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二语文课本目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抄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3 边城
4 哦,香雪
第二单元
5 归去来兮辞 并序
6 滕王阁序
7 逍遥游
8 陈情表
第三单元
9 咬文嚼字
10 孟浩然
11 说“木叶”
12 谈中国诗
第四单元
13 中国建筑的特征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
15 指印
16 宇宙的未来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还有几本选修。不过根据学校的意思一般教得都不太一样。
有先秦诸子选读;唐诗宋词;小说文段。。。。
参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网址。你可以直接阅读课本!
但是没有登选修。
『贰』 我是怎样上好高二第一节语文课的
高二文理分班后,我教两个文科班。学生愿意学文,显然对文科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文学功底一定很深厚。这时候的学生,有高一我教过的,更多的是新面孔。再用高一的几个故事作开场白,熟悉的人肯定认为我也就这半吊子水平,所以,上好这节课,更重要,也更难。冥思苦想,忽然感到,从文科入手,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应该能抓住他们的心理。所以,这节课,我直接发了几张试卷,让学生来作。学生很疑惑,但没说什么。拿到题后,他们傻眼了。原来,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北宋张耒《项羽》)
对于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自己和诗人张耒的认识是否正确?简要说明原因。
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主卷土来。”(宋王安石《乌江亭》)
你同意谁的观点?试指出项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下列古诗词所描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有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北京文综35)()
A.想象是突发的B.想象是随意的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11.读下面一着诗,完成下列问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该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伟大的______诗人。(2)诗中所描述的瀑布在哪座山上?该山位于我国的哪个省?(3)诗中有一句反映了古人对一个事物认识上的错误,这指的是什么,应如何正确认识它?(4)古人为什么会发生上述认识上的错误?(5)对这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什么?
我赶紧平息议论:大家快答题吧,时间有限,一会我还有话说呢。同学们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就不再议论,开始答题。同学们答得差不多了,这一节课也过去一多半。于是,我叫学生停下手中的笔,问道:“题难不难?”“难!”学生异口同声道。“见过这样的题型吗?”“没有!”“那么大家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开始琢磨了。有人说“这些题考的是历史”,也有人说“这些题是考政治的”,还有人喊“和语文没有什么关系”的。借着这句话,我问道:“真的和语文没有关系吗?”学生思索了一会,全都恍然大悟:“全都和语文有关!”“对!”我鼓励说,“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学习其他学科也离不开语文。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把语文学好了,其他学科才回跟着学好。这几道题,如果我们不理解诗句的内容,还谈什么答题,答对答准题呢?所以……”我故意停了一下,学生们马上会意,接着说道:“学好语文很重要!”我笑了,学生们也笑了。
『叁』 高二语文课文解读
中国古代散文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阅读鉴赏时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加以体会;着重要注意鉴赏语言特色,节奏的抑扬顿挫和遣词用字的妙处;此外,要特别注意熟读和背诵,积累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在封建社会里,辞诏的话不是好讲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惨遭杀身大祸。因此,李密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以十分谨慎的言词书写表文。李密辞诏的目的就在于为祖母养老送终。,为此他寻找出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依据,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所以李密在结构全篇时,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他在文中还申明自己作为故旧遗老,现在不奉诏决非是忠于前朝,而是实属无奈,是为尽孝而难以远行的,因此反复强调“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特蒙“国恩”,“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等,以表自己对当今的感情,同时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愿望皇恩的诚心。如果不如此婉转陈辞,一味地辞不奉诏,那么作为表文的特殊读者----晋武帝在心理上就决难承受了。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儿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作者才与祖母建立起深切的感情。同时,作者还怀着怜悯之情,倾述着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的境况。第一段写她“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写她病情“日笃”;第三段则写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凡此都充分地表明一位晚辈对长者的关切与怜爱。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当然他所摆给晋武帝的实情,均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引致晋武帝感到李密强调的孝是北孝,而不是不仕晋的托辞,这便是作者所拟想达到的写作效果。为了更深一层的打动晋武帝,李密还尽力渲染自己的处境与遭际。开篇便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o”然后就在这一悲调中泣诉自己早年失去父母,孤弱多病,家不盛,族不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惨状,诏书特下本是件好事,大可受宠若惊,然而他告诉晋武帝,正是由于诏书切峻,祖母病情加重,反使他处于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的境地;接着勾画出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状况。由于李密所陈述的情况充满了感情色彩,果真使晋武帝为之动容。晋武帝阅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没对李密的辞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足见《陈情表》所体现出的“情”的力量。
