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大班13加7怎麼分解
十三可以分成十和三,三加七等於十,十加十等於二十
Ⅱ 幼兒園大班數學,7的組合與分解,這個叫什麼
這個很簡單啦,就是把七分成不同的加法組合
Ⅲ 幼兒園學前班科學7的分解公開課完整視屏
教學目標: 1.體驗游戲中也有數學的樂趣. 2.自主學習7的分解組成. 3.快樂記錄操作過程. 教學重、難點:學會7的分解和組成。理解7的分解過程,並學會運用 教學准備:粉筆和黑板,作業本和筆,有空白的7的分解組成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小朋友,今天的天暖不暖和啊?看看窗外天空上有什麼?(太陽)(在小黑板上畫出太陽)天氣真暖啊。再過幾天,地上的小草就綠了(畫兩個草叢)有一天,一個數字寶寶出來散步,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貼數字6)大家看,這是幾呀?數字寶寶6帶著6顆魔法種子,只要種在草叢中就會開出紅色的小花,咱們一起幫助它把6顆種子種在這兩個草叢中,好不好?老師先在第一塊草叢中種上一顆種子,那別一塊草叢中應該種幾顆種子啊?(活動開始,復習6的分解後,導出7) 二、實踐操作,學習7的組成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了6的分解,今天老師帶你們認識新的數字寶寶,想不想知道它是誰(貼上數字7,同時摘下數字6)小朋友認識它嗎?是幾啊?在課前老師給大家發了7根小木棒,現在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7可以擺成幾和幾,一會老師問大家,看誰擺的對,擺的好(幼兒操作,讓同桌之間互動,合作學習) 2、再次操作,嘗試新方法師:誰來說一說你怎麼分的?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分解方法,其它幼兒補充,說完6種分法,板書:7的6種分法,木棒我們擺完了,那我們先把木棒收拾好放在桌面上,好不好? 3、用手指再次學習7的分解,加深印象 4、現在,小朋友們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師一起看看我們用手指怎麼擺出7好不好?(目的加深對7的分解的印象,並帶入7的組成)4、看圖,再次鞏固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看看黑板上的畫吧,天暖暖的,太陽公公照著大地,草叢中開滿了鮮花,這么好的天氣,小蝴蝶也飛出來了,快看,這邊草叢飛來了一隻蝴蝶,小朋友們想一想,那邊的草叢再飛來幾只蝴蝶才能湊成7隻啊? 5、植樹游戲小朋友們,春天到了,又到植樹的日子了,今天老師帶來了7棵小樹苗,誰想到這里幫老師栽樹啊?小朋友們要注意,要把7棵樹苗分別種到兩個草叢中,你想怎麼種?(找幼兒到黑板上貼小樹,並且貼完後帶領其他小朋友讀出分解和組成,再次鞏固)
Ⅳ 怎樣給幼兒園大班小朋友講7的分解法
小朋友們出去旅行啦~總共有七個小朋友,有兩輛車,咱們一起幫他們分分組好嗎?樂於內助人的孩子容老師最喜歡啦.
(拿出教具)哪個小朋友來幫忙分分組?他是這樣分的,真棒,我們來寫一下,這輛車有幾個小朋友,這輛車有幾個小朋友,加在一起有幾個?還有哪個小朋友有別的分法嗎?
好了,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一共有幾種分法,都是怎麼分的?
小朋友們最棒了,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表揚一個,棒!棒!棒!
Ⅳ 幼兒園分解5+6-7怎麼算
5+6-7=5+2+4-7=7+4-7=7-7+4=0+4=4
Ⅵ 幼兒園數學教案7的分解與組成
這是啥啊...
Ⅶ 幼兒園大班個位數分解1 2 3 4 5 6 7 8 9 10
1+9=10
2+6=8
3+4=7
Ⅷ 幼兒園十四的減法和分解
教學分析: 大班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解和10以內的加減法,本次活動是在孩子已經學習了7的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本次活動我將數學融入圖片、游戲中,讓孩子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教學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還是偏向於設計意圖,教材分析應該分析教材里存在的有教育價值的東西,而不是我們的教法) 教學重點:掌握7的減法運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互換規律列出不同的減法。 教學目標: 1、在掌握7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7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2、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不同的減法算式 3、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激發探索數學的興趣 教具准備: 1、幼兒數學用書 2、"-""=",數字1~7,水果動物等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利用"碰球"游戲復習7的組成 例:老師說出數字1,"嘿,嘿,我的1球碰你幾球?"幼兒"嘿,嘿,你的1球碰我6球" 二、學習7的減法 1、出示磁性教具7個蘋果,提問:7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把7個蘋果分成兩份,看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教師演示)你們用什麼方法分出來的?(減法)請小朋友根據7的組成列出減法算式例:7-6=1、7-5= 2、7-4= 3、7-3= 4、7-2= 5、7-1=6(依次類推得出算式)提問:為什麼7-6=1?(因為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 2、理解減法算式中的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小結7―1=6、7―6=1中三個數字相同,位置卻不同,所以看到 7―1=6,馬上就想到7―6=1。為了我們好記憶,我們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這個環節可能有難度,或者這樣問:你們找找看,哪兩道題里的數字是一樣的?然後把它們放在一起,請孩子們找找規律,教師再總結。) (2)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朋友題。如:教師說7-1=6,幼兒馬上說出7-6=1或者男生說7-1=6,女生就要馬上說出7-6=1等 三、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幼兒數學用書第8頁"學習7的減法"進行練習 四、課後延伸 引導幼兒使用幼兒數學用書第9頁"復習7的減法",進一步鞏固幼兒7以內的加減運算
Ⅸ 幼兒園大班7的分解和組成教案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學習了數字2—6的分解,知道數字如何分解,但是對其內在的認識並不十分清楚,也存在個別學生不會對數字進行分解,不會動手操作的現象。而且幼兒對分解數字這一活動好像不是很感興趣。電視頻道一直在播放《喜羊羊與灰太郎》,幼兒在平時都會談論這部動畫片的劇情。在他們為此爭得不可開交時,我突然有個想法,為什麼不按他們喜歡的羊羊不同,把他們分成不同的羊羊隊呢?看看究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過比賽的方式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字分解的興趣。這樣,在活動中採取分組活動的形式,也有利於大班幼兒合作意識、協作能力的培養。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2、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裡》 3、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 1、拍手游戲:教師採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為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師: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為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讓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二、羊羊大戰 1、數字7裁判為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准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後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並說出你分的依據是什麼?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後要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到記錄表上。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並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 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 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 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葯盒、煙盒)。等等 3、幼兒匯報 美羊羊隊:老師,我們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隊:我們組按桃子的種類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隊:我門組的材料都是關於奶的飲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5、數字7裁判評出優勝獎,給予鼓勵。 三、游戲:我的朋友在哪裡 1、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張數字卡片。 2、找朋友。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裡》,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4、匯報。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們學習了數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教師從幼兒感興趣的動畫片入手,根據幼兒喜好把本班幼兒分成了六組。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採取分組活動的形式,不但有利於大班幼兒合作意識、協作能力的培養,而且可以萌發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每一位幼兒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說的說,分的分,寫的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游戲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通過游戲《我的朋友在哪裡》,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數字7的合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