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语文课程讲什么内容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考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以中国文学内史的发展顺序和容文学体裁分类,共十三章内容,分别由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唐宋诗、唐宋词、唐宋文、古代戏曲、古代小说、现当代诗歌、现当代散文、现当代戏剧、现当代小说、汉语基础知识和写作构成。本课程统筹分七个模块进行讲解。 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达到让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课程考试。
『贰』 给大学语文课的建议
(一)、明确“大学语文”的定位: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给中学补课的课程,不是一门高四语文,它是一门文理科学生进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
时下,我国的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大众化教育。一名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要完成从学生到知识分子的转变,就必须加强人文品格、人文素质的修养。大学生毕业之后,不仅应该成为技术类知识分子,更应该成为有文化良知的角色。而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纯粹的、高尚的人,就需要通过人文学科教育来实现。
不得不承认,大学语文并不具有像英语那样的“实用”,也不可能直接作为升学、出国、就业的敲门砖,但良好而准确的汉语表达在学习和工作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是长久的。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软指标”,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语文的运用。
(二)、学校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
“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校的公共基础课,要得到师生的重视,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人和决策人的重视,这是同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紧密关联的。
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看到自己的学生别字连篇,句子都写不通就认为是《大学语文》或者《应用写作》没教好,一味要求增加相应课程课时量。实际上,“大学语文”的课时是有限制的。整个大学语文课程也就几十个学时,而且由于教室或教师的种种原因经常上大课,开课时通常是几个班一起上,100来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效果自然不明显。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课程安排中应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尽量开小课,上精品课。美需要在沉静中欣赏,它不需要喧哗,有时还不需要热闹,它需要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才能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安排应着眼于这一特点。
另外,目前有的学校中文教研室没有独立,而是归属到某一院系之下,整个中文教研室的十来个老师却担负着整个学校的几万名学生的语文教学任务,教学任务过于繁重。
对此,高校还要从机构设置上着手,切实增强“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
(三)、丰富教学形式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侧重于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形式趋于单一化、模式化。鉴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且没有升学压力的教学应该更有利于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型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自然美景的意境,而置身相关的社会实践亦不失为有效的教学形式。
营造良好的课堂语文环境,对大学语文教学亦十分重要。学生受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影响,对大学语文课也往往少有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是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用新知识去启发学生思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口头讨论、书面讨论,把练习论辩口语和练习概括、品评、抒发感情的书面作业变成学生表达的需要,彻底改变中学既定框架的拘囿,让学生不吐不快,喜欢写,习惯写。
(四)、在学校和社会上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如同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把“大学语文”的教学也纳入考级制度,从而有助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语文素质的提高。
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这是从外在形式上督促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实施这种形式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确定一种语文学习的统一标准,便于人们参照执行,一是从硬性条件上约束人们的母语学习行为,防止母语水平再度下滑局面的出现。当然,如何操作这项措施,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05年12月06日第11版)
2.《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第4版)
2.《信息导刊》(2005年第50期)
『叁』 大学语文课将给我带来什么
你好 作为一个过来人 我想说的是大学语文课能给你带来什么这得取决于你的大学语文老师
『肆』 对大学语文课的认识
大学语文不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它主要是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而设置的。这是它同中学语文的重要区别。徐中玉先生早在十年前就说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应以本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为重点,这正是它不同于中学语文教材的地方。”①这种不同正是由它们各自不同的任务所决定的。那么,难道大学生语文能力就不需要提高了吗?不是。大学生语文能力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不可能让大学语文全部承担。比如阅读能力,课堂上有限学时和篇目的讲解分析,主要是起示范引导作用,学生应当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扩大阅读来提高能力。更加专门化的阅读需要开设专门课程或讲座来指导,那更不是大学语文这门公共文化基础课所能完成的。如《资本论》导读,医古文选读,历史要籍选读,自然科技文献选读等等。另外,大学的各门课程都负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责任。至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样不能由大学语文包揽,列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计划的写作训练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议论和记叙这两种基本写作能力进行提高,布置适量作文(一般开设一年的布置4—6次)。而在中学,每学期有计划的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且期期连续如此。
『伍』 求一篇关于 使我印象深刻的大学语文课 的作文。 ~!! 急 、 拜托 T.T
走进大学第一天印象永远是最深刻的!大学是走不到尽头的校园,整齐的建筑格式透露着庄严。我心潮澎湃,充满激情,这将是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天的我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我!同时,我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学哥学姐,他们的能力竟让我惊诧非常,瞠目结舌!漂亮的普通话,高效率的办事能力,令人羡慕不已,这就是大学的魔力之处吧!我这样想,办完入学手续,领完军训服,入住四人寝室,一切自然而新鲜!
