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班主題活動走走看看教學反思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對幼兒進行謙讓、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加強幼兒一日在園各項常規的培養。同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多與家長交流育兒方法,使小一班的每個孩子都能有更大進步。
②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反思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反思
安全措施:活動安全,火警演練,突發情況
活動是否符合主題要求。是否對幼兒的教育或身心發展有助
如果要改善 哪裡是值得加強的。 效果突出或者顯著的環節是否可以在提高 後者 如何提高其他環節的效果
等等等
③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五顏六色反思與評價
春夏交接之際,幼兒園到處到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於是我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本主題《五顏六色》,為便於下一個主題的開展,現將此主題做一總結。 中班的幼兒本來對色彩就很敏感,他們對鮮艷的色彩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他們喜歡各種鮮艷的色彩。於是,我們開展了這一主題,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的各種顏色,說出各種顏色的名稱,了解不同的顏色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意義。 一、教學活動 我們根據制定的主題活動計劃,靈活把握孩子發展的動態,將主題分為三個子主題,分別是「絢麗的節日」、「漂亮的衣裳」、「多彩的季節」。在三個子主題里我們將五大領域和平時的節日滲透在其中,在進行活動的時候,我們結合每個活動的目標、幼兒的興趣採取談話、製作、錄象、照片、家長、繪畫等形式,有重點地實施。把自主和合作交給幼兒。如語言領域《金色的「六一」兒童節》安排在六一開展,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社會《五彩的端午節》讓孩子進一步了解了端午節,同時結合戶外活動《賽龍舟》,讓孩子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科學《藍色的父親節》、藝術《爸爸的領帶》我們也結合到父親節前後開展課程,讓孩子創造性的設計圖案,並關心關愛自己的爸爸。 二、家長互動 本月開展了「半日觀摩」活動,本次半日活動結合了端午節的活動一起做,家長們積極參與,和小朋友一起進行《劃龍舟》的戶外活動;在班內也和孩子一起動手製作美麗的「蝴蝶」。此次活動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同時我們還結合課程「五彩豆」,布置了親子作業,每位小朋友和父母一起用不同的豆子來製作拼貼畫,交上來的作品真是美麗極了! 三、不足 不足的是,材料的准備還有所欠缺,不能滿足孩子活動的需要,致使主題活動開展的不夠深入和系統。 主題活動帶給我們的喜悅,作為教師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主題活動讓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他們,使我們有效地因人施教。孩子在活動中處於一種更自主、更放鬆、更自然的狀態,這便於他們的學習、合作,使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
④ 中班教案了不起的我的記錄及主題反思
升入中班的孩子,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很多的事情很想自己做,盡管他們做得不好,但他們還是很有興趣,作為我們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理解孩子的這一想法,鼓勵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從而去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強化孩子已經長大這一事實,<了不起的我>正適合孩子這一心態,這一主題的重要教育作用在於通過過各種活動,讓孩子明白自己幼小孱弱的生命是在親人的呵護下、眾人的關心下、愛護下、幫助下才健康茁壯的成長起來的,在媽媽的、老師的、親人的關注中孩子們才學到了很多知識。
在《媽媽的小幫手》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回憶了自己的成長,從嬰兒到現在的小大人,一步一步的成長和學各種本領,而且孩子們還發現了自己身體的變化。發現自己長高了變大了。他們也開始關注自己的本領,我會折紙了,我會畫圖了,我會唱很多歌了,我還會大膽表演了。
在《親密的小夥伴》中,孩子們看到了朋友的長處,理解了有朋友的好處:朋友能和自己一起玩,朋友有好玩的會和自己一起玩,朋友會幫助自己。
在《能乾的小工匠》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工具的用處,學習了自己做一名小小的設計師,為媽媽設計漂亮的小圍裙,為媽媽獻上了自己的愛心。
在《快樂的小廚師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相互幫助,知道了怎樣才是合作。
在這一系列學習與活動中,孩子們體驗了家長的辛苦,懂得了今後要更關注家人,做到能夠盡力幫助家人,尤其體驗了媽媽的辛苦,懂得了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體驗了勞動帶來的快樂。
