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大領域教案美術大象
大班美術活動:美麗的大象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裝飾畫的形式表現幼兒心目中的大象。
2.培養幼兒充分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准備:大象玩偶、裝扮好的大象、蠟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謎語,引出主題
教:「它的耳朵像扇子,身體像小山,鼻子長又長」。
小朋友們,猜猜它是什麼?
幼:大象
2、教師出示大象玩偶,說:「我是一隻大象,化妝舞會快到了,我想穿著漂亮的衣服去參加晚會,你們說我身上的衣服好看嗎?」
幼:不好看
教:哎呀,那怎麼辦呀?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大象好嗎?
幼:好
首先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老師是怎麼幫助它穿上漂亮的衣服的。
教師出示裝扮好的大象,讓幼兒欣賞圖片,並提問:
(1)它們的衣服有什麼特點?
(2)它們的衣服是什麼顏色?
(3)大象身上有什麼圖案?
3、教:小朋友們,假如你們是化妝師,你們想怎麼幫助大象呢?
幼1:我想讓大象穿上五顏六色的格子衣服。
幼2:我想讓大象床上有花邊的衣服。
(答案有很多)
教:你們想不想快點給大象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4、讓幼兒給大象化妝,鼓勵幼兒裝扮出與眾不同的大象。
5、展覽幼兒作品,並進行點評。
請幼兒介紹自己裝扮的大象,表揚裝扮的漂亮的大象。
活動延伸:
通過給大象的裝扮,引導幼兒給其他動物裝飾打扮。
B. 中班語言教案《聰明的大象》故事
【活動設計】
《給大象穿褲子》這個故事中利用了一個語句「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簡單明了的線索展開有趣的聯想,用懸讀的方法,一層一層調動了孩子想像的慾望。利用繪畫的活動進一步開發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從而簡單的掌握了故事的內容。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褲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連貫的語句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重點)
3、學用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難點)
【活動准備】
1、小圖書、大圖書、錄音帶、圖畫本、彩色筆,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教師的周圍布置豐富的線條和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幼兒有序的邊走邊取地上的彩色紙,並說說像什麼?
二、自由閱讀。
1、幼兒有序取書,自由閱讀故事。
2、幼兒隨意翻閱故事的畫面內容,說一說畫面上都有誰。猜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幼兒結伴自由閱讀圖書?教師觀(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察指導。
4、讓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分享故事內容。
三、大圖書閱讀。
1、幼兒集體看大圖書1-7頁。理解故事內容。
看第1頁,教師邊問邊出示大句卡:如果要給大象穿褲子,它們想要穿什麼褲子呢?說說圖中的大象穿了什麼褲子?讓幼兒想像穿上棕色褲像什麼?
看第2-3頁,故事中說大象穿上棕色褲像什麼?又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
看4-5頁,故事中是怎麼說的?還給大象穿了什麼褲子?像什麼?(幼兒自由想像,發表看法)
看6-7頁,故事中說像什麼?教師再次和幼兒認讀字卡上的字。
看7-13頁,用上述懸讀的方法,逐頁讓幼兒猜測,想像。
2、讓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3、幼兒看大圖書,聽老師完整讀故事一遍。
4、幼兒看自己的小圖書?聽錄音帶跟讀故事。
四、討論交流。
你最喜歡故事中大象穿的哪條褲子?為什麼?如果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給大象穿怎樣的褲子呢?說說你的理由。
五、仿編活動。
1、幼兒將自己的想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大膽地用色,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自製圖書,請個別幼兒看圖講述自製圖書里的小故事。
C.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大象醫生)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圍繞重點講述出大象搭橋救小兔的過程,豐富詞彙「尖尖的」、「鋒利的」、「高高興興」、「慌慌張張」等。 2、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從「大象喊小兔」到「大象搭救小兔」這幾個重點環節中進行傾聽。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大象救兔子」。 2、兔子「慌張」、「高興」及老虎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理解圖片並講述。 (1)出示表現兔子「慌張」、「高興」及老虎圖片,排列如下: 圖一 小兔慌張的樣子。圖二 老虎撲過來的樣子。圖三 小兔 高興的樣子。 ① 出示圖一,提問:這只兔子怎麼了? ② 出示圖三,提問:這只兔子又怎麼了?為什麼兔子先是慌慌張張的,後來又是高高興興的,猜猜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③ 翻開圖二,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小兔子到底遇到了誰? 它是什麼樣子的?嘴巴怎樣,牙齒怎樣,爪子怎樣? 2、分別出示掛圖 (1) 引導幼兒圍繞「誰救兔子,怎樣救?」進行感知理解。 提問:一天傍晚,小兔到哪裡去玩?玩得怎樣?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隻什麼樣的老虎?誰會救它們? (2) 幼兒自由結伴講述大象如何救兔子。 (3)大象看見老虎在追兔子,會對小兔子說些什麼呢? (4) 大象是怎樣救小兔子的? 3、請個別幼兒講述掛圖中的內容 。 4、請幼兒與教師一同講述掛圖中的內容。 5、請幼兒給故事起個名字。
