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小班生成教案

幼兒園小班生成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04:03:51

『壹』 幼兒園小班教案科學我的身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小班幼兒熟悉身體各部位位置和名稱。 2、在說一說、動一動、想一想中感受身體的奇妙,體驗活動的快樂。 1)活動重點:熟悉身體各部位 2)活動難點:遷移用其他身體部位替換肩膀 3)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在音樂伴隨下,幼兒與教師一起扮演可愛的小貓唱唱跳跳,體驗愉快的情緒。 (二)、游戲:「老師說我來做」 如摸頭、拍肩、跺腳、摸摸小臉、摸摸耳朵等,變換不同身體部位,幫助幼兒熟悉身體各部位位置和名稱。 (三)、「自己拍手找朋友」 教師:我們身體上有許多寶貝,頭、肩膀、手、腳、眼睛、鼻子、耳朵等等,我想找個好朋友用身體寶貝做游戲,誰願意? 教師示範:如:拍手拍手——碰肩膀(教師邊動作邊說,幼兒模仿) 鼓勵幼兒自己拍手找朋友做動作。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活動,發現幼兒好的想法,及時鼓勵,隨機捕捉幼兒生成出的有價值信息,給予支持。 四、「與好朋友互拍雙手動作」 教師提供音樂,讓幼兒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與同伴一起體驗活動的快樂,感受身體的奇妙。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表現。 五、遷移: 教師啟發幼兒用其他身體部位替換肩膀。 此教案適合小班教學,僅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發表自己的獨到觀點,得到雙贏.

『貳』 幼兒園小班教案整理物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整理物品:【活動目標】

1、學會以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養成自己整理玩具的習慣。

【活動准備】

小兔頭飾一個,奶瓶6個,奶嘴6個,鍋子8個,鍋蓋8個,瓶子6個,瓶蓋6個,糖果,禮物盒,小動物。

【活動過程】觀察物品

1、兔姐姐:小朋友們好,我是兔姐姐,我有點不舒服,聽說我們小一班的寶寶很能幹,想請你們幫我去我家整理一下,好嗎?

2、師:小朋友,兔姐姐請我們幫她整理東西,你們願意嗎?那我們出發吧。(在教室繞一圈)

3、師:哇!兔姐姐家真的很亂呢?這是什麼啊?(奶瓶)它的好朋友是誰呢?(奶嘴)我們來找一找。

4、這又是誰呢?(瓶子)它的好朋友又是誰啊?那他的好朋友在哪呢?哪個才是他的好朋友呢?(試一試)這又是誰啊?(鍋蓋)它的好朋友是誰呢?(出示瓶子,奶瓶,鍋子)小結:原來這些東西要選合適的才能成為好朋友啊。

整理物品:

師:這邊整理干凈了,可是兔姐姐家後面的桌子上還是很亂呢?請你們去整理一下吧,找到他們的好朋友,好嗎?(幼兒整理)師:你們都整理好了么?你整理的是什麼呢?他的好朋友是誰啊?(幼兒說一說)

誰多誰少:

1、兔姐姐:你們整理的真干凈啊,我給你們准備了糖果,但是要請你們自己包起來了,好嗎?

2、展示如何包裝禮物

3、教師帶小朋友包禮物。

4、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包禮物吧,記住哦,一個盒子放一顆糖果,找到合適的蓋子蓋好。

5、師:你們都拿到禮物了嗎?有個小朋友沒有禮物呢,你們能想想辦法嗎?(幼兒說一說)

6、師:好了,我們拿著禮物回去吧。

(2)幼兒園小班生成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整合教育活動方案:

1、《幼兒園整合教育活動方案》是由專業人員與幼兒園合作,在學習《綱要》的過程中反思教育實踐,從而開發和研製的一套符合《綱要》精神和幼兒發展需要和興趣的「教育參考」。

2、它集中體現了所有編寫人員多年來的實踐研究和理性思考:為每個幼兒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相信每個幼兒具有發展潛能;引導幼兒體驗國內外多元文化;尊重幼兒個性和諧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生存能力的主動學習者。

3、也是對近幾年來師生共構活動的整理和提煉,同時還體現了「為廣大的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供空間」的課程實施理念。

