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幼兒園 科學:《冰塊怎麼會小》 課件和教案,以及教學反思 可以補分
幼兒園現成的課件太少了,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Ⅱ 幼兒園大班科學冰是怎麼融化的教案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科學概念:
1、當環境溫度高於0℃,冰的溫度升至0℃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
過程與方法:
1、觀測並記錄冰塊融化過程中的溫度和現象.
2、觀測並記錄冰塊周圍空氣的溫度變化.
3、設計、選擇、應用一個快速融化成冰塊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成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度,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現.
2、初次感受、體驗物質狀態變化的可逆性.
【教學重點】經歷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現象的觀察
【教學難點】探究促進冰融化的因素
【教學准備】小組:燒杯一隻(內盛小半杯冰塊),溫度計4支,冰融化時溫度記錄表(參考書P50),冰融化時周圍空氣溫度記錄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隻、冰塊1塊(要求每組的塑料袋、冰塊的形狀、大小規格一樣).
教師: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觀察冰的融化
1、師:上節課我們探究後得出了液態的水在0℃以下就會凝固成冰,那麼固態的冰能夠重新變成液態的水嗎?在什麼條件下能夠變成水呢?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知識的同時引出本節課需要探究的話題.)
2、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做出預測.
(學生可能說的五花八門,一般情況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訴學生完成本節課的試驗後你就會得出自己的結論.)
3、師:你們親眼看到過冰的這個融化過程嗎?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親自來看一看.板書:冰融化了
師:我們要怎麼來觀察呢?教師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塊放入燒杯內,用溫度計測量,並記錄冰塊的溫度.
(2)讓冰塊自行融化.在冰塊融化的過程,按均勻的時間間隔測量溫度.
(3)當冰塊完全化成水時,記錄溫度計上的讀數.
4、師:方法知道了之後,我們就來測量一下吧,同時記錄冰塊融化時的溫度和周圍空氣的溫度,每隔1分鍾測一次,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可增加一個測量空氣溫度的表格)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Ⅲ 幼兒園大班科學熱水怎麼變冷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變化。
2.能運用生活經驗,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重點難點:
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能夠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扇子、杯子、冰塊、等,數量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
2.溫度計、熱水杯、抹布每人1份,每人一張記錄單、筆。
3.活動前已學會使用水溫表看讀數,並會記錄兩位數的數字。
方法手段:
觀察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設想讓熱水變冷的各種方法。
1.師從熱水瓶中倒一杯熱水:我有點口渴了,水太燙了!你有辦法讓熱水快點變涼嗎?
2.根據幼兒的回答畫出各種方法的簡筆畫:你有什麼辦法?
3.帶領幼兒數一數:看看現在一共有多少種方法?
4.師幫助幼兒歸納出現在可行的方法:哪些方法現在就可以用的?
(分析:教師創設情境導入活動,把孩子們一下子帶進了我們今天所進行的活動中,激發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當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時,教師用簡筆畫記錄下每個孩子的方法,調動了幼兒開動腦筋踴躍發言的慾望,並從中滲透了數學知識,豐富了活動內容。)
二、引導幼兒討論實驗的操作方法。
1.提問:那老師想考考你們了,怎樣才能知道用了這些辦法後,熱水是不是真的變涼了?(用手摸、喝一喝)
2.提問:可以用什麼來測量水溫?(溫度計)
3.師在投影儀上給幼兒觀察溫度計:溫度計上有什麼?怎麼測呀?
4.提問:怎樣就證明水變涼了?
5.教師:要證明水變涼了需要用水溫表測量兩次,實驗前先測一下,用過了一種方法後再測一下。
(分析: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講述用大家想的方法是否會使水變涼,用怎樣的方法可以知道水溫的變化等等,問題的層層深入,使幼兒對活動內容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在此環節中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認識到要證明水變冷了必須用溫度計測量兩次,突破了活動的重點。)
三、引導幼兒試驗使熱水變冷的方法。
1.出示記錄表:今天老師請你們在這X種方法中選擇一種試一試。老師為你們每人准備了一張記錄表,想一想,第一次測量的水溫記錄在哪裡?選擇的方法畫在哪裡?實驗後再測的水溫記錄在哪裡?
