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中班 教案應該怎麼寫
一、來教材的選擇
我們自選擇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課的內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的,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制定原則上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一個活動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確定:
1、認知
2、能力
3、情感
如兒歌《過橋》的目標是:
1、學習口齒清楚、聲音自然地朗讀詩歌。
2、嘗試簡單地仿編。
3、體驗活動的樂趣。
目標1 學習朗讀、學習兒歌是知識層面的,是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目標2 嘗試簡單地仿編是能力層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鍛煉;
目標3 體驗活動的樂趣是情感層面的,是情緒的體驗和表達。
Ⅱ 幼兒園教案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明白故事中小烏鴉拒絕玩耍是為了捉蟲子照顧年邁的媽媽。
2.技能目標:為故事排序,講述故事時能夠用不同的語氣表現喜鵲和燕子的心態變化。
3.情感目標:喜歡聽故事,感受小烏鴉對媽媽的愛。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活動難點:感受故事所蘊含的親子間情感。
三.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頭飾;故事圖片
2.經驗准備:幼兒有過幫媽媽做家務的經驗。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謎語導入:東牆站個黑大漢,身上背著兩把扇,走一走來扇一扇,哇啦哇啦亂叫喚。你們猜猜,它是誰呀?(烏鴉)
(二)展開部分
1.分段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第1段,提問:小喜鵲找烏鴉做什麼?小燕子找烏鴉做什麼?小烏鴉為什麼不出去玩?
(2)講述故事第2—4段,提問:小烏鴉捉蟲給誰吃的?
(3)講述故事第5段,提問:小烏鴉為什麼捉蟲子給媽媽吃?
2.「故事卡片」排序,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組織幼兒分組擺放故事卡片
(2)根據排放正確的圖片,嘗試講述故事內容。
①小喜鵲、小燕子邀請烏鴉都是怎麼說的?(「小烏鴉,我們一起xx好嗎?」)
②小烏鴉拒絕小喜鵲、小燕子的邀請時是怎麼說的?(「不行,我不能xx,我要捉蟲子」)
3.分發頭飾,進行角色扮演
(1)引導幼兒在小喜鵲和小燕子邀請小烏鴉時用友好,輕松的語氣
(2)引導幼兒表現小喜鵲和燕子嘲笑烏鴉時的語氣(可以提高音量,捏著嗓子表現嘻嘻哈哈的笑話聲。)
4.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討論
師:小烏鴉為了照顧媽媽給媽媽捉蟲子吃。那小朋友們,你們在生活中能夠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Ⅲ 幼兒園教案如何寫,幼兒園怎麼寫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來案例,是教師不自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Ⅳ 幼兒園的教案怎麼寫完整版的
1、活動名稱
題目格式應為:*班***活動:*********
活動名稱要簡潔明了,如果是綜合活動、主題活動或半日活動,也要註明。
2、設計意圖
扼要闡述活動設計主題內容選材、生成的背景,對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等。
3、活動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符合綱要的精神,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從幼兒發展的角度書寫目標,可用「能」「會」「掌握」「學會」「明白」「懂得」等詞語;目標不宜籠統,要具體明確,出現具體的經驗,可操作,可衡量;目標數量不宜過多,重點呈現新的經驗和需要重復的重要經驗。以2-3條為宜; 目標應直接、明確呈現經驗,不需要先呈現途徑和方式,還要避免直接敘事,不直接呈現經驗,目標的書寫按照活動經驗獲得的相對先後順序排列。
4、活動准備
包括物質准備和心理准備。
物質准備包括圍繞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支持其學習的活動環境、活動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稱,有場地布置的教學活動,需畫出場地布置示意圖。如需要幼兒用書,放在活動准備的最後一條。材料也不宜過多過雜,要從目標和環節的實際需要出發。
心理准備根據活動需要制定,可有可無。
5、活動過程
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實際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課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教學過程要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充分體現師幼互動。
活動環節中應說明教師干什麼,引導幼兒干什麼,每一個環節一定要有幼兒,教師的言行以調動幼兒學習為目的。
准備的材料應該在環節中用上,活動中使用的材料應在准備中有交代;任何自編自創的游戲、操節、紙工等,必須說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6、活動延伸,保證活動時間和運動量。
7、早操前十分鍾,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玩具、材料,做好參加早操活動的准備。
提醒幼兒入廁:照顧幼兒解便,一般情況下,要求幼兒大小便自理,在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報告老師,對個別自理有困難的,保教人員應加以協助。指導幼兒便後用流水洗手。
整理服裝:指導幼兒在早操前相互檢查服裝及鞋帶,冬天脫去大衣和不戴圍巾手套。
Ⅳ 如何寫幼兒園教案
如果不知道如何寫,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教案參考,結合自己幼兒園現狀,修改調整一下就好了.
