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拖班課程(新年的聲音教案及反思)
設計意圖: 過新年是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高興的大事。如今,雖然新年還未正式到來,但在我們幼兒園已到處洋溢著熱鬧的新年氣氛。我們這些小小的托班寶寶也被這些情景和氣氛感染了,他們也請爸爸媽媽帶來一些新年布置的材料,甚至請來媽媽把我們教室里裝扮得格外得漂亮。 有寶寶帶來一棵新年樹,於是,孩子們每天來到幼兒園後,總圍在樹旁。他們用手輕輕碰著樹上的裝飾品,嘴裡講著「這個是紅的,那個是黃顏色的……」,其中有一些小包裝禮物狀的東西,這些寶寶竟也饒有興趣地猜著裡面的東西「裡面有糖的。」「有玩具寶寶的」……孩子們對此興趣十足,結合新課程中「新年樹」的主題,我便設計了本次活動「過新年」。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游戲與觀察中感知新年禮物的顏色,在看看、講講、玩玩、樂樂中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准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教室) (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禮物盒) 師:寶寶,過新年啰!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二、觀察交流: 1、(圍坐)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 (引導幼兒說出禮物的顏色特徵) (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麼禮物呢? ——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三、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麼禮物? ——幼兒拆禮物 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裡面藏的是什麼呀?(毽子) 這些毽子是什麼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並講出毽子的顏色) 3、幼兒玩毽子 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游戲吧! (可採用多種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 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放背景音樂《新年好》
② 健健康康過大年活動反思
一年365天就這么幾天,只要自己平安,自己的家人平安,可以在一起吃個飯,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③ 過新年應注意什麼課後反思
《過新年》課後反思
佚名:《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師:請同學們拿出准備好的圓形紙片,自由地折一折,看看有什麼發現。
生:我把圓片對折了一下,發現了一條摺痕,這條摺痕把圓片平均分成了兩個半圓。
師:同意嗎?
(學生都點頭表示同意。這時有一位學生站了起來。)
生:我不光發現了這條摺痕可以把圓片分成兩等份,而且我還發現他是圓片中最長的一條摺痕。
師:是這樣的嗎?你們認為呢?
(大多數同學面露疑惑,只有幾人表示贊同。)
師:你們想不想通過自己動手來弄清楚這個問題?
生:想!
(學生分小組,邊折,邊量,邊討論。)
師:你們是否同意他的發現?
(大部分學生表示贊同,但有一個學習小組意見不一致,他們推選一名學生做代表。)
生:經過我們小組研究,我們不完全同意他的意見。我們按照不同的方式折圓,通過測量比較,確實也發現了對折後所得到的摺痕是圓片中最長的摺痕,但同時我們還發現它不止一條,而是有很多條跟它一樣是最長的。
生:對!對!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學生興奮地附議著)
生:我還有補充。這些長度一樣的摺痕,方向不一樣,是四面八方的,而且他們都交於一點。
(這一發現也馬上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同。)
師:同學們手中的圓片大小不一,可這出來的這些最長的摺痕線段,卻都交於一點,這是為什麼呢?
(同學們面面相覷。這時又有一位同學站了起來。)
生:我猜這個交點可能是圓的中心點。
師:為什麼呢?
生:……(搖頭,沉默了一會兒)老師,能讓我用尺子量一量嗎?
師:當然可以!你們想不想量一量,驗證一下他的猜想呢?
生:想!
(學生或獨立探索,或合作交流,忙得不亦樂乎。)
生:通過動手測量,我發現這個交點就是圓的中心點。因為由它到圓邊上的距離處處相等。
師:是這樣的嗎?
(同學們都表示發現了同樣的現象。)
生:除此之外,我還發現圓的這個中心點把每條最長的摺痕線段都平均分成了兩條長度相等的短線段,而且所有的這些短線段都一樣長。
(這一發現也立即贏得了同學們的一致贊同。)
反思:
1、教師的「無為」成就了學生的「有為」
整個過程中,教師語言很少,教師曾雄霸課堂的「主角」地位悄然隱退,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的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個性張揚,地位凸現。當學生從現象中生發出難解的問題時,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問題又「妙傳」給了學生,由學生自主地經歷解決問題的探尋過程,品味著探索著「痛並快樂著」的感覺,豐富了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感體驗。學生儼然已成為學習活動真正的「主角」;自主地發現、質疑、探究、釋疑、自主地猜想、驗證。整個過程只見學生或折疊測量、或比較觀察、或獨立探索、或合作交流、或由現象大膽猜想、或依據操作據理力爭……學生的思維在探究中靈光閃現,靈感在交流中碰撞迸發。然而,如果沒有教者的「無為」隱退,又何來學生的「有為」展示呢?
