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56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考

56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考

发布时间:2021-03-14 21:10:58

⑴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段考试56分算不算合格还是不合格

这明显不合格,初中语文总分是150分,考90分才算及格。你要好好努力了。

⑵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 人教_

一、基础知识(28分)

1、选择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修葺(qì ) 天堑(qiàn) 矗立(cù) 挑衅(xìn)

B、沁园春(qìn) 瑰丽(guī) 信笺(jí) 不朽(xiǔ)

C、当纸钱(dàng) 燕山(yān) 推重(zhòng) 汲取(jí )

D、白羊肚(dǔ) 可汗(hán) 登时(dèng) 旌旗(jīng)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组(2分)

A、悠闲 恍惚 耸立 戎机 B、红妆 丛莽 烽烟 气概

C、汗青 船舱 穹窿 策勋 D、简朴 告诫 上溯 矍烁

3、选择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弥留(病危) 徒手(空) 寻觅(寻找) 错落有致(情趣)

B、诸君(许多) 汗青(史册) 修长(长)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C、应有涯(止境) 十二转(次) 趸进(买) 玉树琼枝(美丽的样)

D、丛莽(密生的草) 瞻仰(怀着崇敬之心看) 附书至(信) 一蹶不振(栽跟头)

4、指出短语类型各不相同的一项(2分)

A、改进工作 满心欢喜 洁白的梨花 不断提高 行军打仗

B、工业发达 打量一番 发扬成绩 我的老师 慷慨悲壮

C、字迹工整 许多困难 熏得乌黑 革命斗争 改进技术

D、洗得干净 生活朴素 伟大的战士 精神抖擞 腰肥腿壮

5、判断正误(5分)

(1)《回延安》成功地运用了陕北民歌的形式和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诗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

(2)《致黄浦江》表达了诗人炽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首诗写得悲壮深沉,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自豪感。( )

(3)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是一首表现作者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抒发革命必胜、共产主义必胜坚定信念的新诗。( )

(4)《敕勒歌》歌唱的是敕勒川苍茫而富饶的美丽风光,它句法参差,显得自由奔放,雄浑豪壮,洋溢着对乡土的热爱和思恋。( )

(5)《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用简略的语言写出老妇痛苦的申诉,表达对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的不满之情。( )

6、把下面间接引用的话,改成直接引用,标点和人称变化就是:

原文标点: , 《》 , ; “、、、、、、、” , “” “” , 人称 他

改文标点: 人称

毛主席说,看到他写的《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就想到农业八字宪法法管地不管天;除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以外,还可以加“光”和“气”两个字。

7、不改变“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句意,将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有误的一句是( )(2分)

A、谁能说读书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呢? B、难道读书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吗?

C、读书岂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D、读书难道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8、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共写了9页信笺,说他的身世,说他的遭遇,说他要为“四化”作出贡献,最后才说,“请你寄给我一套《古代汉语》。”( )

(2)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地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雀似的蹦开了。( )

(3)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的祖先有许多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4)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9、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是:(2分)( )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10、下列各组中不同类的一项是:(4分)( )( )( )I( )

(1)A、李白 B、杜甫 C、杨万里 D、白居易
(2)A、《梅岭三章》 B、《木兰诗》 C、《钱塘湖春行》 D、《致黄浦江》

(3)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场面描写

(4)A、淘汰 B、观察 C、收买 D、荣誉

二、现代言语阅读(30分)

(一)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太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骨气。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 ),文体属于( )。(3分)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这段文字是对论点的( )。(3分)

3、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论证,如文天祥宁死不降无,不食嗟来之食和闻一多怒一多怒对敌枪。试分析说明这三件事的顺序能否互换?(4分)

(二)千万腿来千万只眼,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头顶蓝天大明镜,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对照过去我认不了你,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母亲延安换新衣。

1、以上诗句出自______写的《回延安》一诗,选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方法。(4分)

2、选段中的诗句,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典型形象,勾画了延安城新貌。(4分)

3、为这几句诗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2分)

(三)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第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示_________关系的。(选择,并列,递进,转折)

2、用直线画出无产阶级的骨气的内容。(3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一个有骨气的事例,(课文以外的)(5分)

三、文言文(17分)

1、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指出其通哪个字,含义是什么。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

(3)风吹草低见牛羊,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线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市:东市买骏马( ) 应:急应河阳役 ( )

愿为市鞍马( ) 血雨腥风应有涯 ( )

3、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突出战地苦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没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进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本段文字出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本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线索是_______。(2分)

(2)指出加点词的古今含义:

妻子:古: 今:

绝境:古: 今:

无论:古: 今:

(3)村人说他们来到桃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答)。

(4)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难忘的时刻

要求:记叙一件感人的事或描写一个动人的场面,适当插入抒情议论。500—600字。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D

3、C

4、B

5、√、√、×、√、×

7、D

8、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9、D

10、C、D、D、D

二、阅读

(一)1、谈骨气,吴晗,议论文

2、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解说

3、事实论证,与孟子的三句话相照应,时间自古至今

(二)1、贺敬之、夸张、排比、比喻

2、楼房、电灯、绿树、街道

3、延安新貌

(三)1、转折

2、决不向……奋勇前进

三、古文

1、帖、火、见

2、市场,买;