可是自卑从晚上就开始就开始慢慢滋生。学生会干部要来慰问新生。自信威严又亲切的话语令我们无限崇拜!姐妹们都曾经是班级的佼佼着,而我并未当过学生干部。当问到是否有体育特长的时候,每个人都报了项,而我只是曾经的幕后拉拉队。当问到是否有唱歌跳舞的文艺类特长时,她们都学过音乐或是街舞,甚至临场就能表演一番。而我仅仅会哼几句歌,连一曲完整的歌都唱不下来。枯燥单调的高三生活,兴致已经被封存了一年!一个漂亮的姐姐一直关注着我,而我的眼神一直很躲避,“可爱的小姑娘,跳跳舞,唱唱歌应该可以吧?”我使劲的摇头,羞涩的说不出话来!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曾经的自信变得无影无踪。我感觉面前是无助的迷茫和未来的无望。我好想把一切都抛到脑后,可是明天我还是要面对一切。令人憧憬的大学,第一天却是如此的过去。我是一个不甘低沉,不甘平淡,不甘平凡的人。我要展示自己,我想成为一名佼佼者,但是我现在真的不敢想了,也不知到今后的日子该怎样拼搏!
很难得的是,第二天早上醒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第一个睁开眼睛。我的头脑十分清醒,四肢如同又有了生机,我的自信马上就回来了,新的一天新的起点!
我们的出生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可我们共同走进了化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她们的优秀刺了我的眼,但是没有影响到我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而且大多数能力也可以通过锻炼拥有。有不适合我的,但总有适合我的。大学的活动丰富多彩,只要自信,只要坚持,只要上进,就有机会成功!
所以,我收获了以后自信满满的日子,而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就真的不同了。有时候尽管不受到他人的认可,可我做了力所能及的,没有后悔,这就是做的最成功的。该做的我都做了,该试的我也试了,结果可能不尽人意,可奇迹会发生在你意想不到的瞬间。我是这所学校普普通通的一名学生,我的生活很平淡,但是我的思想并不平庸!
于是我开始了忙忙碌碌,开始洞察他人,学习他人,分析身边的每一个人,吸取他们的优点,正视他们的缺点,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甚至可以做到,这是一种超越,而我的潜能也逐渐得到发挥!
青春需要激情,需要尽情的舞动,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候。趁着年轻多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事,不要到后来的后来,发现只能望着闪过的青春,纵然有百般的后悔,已成定局。人生仅仅持有的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所以,尽管无法选择自己的环境,但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态度!
有时我们也会感慨世间的不公,为何别人那么有才,那么优秀,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为何别人的机遇那么好,我却如此的倒霉。世上其实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公平,你可以选择抱怨,自甘堕落,也可以选择重新振作,转过身顶风奋然前行。其实,要感谢所有令我们伤心,绝望的人和事,正是他们,让我们研磨心灵,培养出心灵的韧度,让我们从混乱中醒来,站起身,做最真最棒的自己!
希望采纳,打字打了一个多钟头
『陆』 求一篇题为《我与大学语文》的作文,要求800左右,在线等啊,晚上就得要~~~~~~
我思故我在
最早接触,大学语文是在高二。一位同学不知从哪弄来一本大学语文,回在那求答
知若渴的岁月里,我当然是马上抢到手细细读来。边读边憧憬等我考上大学后,一
定要好好品味每一本《大学语文》,谁让语文是我的最爱呢?!
如愿考上大学后,失望就随之而来。我读的是外语系,他不开设语文。(我虽然
喜欢语文,但怕写作,而读的是师范,自己不会写作,还怎么批学生的作文呀?所以
就舍语文而就英语了!)没有语文,那就自己多到图书馆看看书吧!
