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較自然地唱弱起拍。
2.藉助動作的提示,理解並記憶歌詞。
3.在找「懶惰蟲」游戲中,感受歌曲詼諧情趣,並懂得做個勤勞的孩子。
二、活動准備:
幼兒圍坐成馬蹄形。
三、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活動
1.師:我們來做個游戲。我是鴨媽媽,那你們是?(小小鴨)
2.介紹游戲的玩法。
師:現在媽媽要來找一找我的小小鴨在哪裡?媽媽摸到你的頭,你就站在媽媽的後面做小小鴨,我們一起去找別的小小鴨,好嗎?
幼:好。
3.游戲:《找小小鴨》
(1)教師根據《懶惰蟲》的音樂節奏邊念兒歌邊找小小鴨:「誰是小小鴨,誰是小小鴨,誰是一隻小小鴨?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兒黃,它是一隻小小鴨?(請拍到頭的幼兒走在教師的後面。)
(2)教師問走上前的幼兒:剛才媽媽說你們是誰呀?(小小鴨)那就請你們舉起手大聲地告訴大家我是誰?(引導幼兒舉起手大聲地說:我是小小鴨!)
(3)師:媽媽再來找找小小鴨,找到你你就大聲地說我是小小鴨!(以同樣的方式再進行一次游戲。)
(4)師:現在媽媽要變了,我不找小小鴨了,聽聽我要找什麼呀?(教師根據節奏邊念兒歌邊找小小雞:「誰是小小雞,誰是小小雞,誰是一隻小小雞?它的腦袋圓,它的嘴巴尖,它是一隻小小雞!」
(5)教師請最後一個被拍到的幼兒站起來後,問大家:剛才媽媽找誰呀?(小小雞)誰是我的小小雞?(X X X)[教師引導該幼兒舉起手大聲地說:我是小小雞!(我是小小雞!)]
(二)、學唱歌曲《懶惰蟲》。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
師:現在媽媽不找小小鴨也不找小小雞了,聽聽看我要找誰呀?(教師清唱一遍歌曲)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師:剛才媽媽在找誰呀?(懶惰蟲)
(2)師:什麼樣的人叫懶惰蟲?(請幼兒自由發言)
(3)師:他的身上哪裡痛?(請個別幼兒回答)
(4)師:懶惰蟲為什麼一身都是痛?
(5)師:你們願不願意做懶惰蟲?
師:這首歌好聽嗎?(好聽)想不想再聽一遍?(想)
教師再次范唱歌曲一遍。
3.通過游戲《找懶惰蟲》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師:現在讓媽媽來找找誰是懶惰蟲?(教師根據節奏邊念歌詞邊找懶惰蟲)教師找到後問該幼兒:你是不是懶惰蟲?(不是)那就請你舉起手告訴大家「我不是懶惰蟲!」。(引導該幼兒大聲地說:我不是懶惰蟲!)
4.幼兒學唱歌曲。
(1)師:請你們伸出手來和媽媽一起找找懶惰蟲。(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2)師:懶惰蟲因為很懶,所以它什麼都不肯做,結果弄得自己這兒痛,那兒疼的,很不好受,你們願意像懶惰蟲這樣嗎?
幼:不想。
師:是啊,我們小(二)班的寶寶們可能幹了,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我們是不是懶惰蟲呀?
幼:不是。
(三)師生共同表演
師:好,勤勞的寶寶們,那我們都到中間來把我們學得這首歌表演給客人老師看好不好?
幼:好!
『貳』 小班語言教案及反思握拳歌
活動目標:
1.熟悉小動物的叫聲,能完整地念兒歌。
2.懂得和朋友見面時要有禮貌。
3.體驗和好朋友一起游戲的愉悅。 活動准備: 《你好》音樂、課件圖片:小雞、小貓、小狗、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天氣真好!老師請了好多小動物跟小朋友一起來跟我們小朋友玩。
二、學習兒歌《見面歌》
動物園到了,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吧!動物園里有很多的動物,看,都 有誰來了?
