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健康《豆豆點心店教案反思》
點心對人體的好處,益處分為以下幾點:
1、 使新陳代謝保持旺盛
「研究表明,就像電池需要充電一樣,一日三頓正餐中間補充兩三小點心,可以讓你的新陳代謝更有效率,」小點心能夠幫助保持體重甚至可以減輕體重。「小點心可以幫助你的身體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建議我們把新陳代謝想像成胃裡的一團火,每天早晨把它打開,食物就是扔進火里幫助燃燒的燃料,她說:「對於一些人來說,燃燒持續時間是2個半小時,一些人是3個半小時,永遠不能太久不吃東西讓胃空著。」
2、 小點心幫助控制正餐的食量
「每2小時吃點兒小點心當加餐,是聰明的做法,」「如果你等到餓極了的時候再坐到晚餐桌旁,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會吃下更多的食物導致攝入更多的熱量。」專家建議選擇熱量大致為100~200卡路里的小點心(一頓正餐的熱量至少300卡路里),保證讓你不再挨餓,不會再在晚餐時頻頻流連主食和紅燒肉,幫你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平衡,是的,平衡,這很重要,不管是對健康來說,還是對減肥來說。「這些物質混合在一起,能夠穩定血糖水平,讓你感到滿足,」Ryba說,「如果小點心的糖分過高,你的血糖會直線上升,之後又馬上跌下來,讓你感覺更疲憊更餓。」另一個巧吃小點心的辦法,是把小點心擴展為加餐。專家建議如果節食者攝入100卡路里的小點心,比如鮮蝦或一個麩皮餅和蘋果,你就會感覺很滿足不會有飢餓感。可以在麩皮餅上面澆點低脂乳酪和漿果。乳酪富含脂肪和蛋白質,漿果富含碳水化合物。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一個包括了三個元素的簡單食物,比如低脂酸奶(最好買不含糖的酸奶,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己增加甜度,比如一點蜂蜜,一點水果,蜜餞和少許蘋果汁)。
3、 保證攝取足量維生素
「吃小點心是個保證每日所需營養的很棒的方法,」美國婦女平均每日鈣的攝取量不足營養界推薦的1000~1200毫克,所以建議應該多吃富含礦物質的小點心,比如低脂酸奶或杏仁——杏仁富含蛋白質和纖維。建議每次正餐和每次加餐都要吃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營養。她說一個脆脆的蘋果或是一杯橘汁,可以讓你感到很滿足同時也能提供寶貴的抗氧化物。
4、 小點心使你心情愉悅
如果血糖水平太低,就會讓人變得焦躁,注意力不集中,為了更好地控制情緒和認知能力,保證新陳代謝水平,正餐中間的小點心能夠起到大作用。」可以選擇你喜歡的任何小點心,如果你不喜歡芹菜,那麼芹菜就不是好選擇,只要你喜歡的食物符合營養要求。
5、 能夠對付棘手的嗜吃欲
特別想吃東西,尤其是那種口味很重的食物?試試吃一杯毛豆,它大概含6克纖維、12克蛋白質、150克卡路里。特別喜歡甜食?推薦一種只有90卡路里的草莓華夫餅。如果你特別喜歡吃巧克力,建議可以把可可粉和蜂蜜和在一起,倒入無脂牛奶,加熱做成熱巧克力奶。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D和其他抗氧化物等營養。
2. 小學生食用零食現狀調查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在放學後看到很多幼兒吃垃圾食品,這種現象很嚴重.這些食品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導致幼兒肚子疼,拉肚,等現象.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懂得吃零食過多對身體不好,零食不利於身體的正常發育
2. 讓幼兒知道自己不可以吃,其他的人也不能吃
3. 幫助其他吃零食的幼兒.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知道吃零食的壞處
教學難點:怎麼幫助其他吃零食
活動准備
1. 一些吃零食的圖片
2. 一些常見的食品(零食.水果,麵包.蔬菜)
活動過程
1. 看教學掛圖討論:
1) 這一幅圖的大概意思是什麼?
2) 大夫給小朋友說些什麼?為什麼小朋友會這樣?
