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元宵節,新年民俗活動展板怎麼做
一、設計思考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
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主題
活動中,通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
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
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①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
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③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
④「元宵」象徵著「團圓」,它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
⑤元宵節有各種各樣的花燈,給人們帶來了喜氣和歡樂。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小班主要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團圓的節日,初步了解元宵節人們的活動和特別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參與元宵節各種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中班主要目標
(1)知道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玩燈、賞燈、吃元宵、劃旱船等);
(2)感受與家長、老師、小朋友一起玩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的快樂
大班主要目標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 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三、活動實施概況
活動名稱:歡歡喜喜鬧元宵(賞燈、猜燈謎)
組織形式:親子形式(分年級組開展)
活動時間:2015年2月26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動准備:園內展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和燈謎、各種小禮物
活動建議:
1.參觀花燈展,欣賞花燈的外形、色彩、圖案。
2.交流對燈謎的認知經驗,豐富對燈謎由來、種類和結構的認識。
3.積極參與賞燈猜謎活動,老師對優勝者給予適當的獎勵。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
班級環境
(1)師幼共同布置「美麗的花燈展」,懸掛幼兒購買或參與自製的花燈;
(2)收集幼兒在節日中賞燈、玩燈的照片,布置主題牆飾;
(3)在家長園地貼出「致家長的信」,介紹主題活動的構想和配合事項。
園內大環境
(1)園內大廳懸掛教師、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和製作的各式花燈,花燈下懸掛各種燈謎;
(2)宣傳展板:開展元宵節活動的方案及要求。
備註:關於元宵節的常識。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遊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麵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徵著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2. 幼兒園小小班手工教案《兔子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濕糯米粉搓元宵並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准備:
1、 請幼兒收集花燈,布置活動室。
2、用濕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 幼兒用肥皂洗凈雙手。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
1、幼兒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幼兒討論:為什麼現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幼兒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濕糯米粉。
2、討論製作方法引導幼兒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後將每一段搓圓。
三、幼兒操作。
老師將濕糯米粉分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幼兒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臟。然後將幼兒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中班語言:有趣的燈謎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有賞燈猜謎的習俗,初步了解燈謎的結構。
2.積極參加猜謎活動,體驗猜想和推測的快樂。
活動准備:
園內展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和燈謎。
活動建議:
1.用散步時間帶幼兒來到花燈展區,開展猜謎活動,幫助幼兒了解燈謎是由謎面和謎底組成的。
2.可採用教師念謎面、幼兒猜謎的形式進行。
大班語言活動《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內容:
語言活動"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活動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孩子們紛紛跟著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准備:
1、物質--每人准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導入
