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达州市第一中学 谢雄国
资料来源:“【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2、静聆雨润绿草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4、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七、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以本校景致和办学历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考试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答案,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答案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贰』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课后题,有才的进
不同意。从鸿门宴一文所描写的场景中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上的许多缺点,例如版毫无原则的妇人之仁、权没有主见,他不处理泄露计划的项伯,不信任范增,甚至轻易挑明了自己的暗探曹无伤,这些都说明项羽在政治上毫不敏感,这才是他最终失掉天下的真正原因,他的失败源于个人的有勇无谋,而与杀不杀刘邦无关。纵观项羽一生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项羽是一个英雄而非一个帝王,这一点上他远不如刘邦。项羽兵败垓下时还不忘心爱的虞姬和乌骓马,而刘邦为了加快马车速度可以抛下子女;项羽我行我素,崇尚武力,落得个残虐的名声,刘邦却笼络人心,被认为是宽厚长者。这些都表明项羽很不会做人,这样的他怎么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呢,楚汉之争后期就连他的许多将领都离开了他。项羽性格上的弱点和政治上的低能决定了他的失败,与刘邦无关。总结来说项羽放走刘邦并最终输给刘邦只是历史的偶然性,但他的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性。刘邦只是他的对手之一,即使项羽除掉了他,在群雄纷争的秦末也一样会有其他人打败项羽,建立新的王朝的,因为项羽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帝王的能力。
啊,答完了,绝对原创哦~~
『叁』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三文学常识选择题题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二文学常识
1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这首诗被称为“雨巷诗人”
2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
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有相当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
、
《公羊传》
、
《谷梁传》
-
被称作“春秋三传”
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国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
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
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
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
同国家,以记言见胜;
《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5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新生》
、
《爱情的三部曲》
、
《春天里的秋天》
、
《激
流三部曲》
。
6
梁实秋,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语》
,独立译有《莎士比亚
全语》
,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
7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代表作《饮冰室全集》
。
8
郁达夫,现代作家,著名作品《沉沦》
。
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
。
《雅》
。
《颂》三部分,用
赋。比。兴
等表现手
法。
《诗经》里的诗多为
四言诗。
(
《蒹葭》
、
《采薇》
)
。
10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11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2
“乐府双壁”是指我国古代优秀的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辞》这两首长
篇叙事诗
13
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
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
《龟
虽寿》
《蒿里行》
《短歌行》等篇。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14
陶渊明,字元亮,一名潜
,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
《桃花
源记》
、
《饮酒》
、
《归去来兮辞》
)
15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
居士。词,开创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诗歌,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
。
16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我有一个梦想》
17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
12
本纪(帝王传记)
、
30
世家(诸侯传记)
、
70
列传(著名人物传记)
、
10
表、
8
书,共
130
篇。
它与《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
18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
z
ō
u
)邑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
20
篇,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
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
的。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
19
夏衍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是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
20
《古诗十九首》
,南朝梁明太子萧统在《文选》中所辑十九首“古诗”
,题为《古诗十九首》
。
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主要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真实反映了东
汉后期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21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
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22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23
王安石,字介甫,号
半山,世称王荆公,又称王文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
《游褒
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
24
四书五经: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合称“四书”
。
《诗》
,
《书》
,
《礼》
,
《易》
,
《春
秋》合称“五经”
。
『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三的名句默写理解性
高中语文必修1、2理解性情景默写 带答案_网络文库 https://wenku..com/view/.html
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回默写的名句训练_网络答文库 https://wenku..com/view/8cd56d4a680203d8ce2f24f3.html
『伍』 高中语文必修一论语
你直接网络一下,论语十则,就会有网络。
望采纳……
『陆』 求一篇以“人性的光辉”为题的作文800字以上 详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65页第五题
老教授临终前将一箱子的小石块当成一生的心血托付给科考队的队友,这里含着沉甸甸的爱护和信任,他相信队友会不惜一切代价达成他的心愿。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这不是人性的光辉又是什么呢?
科考队迷路了,但为什么最终他们能够走出这片原始森林?因为他们要履行诺言,一定要走出去并将盛满老教授的一生心血的小木箱交给科学院。这个诺言,像指南针,像动力源,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并具备不竭的动力。这不是人性的光辉又是什么?