3) 零食吃多了,會給身體帶來哪些不良影響?
2. 引導幼兒分清我准備食品中哪些是對健康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不
吃衛生不合格的小食品.
3. 讓幼兒了解食品中對身體各有什麼害處和益處.
4. 讓幼兒觀察日常圖片,並說明圖片上做法是對還是錯?為什麼?
5. 講解幫助圖片上錯的行為
6. 讓幼兒講述以後的生活中要怎麼做.
7. 觀察日常生活中哪些還在吃零食,我們要去幫助他們不能吃零食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所設計的目標中幫助其他幼兒不吃零食這個動目標沒有達到,幼兒他不知道怎麼去勸說其他的小朋友.他只能說出這個食品不能吃,吃了會肚子痛,不能用更好的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本次活動的設計讓我知道了在活動期間要用標準的語言來說,需要多次舉例.在活動期間要多讓幼兒思考該怎麼表述,並且糾正幼兒不對表述方式.
3. 夏日保鮮健康活動教案及課後反思
夏天一到,食物總是容易腐壞,環境容易滋生蚊蠅,產生有害細菌。因此我從食品衛生方面切入,以對比的方式帶領幼兒清楚比較兩家快餐店的特徵,了解環境衛生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特別設計了本次活動。
【設計意圖】
夏天一到,食物總是容易腐壞,環境容易滋生蚊蠅,產生有害細菌。因此我從食品衛生方面切入,以對比的方式帶領幼兒清楚比較兩家快餐店的特徵,了解環境衛生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特別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2、增進觀察比較的能力。
3、享受扮演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魔術棒、百寶箱
3、裝飾的櫃台、工作服、垃圾簍、錢幣、購物袋
4、各種食物模型及蔬菜飲料(包子、糖包、雞蛋、鴨蛋、鵪鶉蛋、魚、胡蘿卜、豆角、芹菜、黃瓜、柿子、旺仔奶、礦泉水、爽歪歪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孩子們圍著老師坐,伸出小手跟我做,小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小手把眼睛蒙起來。
二、出示道具魔術棒,通過討論引出「快餐店」。
[師]變變變,睜開眼睛仔細看,這是我的魔術棒,這是我的百寶箱。豎起耳朵仔細聽,有時候我們不在家吃飯,爸爸媽媽會帶你到哪裡去吃飯呢?有的時候,家裡來客人了會到那裡吃飯那?(快餐店,引導幼兒說出快餐店)
[師]原來他們都是在快餐店吃飯的。
三、出示課件,幼兒觀察討論
1、整體觀察討論
[師]老師也見過兩家快餐店,一家是大大快餐店,一家是小小快餐店。仔細觀察,哪一家快餐店比較好呢?等會將給小朋友聽(快餐店的名稱改成大大和小小,易於幼兒正確區分,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討論)。
2、比較觀察討論
引導小朋友仔細觀察,說一說兩家快餐店有什麼不同。
①兩個快餐店的老闆有什麼不同?(動作、表情、穿戴等)
②兩個快餐店的衛生有什麼不同?(簾子)
③你是客人會去哪一家快餐店買東西?