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3. 幼兒園教師公開課《圓圓的湯圓》反思
好吃的湯圓活動反思 活動目的: 1.知道正月十五是是元宵節,吃元宵圓和玩燈是元宵節的民俗習慣,初步了解元宵節的閩南風俗習慣。 2.知道元宵圓的製作方法、了解它的製作過程及製作材料。 3.學習詞彙:糯米粉、餡、皮等。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已有過元宵節的經驗,知道元宵節可以游燈、賞燈、吃元宵圓。 2.物質准備:幼兒玩燈、賞燈、吃元宵圓等有關照片、各種花燈、各種口味的元宵圓。 活動過程: 一、結合課件讓幼兒了解元宵節的由來和主要活動。 1.教師播放幻燈,引導幼兒說說畫面找那個的小朋友在干什麼?(邊看邊講)小朋友猜猜他們在過什麼節日? 2.教師小結:元宵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我們要賞花燈、逛花燈、舞龍、舞獅,還要吃元宵圓。這些活動是從古時候一隻流傳下來的。 3.講述故事元宵節的由來。 二、結合圖片了解元宵圓的製作方法及製作材料。 1.討論元宵節。大家吃過元宵圓嗎?元宵圓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味道? 2.結合實物元宵圓認識各種口味的元宵圓,如花生湯圓、芝麻湯圓、芋圓湯圓等。 3.結合製作湯圓的流程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湯圓的製作過程及製作材料。 學習詞彙:糯米粉、餡、皮等。 三、品嘗各種口味的元宵圓,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 教師煮元宵圓。 2. 幼兒品嘗。 3. 說說自己吃到了什麼口味的元宵圓。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對元宵節的由來有個初步的了解,知道元宵節的一些活動,如逛花燈、吃湯圓、舞龍、舞獅等,初步掌握閩南小吃——元宵圓的製作方法及製作材料,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在放假期間,我們就有意識的要求家長在元宵節這一天將幼兒逛花燈、參與製作元宵圓、吃元宵圓的活動拍成照片,在開學的時候帶到幼兒園進行展示,所以幼兒對元宵節的一些活動已經有了經驗,為我們本次的活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孩子們在觀看自己和同伴的照片時顯得很激動,子羿說:我有一盞兔子燈,我和媽媽到書展公園去玩燈、佳穎說:我喜歡吃芝麻餡的元宵湯圓、、、、、 教師利用各種製作湯圓的流程圖片來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製作元宵湯圓的製作方法,一目瞭然,也更加的直觀,避免了一味的講解,特別讓幼兒品嘗湯圓的活動中,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製作活動的興趣。品嘗元宵湯圓的這一環節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吃著湯圓、說著湯圓、滿臉的笑容、、、、、、 註:查看本文詳細信息,請登錄安徽人事資料網 站內搜索:好吃的湯圓活動反思
4. 關於幼兒園學前班孩子圍繞春節元宵節怎麼也個小短文
[設計意圖]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來到了,孩子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熟悉么?元宵節人們都干什麼呢?元宵節是怎樣來的呢?元宵節人們都吃什麼呢?元宵節猜燈謎孩子會很喜歡吧,帶著思索,一系列關於元宵節的活動映入我的腦海中。
活動方案一:談話活動《廣饒的新變化》
[活動目標]
1、引起幼兒的談話興趣,萌發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勤觀察、大膽發言,體驗與同伴分享快樂;
[活動准備]幼兒已有的關於廣饒文化廣場變化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發現咱們的廣饒文化廣場上與以前有什麼不同么?
幼:廣場上掛了好多的燈籠;
幼:有魚燈、還有孫悟空呢?廣場的大柱子上都掛滿了燈籠,還有……
(孩子們的談話慾望調動起來了,他們相互談論著,高興的表情掛在小臉上。)
二、給予幼兒與同伴分享的機會
師:你們觀察的很仔細,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給全班的小朋友詳細的講一講呢?
(孩子們積極的舉手,來前面把自己的新發現與大家分享。)
三、總結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麼要掛燈籠么?
教師引出元宵節,告訴小朋友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正月十五前後,人們賞燈、猜謎、吃元宵、放煙花等非常熱鬧,激發孩子們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賞燈的興趣。
反思:談話活動只是讓幼兒從感性上對元宵(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節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激發了幼兒對元宵節的興趣,那麼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接下來我設計了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活動方案二: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並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後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麼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反思:《元宵節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節日。接下來我設計了一節藝術活動《鬧花燈》
活動方案三:藝術活動《鬧花燈》
[活動目標]
1、感受元宵節的歡樂氛圍;
2、引導幼兒自然歡快的歌唱,引導幼兒練習「鬧」字的下滑音,准確把握空拍的節奏。
[活動准備]幼兒已有的關於賞燈的感性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師:我們在前面已經談論了關於燈的內容,我們用唱歌的形勢來迎接元宵節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師播放音樂
1、師:你們聽到歌曲中唱的是什麼?