3、应征、应该;

4、(1)时间

(2)渔人进出桃源

(3)先世避秦时乱

(4)世人经历了这么多的战争苦难

⑶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

⑷ 八年级语文上册中段考试56分算不算合格,还是不合格

你好
要算是不是及格,用试卷的总分乘以60%,得出及格分数,大于及格线就是及格,小于就是不及格
你这里没有提供总分不能给你算
望采纳

⑸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段考试56分算不算合格还是算不合格

八年级考试满分都是一百,及格线国际标准是60%,所以你自己算算有没有及格啊。这是不及格,你还是需要练练啊,毕竟从小学习的语文啊怎么能不及格呢?
但是你其他的科目比如数学英语怎么样呢?如果偏科还是很不好的,多背背课文就好了

⑹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拟题人:四川省沐川县建和学校 彭昌云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溃退(kui) 要塞( se ) 锐不可当(dang ) 阻遏( ai )
B、提防( ti ) 竹篙(hao) 疟子(yao) 泅水(qiu )
C、瓦砾( li ) 地窖( jiao ) 惊骇( hai ) 箱箧(qie )
D、荒谬(miao) 憧憬(chong) 瞥见(pie) 飒爽英姿(sa )
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阡灭 杀戮 名负其实 眼花缭乱
B、精疲力竭 山盟海誓 执著 荡然无存
C、匍匐 张皇失错 屹立 富丽堂皇
D、寒噤 蜿蜒 丰功伟绩 转弯没角
3、选出下列解释有错的项( )
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箧:箱子
B、挂花:负伤流血。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C、仄歪:倾斜,歪斜。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D、业已:完成业绩。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依次在句中横线上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力的样子。
②他一手拿着布,一手 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 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去。
A、攀 缩 微倾 攥 直 B、攀 收 倾 攥 扭
C、抓 缩 微侧 握 直 D、抓 收 微倾 握 直
5、下列各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
B、他那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
D、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自从和他作了一次长谈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老在我的脑海浮现。
B、为了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健全制度。
C、这个地方很特别,一到节假日、星期天,所有的店铺都关门。
D、“管住自己”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7、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健忘。C
C、每天每夜里出入白洋淀,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
D、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抢劫,一个强盗放火。
8、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
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国破/山河/在
C、渔人/甚/异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下面作家、作品搭配有错的一项是( )
A、《核舟记》——王叔远 《背影》——朱自清
B、《芦花荡》——孙 犁 《老王》——杨 绛
C、《信 客》——余秋雨 《桃花源记》——陶渊明
D、《蜡 烛》——西蒙诺夫 《爱莲说》——周敦颐
10、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
C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不佩服她。
D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二、古诗文默写(10分,每小题2分)
11、《爱莲说》中比喻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12、斯是陋室, 。
13、 ,落英缤纷。
14、烽火连三月, 。
15、 ,决眦入归鸟。
三、综合实践(16分)
16、紧接下面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面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方法相同(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 ;
, 。
17、往往一项发明创造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忽然之间灵感再现,从而走向了成功,对此,请你用所学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两句诗来对此作一概括和形容: , 。(4分)
1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19、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谐音字,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4分)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暇)
①淋浴器——随心所浴( ) ②咳嗽药——咳不容缓( )③洗衣机——爱不湿手( ) ④蚊 香——默默无蚊( )
四、阅读理解(44分)
(一)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媵人持汤沃灌 ( )
腰白玉之环 ( ) 主人日再食 ( )
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或遇其叱咄( )
以衾拥覆(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的意思。(3分)

23、选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作者求学的艰难?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24、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6分)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前,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我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有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来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会快速的赶过去,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主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大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人们说老人要该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种进了树里。
25、下面各项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2分)
A、 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 一辈子不结婚,也没有生孩子。
C、 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 老人对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
26、文中写到:“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写法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27、文中画线句子与上文哪句话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28、“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南京大屠杀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酷、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记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命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了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约定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经向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记得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语,还应该记得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29、文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30、第二自然段中“津津乐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揭露了什么?(4分)

31、文章中对两个杀人狂杀人数量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引述两个日本军官的百人斩的叙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2、本文结尾说:“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句话暗含着对我们怎样的要求和希望?(4分)

五、作文(共50分,书写、卷面10分,作文40分)
在我们生活里,处处洋溢着欢声与笑语,那是因为我们

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点

八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题 一、 根据课文内容直接默写。(共1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8、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 1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理解性默写。(共7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陋室铭》中“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 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1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13、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 拓展性默写(共4分,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关注民众疾苦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桥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表达作者充满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悦的样子 具答之 详尽 咸来问讯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 再 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延至其家 邀请 处处志之 作标记 欣然前往 高兴的样子 无问津者 渡口

二、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 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 斯: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 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7、是谓大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三] 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五]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下面几句话有什么含义?体现了什么? (1)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三] 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五]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下面几句话有什么含义?体现了什么? (1)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2)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3)我走了,到那边来好让他去。 (2)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3)我走了,到那边来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8、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 二、译句 答案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阅读全文

与56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