú,越过;②shù,防守;③yù,老年妇女;④yè,低声抽嗒地哭。

13. (2分)新安吏,潼关吏。

14. (1分)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 (3分)既赞美又同情,本诗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的矛盾性,他既同情老妇一家,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悲愤;又支持唐王朝的反叛战争,希望战争能获胜。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13分)

16. (4分)①砍削,②装上弦,名词活用作动词,③用盒子装,状语,④到,往。

17.(4分)①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美妙珍贵的乐器,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太常官。

②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集市看到这把琴,用一百金买下了它,并把它献给朝廷。

18.材料是“良桐”,且制成琴后“金声而玉应”,所以工之侨“自以为天下之美”。百官是根据琴上有“断纹”和“古窾”而说琴是“希世之珍”。

19.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

(四)(9分)

20. (3分)①“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或“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干戈寥落四周星。”

21. (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22. (3分)爱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四、写作(30分)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部分

1、请给下面加点多音多义字注音。

①翘首( ) 翘起( ) ②观测( ) 玄妙观( )

③落叶( ) 丢三落四( ) ④差异( ) 参差(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激动不已 相安无事

悲喜交集 率先

3、在下面句子的方框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4、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5、判断:

①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解说事物或阐释事理,因而不允许运用记叙和描写等表达方式。( )

②“她性格和蔼”与“她的性格和蔼”两句话结构相同。 ( )

③说明文按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的说明和生动的说明。《大自然的语言》采用的是平实的说明语言,《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生动的说明语言。 ( )

阅读答题

(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6、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

7、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8、文中划“ ”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9、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10、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1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二)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2.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

13.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哪些地方能看到莺的身影呢?

14.把第③段最后一句改为“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行吗?为什么?

15.读了第④段和第⑤段文章,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显得可爱呢?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第①段却没有写莺,是否离题?为什么?

写作实践

17.题目:有趣的

要求:1可以介绍一种物品、一种生物,还可以介绍一种自然现象。

2语言要生动。 3600字左右。

【语文活动】

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网络在向人类传播文明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上网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再如克隆技术,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帮助人类逢凶化吉,又可能招致人类对自我的遗弃,对人类生命伦理、尊严的践踏,它是一把双刃剑。事物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不同意见的撞击中,闪烁出你的智慧火花。

辩题推荐:

网络使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切/更疏远;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人类将毁于/不会毁于科技

辩论建议:

全班分两个或四个小组,每两组确定一个辩论题目,分正、反方辩论。

【学习盘点】

学完了这个单元,你一定会被科学家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感动,在阅读中,你的说明文阅读能力一定得到了提升,静下心来盘点一下,把你的主要收获或启示写下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1、①qiáo qiào ②ɡuān guan ③luò là ④chā cī

2. 停止;相处没有冲突;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带头,首先。

3、; 。 :“ 。”

4、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感悟合情合理,语言优美、工整即可。)

5、①× ②× ③×

6.“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8、举例子 作比较

9、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10.不能。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

11.略

12.围绕“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喜欢唱歌”作答。

13.“花园、林阴大道、树丛、大森林、芦苇荡、菜田里”等。

14.不行。这样一改,就把所有的莺说成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两三种是特例,改后不符合客观事实,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危险一旦过去,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

16.第①段写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回归,虽没写莺,但是为莺的出现造声势,使文章有波澜,富有文学性
只有这些了,你还可以到http://www.pep.com.cn/上找

『伍』 金典试卷。单元调研测试卷。语文(八年级上)

936年,“捕鸟者”归天,奥托继其父为萨克森公爵,并于同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他平生的专功属业融汇在他一次次南征北战当中。他的武功可分红三大部门:安定德意志内部各公国的叛乱,稳固了德意志国家;打败东欧马扎尔人的入侵,并使帝国向东扩大;入侵意大利,把持教皇,并加冕为皇帝。
chr39b.pen.io/?news/.html

『陆』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 求题答案

有大图 或题的来源吗

阅读全文

与单元测试卷语文八年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