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发布时间:2020-12-20 21:22:44

Ⅰ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分一分怎么教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想想做做”第2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响了,妈妈接了电话后说,有客人要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小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2.“想想做做”第3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 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学生把同类的玩具作上相同的标记。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3.“想想做做”第4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些什么呀?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 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类。
(2) 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既可以按颜色分,又可以按品种来分。如果学生有其他合理分法,给予适当肯定和鼓励。
4.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四、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作概括总结。

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生字表

标准
内容的知识和数学能力
技能比例和成反比的具体问题通过比例量成反比的数目和代数理解。结合具体情况,大量存在于生活经验相互依存的变量,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比例和成反比确定两者的量没有关联成正比或反比的含义。
可以有基于图纸上的坐标系统具有给定的绘图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并根据该估计值中的一个的值的量的另一个量。
能找到的例子生活成正比成反比的金额,会利用成反比的积极和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理解空间和图形图形理解圆柱和圆锥。通过观察的关系,动手初步体验“点,线,面,体”的发展理念之间。
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基本特征。
知道圆柱和圆锥部分的名称。
图形和测量总泵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体验“的比喻猜测 - 验证”探索圆柱形,过程锥形量计算方法,理解这个比喻,改造和其他的想法,推理
理解圆柱和圆锥(包括音量)的意思能力的初步发展。
主缸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图形和位置理解规模的含义。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了解的必要性,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产生的规模实际意义。
将通过在地图上的距离的比来给定的被缩放到的实际距离。

Ⅲ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

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Ⅳ 西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页有什么图

如父母的生养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或者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正是这些欠下的情,成了一道道桥梁、纽带,拉近了人们的心。现在,我倒希望,人们彼此欠情的范围广一些,再广一些,欠一份人情,多一份关爱,也许,这个社会,就多了一份和谐,多了一份美丽!
跟很多普通的故事一样,我是个特困生,是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学校其实很一般,不过是本科,而且我的高考成绩是全县第一,爷爷说这就是状元啊,他坚持要摆酒席,要请客,我们那么穷的家,终于看到希望了,终于有人要到北京去念书了。他们不知道我在城里同学面前是多么自卑,不知道我是怎样费尽心血去学普通话,练英文,他们甚至不知道学费我是怎么一年年交上的,有次我无意间说起自己每个月家教可以赚500元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冲我发了脾气,他觉得我赚了那么多钱还不知道孝敬老人,不知道寄家回家给弟弟交学费,太不懂事了。一直念书、上课、考试、赚钱,同学说我是守财奴,只要有兼职的机会都过来找我,半开玩笑地说:嘿,听说你只要能赚钱什么都肯做。我只有装做不在乎:是啊,我都肯。这样拼命赚的钱,一半给自己交学费,一半给家里,供弟弟妹妹念书。家乡说起我来都是很神化的:多么有出息,不但能供自己还能供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写信给我,总是会说:哥,我也要去北京念大学!他们不知道我的苦,我也不愿意让任何人看到我的苦,除了她。

Ⅳ 西师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怎样复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填空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5分,3-4每题6分,5-6每题9分,共37分)1.(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3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2.苹果比梨多()个,桃比苹果少()个,梨比桃多()个.去掉()个苹果,去掉()个梨,三种水果的个数就同样多.3.在○里填上“+”或“-”.11>8○58○7<916○4=2014○4=1014○10<812>6○54.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5.6.在○里填上“<”、“>”或“=”.93○911+4○1514+4○1447○6+366○123+9○5+77+8○105+2○1077+4○6+6二、口算题(每道小题10分共20分)1.1443=1882=9+2+6=6+6+6=1610+4=3+9+5=9+4+5=4+4+4=4+0+6=1669=2.3+9=5+9=5+8=4+7=6+9=12-10=8+8=18-3=5+7=6+11=三、应用题(1-7每题5分,第8小题8分,共43分)1.□○□=□(本)2.原来有7只猴子,又跑来了6只,现在有()只?□○□=□(只)3.小军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3个,小军原有多少个苹果?□○=□(个)口答:小军原有_____个苹果.4.同学们要种14棵树,已经种了10棵,还要种多少棵?□○□=□(棵)口答:还要种_____棵.5.同学们在马路两边各插了8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面)口答:一共插了______面.6.7.□○□=□(支)8.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其中1只大猴子,6只小猴子)

Ⅵ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小伙伴怎么教学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句,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4.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知道应该向罗晨学习。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 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懂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知道应该向罗晨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揭示题目,学生质疑
1.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三个伙伴》。(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跟老师读课题。
3.指导认读伙伴。
4.学生质疑,教师小结、归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读课文,小朋友们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呀?
3.指名按自然段读,学生思考:这三个伙伴分别叫什么名字?
4.指名反馈。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他们间的一件什么事?
6.学生齐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感悟维佳的难过。
1.教师导入:维佳不小心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点心了,只有维佳站在一边。
2.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你是维佳,心里会怎么想?心情会怎样?
3.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男女分别读,比一比谁读出了维佳难过和心情。
(二)了解小朋友的行为。
1.小朋友们,维佳的点心丢了,他的心里多难过呀,不少伙伴看到了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2.指名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4.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些句子。
6.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议。
7.学生再读。
四、体会维佳的心情
1.小朋友们,如果你是维佳,听了郭良、米沙、罗晨的话,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心情会怎样?
2.小组讨论、学生反馈。
五、发散思维,发表见解
1.教师小结课文的内容。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个小伙伴,为什么?
3.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引导。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教后感

阅读全文

与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