《陈情表》的语言艺术也是大可称道的。作者采用了不少排比,对偶句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内容。如“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内外皆无来显示自己的孤苦伶丁。又如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对句表明李密的孝名与才名并传。再如以“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则表示了作者誓报恩德的冰心诚意。《陈情表》的写作多用四字句,杂以参差句,语言练达,琅琅上口。由于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作者:218.1.241.*2006-10-11 20:27 回复此发言
--------------------------------------------------------------------------------
2 陈情表 赏析
《陈情表》赏析
我回到成都又到峨眉山去,路上经过彭县城郊附近时,看见一个碑,上面写着“张纲故里”。张纲是汉朝的一位大人物,并且是个刚正的人,人人佩服他,所谓“方马埋轮”就是他的故事。又说了“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说这句话的人实在可佩服。还有一个碑上写着“李密故里”,这就是上陈情表的那一位,因为他在蜀汉做过小官,就不愿意再在晋朝做官,他把他良心里要说的话,细细地写出来,令每一个人读了都深受感动。他先有了纯忠纯孝的心,又能实行,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留传千年。往前不远,又是一个石碑,上面写着“老彭故里”,相传说,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那位老彭。有人说他活了八百岁,这也不敢说他能活那么大的岁数,只是讲究卫生,能少吃能多动自然老来少病,没有病怎么死呢?------冯玉祥<<青峨记游>>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更嫁。密见养于祖母,事祖母以孝闻,侍疾,日夜未尝解带。蜀平后,晋武帝徵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土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增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 .
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疆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杀人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肆』 高二语文课本上必背的诗词有哪些
课后有抄背诵要求的篇目有:
《诗经三袭首》: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前两章;
《离骚》:背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孔雀东南飞》: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汉魏晋诗三首》全背;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背;
《近体诗六首》全背;
《词七首》全背;
《六国论》全背;
《游褒禅山记》全背。
『伍』 高二语文必背课文
《蜀道难》《师说》《过秦论》背诵要求:第3,4,5段、《劝学》《版寡人之于国也》《马嵬(其权二)》《锦瑟》《登高》《咏怀古迹(其三)》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全文)
《战国策》
劝学(背诵全文)
《荀子》
滕王阁序(背诵2—3段)
王勃
师说(背诵全文)
韩愈
阿房宫赋(背诵全文)
杜牧
六国论(背诵全文)
苏洵
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
王安石
卫风氓(背诵前2章)
《诗经》
迢迢牵牛星(背诵全文)
《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背诵全文)
陶渊明
短歌行(背诵全文)
曹操..《秋兴八首(其一)》
『陆』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目录
这里有人教版高语必修1到5
http://www.newxue.com/yuwen/
所有课文目录,点开后,每课本都回有电子答课本
『柒』 高二语文读什么课外书好
其实我个人认为,高二应该读点能提高写作能力的书,因为高二确实很重要,多读点散文之类的书,对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而太长的小说对于高二来说不是很适合。
『捌』 想要一篇高二语文课前小演讲的一些素材,最好是有范文的!!马上我就
弯腰拾起的尊严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缉龚光夹叱蝗癸伟含连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勒紧裤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他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一些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变本加厉。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将无法站稳脚跟。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很累的大哥!你感觉不行还有
『玖』 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学情分析
1、基本没有有意识的进行积累,且很薄弱。
2、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积累陈旧过时。
3、未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思维方向单一。
4、基本上只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未想过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总之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水平都很差。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的学习,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准绳,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进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
1-9周上完必修5,第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10-18周上选修1,19-20周复习期末考试.
四、教材处理
1、精讲实练,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讲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摘抄或点评或讲座或串讲,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
4、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完成写作任务。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本学期训练重点还是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