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大班禮儀教育 贊美同伴教案及反思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小皇帝",家裡每個人都圍繞著他們轉。因此,接受稱贊對他們來說是經常性的,但卻極少聽到他們給予別人稱贊。他們是否能正確地給予和接受呢? 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我們設計了一些社會活動,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對別人的長處,應及時給予稱贊,...而被稱贊的幼兒,應了解怎樣去接受稱贊。 活動目標: 1.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2.使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稱贊別人。 3.教育幼兒知道要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 活動准備: 故事《稱贊》,玩具,球,繩子,拋接器,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1 隨機表揚,引入活動。 (1)教師隨機表揚幼兒,讓幼兒講講聽後的感覺? (2)你們知道表揚還可以說是什麼嗎?(稱贊)稱贊也是發自於內心的對別人的一種贊揚、表揚, 2 幼兒嘗試稱贊別人。 (1)幼兒回憶別人的稱贊。 有人稱贊過你嗎?是怎麼說的? (2)對別人的稱贊。 3。聽故事《稱贊》,了解怎樣去稱贊別人。 (1) 聽故事,並猜小動物是怎樣互相稱贊的,並學習。 (2) 明知做得不好還要稱贊? (3) 你稱贊過別人嗎?你是怎麼說的? 小結: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稱贊,當別人做得不夠好時,我們更應該找出優點,去稱贊,鼓勵,那樣別人就能得到快樂,獲得成功。 4,幼兒間的互相稱贊, (1)請幼兒試著說出對同伴的稱贊。 (2)自選活動。 (3)看剛才的錄像,對同伴進行稱贊。 5, 游戲《交朋友》。 幼兒隨音樂找朋友,找到朋友後,稱贊同伴,然後輪換朋友。 6, 小結。 《稱贊》反思 針對現代孩子普遍存在的缺陷(設計意圖中提到的),我設計了"稱贊"的活動,旨在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要學會給予和接受稱贊。以下是我的反思: 以"稱贊"為主線,組織教學 活動開始,我便稱贊幼兒:手指游戲做得很好,表情好看,我很喜歡,這次活動就在我的稱贊中拉開序幕。 活動過程中,緊緊圍繞"稱贊",提出問題:故事中誰稱贊誰?怎麼稱贊的?並請幼兒學習稱贊的話。學習之後又提出新問題:為什麼要稱贊別人?這一問題讓幼兒不知所雲,而這正是孩子和許多家長不明白的。故事中的一句話讓人釋然:是你的稱贊讓我有了自信。所以我個人認為真正的理解在於多次運用稱贊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後面設計了相互稱贊的環節。 最後的環節是:拓展延伸,學著稱贊,讓幼兒當場互相真心的稱贊對方。這一練習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再次體會"稱贊"所具有的神奇作用。激勵幼兒敢於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心裡話,善於將自己真誠的稱贊送給他人。 以"稱贊"為依託,讓幼兒學會欣賞 活動的最後,幼兒能從別人的活動中找出不同的優勢,從而去稱贊別人。如:她跳舞很認真,表情好;他拍球一個接著一個等。這幾句話對我班幼兒講是一個很大的飛躍,從不稱贊到稱贊,最後能找出優點稱贊,層層遞進深入,逐步感受被別人稱贊很快樂,稱贊別人更快樂。最後為幼兒創建展示互相稱贊的平台,現場稱贊你想稱贊的人,表達對別人的羨慕贊賞之情,使幼兒情感得到升華,落實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得不夠大膽,這與年齡和積累有關,在稱贊聽課老師時,孩子們很難有話說,這說明他們還不善於觀察別人,也缺乏主動接觸別人的意識,這是今後教育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㈡ 大班語言山坡哪兒去了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生態遭到破壞後的嚴重後果。
2、理解詞語「渾濁」「漫天飛舞。」
3、體會小熊的心情變化,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要愛護自然環境。
活動准備:
自製ppt
活動重點:
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要愛護自然環境 。
活動難點:
了解生態遭到破壞後的嚴重後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喜歡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呢?你希望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子呢?
師:你們想知道這只可愛的小熊住在什麼地方嘛?(出示「小熊」 ),今天我們一起去聽一個好聽的故事《山坡哪兒去了》。
師:小朋友要仔細聽哦,聽完後回答我的問題。
二、基本部分
分段欣賞故事
(一)教師ppt播放故事(1~2)節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熊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呢?
3、小熊出去旅遊回來,看到了什麼?它的感受是什麼?(理解詞語「渾濁」「漫天飛舞)
(二)欣賞故事(3~10)節
提問:
1、小熊先去找了誰?老槐樹怎麼說的?