大二的时候开设翻译课,是我们的系主任授课。在教到英译汉时,我们薄弱的语
文基础,不止一次的让他说起,英语专业也应该设语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英语中的
精华翻译成准确的汉语,洋为中用,要不,翻译的都会词不达意或出现表达错误,那
可怎么办?!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由于电脑的普及,现代很多人都习惯了打字,而忘了怎
么手写,这应该是中国人的悲哀吧!所以,我也非常赞同大学开设语文课,愿
莘莘学子们能从中获益。
『柒』 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区别
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区别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不同。
大学语文定位于“语文”学科,指语言文学,而非文学单科的专业训练。一个大学生需要较好的语文修养。语文,是人类知识、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通过语文去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任何人,都需要通过语文去理解知识、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对象不同。
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各个不同专业的大学阶段的学生。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差别不仅在于年龄心智,而且还在专业分流。语文课程的定位也不再像基础教育阶段属于核心课程,而成为公共基础课程。
高中语文的教学对象是普通高等中学学生。
三、课程设计不同。
大学语文在文章选择上,一方面,特别注重与大学生活、大学学习有关的内容,尽可能适合大学生心智的发展,让学习者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知晓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另一方面注意选择那些承载了专业知识或专业思想的文章,作者的专业背景,也力求多样。我们希望让学生感觉到:无论任何专业,都需要语文修养;任何专业的成功者,往往有较高的语文修养。我们希望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语文确实是所有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捌』 大学语文课如何上好
一、预习
二、备课
三、导入
四、正课
五、作业
『玖』 学习大学语文的意义
学习“大学语文”的意义:
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内、文化的兴容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大学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起人们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
(9)我与大学语文课扩展阅读:
我国高校的语文课程几经沉浮。30年来,课程忽冷忽热。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而取消,1978年,在教育家匡亚明、徐中玉、苏步青等倡导下,“大学语文”复开。
『拾』 大学语文课的心得体会700字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语文,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一门必修课。然而,到了大学,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非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文离我们渐行渐远。选修一门语文,蓦然发现,久违了的亲切感又回来了,还有丝丝缕缕的新鲜感和幸福感。
汉语——我们的母语。尽管买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但汉语言文学博大深奥,未必我们各个精通。然而,学习大学语文,我们对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有了掌握和运用,系统的学习了语法规则。尤其是在这历史悠久的千年学府,我尽情的在书海中沉醉,体验到的不进食学到博大精深文学的成就感,更是一份对母语的强烈热爱。
从《诗经》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中国古典到外国经典,语文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更传承着中华厚重的文化和经久不衰的思想之光。我惊叹于先哲们睿智的头脑,被无数文人墨客恨意的才气说震撼,更沉醉于流传万世而不灭的经典之中。我赞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钦佩,华夏儿女才智惊人;我迷醉,千古美文精妙绝伦。“啊,我亲爱的祖国!”每当徜徉在经典中的时候,我就想这么高声吟咏一句,尤其是在长沙,当你看到无数的白皮肤·黑皮肤·蓝眼睛的人们捧着汉语书时,但你微笑着用英语和他们交流中华名著时,但你听到他们用结结巴巴的汉语和你交谈时,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豪,一种深埋了几百年的扬眉吐气的自豪,像彩虹一样的缤纷色彩的绚丽光环将你包围,享受这世界最瞩目的光辉。
一首《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追寻的恍惚迷离,诗意的朦胧唯美,仿佛是棉纱线的神秘女郎,仿佛是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个人读后都各自诠释着心中的向往。在年少轻狂的青年人眼里,“伊人”是心中美好的恋人;在求贤若渴的政客眼里,“伊人”是宝贵的助手,遥远而美丽。大学语文启发的正是这样一种发散思维,多角度,多立场地看问题。以前,虽然学了那么多年语文,但从未这样深入的分析,体会鬼文学这种立体的美感。应试教育束缚了我们斯文的翅膀,而在大学里,我们幸好有找到了那些遗失的美好。
虽然如今,人们对大学语文的教育提出质疑,但还没有得出实用结论之前,学习大学语文,偶尔回顾一下经典,在忙碌的钻研中给心灵一个暂时休憩的家,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