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

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0 14:31:39

A. 幼兒園大班教案《你家怎麼過年》

活動目標 1、 體驗過新年的快樂和幸福。 2、 大膽想像「新年是什麼」,嘗試仿編詩歌並記錄。 3、 理解詩歌的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 活動准備 詩歌錄音、新年歌曲,掛圖一幅,記錄表、彩色卡紙、彩筆、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生活經驗講述:新年。 提問:「新年是哪一天?你是怎樣過新年的?」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提問:「圖上有誰?他在做什麼?」圖上還有些什麼?」 二、 展開 1、欣賞詩歌《新年是什麼》。 (1) 教師配樂朗誦詩歌。提問:「詩歌的名字是什麼?詩歌中小朋友夢見了什麼?你感覺她 的夢怎麼樣?」 (2) 播放詩歌錄音,請幼兒帶著問題傾聽。提問:「詩歌中的小朋友提出了什麼問題?都問 了誰?他們分別是怎麼回答的?」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學習詩歌。(參考《幼兒用書》蜜蜂第三頁) 提問:「詩歌里說新年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說呢?你認為新年是什麼?」(啟發幼兒大膽想像) 3.幼兒朗誦詩歌。 (1)請幼兒看掛圖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2)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朗誦。 4、通過討論,仿編詩歌。提問:「你認為新年還可以是什麼?」讓幼兒將討論結果用畫或者符號記錄下來,鼓勵幼兒互相模仿學習。 5、教師錄音,幼兒朗誦。在幼兒創編的詩句中找出大家喜歡的組成新的詩歌,幼兒嘗試有感情的朗讀,教師為其錄音。 三、結束 韻律活動「慶祝新年」,,自然結束。 指導語:「新年就要到了,讓我們跳起歡快的舞蹈迎接新年的到來吧!」

B. 幼兒園大班保育員老師寫的生活教案怎麼寫

,注意觀察,精心照顧幼兒,輕聲地、和藹地指導和幫助幼兒掌握進餐的技能,培養文明行為習慣,讓幼兒學會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2、注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幼兒學習穿***服、鞋襪,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保教工作中糾正幼兒的一些不良習慣,如打架、爭搶玩具等,培養幼兒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 4、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保證活動的質量,增強了幼兒的體質,提高了身體抗病能力。