因此,与其说是小木箱拯救了科考队,不如说是他们自己身上的光辉的人性拯救了他们。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菩提。当人性的光辉笼罩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就是最强大的世界;当人性的光辉依存于你的体内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菩提。
司马迁骨子里坚强的品质,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他从巨大的苦难中拽出来,并忍辱负重完成了“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其忠贞的气节和操守就是让他能感天动地永垂不朽的砝码。苏轼被贬黄州,留下闪耀千古的赤壁;仲尼困于陈蔡,引发“君子固穷”的圣人之思;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传四海……是什么成就了他们?不是困境,不是灾难,而是他们内心里强大的精神力量!倘若灾难能成就圣人伟人,那么,我们何必向往光明向往和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质如洞庭湖水浩浩荡荡流入中华儿女的心海,荡涤千万个魂灵。我们真正要修炼的,是驻藏在圣贤者内心深处那震撼人心的圣洁而高贵的人性!坚守自己的理想与操守,心存百姓的疾苦与安危,挽救他人,成就自己。那位老教授,就是这么一位圣贤者。这也是那则故事最动人的地方。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圣贤者也不乏其人。“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为了践行这个诺言,武文斌倒下了,倒在了抗震救灾第一线,一面旗帜树起来了,树立在黑色的灾难之月,树立在百姓流着泪的心尖。“一个人不要看他的职位有多高,而要看他为人民做了多大的贡献”,常把这句话挂口上的人会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交警邓续慧的座右铭。其实,无论哪个岗位的人,若牢记这句话,必将成就一个英雄。是的,邓续慧就是这么成为英雄的。这让我想起臧克家的诗来了:“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人性的光辉就在于心中想着他人。
曾有人研究过钱该怎么花才更有幸福感,结论是,把钱花在他人身上。比如,用来敬孝,用来爱幼,资助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孤老,总之,不花在自己身上。这样是最幸福的。在你感到幸福的同时,另一个人也感到幸福。这是一种双赢的幸福。
人性的美,都埋藏在每个人的心里。你把它请出来,你就很美了。每个人都把各自心中的人性美请出来,那么,这个世界就很美了。
人性具有无比强悍的力量,宇宙间没有任何的力量能比它强大——它,就是人性的光辉。
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快乐,但它也给予我们挫折与坎坷。
每个人生活的路都不是相同的,所以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同的。因而,只要感觉有些差异,结果也许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伦,拥有众人倾慕的财产权利和荣誉,但他却一直认为生活是暗淡无光的。
美国著名的作家海伦,集盲聋哑与一身,克服重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然后有感而发:“生命是如此绚丽多彩”。
的确,路不同,感觉和结果也不同。
生命的悲惨是我们永远也难以预料的。呱呱落入尘世间的婴孩,也许因深知眼前的磨难袭来,所以流泪不止。但没过多久,他们却又笑了。那是因为他们被周围的“人性的光辉”所照耀,让他们得到了战胜恶魔的自信心,以及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力量。
人性的光辉,就像我们所需要的太阳能一样,它们都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最终来源。
人性的光辉,引导你走向光明的大道,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在道路上为你提供一切所需,伴随你一步一步迈向理想的辉煌。
阴暗的天空中,会时而显现着光辉。只要你期盼着它,它就会跟随着你,在你的浸润下,就会变得很亮很亮,以至于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光明,给整个人类谋来幸福。
司马迁在狱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史记》;孙膑在膑刑后,编著了世人钦佩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数年,终于灭掉吴国;面壁静修的达摩,排除了恶念邪念等外界的一切,终成正果;明太祖朱元章,乞丐出身胸怀大志,成就帝业。这无不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无不说明人的法力。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性是最理智最前卫的思想,人性的光辉是最璀璨最耀眼最强悍的力量;所以说,人性的光辉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它是你永恒的动力源泉。
人性的光辉啊!你是多么的伟大呀!失望时你给人们的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快乐时你与我们同乐,痛苦时你和我们共同挺过。
人性的光辉啊!你是理想的基石,你是腾飞的翅膀,没有谁能阻止你向前向前奋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