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小班打擊樂教案

幼兒園小班打擊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0 20:19:06

1. 幼兒小班音樂游戲教案

【內容與要求】
1、在聽聽、看看、摘摘、做做的情景中,感知音樂,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內容。
2、激發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願望。

【材料與環境的創設】
1、知識准備:認識蘋果的形狀、顏色,了解蘋果的味道。
2、多媒體:豐收的許多蘋果
3、學會兒歌《大蘋果》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幼兒一邊念《蘋果》兒歌,一邊按節拍拍手。
兒歌:紅蘋果,綠蘋果,樹上蘋果多又多;
蘋果香,蘋果甜,吃的臉兒紅又圓。

二、語言節奏
X X X X / X X X X/
(師)這 是 什 么? 這 是 蘋 果。
這 是 什麼? 這 是 香 蕉。
這 是 什麼? 這 是 橘 子。
教師准備一個水果籃,內放蘋果、西瓜、香蕉、草莓、菠蘿等水果,教師按節奏問:「這是什麼?」幼兒按教師出示的水果有節奏的回答。

三、練聲
1 2 3 4/5—/5 4 3 2/1—/
這 是 什 么 這 是 蘋 果

四、新授
(一)在情景中感知,在《許多蘋果樹》多媒體背景下感受音樂。
1、教師問:小朋友,你們看看,大屏幕里有什麼?(蘋果,蘋果樹)
2、教師問:看看,蘋果樹上有什麼?(引導幼兒講出有圓圓的、香香的、脆脆的、紅紅的大蘋果。)聽聽,這首歌曲好聽嗎?
3、教師放音樂,幼兒聽兩遍音樂。
4、第三遍,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
(二)邊看大屏幕,邊感受歌曲。
1、教師清唱兩遍,注意口形。問「小朋友,聽聽歌曲里唱了什麼呀?」
2、教師用鈴鼓當裝蘋果的籃子,邊唱邊表演第四遍。
提問:老師在做什麼呀?
樹上長著大蘋果,老師要用力地把它摘下來呀。(一個一個摘下來)啟發幼兒咬准字音,重點練習一個一個摘下來。
3、教師再次一邊表演一邊清唱。
提問:歌曲里還唱了什麼?
4、教師邊表演邊用天空式方法提問。
「樹上有許多什麼?」(紅蘋果)「什麼叫許多?」
「蘋果長在什麼地方?」(樹上)
「我是怎麼摘蘋果的?」邊做摘的動作邊唱出來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什麼?」(蘋果)「多吃蘋果怎麼樣?」
5、教師再邊表演邊完整唱一遍。
(三)告訴幼兒歌曲名稱。
教師問:這首歌曲里唱了什麼水果?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蘋果》,反復認讀漢字蘋果。
(四)幼兒參與活動,隨意跟唱,進一步感受歌曲內容。
幼兒起立看大屏幕豐收的蘋果,跟著老師邊唱邊做動作

2.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我和小鼓玩游戲》教案

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幼兒園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鮮的,他們對於如何在集體中學習,生活,如何與他人相處,毫無經驗。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孩子社會性情感更顯得尤為重要。叮叮咚咚的撥浪鼓,晃啷晃啷的鈴鼓,圓圓肚子的小紅鼓,此類樂器更因其外形可愛、聲音悅耳、節律感強等特點而深受幼兒的喜愛。童謠《我的小鼓響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響咚咚》。由於歌曲曲調優美,歌詞詼諧有趣,又具有關心他人的含義。小班語言文學活動《我的小鼓響咚咚》仿編童謠。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學習、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仿編」。使幼兒在體驗優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時,通過與同伴、教師之間的互動,發展想像力、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欣賞、理解童謠內容,萌發對小鼓的喜愛之情。
2、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習對童謠的理解、表現能力。
3、技能目標:
理解童謠內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誦童謠。
4、創造力培養目標:
培養初步的知識經驗遷移和仿編能力。
教學隹備:
1、知識准備:
自由玩小鼓並聽小鼓的咚咚聲。
2、物質准備:
小鼓,多媒體設備,課件:開汽車、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圖片及聲音。
3、物質准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鼓,裝飾布置環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的小鼓響咚咚》的音樂背景下帶幼兒拍手唱歌坐好。
提問:小朋友們,剛才你聽到歌詞裡面有什麼?
二、展開教育
(一)引導幼兒理解並學習朗誦童謠。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一遍童謠。
2、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誦一遍童謠。
3、幼兒跟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童謠。
4、請個別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童謠。(4人一組,分2-3組)
(二)引導幼兒仿編童謠的後兩句。
1、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 (根據6種圖片如:開汽車、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說出6種相應的象聲詞)
提問:小鼓還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它做什麼事情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呢?(當幼兒說出小鼓做的一種事情,教師出示相應課件圖片及聲音,請6個幼兒分別說出與6種聲音相應的象聲詞及做什麼事情)
2、引導幼兒仿編童謠。
(三)根據以上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自由仿編童謠。
三、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活動過程,帶幼兒把自己編的童謠帶回去給別的小朋友聽。
四、活動延伸
幼兒在午睡時,同伴可以引導幼兒用關心他人,不影響他人的正確行為來表現。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積月累,潛移默化。
附童謠:
我的小鼓響咚咚
我的小鼓響咚咚,
我說話兒它都懂,
我說小鼓響三聲,
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這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我說小鼓別響了,
小鼓說聲:「懂,懂,懂」!。

