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數學活動按高矮規律推理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剪刀,並能夠按照線條進行剪紙,鍛專煉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屬2、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製作手工的習慣,能夠把所製造出來的垃圾進行合理的處理。
3、體驗製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手工紙,剪刀。
⑵ 幼兒園大班教案高矮測量反思
設計背景 經過一個暑假,大 部分孩子都長高了不少,排隊每個都在比較高矮,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設計了數學課——測量 活動目標 1 能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自然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寬窄,高矮等。2 體驗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方法。3 初步理解測量的意義,增強幼兒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測量的意義,測量物體的長短,寬窄,高矮。 活動准備 直尺,長紙條,測量用的繩子,木棍,記錄紙。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到兩種高矮差異不太明顯的植物,請幼兒比一比,哪一株植物更高一些? 2 啟發幼兒用自然工具來測量兩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測量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幼兒測量時將測量工具首尾相接。 3 分組活動:第一組用手或手臂來量桌子,門,窗的長度,寬度,說說測量的結果並且記錄下來。第二組用繩或者腳步來測量教室,黑板的長度,寬度,說說測量結果並記錄下來。第三組用棍子或者直尺來測量桌子,椅子的長度或寬度或高度,說出測量結果並記錄下來。 4 對照匯報結果引導幼兒探索:用長方形紙條自製量尺,寫上0——10的數字做成量尺。 5 交流小結,鼓勵幼兒用書,鉛筆,小棍,直尺來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
⑶ > 什麼東西是矮的_小班數學:《比較高矮》教案與反思
來動過程1、初步比較高矮。源
請一位大班幼兒和一位小班幼兒踏步走進教室,請幼兒比較誰高誰矮。請幼兒說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觀察大圖比較高矮。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教師出示兩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請幼兒觀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師總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