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语文老师与学生的谈话

语文老师与学生的谈话

发布时间:2021-01-19 02:04:44

A. 与语文老师的一次交谈小学生400字作文

我们的老师姓曾,是教我们语文的.曾老师的眼珠乌黑乌黑的,初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仔细瞧一瞧,她的眼睛会说话呢.
语文课上,我正做着小动作,曾老师看见了,她默默地瞥了我一眼,好像在说:“xxx,怎么做小动作啦?赶快坐好,认真听课!”我立马挺身坐好,集中思想上课.
我懂得曾老师眼睛说的“话”,同学们也懂得曾老师眼睛说的“话”.一天,曾老师在教室门口和一位老师交谈,我们便叽叽喳喳地讲起话来.这时,曾老师回过头来,眼睛里流露出严肃的目光,仿佛在批评我们:“怎么讲话了?”同学们看出了曾老师眼睛说的“话”,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有一次,曾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同学们静静地思考着,我慢慢地举起了颤抖的手,可是又放了下来.曾老师立刻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勇敢一点,举起手,回答问题.”我马上又举起了手,曾老师便让我回答.我站刚起来,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看着我.我的心啊,咚咚地直跳.这时,曾老师又投来了鼓励的目光,好像在说:“大胆地说呀,不用害怕!”我看着曾老师的眼睛,用响亮的声音回答出了问题.曾老师又露出了赞许的目光,我明白,她是说:“说得好,以后要多回答问题.”
每当我遇到曾老师的时候,总会先看看她的眼睛,看看她在对我说些什么.

B. 看,学生们正在和言语文老师谈话的英语单词

Look! The students are talking with their language teacher.

C. 上课不认真被语文老师弄进办公室了 要把跟她的谈话内容写成一篇鼓励激励性的文章 类似检讨的那种吧 语

敬爱的老师,我错了,我是爱你的,望你原谅。

D. 我跟我喜欢的女孩在谈话!她是语文老师。

这个状况答案就复有很多了。也制许老师的笑容是针对小孩子的那种天真;也许老师的笑容就是一种默认,含蓄的肯定;也有可能老师的笑容是为了缓解那一刻的尴尬。我觉得不管是承认也好,或者怎么都好,要是你自己喜欢的话就去追。

E. 语文口语交际题 班主任老师找你谈话,问你一个问题:“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请你写一段文字回答

我亲爱的胡来老师啊!我不要任何表自扬,只希望您不要在让我做事了。

胡老师,您说过,小学是人生中最清闲的时候。可对我而言,却是一个地狱。

李碧露,是您觉得非常踏实的人。可是他却只当了一个小组长。他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而我却要做大量的事。

星期二,一下课,我就飞快的扫地,扫了地,又去做操,做完了操,还要去图书馆帮忙……连中途的路程都是跑步抵达目的地的,可和我一起去做操的苏文洁和同我一起去图书馆帮忙的李碧露都是慢条斯理的走去。我好嫉妒他们这么清闲,自在。

我亲爱的胡老师啊!我不要任何表扬,只希望您不要在让我做事了。

F. 语文考试不及格,老师要找我谈话,怎么解释

别怕,老师找你是为,诚恳些,以及自身努力些,不及格会成为过去的啦~~
其实你只要有学习的热度,老师看在眼里,就算考不好,老师也不会怪你,还会帮你的~~

G. 我是班长,惹我们语文老师(别的班的班主任)生气了,她说我不负责任,没起到带头作用。下课找我谈话,话

你最好多想想你怎么惹到她了。她为什么生气?你怎么做她才满意…想明白了以后注意就好! 如果你改了,她会觉得她没有白说你,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自然就原谅你了