『叄』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來當媽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穿脫衣服的方法。 2.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增強自我服務和幫助他人的意識。 [活動准備] 故事《秋克的故事》,衣服(開衫,套頭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講述故事——《秋克的故事》 2.師幼共同討論,認為秋克的做法不對。 3.鼓勵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習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 4.教師提出問題:「穿脫衣服應該自己做還是需要他人幫助?」 5.今天我們學習如何穿脫衣服。 二、學習穿脫衣服的方法。 1.教師展示衣服(開衫),帶領幼兒認識衣服的領子,袖子,扣子,底邊和衣服的里外。 2.教師展示穿脫衣服的方法。(邊示範邊講解) 1)穿開衫「蓋被子」就將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兩只手分別從袖筒中伸出來;底邊對齊扣扣子(從下到上)。脫開衫;「解扣子」「小老鼠出洞」衣服放平整。 2)穿套頭衫:「寶寶鑽進大洞洞,腦袋鑽進中洞洞,小手伸進小洞洞」;兩手抓住衣服的邊,將頭套進衣服內。脫衣時,「小手出小洞洞,腦袋鑽出中洞洞」,整理好衣服。 三、穿衣服比賽 教師在每位小朋友的小椅子上分別放一件套頭衫和一件開衫,請幼兒跑到小椅子旁邊迅速穿衣服,先穿完的小朋友舉手示意教師,然後教師讓大家說一說哪個小朋友穿衣服方法正確?哪個小朋友穿得最整齊。 四、游戲:《我來做媽媽》 1.把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做「媽媽」,一組做「寶寶」 2.進行「媽媽」為「寶寶」穿衣服的游戲。 3.轉換角色游戲重新進行。 [活動延伸] 1.平時指導幼兒正確穿脫衣服。 2.在娃娃家投放娃娃和符合節令的衣服,讓小朋友扮演「爸爸」或「媽媽」,幫助「孩子」穿脫衣服。 3.請家長指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獨立的穿脫衣服,能夠將衣服穿戴整齊。 [活動反思] 1、經過教學活動和平時的引導,幼兒都能主動的自己穿脫衣服,有部分幼兒穿的不整齊,今後家園配合,逐漸提高。 2、穿衣訓練,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提高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同時,特別是游戲《我來做媽媽》,滲透幫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做媽媽的辛苦,從而產生不再麻煩媽媽的想法。 附:秋克的故事 秋克要去看外婆,媽媽怕他肚子餓,在他口袋裡放了兩個煮雞蛋,讓他在路上吃。 走了一會,秋克的鞋帶散開了。他走回家,叫媽媽幫他繫上,系好鞋帶,跨著大步走了一會,秋克想起該吃雞蛋了,有走回家,叫媽媽幫助剝雞蛋。吃了雞蛋,秋克大步走過電影院。嘩!下雨了。秋克沒帶傘,又回家去拿。 媽媽幫秋克換上干凈的衣服,撐著傘在路上走著。沒過多久,雨停了,太陽出來了。秋克抬頭看天空,腳一滑,又摔倒了,秋克爬起來,一陣風似的跑回家:「媽媽!我在外婆家樓下摔倒了!」 [設計意圖] 陽春三月好天氣,這個季節孩子入園、離園時需加外套。我班大部分孩子沒有積極主動自己穿脫衣服的意識,而是需要老師或家長幫助;個別孩子吃飯需要老師喂;鞋子穿不好……。他(她)們的年齡四周歲左右,應該培養他們自理能力,教育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肆』 幼兒園小班教案禮儀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禮儀,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一、結合活動,禮儀教育課程化,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案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學計劃,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 我們可以把禮儀教育的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兒歌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和老師自編及收集,使孩子們知道了那些是禮儀,禮儀都有那些行為,也了解了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禮貌用語我知道》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的用語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同樣可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手工課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用,象剪刀、膠水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要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需要別人幫忙時「請幫幫我」。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知識的運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到別人了,老師可以隨機教育,讓幼兒向別人說「對不起」。 二.結合生活,禮儀教育實用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和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就餐禮儀包括餐前禮儀包括餐前禮儀、使用餐具禮儀、就餐時的禮儀、餐後禮儀。儀表儀態禮儀包括:儀容、形體禮儀、穿著禮儀、坐立行的姿態。 因此,禮儀的內容決定了禮儀教育應是在生活中習得,並應用於生活中。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處;能文明用餐;能安靜入睡,不影響他人睡眠等等。雖然生活是自然、隨意、漫不經心和未經系統設計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學效果,沒有集體教學來得立竿見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復一日的不斷重復,使得我們可以進行長期的規則,並日積月累的形成和鞏固良好的禮儀。 三、結合游戲,禮儀教育輕松化。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儀教育,並理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在游戲中,幼兒為了把游戲玩好,在與同伴交往,與材料交互作用過程中樂意抑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並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為此,我們盡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游戲。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開設了「娃娃商場」游戲,要求營業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會說「你好,請問想買什麼?」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娃娃家」開展 「做客」游戲,讓幼兒學會說:「請進,請坐,請喝茶」,通過這類游戲,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禮儀習慣練習,使孩子們良好的禮儀習慣得到進一步的鍛煉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孩子們真正養成習慣,我們指導幼兒將游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讓孩子習得良好行為規范