3、重點講解吃了不衛生不幹凈的食物會怎麼樣?(如:肚子疼)
[師]小朋友,如果我們去不幹凈不衛生的快餐店買食物吃了以後,會怎麼樣?(肚子疼)對了,當我們吃到不幹凈不衛生的食物以後,容易造成肚子疼。
4、小結
夏天天氣熱,很多的食物放久了容易壞掉,吃了壞掉的食物容易生病,肚子疼。垃圾如果亂丟沒有處理好,也會有臭味,還能產生細菌,引來蒼蠅。
四、布置快餐店
出示櫃台、垃圾簍後,再出示蔬菜等,並請小朋友放置在櫃台上。
[師]:魔術棒,變變變,變出櫃台,
[師]:櫃台是用來做什麼的?(放置事物的)
[師]:變變變,這是什麼?(垃圾簍)
[師]:垃圾簍可以用來做什麼?(放垃圾)
[師]:魔術棒還帶了許多好吃的東西,這是包子,請你把它放在櫃台上。(依次出示各種蔬菜)
五、角色游戲:購買食物
1、教師扮演老闆,請小朋友購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現在,老師扮演老闆,你們誰想來買食物?(找2個幼兒示範)並指導幼兒使用正確的禮貌語言(謝謝、請、再見等等)。
2、幼兒扮演老闆,其他的小朋友扮演顧客,進行購物活動。
[師]:剛才老師扮演老闆,你們想不想扮演老闆呢?菜太多了,我們來選兩位老闆吧,誰來當老闆?(找好老闆,給老闆穿上工作服,戴上帽子。)其他的小朋友扮演顧客,排好隊。這是老師為你們准備的購物袋,購物袋是紙做的,大家也要愛護環境,在每個袋子里,老師都准備了錢幣。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告訴家裡人吃飯時要講衛生,要使用環保袋子進行購物,不要亂扔垃圾。
【活動反思】
我這次執教的內容是:中班生活與健康活動《夏日飲食衛生》。在此,我搖身一變出魔術棒和百寶箱,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使活動更加神奇,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根據《綱要》要求,結合孩子的特點,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和諧傾聽的氣氛;二是師幼、幼幼有效的探索和互動;三是幼兒與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首先,魔術棒的眾多變化,不僅激發了孩子的興趣,而且快速拉近了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緊接著,課件的出示,進一步點燃了幼兒積極觀察探索的強烈慾望,增進了觀察比較的能力,讓幼兒了解環境衛生的重要性。緊接著,漂亮櫃台的出現,更是吸引了幼兒的目光,讓幼兒去主動探索,特別是幼兒自由購買食物這一環節,更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創造、互動與人交往的機會,看似一個小小的紙質購物袋,卻在潛移默化中提醒幼兒要注意環保。
自始至終我利用魔術棒的「神奇變化」參與活動 ,因此能充分以啟發式的提問與孩子們進行交流與探討,從而師幼,幼幼交流平等、積極,幼兒也表現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同是我還根據幼兒的問題、根據反饋信息對難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靈活處置計劃。
4. 大班健康哪些食品不能吃活動教案及反思
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不論身體生長還是大腦發育均需大量的營養物質加以補充。讓幼兒了解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與營養的吸收、身體的生長發育、疾病的預防有密切的關系。於是開展了此次活動《遠離不潔食物》。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保障身體健康。
教學目標:
1、學會拒絕垃圾食品,知道不潔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能注重飲食衛生,不吃不潔食物。
2、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應對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1、自製《亂吃燒烤肚子疼》的視頻;
2、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食物,沒洗干凈,假冒、劣質)
3、自製PPT(判對錯)
教學關鍵點:
學會拒絕垃圾食品,不吃不潔食物。
教學重點:
使幼兒了解不衛生的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說明 這是幼兒能否注重飲食衛生的重要前提,只有當他們知道「吃了不潔食物,會導致疾病,影響身體健康」以後,才會對不潔食物產生否定的態度,並且願意接受成人的勸導或自覺地予以拒絕。
教學難點:
識別不潔食物和簡單處理掉在地上的食物。 說明 這是幼兒能否做到「不吃不潔食物」之要害。由於幼兒熟悉水平和生活經驗有限,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學會識別、判定採用不同原料、在不同環境中所製作食物的衛生質量,也不可能很快把握處理「掉在地上食物」的一些方法,需要有較長的學習、積累的過程,才能逐步獲得該方面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引入課題
1、觀看視頻
T:視頻中的小朋友怎麼啦?怎麼會肚子疼的?你們知道嗎?
2、老師小結:大哥哥在放學路上買了路邊攤位上的東西吃,結果肚子疼了。
二、幼兒討論,說說肚子疼的原因及預防
1、提問:
T:大哥哥為什麼會肚子疼?
T:我們應該對這個大哥哥說些什麼?
T:這些東西你們吃過嗎?為什麼不能吃?
2、小結:路邊的攤位不衛生,馬路上塵土飛揚,我們小朋友吃了會身體不舒服,嚴重的話要住醫院呢,所以以後不要吃小攤上的東西了。
3、T:那我們怎麼預防肚子疼呢?