H.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要求,即“培养学生能当众简短的发言”、“能有条理地讲述见闻。”而这些只有靠加强说的训练才能实现。学生在校内校外乃至家庭生活的众多场合中,与他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其主要渠道都是靠说话,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必须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现在的小学生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到那时,人们不但要有聪明的头脑和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善辩的能力,如果不掌握规范化语言,则难以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小语教学中,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一、训练学生敢说。
当前,小学生当众讲话有以下心理障碍:①目光斜视;②抻衣服;③挠头皮;④面红耳赤;⑤哆嗦;⑥语言零碎。
针对上面存在的毛病,教师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可以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1、呼吸调节法。具体做法如下:准备阶段,学生站立、站稳,双肩下垂,闭上双眼,以后,慢慢地呼出来,深深地吸进去,慢慢地呼出来……重复练习,持续数分钟。
2、自我暗示法。在说话前,自己暗示“我会行的”,“我会讲好的”“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参与”,“ⅩⅩ答错了,看他也没什么,我也不用怕了”。
3、目光接触法。说话时,目光在会场上流动,不真正与某人的目光接触,而是采用目光虚视。
第二、教师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讲话。
一是允许说错。在课堂答问、与老师谈话时,说走了嘴,老师不嗔怪,不讽刺挖苦,同学间也不要以此取笑。
二是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或是听别人发言后,觉得有感而发,那就可以举手要求补充发言。学生的发言如果空泛,教师可让他补充具体例证;如果发言教含混,教师可让他补充得明确一些。
三是允许修正。对自己讲错的话,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有毛病,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发言。敢于修正自己错误看法的人,是追求真理的表现。
四是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进行质疑问难,也欢迎对其他学生的见解提出质疑,展开辩论,也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质疑进行申辩。
五是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那教师允许他保留,直至想通为止,这期间,教师多次给予他发表意见的机会。
上述这些做法,能够减轻学生大胆讲话的思想障碍和心理障碍,增强说话训练的信心。
二、训练学生能说。
第一、制定从易到难,分段训练的方法。
一年级培养学生想说敢说;二年级培养学生说通顺、说完整;三、四年级培养学生说具体,说生动;五、六年级要求说流利、完整、生动、简练。教师要对每一个阶段的说话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第二、 丰富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命题作文《我说我》的一种口语训练形式。根据表达场合的需要和小学生的特点,可以着重介绍下面某些内容:我的简历,我的家庭,我的为人处世之道,我的个性,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理想等等,自我介绍不宜太长,一般以二、三分钟为宜。
2、即兴续编小故事。
讲故事和听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事,尤其在课堂上这样做,更让他们兴奋不已。教师可以把即兴续编小故事引入课堂。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开始时,先用五分钟安排五个学生说话,每人讲一分钟。首先,由第一个以他能想出来的绝妙开头叙述一个故事。比如:他也许说:种葫芦那个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掉了下来时,那个人……”说到这里,规定时间到,接下来,另一位学生必须把故事续下去。等到每个学生都贡献了他那一份才智时,学生们在兴趣盎然中提高了自己的说话能力。
3、时事述评。
把一个时期内的国内外大事加以综合,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述”,综述要点加“评”(发表看法)。
三、训练学生“会说”。
能说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但能说并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却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在学生能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如何说,怎样说的能力。
1、教师率先垂范。
首先,教师自己要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为学生做出示范,成为他们口才的楷模。比如教师的普通话要达到一级水平,能娴熟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满足各种场合讲话的需要,等等。其次,教师自己要掌握说话教学的艺术。比如,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不同的说话缺陷;能够根据《大纲》要求,设计说话训练程序;掌握独白语言和会话语言中各种技巧训练的方法等等。
2、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几经筛选的名篇佳作,特别是许多写人的文章,人物的语言生动、含蓄,富有哲理。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个性的人物语言,培养学生有逻辑性、深刻性、生动性的说话技巧:(1)分析对话语气,增强语感。如:《宴子使楚》中,宴子不卑不亢,巧妙地反驳了楚王的一次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将相和》中,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一番肺腑之言,使廉颇知错就改,将相亲和。(2)摘抄对话句子,促进内化。在积累中将书中的语言吸引变为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说话中运用自如。(3)演示对话情节,使之活化。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以动作、神态促进语感训练积累,防止口头语言的干涩和呆板,培养学生能说会道,提高说话技巧。
总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培养其社交能力的需要,也是开发其智力品质的需要,还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需要,教师要把握机会,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I. 语文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感受到,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以后,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逐年降低。“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发言”成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如何对这个问题我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
很多学生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是因为存在心里障碍,缺乏自信,怕回答错了挨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学生消除心里障碍,树立信心。
首先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心里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大脑积极思维,认真思考问题。我们当老师的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不能带着情绪上课,我们要把微笑留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次鼓励学生“错”,树立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鼓励学生“错”,不要怕学生说错,在我们班有句响亮的口号“错也要错得响亮”。我经常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对回答错了的学生我从来不批评。相反,站起来闭口不说话的孩子,课后我会找他谈话。这样学生慢慢地就消除了心里障碍,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优化课堂提问,让学生能多说
巧妙设计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说,多说。第一,问题设计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过难,学生畏惧;过易,会导致学生不思考,产生惰性。第二,问题设计有梯度,可以一步步引导孩子的思维初步深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全班孩子勤举手,常发言,培养发言能力。让学生明白,要提高自己的发言能力,还是要多练,只有经常举手,多练习,才能让自己得到锻炼,发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特别是班上的中差生。
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调动起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创造多种多样的练习条件,给学生有练习的机会。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课前5分钟发言、主题班会、节日活动等。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学生在这样多渠道的交流发言过程中,相互携手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其发言能力必定会不断的进步,发言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我相信,课堂上那一双双稚嫩纯真的眼神、那一双双举起的可爱小手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无限生辉的!
三、满足学生的愿望,保护学生发言积极性
上语文课时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单独发言,甚至让大部分孩子单独发言都不行,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不可能让全班40多个孩子,每一个人都发言。同时我又发现: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后,有一种与人分享的愿望,与谁分享,分享人的多少并不重要。当一些简单的背诵任务提出后,全班同学都举手,我会让大家一起背诵。教学《题西林壁》时就采用的这种方法。一些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比如“学了《鸟的天堂》一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会让学生说给小组内的同学或同桌听。学生想说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发言的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我在检查时,就抽查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让他代表全班同学发言。
工作中有很多困难,但通过思考并解决“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发言”这一问题,我感到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相信自己一定会度过重重难关,变坎坷为通途。

J. 如何在一次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我觉得你就可以谈一谈,对所学过课程的理解掌握程度,但是不要直接的谈,可以通过谈话的过程中说到古诗,说到哪一课不要那么太痕迹化

阅读全文

与语文老师与学生的谈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