『伍』 幼兒園小班教案《學做好寶寶》

設計意圖: 我發現小班幼兒在與別人交往時不太會使用禮貌用語,根據小班幼兒喜歡在情景中學習、喜歡模仿等特點,我採用源於生活的情景表演,拍攝了一些發生在幼兒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積極引導幼兒體驗、感悟、辨析、評價,使幼兒產生學習使用禮貌用語的願望。 活動目標: 1.感知在不同的情景下應使用合適的禮貌用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排練情景表演「去兔媽媽家做客」(由配班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 2.拍攝錄像片段,內容如下: 片段一:起床時,一幼兒不會拉拉鏈,向另一幼兒尋求幫助。 片段二:媽媽下班回到家,幼兒遞上拖鞋。 片段三:小區里,一幼兒在玩鞦韆,另一個幼兒也想玩,於是兩人商量。 片段四:公交車上,一阿姨給幼兒讓座,幼兒坐下後對阿姨說了一句話。 3.活動室四周張貼幼兒進園、離園、和同伴遊戲等場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 1.觀看情景表演。 師:今天兔媽媽請了好多小動物來家裡做客。請你們仔細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的表現怎麼樣。 (表演內容:小花貓輕輕地敲門,兔媽媽問:「是誰呀?」小花貓說:「是我。」兔媽媽開門:「請進!」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把小花貓引到桌子前說:「請坐。」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說:「小花貓,我請你吃小魚。」小花貓接過魚說:「謝謝!」 後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場,它們和小花貓一樣很有禮貌。中間穿插小狗把小花貓的魚碰翻了,互相說「對不起」「沒關系」。 最後是小老虎出場:它重重地敲門,兔媽媽把門打開後,它不向兔媽媽問好就直接闖了進去,往椅子上一坐。兔媽媽說:「小老虎,我請你吃點心。」小老虎接過兔媽媽給的點心也不說「謝謝」,吃完東西後拍拍肚子、自言自語地說:「我吃飽了。」然後不和大家打招呼就走了。) 2.交流、體驗。 師:有哪些小動物到兔媽媽家做客? 師:你覺得哪些小動物有禮貌? 師:兔媽媽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 幼:兔媽媽說了「請進」「請坐」「請吃小魚(肉骨頭等)」。 幼: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 師:小動物們聽到兔媽媽說的話心裡感覺怎麼樣? 幼:小動物們覺得很舒服。 幼:小動物們都覺得心裡甜甜的。 幼:小動物們覺得兔媽媽很熱情。 幼:小動物們都很願意到兔媽媽家玩。 師:小動物們聽了兔媽媽的話為什麼覺得很舒服?兔媽媽用了一個什麼字? 幼:兔媽媽的話里都用了「請」字。 師:兔媽媽對小動物們這么熱情、有禮貌,小動物們也應該怎樣呢? 幼:要對兔媽媽有禮貌。 師:要是小動物們沒有禮貌,兔媽媽心裡會怎麼樣呢? 幼:會很傷心/會不高興/會不喜歡小動物們。 師:剛才你們看到小老虎出場時都笑了,為什麼? 幼:因為小老虎敲門的聲音很重。 幼:兔媽媽給它東西吃時,它不說「謝謝」。 幼:它走的時候不說「再見」。 師:那麼你們喜歡誰,為什麼?不喜歡誰,為什麼? 幼:我們喜歡小花貓。 幼:我們還喜歡小狗、小熊,因為它們有禮貌。 幼:不喜歡小老虎,因為它很沒禮貌。 二、聯系生活,運用禮貌用語 師:你們都很喜歡兔媽媽、小花貓、小熊、小狗,因為它們有禮貌。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對嗎?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電視,想一想電視中的小朋友在說些什麼。 (看錄像片段一,教師旁白。) 師:起床了,玲玲不會拉衣服拉鏈,她想讓旁邊的軒軒幫忙,她應該怎麼說呢?(鏡頭定格在兩個幼兒說話的畫面。) 幼:軒軒,請你幫我拉一下拉鏈,好嗎? (畫面:軒軒幫玲玲拉好了拉鏈。) 師:軒軒幫助了玲玲,玲玲又該怎麼說? 幼:謝謝! (依次播放其他三個錄像片段,教師旁白,鏡頭定格在每個場景中人物交流的畫面,讓幼兒猜一猜、說一說,並讓個別幼兒分角色演一演。) 三、結伴表演,鞏固深化認識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請你們看一看牆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 (幼兒結伴講述、表演,經歷運用禮貌用語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陸』 幼兒園小班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1、讓幼兒學慣用順著一個方向畫螺旋線的方法。2、了解作畫的時候要換色,要有大小的變化。3、請幼兒愛護繪畫工具並和它們做好朋友。活動准備:棒棒糖、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上個星期一起來畫了小圓糖,而且在《好吃的糖果》裡面,我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糖果哦!還記得都有什麼樣的糖果嗎?