4、小結:我們一定要吃干凈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而且也要注意小手的衛生,平時多洗手。
三、觀看圖片,判斷對錯
1、出示PPT
T:你們看一看這些圖片中哪些是做得對的,哪些不對呢?
2、小結:路上的小販賣的食物製作過程都是很不衛生的,灰塵落在上面、蒼蠅亂飛,我們絕對不能買這些食品吃。而且,要提醒自己的同伴、朋友也不能吃這些小攤上的東西。要注意飲食,不吃不衛生的東西。
教師小結:
合理分配三餐;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要選擇無毒、無污染的食物。注意不要食用不潔食物以及過期食物,注意飲食衛生。不要邊看書邊吃飯。等等。
教學反思:
營養學研究發現,維持人類生命健康至少需要42種以上的營養素,其中包括各種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而這些營養素必須通過攝入各種不同的食物來實現,由於各類食物所含營養成分不同,因些我們的日常飲食要注意科學、合理地搭配,以求達到人體對營養的需求平衡。讓幼兒更深入地體會到只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更健康的成長。讓科學回歸生活,服務於生活。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多對幼兒進行教育,使他們逐漸了解並改正自己錯誤的飲食觀點。
5.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
1、園內安全教育。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
(1)、禁止幼兒擅自離開活動室和幼兒園。
(2)、加強常規教育,嚴禁在樓道內擁擠、起鬨,避免沖撞,謹防幼兒因嬉戲玩耍引起碰傷、摔傷。
(3)、加強戶外體育安全教育,教會幼兒如何正確的使用中、大型體育器械,提醒幼兒不玩危險游戲,杜絕因玩具造成的傷害。
(4)、要加強外出活動安全教育,讓幼兒知道外出活動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做到有秩序的集合、出行,確保活動過程不發生任何意外傷害事故。
(5)、要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疏導工作,防止和減少幼兒因心理疾病而發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2、交通安全教育。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本園實際,加強幼兒行路常識、乘機動車常識、道路交通標志常識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3、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幼兒不玩火和危險品,讓幼兒知道簡單的滅火常識,知道火警電話和報警的方法,加強自救與逃生、消防標識識別等教育,使廣大師生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識、人人有消防意識,保證幼兒園和師生不受火災傷害。
4、衛生防病和飲食安全教育。知道不吃不幹凈的食物,不喝生水等衛生常識,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5、自然災害防範教育。要加強對幼兒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溺水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教育,確保把自然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內容:
1、防火、用電、煤氣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幼兒禁止攜帶煙花、爆竹、火柴、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進園。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2)、教育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葯品等危險物品。
(3)、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包括110、119、120電話的撥打方法和報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
(4)、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
(5)、防止觸電事故。對幼兒進行安全用電教育,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電器外殼;幼兒不準在配電房,變電器周圍玩耍;
2、飲食衛生、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要教育孩子不亂吃零食,專杯專用;
(2)、不吃陌生人和來歷不明的食品。
(3)、注意個人衛生,飯前洗手飯後漱口。3、交通規則宣傳和教育。
(1)、幼兒遵守教育規劃。
(2)、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
4、學習游戲活動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樓梯,防止擁擠,禁止踩踏事故。
(2)、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
(3)、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4)、教育幼兒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5、防偷盜、防綁架、防拐賣、防走失等自衛、呼救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
(2)、教育幼兒離園後,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
(3)、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
(4)、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帶班老師姓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6、防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加強對自然災害的認識,知道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的危險性。知道在雨天中不躲在樹下等危險的地帶。
(2)、知道遠離水庫、小溪等危險地帶,防止幼兒溺水。
(2)、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
五、活動形式:
1、幼兒園開辟安全宣傳欄,發放致家長一封信,懸掛橫幅等形式,向幼兒和家長普及安全知識,營造事事講安全的氛圍。
2、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各班組織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早談、集中教育、游戲、親子活動等,進一步提高預防各種侵害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3、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向家長和幼兒宣傳安全知識。
4、組織全園師生進行消防逃生自救演練、應急疏散演練、模擬地震演練。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把創安工作納入全年計劃,制定具體的安全教育方案,落實具體負責人,嚴密組織。
2、形式多樣,講究實效。
3、作好總結
4、長效管理,常抓不懈。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6. 小班教案預防食物中毒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班級的孩子年齡小,並且是剛來到幼兒園,有一次我發現,有的孩子喜歡撿地上的東西,然後放在嘴裡,多次都被我制止,還有的時候我帶孩子們出去玩,孩子就撿了放在兜里,然後回到班級的時候,我趕緊檢查孩子們的手,衣服兜,褲兜,還有的孩子看見吃的東西就要往嘴裡放,這樣的情況太危險,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全體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
2、理解並運用到以後的日常生活中
活動准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圓豆豆》;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里的圓豆豆》(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講述完後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麼?