1.出示小雞圖片
提問:有幾只小雞呀?(兩只)兩只小雞見面時該怎麼問好呢?它們是 怎麼叫的? 小雞小雞見了面,嘰嘰嘰,嘰嘰嘰;
2.出示小貓圖片 小
雞真有禮貌,我們再看看還有誰來啦?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吧!
提問:小貓有幾只呢?(三隻)小貓又是怎麼叫的呢?
小貓小貓見了面,喵喵喵,喵喵喵;
3. 出示小狗圖片
提問:還有一個小動物也想來,你們猜猜會是誰呢?(小狗)我們一起
數數有幾只小狗?小狗見面時又該說些什麼呢?
小狗小狗見了面,汪汪汪,汪汪汪;
4.小動物們真有禮貌,我們小朋友也要學一學它。小朋友見面時該說些 什麼呢? 朋友朋友見了面,笑哈哈,笑哈哈!
小動物和小朋友都很有禮貌,都會打招呼,老師還給它們編了一首好聽 的兒歌,名字叫《見面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不好?
5. 完整欣賞兒歌《見面歌》(教師示範朗讀)
6.幼兒學念兒歌
7.分角色念
8.思維擴展
動物園里除了有小雞、小貓、小狗,還會有哪些動物呢?它們見面時又 會怎樣打招呼呢?(引導幼兒說出其他動物的叫聲)參考《動物圖片》
三、結束部分 今天玩的真開心,讓我們開著火車回家吧!
『叄』 小班兒歌教學反思
《含羞草》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文章,文中有許多描寫花顏色、姿態的詞語,可以作為學生摘錄、積累的好素材。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語言幫助學生體會花草不同角度的美麗動人,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又有意識的補充一些描寫花草姿態的詞語,再進行朗讀的指導,在整體...回顧,交流感受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學習了課文,你現在想對含羞草說什麼嗎?可以用上文中的一些詞句。這不僅讓學生得到了語言實踐的機會,而且讓學生有了積累課文語言之後的靈活運用,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學生也感受到了積累、摘錄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摘錄的濃厚興趣。當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摘錄「這一良好的學語文習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在課堂中這樣的訓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訓練,加以指導。
『肆』 小班語言領域稱呼歌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 語言—稱呼歌 活動目標:1、熟記長輩的稱呼並理解這些長輩內和自己的關系。容2、和同伴分享自己關於稱呼的經驗。3、懂得見到長輩要禮貌稱呼並問好。活動准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生活經驗談話,初步了解稱呼的含義。
1、小朋友的家裡都有誰?他們怎麼稱呼?
2、初步了解對長輩的不同稱呼,教師請個別幼兒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對稱呼的經驗;
小結:小朋友說的都是對家裡長輩的稱呼,稱呼是人們對他人的一種有禮貌的稱謂
二、學習兒歌《稱呼歌》
1、幼兒傾聽兒歌。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兒歌里說了哪些稱呼?
2、幼兒交流自己對兒歌中稱呼的理解
教師:這些稱呼你們都聽過嗎?知道是什麼意思,稱呼誰的?
3、幼兒討論對稱呼的理解,知道這些稱呼與自己的關系。
4、學念兒歌
前兩遍幼兒可以看教師畫面提示 ,後兩遍幼兒嘗試獨立朗誦。
三、幼兒游戲:看誰說的對
1、教師與幼兒游戲,鞏固對稱呼的認識。
2、幼兒與同伴兩兩結伴,相互游戲
四、拓展幼兒有關稱呼的經驗。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稱呼?是稱呼誰的?