C. 幼兒園大班教學設計現代生活有哪些點

篇一: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範文 本學期大(1)班共有幼兒41人,其中男孩21人,孩子的基礎狀況一般,身體發育狀況良好,口語表達能力良好。在語言、藝術領域的教學計劃安排如下: (一) 、語言方面: 通過故事《我,喜歡我自己》、《好擔心》等的教學,培養孩子樂意與人交談、講話及講話有禮貌的習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傾聽他人的講話,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鍛煉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學說普通話,並注重培養孩子喜歡欣賞故事、詩、散文詩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並能有感情的朗誦、講述、創編、閱讀、培養孩子的書寫興趣的同時,課外學習《梅花》、《出塞》等15首古詩,新識字個。 (二)、藝術方面: 通過學習兒《把我的名字唱出來》、《不認輸的小火車》、《小雨點沙沙》等教學,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地參加藝術活動,大膽地表現自己的和體驗,喜歡音樂活動,主動參加音樂活動,並能在音樂活動中積極地表現自己:通過舞蹈《小機靈的》等的教學,培養孩子動作的協調性,鍛煉孩子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培養孩子大膽地、創造性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通過《我的夢想》、《美麗的小學》等的教學,讓孩子掌握粗淺的繪畫技能,如畫面布置、背景添畫、運用顏色來表達畫面的意境等,通過手工活動的教學,使孩子學會使用剪刀等美術工具,掌握粗淺的技能,了解各種美術材料的用法、用途。通過泥工方面的教學,培養孩子的搓、團、擠、壓能力,掌握簡單的美工技能,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及對美的表現能力等。 通過藝術方面的教學,培養孩子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活動,並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篇二: 一、班況: 本學期幼兒總數為11人。經過一年來的朝夕相處,不但與幼兒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並且對每個幼兒的個性、能力發展情況都有了較深刻的了解。一年來,孩子們從剛入園時的哭鬧、不適應到現在的樂意上幼兒園、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我們看到了每個孩子身上的點滴進步。膽小、內向是孩子不能適應新環境、不能主動參與活動的致命傷。由於膽小,這部分幼兒往往在活動中縮在最後,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展示出來。對於班上的這一小部分孩子,本學期我們將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使他們飽嘗成功的喜悅,從而大膽、大方地展示自我。大班是幼兒在園的最後一年,幼小銜接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使幼兒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將從本學期就對幼兒和家長進行幼小銜接的指導工作,如:生活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等,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在不久的將來都能很快地適應新的環境。另外,做事認真、、有責任感也是大班孩子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我們將在工作中注重培養,使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教育總目標: 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技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增進起其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發展智力。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質、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感。 三、領域目標: (一)健康領域: 1、能精神飽滿、愉快地參加各類活動。 2、能側身鑽過圈、單足跳,學會投擲、玩小足球,能使用剪刀、學會系鞋帶,逐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3、懂得飯前飯後不做劇烈運動。 4、在成人的提醒下保持穿戴整齊、分清左右腳。 5、知道早晚要刷牙,看書、繪畫有正確的坐姿。 6、會保持桌面、地面整潔,願意嘗試各種食品。 7、有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早上來園不遲到。 8、能有順序地穿脫、整理衣服,整理床鋪。 9、有自我保護意識及掌握初步的技能,會根據氣溫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活動時不做危險動作。 (二)語言發展領域: 1、能在集體活動中專心地聽老師、同伴發言,能理解簡單的指令並予以行動及復述,理解和使用生活中的常用問句。 2、在成人的幫助下,能講述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事,願意念兒給別人聽。 3、樂意用普通話與周圍人交往,態度大方。 (三)科學觀察領域: 1、學習有順序的觀察、比較物體的異同,能參與收集、小實驗、操作等活動。 2、能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了解首都有名的建築和名勝古跡,發現周圍環境中日新月異的變化。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 4、掌握5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加減符,進行以內的加減運算,書寫1-,並在日常活動、游戲中運用數知識、掌握單雙數,知道一星期是7天,能區別三種物體的長短、寬窄、粗細、輕重,會按一定順序排列。 (四)藝術: 1、能隨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能用聲、動作表達親切、抒情、活潑、歡快的情緒。 2、能安靜的欣賞一些藝術作品,領會作品的主要內容和學習評價自 己和別人的作品。 3、在作品中表現某些情節,會用上下左右表現物體間的前後關系,注意顏色與內容的。 (五)社會性與情感領域: 1、了解本的名勝、著名建築、民間藝術、土特產,參加"節"的節日活動,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能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有始有終的做完一件事。 3、在成人的幫助下,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4、能恰當的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現。 5、會使用禮貌用語,能大方的回答客人、成人的問話。 6、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遵守常規,遵守游戲規則。 四、七種教育手段和措施: (一)作業: 根據幼兒園教育目標和本班的實際水平,通過設置語言、科學、健康、社會、藝術等作業活動,在集體活動或分組活動中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能力,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配合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使幼兒獲得廣泛、粗淺的知識。 (二)游戲: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幼兒在游戲中不斷運動,使身體得到鍛煉,用語言交流,使同伴間關系融洽,在游戲中懂得要遵守游戲規則,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本學期對於膽小內向的幼兒,應鼓勵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各類游戲活動中;對於一些比較的幼兒應該讓他們在游戲中懂得遵守規則。 (三)觀察: 在日常活動中引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和興趣,平時經常組織幼兒散步、參觀,在活動中學習觀察的方法,互相交流觀察結果,培養幼兒觀察的習慣。另外,通過在班內設置自然角,科發室實驗活動也能使幼兒產生觀察的願望,並且主動的參與觀察。 (四)體育活動: 利用晨間鍛煉、體育游戲等環節,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特別是肥胖兒和體弱兒,更應鼓勵他們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培養活潑開朗的品質和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在活動中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在活動中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五)勞動方面: 通過參與簡單的勞動,學習勞動的基本技能,體會獲得勞動成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自立能力,學會怎樣洗手、疊被子、系鞋帶、穿毛衣等,堅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盡量不依賴成人,與成人一起參加公益勞動,如擦桌椅、清洗玩具、剝豆等,體會勞動的光榮與辛苦,懂得今後要愛護物品,珍惜勞動成果。 (六)日常生活: 在班內建立良好的一日常規,幫助、指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日常採用鼓勵、個別教育、談話、討論等方法使幼兒知道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步形成習慣。為了使孩子上小學後可以安全,我們惠新增加安全教育課程。 (七)娛樂活動 結合園內組織的娛樂活動,每周至少一次開展娛樂活動,在活動中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鼓勵和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娛樂身心,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交往能力。 五、家長工作: 1、每月有計劃的開展家長工作,與所有家長進行,了解幼兒的各方面情況,互換意見。 2、召開親子活動,內容為向家長介紹如何幫助幼兒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半日活動觀摩等。 3、辦好快樂家園聚會,重點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中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知識和要求。 4、每周發放一次"家長信",與家長互換意見,了解幼兒在家表現,家園一致共同教育孩子。 六、環境創設: 1、增設各活動區域的材料,結合幼兒發展情況和教學要求添置有關數學、語言、音樂等學習材料。 2、根據主題要求,師生共同設計和牆飾,豐富學習環境。 3、增添自然角內容,根據季節收集、飼養不同品種的動植物,幫助幼兒了解大自然的奧妙。 4、在活動布置語言學習的環境,結合各類物品張貼文字標記,激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 5、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幼兒團結、勇敢、不怕困難等好品質,提高社會適應性,加速其向"社會人"的轉變