2.要求:現在先請你去選擇一種方法,先測一下杯中水的溫度,記住一定要等紅線停了才能讀數,然後記錄下來。
3.在幼兒記錄好後:現在我們一起開始實驗,准備,開始!
4.師巡迴觀察幼兒的實驗,看到使用冰塊的基本化了之後,喊「停」。
5.引導幼兒第二次測水溫並記錄下來。
(分析:記錄表的運用,一方面能清楚地看到幼兒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另一方面,這是老師介入幼兒活動的一個好辦法,也是觀察幼兒使用水溫表測量水溫變化的情況,從而突破難點,使活動順利開展。在幼兒做實驗時,教師控制兩次測量的時間間隔,為了幼兒能更好、更准確的完成測量結果。)
四、引導幼兒講述實驗過程、結果,並通過比較得出哪種方法能使水溫下降的最快。
1.提問:誰來說說你使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最先測量的水溫是多少度?後面幾次測得的水溫分別是多少度?你們認為這種方法能讓熱水變涼嗎?你們是根據什麼知道的?(幼兒講述:一開始測的水溫是XX,後來測的水溫是XX,水溫下降了,說明這種方法是可以使熱水變冷的。)
2.提問:誰和他用的是不一樣的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和總結:那你們知道這些方法中哪種可以讓水溫下降的最快?你是怎麼知道的?
4.利用記錄表進行小結:原來我們選擇的這些方法都可以使熱水變冷,但是通過實驗我們知道,XX的方法可以最快讓熱水變冷。
5.延伸:回家後我們可以試一試今天沒有用到的方法,看看哪種方法最快能讓熱水變冷!
(分析:教師請幼兒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及結果,並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方法是否使熱水變涼了。接著,老師繼續請用同樣方法的幼兒來講述他們的實驗結果,從而讓大家知道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最後,再請其他幼兒介紹不同的方法的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得出這些方法使水溫下降的快慢,加深了知識。)
Ⅳ 關於幼兒園大班科學實驗教案有哪些
【活動設計思路】: 《綱要》中提出,關於開展幼兒科學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接觸體驗、表達感受和交流過程中知道探索的樂趣。水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事物了,它無處不在甚至不可或缺,小朋友對水更是喜愛,又恰好遇上這炎炎夏日,於是用孩子最熟悉又喜歡的"水"設計了這...個活動。利用感官教學、直觀教學、實踐體驗、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孩子系統地認識了水。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讓幼兒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慾。 【活動准備】: 多媒體、海綿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塊、桌子、金屬(小鑰匙)、小花灑、木塊【活動難點】: 孩子們對雨水的形成過程的理解,對此教師除了有簡明的敘述講解以外,還會利用道具進行簡單的演示,形象地解釋雨水形成的循環過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組織幼兒輕松愉快地入場坐好。(音樂) 2、(播放雷電聲→雨聲)利用多媒體等道具營造夏天雷電雨時的氛圍,通過聲音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受。 3、教師提問:剛剛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會想到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打雷閃電的聲音、下雨的聲音) (二)基礎部分 1、教師提問: 你聽過的雨聲是怎樣的呢?(霹靂啪啦、滴答滴答……)你們知道,雨水是怎麼來的嗎?想知道嗎? 2、水的形成--觀察圖片(雨水形成循環圖)教師用語:請小朋友們一起安靜地、認真地觀察這幅圖,答案就在裡面。 教師提問: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給小朋友自主觀察與思考的時間,鼓勵小朋友動腦筋、積極發言)。 教師解說: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熱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雲朵,當雲朵里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啦!你們看,就像這樣…… (1)解說:把海綿當做雲朵,當雲朵里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照射下的空氣中充滿水分; (2)給海綿注入水分,解說:當雲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太重,於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嗎? (3)請個別小朋友體驗。 