D. 小班體育活動合作扮大象教案
一、來 活動目標:自 1、 發展幼兒身軀的柔韌性,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幼兒心情愉快,參與活動。 3、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游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 熱身運動 聽歡快的音樂,幼兒隨老師做小兔跳、騎馬、小鳥飛、大狗熊等小動物的走路動作。 2、出示大象頭飾,練習基本動作 (1提問:"這是誰?" (2)"大象是怎樣走路的?"(讓幼兒自由做動作) (3)提出要求"有什麼辦法讓大象走起路來,兩條腿是直直的?" A、可以先讓幼兒自己想辦法。 B教師示範真確動作,兩腿左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上體前屈,兩手握住膝蓋--踝關節,從左腳開始,兩腳交替向前行進,或者橫向移動。 (4幼兒自由練習。 (5比賽看誰走得快。 3、游戲:大象運糧,結束活動。 出示沙包,開始大象運糧的游戲,可將幼兒分組進行比賽,提高幼兒參與熱情
E. 幼兒園大象的鼻子教案兒歌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2、通過拼圖和模仿表演大象的長鼻子,進一步感知大家的主要特徵。
3、愛護動物,初步具有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公象、母象圖片各一張,不同姿態的大象拼圖若干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可用謎語導入,老師說一個大象的謎語,請幼兒猜出出謎底。
二、觀察大象,認識其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出示大象圖片,請幼兒觀察:大象是什麼樣子的?
大象看上去怎麼樣?它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耳朵呢?它的尾巴看上去怎麼樣?它的腿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圖片,提問:這兩頭大象長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朋友都喜歡大象的長鼻子,這長鼻子有什麼用呢?
大象喜歡吃什麼?
三、智力游戲:拼圖引導幼兒將畫面剪成塊狀,進行拼大象的活動,比誰拼得快。
四、游戲活動《碰一碰》
提問:你拼出了什麼?你喜歡大象的什麼地方?我們一起用雙手合起來做大象的長鼻子,你想用長鼻子做什麼呢?
讓幼兒自主地做一做動作並帶領小朋友學大象走路。
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玩"碰一碰"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邊唱邊表演大象走路,並根據教師的評議指令,碰一碰身體的相應部位。活動准備時除了准備了教學掛圖,還從網上搜集了不同姿態的大象圖片若干。為了讓幼兒理解因為環境問題導致動物們生活困難的圖片,讓幼兒通過直觀的感知來激發保護自然的情感。
活動反思:
用謎語導入活動一下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另外因為教學掛圖很清晰,很直觀,便於幼兒觀察、比較。加上幼兒對大象充滿了好奇和喜歡,所以活動中幼兒始終很認真。很多孩子對大象已經有所了解(平時在電視里、動物園里和書上看見過,也聽過大人講過),因此在活動中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於不了解的地方也能專心聽老師講解。通過活動幼兒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來公象長著長長的象牙而母象沒有,知道象喜歡站著睡覺,象的鼻子會做很多事情等。幼兒都表示要愛護大象,要保護自然。
F. 幼兒音樂大象拔河教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版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權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G. 熱心腸的大象中班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態,並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像,編出不同的情節.
2、能用恰當的詞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
3、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願意與同伴分享。
活動准備:
1、Ppt圖片。
2、雲朵3、提前認識、理解"對話框"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逐一出示圖片1、3、2請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這是在什麼地方?"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詞彙形容看到的背景圖。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大老虎是怎樣的?從哪裡看出來的?它見到小兔子會怎麼說?
小兔子是怎樣做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裡看出來的?會怎麼說?
2、出示第二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小兔子怎麼做的?小兔子是怎樣到河對岸的?
大象像什麼?大象是怎樣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引導幼兒想像並說出兔子請大象幫忙時會怎麼說?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想出各種可能。
老虎是怎樣想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從哪裡看出來的?會怎麼說?
小兔子會怎麼說?
3、出示第三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最後怎樣了?
大象的表情是怎樣的?會怎麼說?
老虎的表情是怎樣的?又會怎麼說?
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樣的?它會怎麼說?