2、明明的身體好受么?
3、醫生對明明說了什麼?
4、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1、課件《進餐時》
內容:在平時進餐時拍下幼兒進餐的狀態,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裡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後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麼疼》
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為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凈。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志,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提問:(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里該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一定要仔細把魚刺弄乾凈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為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4、結束:小朋友,今天我們知道了不要隨便吃東西,以後一定要記住!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非常棒!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是根據我班幼兒具體存在的問題所設計的,在活動中讓每位幼兒通過觀看課件來感受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孩子的反應很好,在活動後,孩子在用餐時也能盡量注意吃飯時要注意的問題,同時,也不再撿地上臟的東西吃,不足在於,我沒有加入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能夠鞏固所學的內容,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先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記錄一下幼兒在家中的進餐片段,以免幼兒在幼兒園時能夠注意,但是在家中又會出現不好的習慣,同時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說「誰是我的好朋友?」讓孩子能分辨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能吃。這樣教育效果就會更加明顯,同時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提醒孩子們的飲食行為!
7. 食品安全這些東西能吃嗎教案反思
教抄學目標:
1、學會襲拒絕垃圾食品,知道不潔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能注重飲食衛生,不吃不潔食物。
2、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應對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1、自製《亂吃燒烤肚子疼》的視頻;
2、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食物,沒洗干凈,假冒、劣質)
3、自製PPT(判對錯)
教學關鍵點:
學會拒絕垃圾食品,不吃不潔食物。
教學重點:
使幼兒了解不衛生的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說明 這是幼兒能否注重飲食衛生的重要前提,只有當他們知道「吃了不潔食物,會導致疾病,影響身體健康」以後,才會對不潔食物產生否定的態度,並且願意接受成人的勸導或自覺地予以拒絕。
教學難點:
識別不潔食物和簡單處理掉在地上的食物。 說明 這是幼兒能否做到「不吃不潔食物」之要害。由於幼兒熟悉水平和生活經驗有限,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學會識別、判定採用不同原料、在不同環境中所製作食物的衛生質量,也不可能很快把握處理「掉在地上食物」的一些方法,需要有較長的學習、積累的過程,才能逐步獲得該方面的經驗。
8. 中班科學 食品保質期 課後反思
教給孩子來選擇健康、自安全的食品的方法
1、找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環節中,我是讓幼兒一次全部上來找好所有物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後再舉手告訴我他們的發現,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幼兒的記憶力還是比較短暫的,剛才明明找到了在哪裡,可舉手回答的時候卻沒辦法一下子就回答上來,必須再次上台重新找一遍才能成功,這樣的反復了幾次,整個環節就變得比較拖沓了。
2、還是在找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環節中,發現由於前期活動鋪墊不夠,沒有學習過「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生字,一部分幼兒其實還是找不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根本不理解的,這樣就沒辦法達到我活動的目標了。這也是提醒我不能忽視活動前期的鋪墊活動。
3、設計活動時,我過高的預計了幼兒的計算能力,沒有考慮到推算食品德保質期到什麼時候是一個涉及多重運算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於成人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但對於大班孩子而言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又沒有在前期進行過日期換算的鋪墊活動,就這一次活動中就要讓他們完成這個環節難度實在是太大,最後這個環節只有一個孩子能夠初步掌握。這也讓我知道了設計活動前多了解本班孩子現有能力的重要性,要多設計能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