Ⅵ 幼兒園上課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情節,豐富詞彙「自豪」、「茉莉花」。 2.通過欣賞歌曲、講述圖片理解故事的內容和詞彙。 3.懂得朋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活動准備 1.茉莉花的實物或圖片。 2.《好一朵茉莉花》歌曲磁帶。 3.配樂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好一...朵茉莉花》,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播放歌曲《好一朵茉莉花》,教師和幼兒可以輕輕哼唱。 ★教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麼?你見過茉莉花嗎? ★教師出示實物或圖片介紹茉莉花,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這種小白花叫茉莉花,有股淡淡的清香。有一位老奶奶就特別喜歡這種花,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熊奶奶的茉莉花》。 2.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一遍故事。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是誰最喜歡茉莉花? ★教師:後來為什麼熊奶奶的茉莉花都沒有了呢?熊奶奶為什麼要把茉莉花送給別人?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3.欣賞配樂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為什麼熊奶奶開始時不覺得茉莉花香呢? ★教師:熊奶奶為什麼要把茉莉花送給小動物們? ★教師:熊奶奶看到只剩下綠葉的茉莉花時,心裡怎樣想? ★教師:後來她為什麼自豪地笑了?什麼叫「自豪」? 活動建議 ★教學變式:教師在活動的第3環節中,可以讓幼兒試著復述故事。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開展「你快樂,我快樂」的活動,讓幼兒在園、在家開展給別人送快樂的活動,為別人做一件事,從而真正地體會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道理。 ★環境創設: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布置茉莉花及其他花卉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欣賞。 ★領域滲透:在科學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觀察認識茉莉花以及其他夏天開放的花卉,豐富幼兒關於花卉的知識和經驗。 教學材料 [童話] 熊奶奶的茉莉花 夏天的時候,熊奶奶種的茉莉花開出了香香的小白花。「真香啊!」小動物們說。他們每天都跑到熊奶奶家去聞花香。 「我並不覺得花香啊,」熊奶奶問熊爺爺,「是不是我老了,聞不出花香了?」 「不,只是因為你生活在花香里。」熊爺爺說,熊奶奶笑了。 第二天,當小動物們又來聞茉莉花香時,熊奶奶便採下好些花,讓他們帶回家去。小動物們驚慌地縮回手說:「熊奶奶,我們不要,我們只是來聞花香的。」 「帶回家去吧。」熊奶奶說,「讓更多的朋友聞到花香,那有多好。」沒幾天,熊奶奶家的茉莉花就被採光了。 夜裡,熊奶奶和熊爺爺坐在院子里喝茶,熊奶奶望著只剩下綠葉的茉莉花,有點傷心。熊爺爺拍拍熊奶奶,說:「你聞聞,有什麼味?」 熊奶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哦,整個天空中,似乎都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呢! 「真香啊。」熊奶奶說完,自豪地笑了。因為她知道,這份清香,是她親手傳播的呀。
Ⅶ 幼兒園教案怎麼寫
提供幾篇主題教案,希望能幫到你。
幼兒園消防安全教育教案:防火知多少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課件、圖片、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防火;
難點:自救。
活動過程
1、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3、通過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志。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⑤認識「嚴禁煙火」的標志。
4、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5、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萬一著小火了怎麼辦?著大火了呢?困在房間里?公共場所著火怎麼辦?