3.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小鼓和大鼓》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大鼓和小鼓 活動目標: 1、認識大鼓和小鼓兩種樂器,能聽辯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2、在大小游戲中能聽音樂作出相應動作,感受 ta ta , ti ti ta 兩種節奏,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大鼓、小鼓各一面,活動道具一個,《大鼓小鼓》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伴隨鋼琴《大鼓小鼓》師生做相應的動作入場。 要求幼兒學習傾聽鋼琴聲音的大和小。 二、游戲——極大極小,極高極低 在鋼琴聲中加入大小鼓的聲音,讓幼兒聽到大鼓小鼓聲音時做不同的立即反應的動作,感受大小、高低。 如:聽到大鼓的聲音手上舉,聽到小鼓的聲音蹲下來。 聽到大鼓的聲音張大嘴巴,聽到小鼓的聲音閉上眼睛等。 三、幼兒肢體探索游戲 1、出示大鼓和小鼓,讓幼兒聽辯聲音的區別。(音量、音質、節奏) 2、幼兒肢體探索游戲 引導幼兒從肢體中獲得大小游戲的方式,並在鋼琴和鼓聲中游戲: 如:聽到大鼓拍手,聽到小鼓拍腿;聽到大鼓跺腳,聽到小鼓拍手等。 3、出示活動道具,引出大象、小狗和大鼓、小鼓進行配對,並引出歌曲《大鼓小鼓》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4、聽音游戲聽CD玩游戲。 第一遍:聽到大鼓、大象時走路,聽到小鼓、小狗時跑步; 第二遍:聽到大鼓、大象時手上舉拍手,聽到小鼓、小狗時蹲下食指相碰; 第三遍:聽到大鼓、大象時做打大鼓的動作,聽到小鼓、小狗時停住閉眼。 四、結束部分 出示活動道具,以教熊和猴子學習大小鼓結束活動。

4.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樂器真好聽

是呀,小鈴,沙錘,鈴鼓什麼的,都適合他們玩

5. 小班音樂打靶歸來打擊樂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與技能目標: 
 1、認識歌曲的調號、拍子以及對詞、曲作者的了解。  2、了解歌曲的內容及風格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夠在老師的引導和指揮下完整的跟伴奏唱。 情感態度與價值: 
 1、通過演唱軍歌,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唱出軍歌的特點,使歌曲唱的鏗鏘有力,意氣風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熟練的背唱《打靶歸來》這首歌曲。 教學難點:在老師的引導和指揮下能夠完整的跟伴奏演唱。  【教學用具】電子琴、多媒體、U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材分析】 《打靶歸來》這首歌曲,著名的歌曲是音樂家「王永泉」於1960年在部隊期間創作的。歌曲旋律的清新優美,不言而喻。創作手法也新穎別致、獨具匠心。歌中根據「旋律的音名」所加的襯詞和末尾的 「口令」 ,更充分的展現了革命戰士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戰斗風貌 和樂觀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打靶歸來》和《共青團員之歌》,請同學回答剛播放的這兩首曲子的共同點。——都是進行曲。 播放幻燈片本節課的歌名《打靶歸來》。 二、認識歌曲曲譜的基本知識  
1、認識歌曲的調號、拍子以及對詞、曲作者和歌曲內容、風格的了解。 2、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指揮下有感情的跟伴奏唱歌。 三、分聲部唱歌  1、分聲部唱歌,在齊唱。 2、全班合唱。  
四、表現歌曲的風格和力度。  
唱出軍歌的特點,使歌曲唱的鏗鏘有力,意氣風發。 【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還有很多的紅色歌曲沒有學過,希望大家都要愛唱紅歌,因為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穿著漂亮的衣服,吃著豐盛的飯菜,是我們黨用熱血換來的,今天的安逸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時刻銘記那戰斗的歲月,我們要做好祖國的接班人多為祖國做貢獻。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小班打擊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