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中班禮儀與安全坐姿教案
盡管各個學科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形式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在培養學生成為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屬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對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這些共性原則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取材內容合理,切合課程宗旨,符合培養目標定位的要求,適應現實需要,講述內容觀點正確,有實際應用價值。
2.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學科相關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實質和價值及明確的應用方向。
3.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2.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保持正確的坐姿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坐姿;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坐椅子 頭抬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活動准備:椅子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 關鍵步驟: 1、 示範「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並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於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並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於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範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範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 示範後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為什麼要坐正,為什麼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為什麼坐時雙腿要並攏? 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製作成VD,讓幼兒觀賞。 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為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著地並放於桌子底下。 2、 在教室里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後,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3. 幼兒園小班坐姿說課教案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坐姿;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坐椅子 頭抬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活動准備:椅子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 關鍵步驟...: 1、 示範「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並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於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並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於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範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範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 示範後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為什麼要坐正,為什麼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為什麼坐時雙腿要並攏? 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製作成VD,讓幼兒觀賞。 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為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著地並放於桌子底下。 2、 在教室里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後,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