6、游戲:「安全防火自救」游戲。通過游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動延伸:認識標志,設計標志。讓幼兒為不同的場所設計並張貼相應的「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志。
活動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寧。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後的火魔,正窺視著我們。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為灰燼,可以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對於火,幼兒缺乏相應的防火知識和能力。因此,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強幼兒防火安全教育至關重要。
國慶節主題活動: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設計意圖:
為了讓幼兒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了解自己的祖國,在國慶節來臨之際,我園開展了「慶祝祖國媽媽生日」的活動,看著冉冉升起的的國旗,小朋友們顯得格外的莊重,他們自豪的唱著國歌,幼小的身體站得筆直,小眼睛全神貫注的注視著,彷彿他們也知道祖國艱辛的歷程,他們感慨的說「祖國媽媽節日好,謝謝祖國媽媽」!
活動名稱:
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活動目標:
1、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十月一日),知道國慶節是中華人民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2、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熱愛自己的祖國。
活動准備:
國旗,歌曲磁帶,生日蛋糕等。
活動環境:
掛起中國的五星紅旗,製作彩紙狀。
活動室內拉起彩色的拉花,橫幅《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快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做神秘狀,出示生日蛋糕。
教師:這是什麼,是誰要過生日?
2、聽音樂,看國旗,了解10月1日是祖國的生日。
聽音樂,看國旗
教師:小朋友看國旗,聽音樂,聽完後,你們就會知道是誰要過生日了!
教師:是誰要過生日了?祖國的生日是幾月幾號?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和幼兒再次看國旗,也可隨歌曲輕輕拍手哼唱。
3、引導幼兒觀察節日環境,,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4、點蠟燭,吃蛋糕。
教師點蠟燭,引導幼兒許願:心裡想一句祝福祖國生日快樂的話。
大家面對國旗齊聲唱生日歌,然後集體吃蠟燭。
幼兒按序取蛋糕,並說出想好的祝福。
5、分享快樂
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媽媽生日的祝福。
中秋主題活動:中秋節真快樂
活動目標與准備: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風俗,體驗節日的快樂;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活動開展前,進行牆飾布置,牆飾的主要內容包括花燈、嫦娥奔月圖等;給幼兒講述關於月亮的故事、中秋節與月餅的傳說
活動目標與准備: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風俗,體驗節日的快樂;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活動開展前,進行牆飾布置,牆飾的主要內容包括花燈、嫦娥奔月圖等;給幼兒講述關於月亮的故事、中秋節與月餅的傳說;美工課上,幼兒學會了用橡皮泥捏月餅,會沿著扎有小孔的月亮圖形紙撕月亮(提供用縫紉機扎出小孔的月亮圖形紙;製作投影片或掛圖:一幅中秋節夜景圖,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投影片或圖片;錄像帶:中秋賞月;音樂磁帶《飛月夜》、《月光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牆飾的變化,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中秋節夜景圖,引導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月亮,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分別出示四張不同形狀的月亮投影片或圖片,啟發幼兒想像,月亮像什麼?(如:像彎彎的小船、像一塊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餅、像圓鏡子等。)
3、放錄像:「中秋賞月」,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獲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4、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錄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放錄音),一邊品嘗月餅和秋天的水果,共享節日的快樂。
6、操作活動:幼兒用橡皮泥捏月餅、撕月亮(用縫紉機扎出小孔,變成月亮的形狀,讓幼兒撕下來。)
活動區域設置與日常活動組織:
1、組織幼兒參觀大班的游戲「樂樂月餅超市」;觀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畫《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區,提供月餅盒子、橡皮泥、吹塑紙、蠟光紙等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創造性地表現月亮和月餅。
3、在圖書區提供嫦娥奔月,吳剛砍伐桂花樹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在語言區幼兒看月亮圖片說月亮的詩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將自己熟悉的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或兒歌講給同伴聽。
5、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與家長溝通計劃:
1、活動前,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月餅的歌曲或詩歌。
2、請家長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將觀察到的月亮畫在紙上,裝訂成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簿。
3、請家長帶幼兒到食品超市,觀看各式各樣的月餅。
4、活動在中秋節前一天進行,中秋節晚上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賞月活動,創編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話傳說中遠古時最著名的射手,曾經為人間除了許多凶禽猛獸,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個明月當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從王母娘娘那裡要來的長生不老葯。嫦娥吃下葯以後,身子突然輕飄飄地飛了起來。她身不由己地飛出了窗口,越飛越高,升上了夜空。飛啊飛啊,一直向月亮飛去。到了月宮,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間。她叫玉兔為她搗葯,想吃些能降落人間的靈葯,回到羿的身邊。可是玉兔沒有搗成靈葯,於是嫦娥便成了月宮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這個故事經過世世代代的流傳、補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時候人們中秋拜月的對象。
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雲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後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像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隻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Ⅷ 幼兒園上課的教案怎麼寫
一、活動內容
二、活動目標
三、活動准備
四、活動過程
五、活動延伸
Ⅸ 幼兒園教案詳案怎麼寫
活動名稱:蓋樓房
適應年齡:1歲9個月---10個月
設計意圖:本設計意在讓幼兒能和父母共同游戲,使幼兒感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一般1歲9個月到10個月的孩子,它的心理特點就是喜歡將熟悉的形狀匹配,還喜歡帶著物品上床,還喜歡給容器蓋上蓋子或打開,也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也會認識幾種不同的形狀。在日常生活當中,幼兒還可以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生理發育方面會開口表述個人需要。會說出常見物的用途。根據他們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特點,特設計了此親子游戲。
活動目標:1、體驗歡快情緒,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2、能將各種積木進行築房,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
3、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
活動過程:(一)准備部分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熱身運動,跑步成圓形站立。
(2)一起做《圈圈操》。
(二)進行部分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搭「轎子」的方法。體驗共同歡快的情緒。
(2)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相互介紹方法,看哪一種方法最好。
(3)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進行蓋「樓房」的游戲,裁判員介紹方法和規則。
方法:游戲開始時,由爸爸媽媽手腕手交錯相握,搭成「轎子」自己的孩子坐在「轎子」上,把蓋「樓房」所用的一塊三角形積木、兩塊長方形積木、兩塊圓柱形積木抱在懷里。
Ⅹ 幼兒園公開教案怎麼寫
設計意圖:
《我長大了》選自《西安教育出版社》中班的一篇課文。通過這節課的教育使幼兒能夠藉助圖畫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自己的身體、外貌、生活、學習、能力等等都在發生變化。通過觀察自己的變化感知每個人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定的特點,使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講述,達到「我能說、我想說、我要說。」的目的。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熱愛自己的情感,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特長,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
教學准備:
嬰兒掛圖、嬰兒期使用的小物件、小用品,幼兒期使用的物件,用品,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圖片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方式發現自己長大了。 2、從多方面討論了解自己學會的新本領。 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教學難點:在集體面前能夠大膽表現自己的特長。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大膽進行講述的習慣。 2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 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發現自己的變化。
1、出示嬰兒圖片,讓幼兒感知剛出生的自己很小很小。 2、嬰兒期的用品展覽,感知自己很小很小。
二、集體分享交流:
1、出示幼兒期的圖片、用品,比較過去與現在自己的變化。(身體上、外貌上、穿著上、吃飯的用具上) 2、說說長大後的自己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3、你長大了嗎?你能做些什麼? 4、出示掛圖,大膽講述圖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