2、教師精於「助攻」,讓學生浸染數學思想
當有一名學生發現直徑「都相交於一點」這一現象時,教師並沒有急於作出評價,而是以此為契機,作出了一個漂亮的「助攻」提出問題「同學們手中的圓片大小不一,可折出來的最長的摺痕線段都相交於一點,這是為什麼呢?」由個別推及一般,由現象質疑,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向縱深發展。它不僅僅是成功地解決了一個知識點的問題,而且讓學生在經歷從個別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的思考過程中,濡染了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更切身地體驗到作為發現者的成功感、滿足感與幸福感。盡管這樣多花了一些時間,但其價值是直接「告訴」所遠遠無法企及的。
3、「小組合作」不是教師個人意願,而是學生的自主需求
最近一兩年,「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式被大力宣揚,甚至成為「評優課」、「公開課」必須具備的硬性要求,以至於不少課堂上合作交流不斷,不論問題難易、學生意願,一律「小組合作」,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多是高耗低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沒有處理好各種學習方式之間的關系。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各種學習方式各有自己的優勢,只有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來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優勢作用。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們發現對同一難題,有的學生採用獨立探索的方式,有的學生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最終都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可見,學生依據自身的能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完全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在這一節課里,教師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沒有要求或暗示學生用什麼方式解決問題,而是滿足學生的自主需求。這也是符合新課標關於「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的要求。
當然,學生能否真正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還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和幫助。我想,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落實到平常的「家常課」中。
<教研工作>佚名老師作品《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佚名:《過新年》課後反思。
《過新年》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致力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研究,淡化學科邊緣,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在二(5)班的這堂公開課中,以律動《時間像小馬車》穿越時空隧道來引入「時間的小馬車跑得飛快,轉眼把我們帶到了過新年的時候」,接著以「猜謎」的形式引出「小堂鼓」,繼而進行節奏練習,大大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再以「闖關」的形式讓學生在情緒高漲的氛圍中掌握好歌曲的基本節奏以及「鼓」和「鑔」的演奏方法,緊接著在送對聯,念兒歌的形式中學生很自然地學會了歌曲,最後在倒計時後,我與學生一起熱熱鬧鬧地「過新年」,總體來說,學生們都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整堂課的教學目標也都能順利完成。當然,課堂中總有一些「遺憾」,在執教過程中,教師的表情引領還不夠到位,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的地方!同時,我相信:教學研究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還請各位同行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④ 新年娃娃的教學反思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小朋友喜歡區域活動嗎?你最喜歡哪個活動區?
2根據幼兒回意願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3教師答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協商解決各種問題。
4教師重點指導語言區及圖書區:
(1)語言區:鼓勵幼兒圍繞「過新年」話題進行講述,說一說自己在過新年的時候,要做什麼事情,迎接新年的到來。
(2)娃娃家:模仿大人去市場、超市購置各種年貨,體驗新年快要來臨的歡喜心情。
5結束:展示美術區幼兒製作的有關「過新年」內容的作品。
⑤ 大班社會《怎樣過新年》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快樂氣氛,為了增進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組織了這次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情 景, 並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彙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難點:引導幼兒用 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表達自己的心情。
活動准備
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或者物品
活動過程
談話導題:「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幼兒自由討論,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他准備怎樣過新年?去年的時候是什麼過的?心情怎麼樣?
1、出示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麼,人們在做什麼?他們的表情看起來怎麼樣?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為什麼?
2,憶去年小朋友給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麼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拜年》這首兒歌,全班一起來背誦,激發幼兒對新年的嚮往。
3、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裡有些什麼打算,有什麼願望,應該怎樣做?
4、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
5,孩子們畫畫,動手做賀卡。
教學反思
新課程實施,明確提出了「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優化教與學的過程」 要求。要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關鍵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方式應由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自主活動為主,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過程,豐富幼兒活動的經歷和體驗,為幼兒提供多種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機會、條件;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支持性的環境,讓每個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地探索,充分地表達,獲得各種有益的經驗。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們看一看,想一想,將孩子們們引入過新年的氣氛中,孩子們在回憶拜年,發壓歲錢,看煙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的豐富和有趣,讓孩子們說祝福的話,做賀卡,表達對親人朋友的祝福和愛,孩子們在活動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願望,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