幼:鬧花燈、龍燈、鳳燈、獅子燈、孫猴鬧天宮、敲鼓聲。
2、師:你們聽得都很認真,現在老師彈琴,小朋友仔細聽一下趙老師唱的是什麼?(教師彈奏,便於幼兒清楚地感知歌詞的內容,加深對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的說歌詞;
3、教師范唱,幼兒跟唱;教師重點突出「鬧」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師與幼兒設計手勢語,讓幼兒准確的把握空拍的節奏。
4、幼兒跟隨音樂完整的唱歌曲。
5、採取男女對唱的形勢,並加上動作,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
三、幼兒仿編歌曲
教師引導幼兒將歌曲中的燈名替換成孩子們在文化廣場上自己看到的燈名,使音樂活動達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勢表達自己對節日的喜愛,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我們過元宵節除了唱,還可以猜燈謎,接下來設計了活動《猜燈謎》
活動方案四:《猜燈謎》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猜燈謎的興趣;
2、學習自己創編謎語,與同伴一起分享;
[活動准備]教師、家長與孩子共同搜集謎語,教師對自己的燈謎做系統的整理。教師為幼兒准備小禮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元宵節猜燈謎的風俗習慣,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教師出示帶燈謎的花燈,念燈謎讓幼兒猜,並請猜出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自己是怎樣猜出來的,正確理解謎底與謎面的關系,讓幼兒掌握猜燈謎的方法。
三、我來出,你來猜
教師請幼兒把在家准備的燈謎猜給小朋友聽,並讓孩子自己決定把已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誰。孩子們也可以現場編燈謎,讓大家猜。(此環節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組織活動,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十分高。);
四、給爸爸、媽媽猜燈謎
簡單的小結:教師請孩子們把學到的新燈謎,帶回家猜給家人聽。正月十五馬上就要來到了,孩子們在這一天吃著香噴噴的湯圓,還可以去賞燈,到那一天,超市門口,廣場上還會有猜燈謎的活動,你們也可以猜燈謎。
反思:猜燈謎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謎語的魅力,鍛煉了幼兒的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觀察、思考、記憶能力,鍛煉了幼兒的對文字的組織能力。
5. 求一首打油詩。關於元宵節幼兒園孩子們包元宵吃元宵
看人,還是看來燈?
看燈,還是看人?
看了自別人也被別人看了,
踩了別人也被別人踩了。
燈啊燈,照亮別人,
也照亮自己的燈啊!
生命點亮的燈,
哪個不是為了續寫自己生命的傳奇?
而我,是否
已在尋找美麗的同時遺失了自己?
猛抬頭,我就看到了天上
那輪又大又亮的圓月。
看人,還是看燈?
看燈,還是看人?
我是醒著來到了天上,
還是醉著搖晃在人間……
元宵節詩句:甜蜜的元宵
元宵到
花燈俏
天女散花春光妙
元宵到
社火鬧
龍騰獅躍樂逍遙
元宵到
湯圓笑
甜甜蜜蜜夢燃燒
元宵到
月兒皎
團團圓圓幸福抱
6.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做手工太空泥湯圓怎麼做
主料 糯米粉 200g 輔料 花生 100g 核桃仁 30g 白芝麻 30g 豬油 適量 紅糖 適量 步驟 1.准備好原材料 2.將花生和核桃仁放入微波爐高火兩分鍾左右,然後去皮 3.將花生和核桃仁切細 4.鍋里放入白芝麻干炒,炒熟 5.加入花生和核桃仁,加入適量紅糖和豬油,翻炒均勻,稍微濕一點,不...要太干 6.元宵的餡料就做好了 7.用快燒開的水,一點一點加入,將糯米粉揉成干濕合適的面團 8.取大小合適的元宵面團搓圓,然後挖空,裝入餡料,不要裝太滿 9.收口,然後搓成光滑的元宵 10.放入水快燒開的鍋里,輕輕晃動鍋,開中小火,煮七八分鍾至元宵熟 1 1.出鍋了,一點不膩,非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