『伍』 托班的反思怎麼寫
托班語言《藏貓貓》活動反思
藏貓貓游戲是寶寶們非常喜歡玩的游戲,在這個教學活動中,為了引起幼兒運用語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動開始我先和幼兒玩藏貓貓的游戲,我說: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你們先把眼睛閉好,然後我用一塊大的布遮住上半身,說:「請你們睜開眼睛找找老師在哪裡呢?小朋友們用小手指著我興奮地說:「在那裡,在那裡。」我驚訝的問:「你們怎麼這么快就找到我了啊?」小朋友們激動地說:「你的腳露在外面了。」接下來,我讓孩子們來藏,我來找,通過我和寶寶們一起玩藏貓貓游戲,從中體驗了游戲的樂趣並感受露著腳這個活動特點,為下面寶寶們更好的理解兒歌做了鋪墊。
接著我出示圖片:月亮、白雲、星星,說:「看,它們是誰啊」,小朋友們看到生動的圖片都興奮地說出了圖片的名稱,我接著說:「它們看到我們做游戲可羨慕了,也想來玩藏貓貓的游戲呢。」小朋友們拍手小手開心地說:「好,好!」於是我根據兒歌內容把月亮藏在白雲後面,星星在一旁笑,這樣幼兒在生動有趣的畫面中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我讓幼兒通過學習和理解兒歌來完整朗誦兒歌,並且啟發幼兒運用生活已有經驗遷移拓展兒歌內容,其中初步嘗試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讓幼兒理解兒歌,這樣幼兒充分地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從而培養了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最後有一個環節是創編兒歌,更確切的說是改編兒歌。在托班語言活動中,對兒歌進行改編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只是平白的讓幼兒進行改編,那麼幼兒可能只能在教室的直白的引導下進行勉為其難的創編,但從幼兒的直接感受www.jy135.com上來說,可能並沒有快樂可言。所以,我又採取了讓月亮、雲朵、星星繼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逐步將三者代入兒歌之中。在不知不覺中,幼兒就完成了對兒歌的改編。
整個活動能在寶寶們的配合下順利進行,在活動的最後我用教具小月亮親親寶寶來做為老師對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表揚、鼓勵方式。這個表揚方式很奏效,孩子們很喜歡,因為剛入園的寶寶對老師的親親、抱抱特別喜歡,這樣的方式在活動中就顯得既溫馨又符合托班寶寶的年齡特徵,活動就在和寶寶們的玩玩、說說、演演中輕松愉快地完成活動的目標要求。
『陸』 托班教案傳統童謠鵝追鵝
幼兒園教案:鵝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認識鴨、鵝的外形,了解它們的習性。
2、知道鴨、鵝有什麼用處。
3、能夠從外形上區分出鴨和鵝。
教學時間:2教時第一教時活動准備:
鴨、鵝的圖片多幅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猜一個謎語:頭戴紅帽子,身穿大白袍,愛在河裡游,"戇戇"高聲叫。猜一種家裡養的小動物。
2、出示鵝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3、問:(1)鵝的頭上有什麼?
(2)(手指鵝的頸)這是鵝的什麼?它長得怎樣?
(3)鵝的身體怎樣?身體兩邊還有什麼?
(4)鵝的腳長的怎樣?腳趾間為什麼會有蹼?
(5)鵝有些什麼顏色呢?
(6)鵝是怎樣叫的?怎樣走路的呢?
4、出示鴨的圖片,請幼兒與鵝進行比較認識。
5、相同:
(1)都有兩隻眼睛、扁扁的嘴巴、長長的頸,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腳上都有蹼。
(2)它們都會生蛋,它們的寶寶都是從蛋里孵出來的。
(3)它們的肉都能吃,毛還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絨被、羽絨衣呢!
6、不同:
(1)頭上不同,鵝頭上有肉瘤。
(2)鵝的身體一般比鴨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樣,鴨還有黑色的呢!
(4)鵝愛吃青草、青菜,鴨喜歡吃小魚、小蝦。
(5)鵝蛋比鴨蛋大。
7、今天我們認識了鴨、鵝,它們都是我們家裡養的,我們把它叫做"家禽"。現在我們來學著它們走路的樣子到外面游戲去吧!
第二教時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上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第9頁。
請幼兒觀察書上面的圖片,並說說圖片上的物品是用什麼做的?
1、教師引導幼兒認讀圖片上的物品。
2、請幼兒說說鵝還有哪些用途?
3、帶領幼兒朗誦詩歌《鵝》。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做游戲"小鵝上山坡"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