2、小熊還分別找了誰?它們是怎麼回答的?
(三)欣賞故事(11~12)節
提問: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究竟美麗的山坡到哪裡去了呢?
(四)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下面我們來完整欣賞故事吧!
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述故事一遍
師:我想問小朋友一個問題,請小朋友討論:為什麼小熊要搬家呢?(因為人類把樹都砍光了,沒有樹和小草保護泥土,使水土流失,環境遭到破壞,小熊沒法生活,只能離開)
師:那小朋友們,山坡還能回來么?你想對砍樹的人說些什麼呢?請你們來想想辦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我們應該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多種樹木、花草,不亂扔垃圾,向大人宣傳環保意識,這樣美麗的山坡就能回來了。
多媒體反思:
我覺得我這次的教研課,最大的敗筆就是多媒體課件,做的不精美,內容不豐富,有點馬虎的感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沒有認真地製作課件,課件上,有些內容直接就找個圖片插入了,所以大家聽過我的課,都有點聽不懂,鬍子連著辮子的感覺,從現在開始,我要多學習多媒體課件技術,下次教研課的時候,我一定會展現出製作精美的ppt展示在大家面前!
活動反思:
這次教研課,我自己覺得我進步了,以前有很多的老師在後面聽我上課,我會緊張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但是這次我其實一點都不緊張,從頭到尾的完整的上完了這節課,我還是很高興的!我最大的優點就是講述故事內容的時候,陰陽頓挫,十分的生動,表情豐富!但是我的臉上沒有笑容,下次要微笑著去講述故事,就更好了,我的缺點就是我在提問方式上有不少問題,還有我好像講述故事內容的時候沒有過渡語言,這點以後需要改進。作為一名新老師,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爭取下次的教研課上的再好一點!加油!
㈢ 幼兒園大班最簡單的語言故事教案
你好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喜歡方格子老虎為別人著想的情節。
2.在兒歌節奏游戲中,體驗韻律的樂趣。
3.感受為他人著想的"愛",能帶來快樂。
二、活動准備:故事PPT,方格子紙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書,是什麼書呢?(播放PPT1)幼:方格子老虎師:哦~方格子老虎,看見書名,你們有沒有什麼疑問呢?
幼:為什麼是方格子老虎?
師:對呀,老虎哪有方格子,這是最大的疑問。
恩?難道這是機器老虎嗎?
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講前半部分故事,播放PPT這是一隻剛剛出生的老虎寶寶,和所有的普普通通的小老虎沒什麼兩樣的一隻老虎寶寶。
和所有的爸爸媽媽一樣,虎爸爸和虎媽媽剛剛做了爸爸媽媽,他們興奮的不得了,忙進忙出,忙得不可開交。
你看(播放PPT),虎爸爸興沖沖地走出了房門,他要去為小老虎買一罐黑色的油漆。原來,一般的小老虎剛剛出生的時候,身上是沒有花紋的,都是爸爸媽媽用油漆畫上去的,等它長大了,才會有條紋,而虎爸爸來到了油漆商店,他想要自己的兒子變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小老虎,一般的普通的老虎條紋都是橫條紋,虎爸爸決定為自己的兒子畫上豎條紋,這樣才能顯得自己兒子與眾不同。
可是(播放PPT),虎媽媽說:我的兒子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在條紋上與眾不同,所以還是畫橫條紋。虎爸爸說:畫豎條紋。虎媽媽說:畫橫條紋。"豎條紋"..."橫條紋"..."豎的"..."橫的"...虎爸爸和虎媽媽越吵越生氣...
他們終於(播放PPT)吵累了,他們氣呼呼地爬上了床,虎爸爸豎著睡,虎媽媽橫著睡...
2.提問幼兒:你的家人有沒有像虎爸爸虎媽媽這樣吵架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家有這種情況嗎?
幼:有(沒有)師:爸爸媽媽和家裡的其他人,爺爺奶奶等家人,也有像他們一樣吵架吵得很生氣的時候嗎?
幼:我爸爸和我媽媽經常吵師:不過,有的時候,是為了愛才吵幼:我爺爺和我奶奶又吵架師:哦~爺爺奶奶最會吵了,他們年紀越大,越相愛,越相愛就越要吵(有的時候越親越要吵)師(小結):小朋友們,其實家人之間就會像虎爸爸虎媽媽那樣吵架,難免會有吵架的時候。可是吵架總是不快樂的,總是會讓人越吵越生氣。
小老虎看見自己的家人,爸爸媽媽因為吵架,那麼不快樂,怎麼辦呢?他心裡很難過,他悄悄地爬下了床,心裡在想,有什麼辦法讓他們快樂起來呢?