3、水的形態--冰 (1)教師用語:小朋友,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還有其它形態,是什麼呢?(搖動裝有冰塊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與思考,引導幼兒說出"冰") (2)請小朋友摸一摸冰塊,說出感覺。(冷冷的) (3)教師用語:水一經冷凍,就變成"冰"的狀態了。 (4)提出問題:冰又怎麼變成水的呢?(准備水的三態,讓孩子觀察與思考)4、水的作用教師引導:水這么奇妙,它有什麼用呢?(喝、清潔、游戲等等)與幼兒談話,適當利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讓幼兒自主思考,作出經驗談,知道水的用處很多,我們都需要水。 教師提問:小朋友,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浪費水,可以怎麼做呢?(水龍頭關緊、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結束部分 1、水的游戲操作游戲准備:准備三個透明水罐、水、海綿、乒乓球三個游戲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音樂控制)讓每組幼兒輪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綿吸水灌進透明水罐里,看哪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為勝。(教師示範一次) 2、小結與提問水的用處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來清潔,還可以玩游戲呢!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小朋友,請看清楚--演示:把金屬鑰匙和木頭放進裝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種物體形成對比(浮、沉)。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探索:為什麼乒乓球和木塊會浮在水面上,而鑰匙卻沉下去了呢?還有什麼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自己去尋找一個完整的答案,回來告訴老師。
Ⅳ 蒙氏教案《3以內的取物》
幼兒園教案:3以內的取物
教師:屈老師
設計思路:本次數學活動我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游戲引入數字。通過小律動游戲讓幼兒初步感受數字1、2、3的含義,對幼兒的以下的學習活動做鋪墊。第二部分:感受1、2、3的含義和數字的用途。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教師結合第一部分的一游戲鞏固對數字外形的認識,教師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物品,把抽象的數字與實物結合,感受數字的用途和含義。第三部分:按數取物。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這是在理解1、2、3數與量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數量對應操作練習。
活動目標:
1、會按範例和指定的數目取出相應數量的物品。
2、感知3以內數的實際含義,對數字元號感興趣。
3、學習在活動中遵守規則。
活動重難點:
難點:感受1、2、3的含義和數字的用途。
重點:三以內按數取物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數字卡1、2、3胡蘿卜6根一隻兔子毛絨玩具。
學具准備:數字卡1、2、3胡蘿卜6筐
活動過程:
一、走線和線上游戲《一條魚水裡游》
1.走線前教師提出要求:走線時挺胸抬頭,眼睛看前方,不推不擠不講話。
2.線上游戲。
3.教師給小朋友分發學具。
過渡語:小朋友剛才的線上游戲做的多麼有趣,有禮物要送給你們。請你雙手來接,有禮貌的說「謝謝」。
二、操作探索。
1.教師提問引入數字,感知1、2、3在生活中普遍應用和實際含義。
⑴教師:游戲中一開始水裡有幾條小魚?(在黑板上呈現一條魚)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請幼兒拿出學具中的數字「1」,說出外形。
⑵感知「1」的含義
教師:1可以表示一條魚,還可以表示什麼呢?請你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
⑶以同樣的方法引出數字2、3。
教師總結:數字多麼重要,可以用來表示這么多物品的數量。
2.小白兔分蘿卜---按數取物1、2、3
(1)教師出示小白兔引出分蘿卜
小白兔說:乖乖一班的小朋友好厲害,想請你們幫忙分蘿卜,仔細聽: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圖片展示),我、媽媽和爸爸。請給我小白兔分1根蘿卜,給兔媽媽分2根胡蘿卜,給兔爸爸分3根胡蘿卜.
