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欺凌安全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日常生活中一些規則的存在,初步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進一步明確規則與安全的關系。 活動准備:圖片、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規范、規則,共同搜集生活中不守規則造成嚴重後果的小故事。 活動過程 一、排隊的規則 導入畫面:小咕咚招手「小朋友們好」 看,誰來啦。今天小咕咚要和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文明、守規則的好孩子。 畫面一:小咕咚來到教室,喝水時幼兒插隊 1. 提問: (1)看,它來到了教室,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麼? (2)哎呀,發生什麼事情了? (3)你覺得他做得對嗎?應該怎麼做? (4)為什麼要排好隊倒水? 2.還有哪些地方我們要遵守排隊的規則?請幼兒來說一說。(喝水、上廁所、滑滑梯、做早操排隊、下樓梯等等) 3.爸爸媽媽什麼時候也要排隊?(去銀行、加加油站、上車、乘坐電梯、公園、去商場等等) 師小結:是啊,當很多人都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排著隊就非常有秩序,所以很多地方將每月的11日作為排隊日。 三、生活中的規則 ⒈許多小朋友在看書,應該怎麼看呢? 提煉:一頁頁看,才能看仔細,看懂故事,這些就是我們文明看書的約定。 ⒉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如:過馬路時會怎麼樣做?在公園看到美麗的鮮花會怎樣?喝的飲料瓶子你又會怎麼做?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和搭積木你又會怎麼做? 摘花、過馬路、扔垃圾、搭積木 師.:小咕咚說規則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還有很多地方,又有些什麼規則呢? 看,這些地方有些什麼規則?你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輕聲說一說,然後來告訴小咕咚。 ⒊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 師:你看懂了哪張圖,這里藏著什麼規則?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作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告訴幼兒在這些圖片中有些人因為不遵守規則才會造成汽車碰撞、上下車擁擠、等等,如果我們都能遵守規則,那麼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教師小結:原來,規則在我們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有了規則人們才安全,我們小朋友講文明,倒茶做操要排隊,廢物扔垃圾箱,積木玩具整理齊,過街要走人行道,遵守規則我第一,學做小小文明人。
Ⅱ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遇到危險怎麼辦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二、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准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2、影碟機;3、獎品;五、活動過程:
(一) 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 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裡突然著火了;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三)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 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 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3、家裡著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六) 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 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八) 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六、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Ⅲ 幼兒園欺凌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判斷能力和想像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3、通過表演游戲的形式,在學中感受活動的樂趣,掌握安全知識。
Ⅳ 幼兒園防學生欺凌與暴力事故安全教育
提高個人思想素質。團結同學,和同學和睦相處,善於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嚴禁打架、罵人。
關注課間安全。請同學們在課間不做劇烈的活動,避免發生各種傷害事故;上下樓梯右邊走。
學會自護自救,提高防禦能力。學會簡易的防護自救方法,遇到偶發事件要冷靜對待;敢於批評。
講究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習慣。拒絕三無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偏食,不暴飲暴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Ⅳ 幼兒園小班如何防校園欺凌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一)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二)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像,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重點:
學念兒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Ⅵ 大班幼兒防欺凌反思 學前班或大班的都可以
1、孩子出現的欺凌現象多數是由於孩子受到外界刺激的應對方式,並不是孩子內心想去這樣做。他們這個年齡的欺凌可以說是無意識的,而且即便相互吵鬧、動手完後,很快就可以合好,忘記所有。尤其在幼兒園里,孩子出現相互欺凌的本質是孩子想去成長或者實現心中的想法遇到阻礙時的反應,有時候比較清淡、有時候比較嚴重。
2、老師在這個調節的過程中,立場客觀,面對事情去分析,否則很容易再次引起孩子的誤解。其次,幼兒園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定,規范孩子的成長,出現事情後,處理的流程和措施明確。最後意識到出現孩子之間的相互欺凌屬於正常現象,可以將事情作為教育的題材,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長理念。
3、作為父母的我們,多和孩子聊聊今天遇到的事情,避開吵鬧或者打架的現象,把如何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父母還可以多觀察孩子近期在家的狀況和反應,及時與老師溝通,讓老師幫助多觀察孩子在校的反應,及時遏制一些事情的發生。
4、孩子出現欺凌現象首先屬於正常,我們平時多去觀察和分析,盡可能避免;另一方面,讓孩子樹立正常的成長觀和人際交往的方式,告訴孩子一些欺凌的例子,若被欺凌應該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同時,要教給孩子一些預防被欺凌的方法,如不單獨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外出,遇到危險要及時呼救,被欺凌了不要被嚇到,應該告訴家長和老師等等。
Ⅶ 幼兒園大班教案 不能以大欺小
森林裡住著一隻狗熊,它常常欺負小動物。清早,狗熊一出門,看見小鴨子在河裡游泳,就悄悄地躲到樹背後,悄悄地撿起一塊石頭,往河裡扔。小鴨子以為狐狸來了,嚇得趕緊躲到蘆葦叢里。狗熊說:"哈哈哈哈,膽小鬼!"小鴨子說:"狗熊最壞!"狗熊繼續往前走,看見小刺蝟,便攔住它,叫它背著蘋果走路。小刺蝟害怕狗熊,只得乖乖地背著蘋果走路。狗熊說:"哈哈哈哈,不中用的小傢伙!"小刺蝟說:"狗熊盡欺負人!" 狗熊繼續往前走,看見小猴子,跑過去奪下小猴頭上的草帽戴在自己頭上。小猴說:"狗熊哥哥,把草帽還給我吧,狗熊哥哥,把草帽還給我吧,"狗熊說:"你有本事自己來拿呀!"長頸鹿來了,低下頭去,咬住狗熊頭上的帽子還給小猴。狗熊說:"你、你、你多管閑事!"長頸鹿不說話,咬住狗熊,把它舉得高高的,狗熊嚇壞了,說:"放開我,放開我!"長頸鹿放下狗熊,說:"下次不許大欺小!"狗熊說:"我知道,我知道!"狗熊再也不做大欺小了的事了,森林裡的小傢伙們都願意和它交朋友了。 結束語:好了,我的故事今天就講到這里,大家說,棒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