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衛,不可以繪本有什麼教育意義
1.文字簡短,都是祈使句,可以作為句子單項訓練中祈使句的寫話訓練。
《給爸爸的吻》是第三個講的,故事講小熊不想睡覺,但是爸爸非常耐心引導,小熊最終自覺睡覺的故事。故事中爸爸的形象值得肯定,對於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有一定的示範作用。選擇這個故事,目的是對孩子進行養成教育,要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不知道是學生疲勞了,還是我講述的無趣,學生聽這個故事時,顯得懶洋洋的。下次結合按時作息的習慣培養,再精心准備試一試,看看到底是自己講述的問題,還是繪本本身的問題。
這是我第一次給學生講繪本故事,也並沒有深入備課,只是看了一遍,大致了解故事內容。講述時,我體驗到繪本的魅力,發現學生的眼睛都直了,上了這么多年課,很少能有內容讓學生如此好奇。如果提前准備再充分,我想故事會的效果會更好。 2.
可以作為學生入學教育的題材,讓學生正確理解「不可以」。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先觀察畫面,了解了大衛各式各樣的惡作劇,壞習慣,然後模仿媽媽嚴厲的語氣,在不同的場景中不斷地阻止「大衛,不可以!」「不可以玩食物!」「大衛不要吃了!」「不可以挖鼻子!」-------學生在在了解了大為的行為的不良後果後,能夠與理解大衛媽媽的感受,模仿媽媽勸說,阻止大衛,增強了同理心。通過師生共演這個故事,學生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不但理解了以往媽媽的指責,而且今後會自覺糾正自己的行為。教師可以通過這個故事明白「不可以」的必要性,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的好題材。
⑵ 繪本《大衛 不可以》是關於什麼內容兒童書,求解釋
大衛,不可以這是抄作者大衛回憶童年時光的作品,孩子從中看到了原來別的孩子在家也會被媽媽說「不可以……」,原來不是媽媽不愛自己。而家長看過後會不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嘟豆小書屋的裡面就有這本書的,介紹的很詳細。。。
⑶ 閱讀圖畫書《大衛,不可以》,說一說它是如何給幼兒帶來快樂的裡面富有那些游精神
《大衛,不可以!》講述了大衛在家庭生活中的成長,《大衛上學去》大衛在學校環境中的成長,《大衛惹麻煩》大衛到達了一個自己表達的成長階段。
整個系列按著「限制與愛」的方式來引導大衛的成長,每本故事裡大衛惹的「麻煩」都從小到大,不斷的受到媽媽「不可以」的限制,到後來大衛又對自己行為有了自己的小「借口」,有時媽媽為了讓大衛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大衛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繪本最後,大衛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得到媽媽的原諒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愛,他也感受到他更加的愛媽媽!
每對父母都是無比的愛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那麼的天真可愛,但是這個「小可愛」也會時不時的給我們帶來些麻煩。讓我們開始思考需要給孩子養成什麼樣的規律,培養什麼樣的興趣,讓他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呢?我們如何去做呢?
原則
放任孩子一定是不行的,完全約束也是不可以的,所以父母和老師應該有一些原則,在原則性問題上要溫柔但是堅定的告訴孩子:「不可以」。甚至可以給一些「小懲罰」。
興趣培養
當然我們也要在這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對他的興趣進行重點培養。當今社會想要自己得到發展,早發現、早准備、早行動,做出成績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讀書習慣
當今信息大爆炸,各種碎片知識點。想要系統的、有條理的去學習還真有些困難。而書籍這種有組織、有邏輯的內容展現方式更能幫助我們去深入系統的了解知識。也有利於構建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使性格更加成熟穩重!如果非要「逼」孩子養成什麼習慣的話,閱讀習慣是個不錯的選擇!
⑷ 繪本《大衛不可以》表達了什麼主題
這套來書還是挺好看的。
主要是講家源里有一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父母覺得又開心又釋懷。其實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當亂響……
最後一頁。大衛被媽媽緊緊地摟在懷里,幸福地閉上了眼睛,媽媽一句「大衛乖,我愛你」,頓時就化解了大衛所有的眼淚和委屈。這一筆太溫情了,整個故事跟著急轉直下,一個童年惡作劇的故事就收場於這樣一個愛的動作。
⑸ 大衛不可以對幼兒有哪些教育意義
明事理
⑹ 幼兒美術作品大衛不可以
關於兒童美術作品,個人認為評價的重點不應放在筆觸的比較和繪畫技巧上。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兒童的繪畫。應注重想像力的發揮,保護兒童的想像力。這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成人或許看不懂,而兒童卻看得津津有味。 以上僅個人觀點,希望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