主題活動開展後,我發現孩子們在合作與做事這兩方面還有待提高,他們的自我意識中心太強了,總是為自己考慮得多,為別人著想的少,有時遇到事情會責怪同伴,不會從自身考慮原因,這是大部分孩子存在的毛病,但他們也會在教師的提醒下,和同伴友好相處,團結協作,總之在教育孩子上不光是教師的責任,家長也要配合幼兒園來協助教育孩子,並且教育的思想和意識要和幼兒園一致,這樣才能達到極致的效果。
⑤ 小班4月份主題活動反思與評價500字
(一).關注與引發孩子的興趣,確立恰當的主題活動
動情激趣是小班幼兒在主題活動中主動學習的前提,情緒化,情境性是小班幼兒典型的年齡特徵。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感情緒的感染性,激勵性和動力性功能,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幼兒才會積極關注、主動思考,並自覺採取行動。比如: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兔子》這一活動就是來自於孩子的興趣。一天,連心宇的奶奶從市場買來了一隻兔子放在班級自然角飼養,孩子們用他們特有的百種語言:看看、摸摸、唱唱、跳跳等來表達他們對兔子的濃厚興趣。此時我敏感的意識到孩子的興趣是如此強烈,我何不動之以情,鼓勵他們與兔子做朋友來渲泄孩子強烈的關愛之情。在我的鼓勵下,有的孩子抱著小兔要和它做朋友;有的圍著小兔說悄悄話;有的想要拿東西給它們吃。庄博宇說:「小白兔愛吃白菜」。葛鈺鑫說:「小白兔愛吃蘿卜」。朱湉婧說:「不對,小白兔愛吃青草」。孩子們圍著小兔子議論紛紛,以此拉開了關於「可愛的小兔子」主題活動的序幕。
(二)、把握與捕捉孩子的信息,支持主動的探究行為。
在小班的主題活動中,為了支持、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教師應確立「以幼兒為本」的理念,重視來自每個幼兒的信息、反饋,包括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從中發掘有價值的內容,並作出相應的反映,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獵手」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捕捉活動中的教育契機,這也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
小班幼兒喜歡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來表達他們對某一事物的好奇心,興趣是活動的前提,而需要是活動的方向。因此我們要支持孩子探究的需求並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比如:觀察《可愛的兔子》活動中,一名幼兒問:「小兔子的眼睛都是紅色的嗎?」對此我沒有迴避,而是饒有興趣地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並結合實物觀察發表看法。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白色的兔子眼睛是紅色的」,有的說「黑色的兔子眼睛是黑色的」,有的說「白色的兔子眼睛也有黑色的」,還有的說「灰色的兔子眼睛也是黑色的」等等。對此,我不想把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把孩子們的看法一一記錄下來,鼓勵他們繼續探索,進一步論證自己的看法。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各種途徑查詢關於兔子眼睛的顏色。有的到實地觀察,有的上網,有的翻閱網路全書等,幾天後,孩子們帶來了不少關於兔子眼睛的知識,有的寫在了《調查表》上,有的帶來了圖片,我們一起交流並將這些勞動的成果布置在互動牆上,使孩子體會獲得知識的快樂,他們對眼睛的認識逐步由模糊變得清晰,澄清了一貫以來有些書本和成人帶給孩子的錯誤信息「兔子都是紅眼睛的」,同時幼兒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過這一活動,我體會到:支持孩子具有積極意義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環境,鼓勵孩子積極探索,自主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三)、以情感為主線,設置探索情景,促進主題的發展和深入。
現在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周圍有許多的大人圍著他們團團轉,倍受寵愛和溺愛,智力水平和口語表達都比以往的孩子強,但品德行為習慣卻令人擔憂。許多幼兒形成自私、霸道的不良性格,而主動關心、幫助別人的意識卻很淡薄。雖然小班孩子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建的。因此,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想結合幼兒喜歡的這個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兔子」,讓幼兒在和小兔玩耍的過程中,始終融入了教師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輕輕抱、餵食等。這種環境的營造,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產生一種親和力,所以不需要刻意地提到該如何保護它們,幼兒潛移默化中已真正轉化為自身的行為。在活動中,幼兒對小兔子的關愛已經自然而然地在腦海里扎了根;接著通過創設情境啟發幼兒幫助「兔奶奶拔蘿卜」,讓幼兒在發展動作的同時,萌發幼兒樂意關心、幫助別人的美好情感;然後又設置問題情境「兔奶奶生病了」,引發幼兒把「關愛情感」轉變為實際行動「到醫院去關照、問候奶奶」,促使幼兒的情感進一步獲得升華。從而使主題探索活動一步步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