D. 幼兒園大班生活區教案編球網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版可能包含有權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E. 幼兒園大班中華民居的教案設計

知識經驗 初步感知蒙古包、窯洞、土樓、四合院、江南民居的建築特點,能用完整的話表達。 方法技能 根據房屋特點對應地理位置。 情感態度 欣賞我國傳統民居的美。 初步感知蒙古包、窯洞、土樓、四合院、江南民居的建築特點,能用完整的話表達。 根據房屋特點對應地理位置。 PPT《中華民居》、民居卡片、地方卡片、中國地圖。 活動設計 開始部分 一、情境創設。 1、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旅遊的時候在哪裡見過什麼特別的、又或者是你覺得特別漂亮的房子嗎?誰能來和我們分享你見過的特別的房子?」 2、 幼兒分享自己的經驗。 3、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有特色的、人們居住的房子,他們有一個統稱,叫做民居,我們看一看,你認識這些民居嗎?」 主體部分 二、觀察民居。 1、 教師出示蒙古包圖片,看看哪個小朋友認識這個房子,說說房子叫什麼名字,房子的特點是什麼,這種房子在哪裡。 2、 依次出示江南民居、土樓、窯洞、四合院的圖片。 3、 請幼兒說說你最喜歡哪個房子,為什麼。 三、嘗試對應地理位置。 1、 教師出示草原、水鄉、稻田、黃土高原等背景圖,請幼兒說說你看見了什麼,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2、 請一名幼兒將房子貼在背景圖上,對應地理位置。說說這樣對應的原因。 3、 請不同意見的幼兒說說自己的看法。 四、分組操作。 1、 幼兒分成四人一組,教師將對應卡發給幼兒,請幼兒合作將房子與地理位置對應。 2、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 教師將幼兒完成的對應卡展示在黑板上。 4、 教師小結,介紹各種房屋的特點。請幼兒根據教師介紹修改自己的答案。 5、 教師出示正確答案。 結束部分 五、幼兒嘗試小結。 1、 請幼兒說說你覺得哪一種民居最美,為什麼? 2、 教師:「認識了這么多有特色、風格各異的民居,讓我們一起出去尋找身邊有特色的建築吧。」