二、以對話框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圖片中各角色的心理變化。
1、出示對話框,知道對話框放在誰那裡,就是誰在講話。
2、請幼兒發揮想像圖片中動物會說的話。
三、請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完整講故事。
1、教師提出講述要求: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是怎麼說的?是誰、怎樣救的它們?最後怎樣了?給故事起名字。
2、請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講故事。
3、請一至兩名幼兒講故事。
4、老師完整講故事。
四、自然結束。
H. 小班動物狂歡節大象的游戲活動教案
2、欣賞《菊花》PPT,並提出問題:
(1) 菊花有什麼顏色的?有什麼形狀版的?
(2) 菊花的葉子是什權么形狀的?
3、教師示範講解菊花的粘貼方法:
(1)用對折的方法剪出長條,交叉粘貼成菊花;
(2)用鉛筆卷紙條,再取下稍展開粘貼成菊花。
(3) 剪出莖和葉貼上.
I. 幼兒園音樂課大象走路教案
設計意圖: 打擊樂器的不同聲音特質常常能吸引孩子們樂此不疲,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構建總能激發幼兒廣闊的想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我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既要注意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及興趣特點,結合他們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選擇了大象和蚊子這兩種幼兒在生活中熟悉的並在形態上有著巨大反差的動物,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人物與樂器的聲音、節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在傾聽、欣賞、敲擊樂器和游戲的過程中自由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及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是我們這個活動的總體設計思路。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強弱、快慢的聲音變化;2、通過故事,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樂特質,了解角色與樂器演奏的匹配關系;3、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①打擊樂器:刮琴、小鼓、手鈴 ②背景音樂:舞曲鏈接——小白兔與大黑熊 野蜂飛舞 滑稽舞曲 ③靠墊一個 幼兒人手一對手鈴活動過程一、幼兒隨音樂入場師:寶寶們,跟著我一起去玩吧!——師生聽音樂做動作愉快入場二、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聲音特點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小客人,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樂器:刮琴、小鼓、手鈴,引導幼兒認識,通過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其不同的音樂特質,並跟隨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鈴跳舞。 三、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人物與樂器的對應關系1、教師講述故事《大象與蚊子》,在講述過程中,通過小鼓輕聲敲擊表示大象在慢慢的走路,重聲敲擊表示大象生氣的跺腳;;手鈴的搖動輕重表示蚊子的越來越多;刮琴表示大象在不停的甩尾巴趕蚊子等等,展示刮琴、小鼓、手鈴在故事中所體現的系列人物匹配關系。 2、提問,進一步明確樂器所表現的聲音形象 ●師(輕聲敲小鼓)這是誰的聲音,大象在干什麼?(走路)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大象走路吧!——師生一起跟著鼓聲學大象慢慢的走路。 ●師:(搖動手鈴)誰來了,(手鈴聲音由輕轉重)蚊子怎麼了?(越來越多)——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搖動手腕學習蚊子飛 ●師:(刮動刮琴)大象在干嗎?(甩尾巴趕蚊子)來,我們跟著琴聲一起甩甩尾巴吧!——師生隨琴聲做動作 ●師:(重敲小鼓)你們聽,大象怎麼了?(大象生氣了,在跺腳呢!)大象一跺腳,發生了什麼?我們來做做看!——引導幼兒表現蚊子被震暈後倒下的樣子。 四、音樂游戲《大象與蚊子》 1、角色定位:師將靠墊綁在屁股上,變成大象,幼兒帶上手鈴做蚊子;2、師生一起隨背景音樂的不同變化(大象:小白兔和大黑熊,蚊子:野蜂飛舞、甩尾巴:滑稽舞曲),利用樂器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感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五、延伸活動1、師:今天,我們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戲,他們是誰呢?——進一步鞏固對刮琴、小鼓及手鈴的認識;2、師:讓我們去和更多的樂器朋友一起游戲吧! 3、師生聽音樂做動作出場。 附:故事與樂器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拉!大大的腦袋,大大的身體,好大好大的屁股,走起路來「咚--咚--咚--」, (敲擊小鼓,聲音沉重而緩慢)很慢很慢。 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飛來了,一隻、兩只、三隻……(雙手不停搖動手鈴,由輕到重,由慢到快,表示蚊子越來越多),它們發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可愛的屁屁呀!讓我們來叮叮它吧!」於是,蚊子們們就圍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甩起尾巴來趕蚊子,「的兒~~~~~的兒~~~~~」」(刮動刮琴),蚊子被趕走了(手鈴搖動的聲音由大轉小,由重轉輕,表示蚊子飛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雙手不停搖動手鈴),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趕,「的兒~~~~~的兒~~~~~」」(刮動刮琴)。就這樣,趕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終於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用力敲擊小鼓)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嚇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