3.提問幼兒:當你的家人吵架時,你有什麼辦法讓他們快樂起來呢?
師:你的家人吵架時,你有什麼辦法讓他們快樂起來呢?
滿意請採納
㈣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快樂是什麼活動反思
大班閱讀《快樂是什麼》 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推測人物間的對話。 2.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快樂,知道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3.大膽講述各角色的快樂,嘗試用簡單標記製作快樂計劃。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快樂,知道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活動准備 大圖書,音樂,故事讀本...人手一冊,黑板,各種職業的圖片,空白快樂計劃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師幼一起做律動。 (2)教師:誰能告訴我你聽到了什麼?在和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律動時有什麼感受呢?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你們認為快樂是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 2、談話引出故事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來跟小朋友學習一個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呢?出示大圖書的封面——《快樂是什麼》   (2)、小朋友你們平時遇到過什麼快樂的事情嗎?誰能把自己認為最快樂的事情說出來給老師聽呢?(幼兒自由回答)   (3)、提問個別家長,讓家長也說說自己最快樂的事情?(個別回答)   (4)、教師總結:爸爸、媽媽說得太棒了!
㈤ 大班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故事中狼、兔媽媽、小兔的對話。
2、願意在集體中進行表演,感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背景圖一幅(房、樹、草、花),小兔形象各一個。
2、「小兔乖乖」的音樂一首。
3、小兔頭飾若干,狼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 以藝術形式(欣賞小兔乖乖的音樂)導入,讓小朋友感知故事大概內容以及引發幼兒的興趣。
(1)親愛的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件禮物,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放音樂-------小兔子乖乖。
(2)師:小朋友聽了這個音樂後,能不能告訴老師,歌曲中有哪些小動物,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內容,讓學生感知故事的整體情節。
3、出示教具(背景圖、小兔形象),教師提出問題後,學生邊回答老師的問題邊出示教具。
(1)小朋友看看我們這張圖里有些什麼?出示背景圖,讓學生找出房、樹、草、花。
(2)兔媽媽有幾個寶寶,分別叫什麼名字?
(3)兔媽媽是怎麼樣讓小兔子開門的?說了些什麼?唱了些什麼?那麼大灰狼呢?
(4)小兔子聽到是媽媽的聲音時是怎麼回答的,聽到大灰狼呢?
4、教師簡單復述故事內容,讓學生再次感受故事的內容。
5、請能力較強的小朋友來扮演故事中的動物,表演故事的內容。
6、結束: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的角色,教師分別扮演兔媽媽、大灰狼的角色一起來做:「小白兔跳跳」的游戲,以分辨兔媽媽與大灰狼的聲音,強化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與熟悉,並讓小朋友在游戲中愉快的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學唱「小兔子乖乖」這首兒歌,能分辨兔媽媽與大灰狼的聲音,並知道小兔子的回答,讓幼兒感受到快樂。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㈥ 大班故事耳朵有什麼用教案及反思
活動名稱:有用的耳朵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玩玩、說說,知道耳朵的用處。
2、懂得要護自己的耳朵。
活動准備:ppt、各種聲音、裝有沙子、豆子、報紙的鐵罐3個。實物:眼鏡、耳機、聽診器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談話導入
1、師念謎語
——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這個謎語就在我們自己身上,猜猜看究竟是什麼。
——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
小結:原來是我們的耳朵,耳朵朋友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了。
二、討論耳朵的用處
1、聽聲音猜物品:
(1)出示3個鐵罐,問:我帶來了幾個罐子?
(2)前幾天,我在罐子里裝了些東西,一個裝了報紙、一個裝了豆子,一個裝了沙子,可是,現在我自己分不清了,你們能幫幫我嗎?
(3)分別搖一搖,聽一聽猜測不同罐子里的東西。
小結:我們的耳朵可以用來聽聲音,根據不同的聲音,我們能猜出這是什麼。
2、聽聲音小游戲
(1)你聽到過什麼聲音?
(2)今天我這里也有幾種聲音,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它是什麼聲音?(播放唱歌聲、鈴聲、鞭炮聲、爆炸聲等)
(3)游戲「考聽力」。
小結:我們的耳朵真有用,可以聽到這么多的聲音,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3、散文欣賞:耳朵有什麼用。
——讓我們一起用耳朵來靜靜欣賞一段錄音,聽聽看,裡面有誰,他們的耳朵有什麼用?
幼兒欣賞散文《耳朵有什麼用》
欣賞後交流討論
——剛才散文里講到了誰?他們的耳朵有什麼用呢?
