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數學我愛我家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兒歌《我愛我家》識字:「爸爸」、「媽媽」、「小鳥,同時鍛煉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
2、在社會情感方面,讓小朋友知道:愛爸爸,愛媽媽。愛我們的家
3、啟發小朋友,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重點難點
幼兒替換詞創編兒歌。
活動准備
爸爸、媽媽、孩子、小鳥的頭像各一個。
兩幅一棵大樹的圖像。
字卡:爸爸、媽媽、小鳥。
活動過程
一、以新朋友貝貝介紹自己的家人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向小朋友介紹一個新朋友。(出示孩子頭像),她的名字叫貝貝,這是她的爸爸,她的媽媽(出示爸爸媽媽的圖畫,同時出示字卡)。
(指圖畫識字,重復兩遍,讓小朋友識字卡:爸爸,媽媽)
師:貝貝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它叫《我愛我家》。貝貝要和小朋友分享這首兒歌。(一邊朗誦兒歌,一邊把樹,小鳥的頭像放到相應的位置。)
二、識字以及教兒歌
師:考考小朋友們認不認識爸爸、媽媽、小鳥這些字,老師要變魔術咯!這是什麼字?(以游戲形式,從身後取出字卡,讓小朋友認識。重復兩遍)
師:現在老師把字卡放在地板上,我請一個小朋友把爸爸(媽媽、小鳥)的字卡拿給老師。(一共請兩位小朋友)
師:貝貝小朋友要教小朋友這首好聽的兒歌。
(一邊指著圖畫,一邊教小朋友,教一遍,兒歌與動作相結合,再教一遍。)
師:小朋友們看著黑板,我們一起說說看。
(和小朋友一起念兒歌,若小朋友忘記了,指著圖畫,提醒小朋友。)
三、以與貝貝比賽朗誦兒歌的游戲形式,鞏固小朋友對兒歌的印象。
師:貝貝小朋友能把兒歌念得很流利,我們和貝貝比賽,看誰念得最好。(請一組小朋友,以2到3個小朋友為一組)
四、啟發小朋友,改編兒歌。
師:貝貝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像一棵大樹,貝貝像一隻小鳥。小朋友,你們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像什麼呢?
(根據小朋友的答案改編兒歌。把「大樹,小鳥」換成小朋友的的答案。
師:爸爸媽媽工作特別的辛苦,今天下午爸爸媽媽來接小朋友時,要記得和爸爸媽媽,說「爸爸您辛苦了,媽媽您辛苦了。」
(教學活動結束)
附錄:兒歌《我愛我家》
我愛我家
爸爸是一棵大樹,
媽媽也是一棵大樹,
我是一隻快樂的小鳥,
在樹林里飛來飛去。
我愛爸爸,
我愛媽媽,
我愛快樂的家。
教學反思
1、課堂效果不錯,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運用圖片導入,收到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運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幼兒學習兒歌。效果比較明顯。
2、在教學過程,孩子對變魔術很感興趣,孩子通過這種形式,鞏固對字的認識。
3、不足的地方,忽略了個別孩子的話語。
B. 幼兒園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社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1分鍾的簡短故事視頻《狼來了》直奔主題,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對放羊小孩的言行進行是非、原因判斷。懂得不能說謊,說謊的孩子沒人信,後果很嚴重,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並了解「誠實」的第一層含義,「誠實就是不說謊」。 環節2引導幼兒討論故事《誰打翻了番茄醬》中布奇是不是個誠實的孩子,懂得知錯能改、勇敢認錯、不推脫責任也是誠實的品質。這一環節以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置身情境、遷移經驗推測布奇的所思所想為主旨,「你做錯了事媽媽會怎樣(態度、行動及懲罰方式)進行推測、模仿布奇說謊時的語氣感受布奇的害怕,從而理解布奇是因害怕而說謊,引出知錯就改、勇敢認錯還是誠實的孩子。 環節3選擇班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引導幼兒判斷解決身邊的問題,從而對幼兒進行誠實行為的明確與導向。 環節4共同制定誠實公約,孩子們共同參與,剪貼心形許下誠實的約定,制定誠實公約,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遇到問題遵守誠實約定。旨在體現社會活動的社會延伸性。 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未能抓住孩子拋過來的球:看完《狼來了》故事視頻,問孩子們喜歡故事裡的小孩嗎?為什麼?有孩子提到「因為他惡作劇」。在活動預設時,曾思考如何引出「放羊小孩故意說謊」。後應試教時孩子們的回應不積極,以老師為主又找不到合適的導出方式而放棄。但這次教學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契機,如能抓住這個球「什麼是惡作劇?」就能引出「故意說謊,失去信任」這個點,與後面布奇因害怕而說謊形成對比。 挖掘花花狗的情節。教學中預設「布奇該怎麼做?」會有兩種答案:承認錯誤、不承認錯誤。不過今天孩子們很進入怕的情境,竟然沒人說承認錯誤,導致下面預設的「勇敢認錯」的啟發變成了說教。而花花狗肚子餓的情節卻引起了孩子們的同情「不是它」,這給我一個提示,可以在這里挖掘,順勢「花花狗好可憐吶!」引導幼兒由同情花花狗而生出承認錯誤的建議,如此「不推脫責任」的點也能得到進一步感悟「把責任推給別人會傷害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