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吃到的一些糖果,說說它們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2、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

3、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又帶了一種跟以前不一樣的糖果,它是圓圓的,吃起來硬硬的,下面還會插著一根小棒棒。請你們猜猜是什麼糖呢?(棒棒糖)

4、教師:小朋友,你們都吃過棒棒糖吧?你們都吃過什麼味道的棒棒糖呢?都有什麼樣的顏色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吃過的棒棒糖。

5、教師: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一學畫棒棒糖,小朋友,你們想畫嗎?

二、教師示範操作

1、教師示範繪畫的方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老師畫畫的方法,對幼兒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到老師是怎麼樣畫棒棒糖的嗎?

2、請幼兒伸出小手在空中跟著老師畫的方法一起來練習畫一畫,一邊畫一邊說:棒棒糖,一圈圈,紅黃藍,真漂亮,畫根棒棒糖,嘗一嘗,放進嘴裡甜又香。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畫螺旋線的方法,並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作畫,說說他們的優點和缺點。

三、請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跟著老師一起學習了畫棒棒糖的方法,現在請小朋友一起把它們畫在紙上畫下來吧,看看誰畫的最多,誰畫得最漂亮。

2、請幼兒傳發繪畫工具,請幼兒開始繪畫。

3、教師提醒幼兒:糖要畫在棒子上,棒子要緊緊地挨著糖果,應該畫在圓圓的糖下面。糖盡量要畫圓,最後收筆的時候要連在上一圈的線上。

3、鼓勵幼兒多畫一些,把畫面填滿。

四、作品欣賞

1、將較好的幼兒作品拿出來請其他幼兒進行平析。

2、請幼兒整理作畫工具。

3、結束活動。

『柒』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會》

活動目標 1、學習圍繞「我會做的事情」。 2、集中注意力傾聽別人談話。 3、願意快樂地參加談話活動。 活動准備 布偶小熊一個。幼兒日常生活中勞動,生活,跳舞,畫畫等的照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出示布偶小熊,引出談話的話題。 1、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 (師以小熊的語氣向小朋友們問好) 2、小熊介紹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等) 二、幼兒簡單介紹自己會做哪些事情。 1、 過渡:小熊長大了,會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也長大了, 我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讓我們說給小熊聽聽吧。 2、 幼兒介紹自己會做些什麼事情。 三、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照片或圖片。 1、師:我們會做的事情真不少,一起來說說會做些什麼事情吧。 2.師和幼兒共同邊看邊說。 3.討論:怎麼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呢? (結合幼兒身邊的事情展開,如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呢?……) 四、師幼兒進一步討論:自己會做事情後的感受。 師:我們學會了做這么多的事情,你覺得自己和小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會做這些事情後你開心嗎?為什麼? 幼兒活動設計方案2:主題是我愛我家。內容是我要做什麼。 學習目標:了解家,熱愛家,培養對家的責任感。 我要做什麼:媽媽做飯,爸爸洗碗,我把桌子擦一擦;媽媽洗衣,爸爸拖地,我把凳子搬一搬;媽媽備課,爸爸看書,我畫一架大飛機。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說說看,你還會為愛你的其他人做些什麼呢。