(1)醫生(看病的圖片),請幼兒用聽診器直接聽身體里的聲音。
小結:醫生用耳朵戴著聽診器,聽出你是健康還是生病了。
(2)飛行員(飛行中的圖片)
小結:飛行員用耳朵戴耳機,接受地面的命令。
(3)接線員(播放接線員工作的圖片)
小結:接線員用耳朵聽電話。
4、耳朵的其它用處
(1)耳朵除了聽聲音,還有那些用處呢?
(2)請戴眼鏡的幼兒讓小朋友觀察討論
(3)請幼兒觀察戴耳環的演員,和耳朵夾筆的營業員圖片,交流討論。
小結:有了耳朵,可以戴上耳環讓自己更漂亮,我們要戴眼鏡,也要靠耳朵。我們雖然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可是我們都知道,耳朵用處很大。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自己的耳朵。
三、怎樣保護耳朵
1、耳朵有這么多的本領,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耳朵呢?
小結:我們知道了要保護耳朵,可以不發出噪音,不能把東西塞進耳朵里,不隨便挖耳朵。讓我們一起保護耳朵、保護身體,做一個健康寶寶。
㈦ 大班故事呆若木雞教案的課後反思
大班語言教案反思復一:大班語言:制《落葉》教案與反思
教學經驗:
1、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教育活動,使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在與同伴、老師的活動中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2、提供了良好的質疑環境,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大膽提問,踴躍釋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強了幼兒提問的信心;一句「大家說的真好!」進一步提高了幼兒釋疑的興趣。
3、為幼兒提供了運用語言的機會。在幼兒進行仿編前,採用小組或三三兩兩自由討論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有說話的機會,他們說話的願望得到了滿足。
4、綜合藝術,照顧全體,使人人都能參與想像、講述活動。用繪畫的形式讓幼兒把仿編的內容畫出來,活動後便於幼兒再次交流。
㈧ 幼兒大班故事教案狐狸和山羊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要內容,並能用響亮的聲音、較完整的語言講話。並有禮貌講話的意識。 2、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知道不能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發展他們的想像力。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二、活動准備: 1、與故事相關的圖畫、頭飾、道具等。 2、本班幼兒排好的情景表演。 3、布置好的情景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吸引幼兒。 出示狐狸。"你們喜歡狐狸嗎?為什麼?""今天這只狐狸跟以往的不一樣,到底是哪裡不一樣呢?我們來聽故事《光說不做的狐狸》就知道了。" 2、幼兒欣賞故事,熟悉理解故事。 (1)幼兒欣賞故事,說說故事中的狐狸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它說話不算話,只知道說卻不做。並說說自己有沒有光說不做的時候。)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故事。 (3)先後出示三幅圖畫,幫幼兒回憶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動作。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3、幼兒自選頭飾表演,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指導語:看了他們的表演,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呀? 4、玩游戲"小動物種菜"。 (1)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指導語:大象伯伯家有很大一片的菜地,是空空的。他想請小動物幫幫他,讓他的地里種上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你們覺得可以種什麼呢?(幼兒說說) (2)交代游戲玩法:說完自己想種什麼後,去拿一樣工具一些種子到菜地里去種。先用鏟子翻翻地,再澆水,最後撒種子。幾名幼兒與教師一起扮狐狸。秋天到了,小動物去收獲果實,用禮貌的語言請客人吃自己的東西。 5、活動結束,收拾場地。 附故事:光說不做的狐狸 春天到啦,小動物們都忙著種菜種瓜。只有狐狸動盪盪西逛逛,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做。 這天,他來到熊大哥家門口,看見熊正正准備刨地。他走過去問:"喲,熊大哥,你准備種什麼呢?"熊說:"是你呀,狐狸,我打算種紅薯,你准備種什麼呢?"狐狸拍了拍胸膛說:"我想種一大片西瓜,夏天吃西瓜,又甜又解渴。到時候我送你一個。" 與熊說了再見,狐狸又來到山羊姐姐的家門口。看見山羊正准備澆水。他走過去問道:"喲,山羊姐姐,你准備種什麼呀"山羊說:"噢,我打算種白菜。你准備種什麼呀?"狐狸搖頭晃腦的說:"我想種人參,多有營養啊。到時候我送你一支。" 離開山羊的家,狐狸又來到小兔子家門口。小兔子正在家門口的地里撒種子。狐狸走過去問:"小兔子,你在種什麼呀?"小兔子說:"我在種蘿卜。你准備種什麼呀?"狐狸神氣的昂著頭說:"我想種草莓,又酸又甜真好吃,到時候我送你一籃。"其實呀,狐狸根本什麼都沒有做,只是嘴裡說說罷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