F. 幼兒園大班《幼兒園里快樂多》教案

活動名稱:幼兒園里真快樂 一、 設計意圖: 「快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之一。心理分析學派認為:快樂是活動中的一種整體的、豐富的體驗,包含多種積極的、消極的情緒狀態,情緒之間的不斷沖突、轉化是一種動態體驗過程。 小班幼兒的情緒不穩定,也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遇到 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用哭來表達;雖然現在...的孩子並不缺少物質享受,但是總覺得不開心。為此,設計此活動,目的在於引導幼兒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快樂,體驗快樂,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積極樂觀的性格。 二、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發現、體驗幼兒園中快樂的事情。 三、活動准備: 圖片三幅(活動教材:P22);幼兒照片每人一張;幼兒家庭生活照片數張。 幼兒園一角布置成「快樂城堡」。(投放玩沙工具、沙包、海洋球、泥巴等) 四、重、難點分析: 活動重點:能講出幼兒園中快樂的事情。 活動難點:找出身邊快樂的事情。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聽《快樂舞》旋律跳著來到「快樂城堡」。 2、教師向幼兒介紹「快樂城堡」。 (二)展開 1、體驗快樂 (1)幼兒從由氣球組成的大門進入。 (2)幼兒在「快樂城堡」中玩耍。 幼兒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器械、材料或自己玩,或找朋友一起玩。教師要與幼兒一同玩耍,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幼兒,注意觀察他們的情緒,盡量讓他們玩得高興。 (3)詢問幼兒的感覺。 教師帶幼兒坐在草地上,互相說說自己的體驗 :「你喜歡玩嗎? 高興嗎?你最喜歡玩的是什麼? 為什麼 2、講述快樂 師:有一群小朋友,他們也很快樂,他們為什麼感到快樂呢? (1)根據圖片內容講述 提問:圖中有誰?在哪裡?他們在干什麼?他們快樂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啟發幼兒講述幼兒園里還有哪些快樂的事? 如,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學會了一首歌;發現植物角里的小苗發芽了;春天到了,和老師 、小朋友一起去放風箏、春遊…… 3、尋找快樂。 (1)引導幼兒發現身邊有哪些快樂的事。 通過觀看幼兒的家庭生活照片能體驗到: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到很快樂;過生日時很快樂、和爸爸媽媽一起游戲很快樂等等。 (2)擴展話題的內容 如,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遇到困難不退縮,成功了是一種快樂。 (3)再次帶幼兒來到「快樂城堡」,尋找新的快樂。 三、結束 教師讓幼兒知道:只要你天天快樂,你就會成為「快樂小天使」。 四、延伸 1、幼兒每天講出令自己快樂的事,由家長代筆,寫在紙條上,然後由教師貼在環境布置上。 2、教師把每個孩子的快樂事讀出來,使其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環境創設:主題為「爭做快樂小天使,天天有個好心情」。由手狀的圖形組成的快樂樹3—4棵布置於牆壁周圍,每個小手的手心貼有孩子的照片,每個手指帖有5張紙條,供寫幼兒快樂事之用;樹幹上寫有「我快樂」之字。

G. 幼兒園大班生活與健康《保健高手》教案

設計意圖:

1、科學活動,重在讓幼兒體驗科學小原理。而潛水艇的工作原版理:就是體積不變,通過權改變潛水艇的自身重量,能使潛水艇下潛或上浮。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能掌握給潛水艇裝水的操作要求,嘗試讓幼兒發現:裝了水,增加了潛水艇的重量,潛水艇就能潛到水下;而排出了水,減少了潛水艇的重量,潛水艇就能上浮。

完成三次任務的操作比較中,發現增加的水一次比一次多,潛水艇下潛的深度就越來越深的現象,會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探究帶來的樂趣。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