(2)教師出示教具,為幼兒示範小兔分蘿卜。在示範過程中提示幼兒將蘿卜擺放整齊,與數字相對應,擺放的時候要說:我給小兔子1根蘿卜,我給兔媽媽2根蘿卜,我給兔爸爸3根蘿卜。
(3)教師發學具小蘿卜,幼兒分別取1、2、3根蘿卜放在對應的數字下。教師提出要求:取蘿卜時要謙讓,不爭搶。蘿卜分完後請耐心等待其他孩子。
(4)教師總結評價:小白兔說:我分了1根蘿卜,我很滿意,謝謝!兔爸爸和兔媽媽同上。一人送你們一朵小紅花,這是對你們成功的獎勵哦。
(5)收學具、教具。
活動延伸:手指游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更多優秀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Ⅵ 小班冰塊變變變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特性,並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冰和水之間的不同點和關系。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特徵進行大膽的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水變化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課件-觀察冰塊
2、每人1小塊冰,半碗水
3、幾盆熱水,抹布。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感知冰的特性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冰森林的小動物們來這里做客,它們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房子里。
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麼做的?它是什麼樣的?
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麼感覺?你覺得它像什麼?
2、啟發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二、發現冰和水的關系,並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
1、教師:我們的手上有什麼呀?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2、教師:桌子上還有半碗水,請你來摸摸冰、摸摸水,抓抓冰、抓抓水,比一比,它們一樣嗎?
哪裡不一樣呢?
比的時候請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www.qinzibuy.com水灑到外面,如果手弄濕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乾。
3、師生共同小結: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會流,能抓起來,水是液體,不能抓起來。
三、感知冰的變化
1、教師:現在,小動物們想從冰房子里出來和小朋友做游戲了,請你想一個好辦法來幫幫它們,好嗎?
要想一個既方便、安全,又不會傷害到小動物的辦法。
(引導幼兒說出把冰放進熱水中。)
2、教師: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旁邊已經准備好了幾盆熱水,
請你自己選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圍已經有很多人了,你還要不要擠進去?
小朋友把冰塊放進水裡的時候,請你拿好繩子,手不要碰到熱水,會燙手的。
3、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看看冰變成什麼樣子了?
四、結束
教師:現在我們可以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了!
Ⅶ 幼兒園大班 科學 什麼東西能化在水裡 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觀察某些物質的溶化過程。
2、比較能溶於水和不能溶於水的物體特性。
【活動准備】
大水盆、水杯、小勺、固體飲料,各種能溶於水和不能溶於水的物品,如麵粉、白砂糖、鹽、粉筆、紙片、糖紙、塑料插片、玻璃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三杯白開水
(1)在其中的一個杯子里放進一勺白糖攪拌至糖化在水中。
(2)另一個杯子中放進一www.jy135.com勺鹽,攪拌一會至鹽完全化在水中。
(3)讓幼兒品嘗三杯水的味道。
討論:三杯水的味道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糖和鹽哪兒去了?
2、讓幼兒將幾種不同的東西投入水盆中,注意觀察它們的變化。
教師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討論:什麼東西在水中能化?什麼東西在水中不能化?
3、讓幼兒用准備好的固體飲料自製桔子水、橙汁、山楂汁等。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杯子中的變化。
4、比較怎樣化的快。
帶領幼兒比較不同條件下的溶解情況。
(1)兩塊同樣多的肥皂分別放進熱水和冷水中,看看哪塊肥皂化的快。
(2)同樣多的一塊肥皂和一些肥皂粉,放進一種水(熱或冷)中,它們化的一樣快嗎?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各種溶化現象,並積極動手操作。
Ⅷ 點水成冰 大班科學教案
學習復差的學生,課前不制預習,上課聽不懂,課後還需花大量的時間去補缺和做作業,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擠不出一點時間去預習。其實,這種學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預習上。學習由預習、上課、整理復習、作業四個環節組成。
Ⅸ 冰冰涼水的用處小班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能創新桌椅的玩法。
2.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版靈敏性。
3.鞏權固正確爬的方法,學會匍匐前進。
活動准備:
12張桌子、57個凳子、熱身運動的音樂、放鬆運動的音樂、錄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