『捌』 小班整合教案小袋鼠《我上幼兒園》

你好
"教案,語言,幼兒園小班"是本教案的主要話題,今天生育網編輯特意整理了"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袋鼠》"這篇小班語言教案教案來分享"教案,語言,幼兒園小班"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幼兒園老師,家長有所幫助,謝謝。
活動背景:

剛入園的孩子年齡尚小,加上是獨生子女的緣故,生活自理能力較弱,許多幼兒平時走路還要爸爸媽媽抱著,如何幫助孩子盡快的熟悉幼兒園的生活,並嘗試著自己走進教室,參與活動呢?我想到了小班下學期的一首歌曲"袋鼠媽媽",結合《綱要》中提出的:要求幼兒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以及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學會指讀漢字:小袋鼠、媽媽抱、好寶寶2.通過本節活動增強幼兒的獨立性3.通過本節活動增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感情活動准備:字卡三張,小袋鼠掛圖一幅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你們最喜愛的小動物是什麼?"(小朋友的思維很快介入了我的問題,他們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已喜愛的小動物的名稱)教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教師最喜歡什麼小動物?"(幼兒急切地回答"想")二、新授生字兒歌:

1.教師出示掛圖"是什麼?"(幼兒齊聲說"小袋鼠")教師"對,是袋鼠"邊說邊出示字卡,讓幼兒認讀,並讓幼兒用問候法和字卡打招呼(幼兒顯得很興奮)。

2.教師"你們知道老師為什麼喜歡袋鼠嗎?是因為袋鼠媽媽有一個很大的口袋,你們知道袋鼠媽媽的口袋有什麼用?"(戴婭妮說:"是盛好吃的。"吳錦浩說:"是讓小袋鼠坐在裡面的"教師"看小袋鼠自己不走路,躲在媽媽的口袋裡讓媽媽抱著,多害臊!"教師出邊做動作邊念兒歌的上半段,教師"我們班小朋友可能幹了都是自己走著來上學的,不要媽媽抱對不對?"教師出示字卡問"你們要不要媽媽抱?"(幼兒響亮地回答"不要媽媽抱")3.教師出示"好寶寶"字卡"我們不要媽媽抱,都是好寶寶,讓我們對自己說我們都是好寶寶"(幼兒伸出大拇指興奮地對自己說:"我是好寶寶")教師念兒歌下半段。

三、游戲《捉迷藏》:

教師舉著生字卡"今天我們認識了好多的字寶寶,他們是?"(幼兒大聲說出"小袋鼠、媽媽抱、好寶寶")"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今天我們學的這些字寶寶他們全都藏在裡面,我們小朋友把它們找出來,你們可要聽仔細了?"教師指讀一遍兒歌後讓幼兒在兒歌中將學過的生字找出來。(陳佳玉在聚精會神地尋找,有的幼兒在三三兩兩的商量著)四、學習兒歌《小袋鼠》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兩遍後讓幼兒集體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數遍。

五、音樂游戲《袋鼠媽媽》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袋鼠是怎樣走路的?"幼兒"蹦蹦跳跳的"教師"對,小袋鼠是蹦蹦跳跳的走路,現在我們一起玩個游戲袋鼠媽媽的游戲"(趙鎮怡很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想做袋鼠媽媽好嗎?"幼兒興奮地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
看了【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袋鼠》】這篇小班語言教案教案,你是否對"教案,語言,幼兒園小班"有了更好的認識,了解更多請閱讀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滿意請採納

『玖』 幼兒園小班生活活動教案11篇

我這里有幼兒園小班各類教案分享,如數學、健康、社會、生活、體育、音樂、美術、安全等教案及教學反思,不知道能否幫上您的忙。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小班生成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