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天的昆蟲有哪些
夏天的昆蟲有很多:
螳螂、螞蚱、蜻蜓、蝴蝶、蜣螂、蚊子、蛐蛐、蟈蟈、蟬、飛蛾、螢火蟲
㈡ 夏天出現的昆蟲
夏天的昆蟲有 蟬,蟋蟀,蟈蟈,丁零子,蝗蟲等 ,知了,紡織娘,草鈴,蟈蟈,蝗蟲 、螽斯、
㈢ 夏天的昆蟲有哪些
很多,比如:金龜子、蜻蜓、馬陸、蚰蜒、鼻涕蟲、知了、天牛、二化螟、紅蜘蛛、螢火蟲、稻葉蟬、玉米粘蟲、楊尺蠖、蜈蚣、螻蛄、金鈴子、油胡蘆、蟋蟀、蟈蟈、紡織娘、叩頭蟲、地老虎、小咬、瞎蠓、壁虱等等。
1、金龜子
金龜子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國內外公認的難防治的土棲性害蟲。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果樹外,還危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
2、蜻蜓
蜻蜓,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3、知了
常見的蟬科動物是蟬,俗稱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因各地方言不同,別稱也有相應的變化,更多請查看基本信息欄中的別稱。生活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一些分布於沙漠地區的種類,當體溫過熱時,會從背板(tergum)排出多餘的水分,進而達到冷卻及散熱的效果。
4、天牛
天牛是多食亞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咀嚼式口器,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天牛是植食性昆蟲,會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蘋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麥、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
5、馬陸
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馬陸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馬陸個體數量,水平分布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垂直分布由表層向下銳減。年變化夏末最多。
㈣ 中班夏天的昆蟲區域觀察記錄怎麼寫
活動目標:
1、了解「春」字的剪紙順序,初步學習看圖示對折剪「春」專字。
2、感受屬「春」的美好含義,體驗剪紙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紅色長方形紙、剪刀、固體膠、鉛筆、「春」字剪紙步驟圖、不同字型的「春」字剪紙作品。
㈤ 為什麼夏天的昆蟲到秋天就沒有了
夏天的昆蟲,多見的是蒼蠅、蚊子、蟑螂、蝴蝶、蜻蜓、蟋蟀、蟬毛毛蟲等等,版當昆蟲在夏天羽化後權成為成蟲,再經過繁殖成卵,卵在發育成幼蟲,幼蟲一般在秋天變成蟲蛹,蟲蛹一般在很隱蔽的地方,我們很難發現,還就是蟬在夏天交配產卵後死了,而蟬的幼蟲在地下,不容見到。而蝗蟲也是在夏末產卵在地下,然後在秋天死了,我們也看不到。蝴蝶一般產卵在樹上,而卵是用絲包住的,我們也不容易發現。所以夏天很多昆蟲,在秋天看不到,不是沒有啦,而是以另外一種形態存在和藏起來啦。
㈥ 夏天昆蟲都是怎麼避暑
昆蟲應該都不怕熱吧,不然夏天怎麼蟲那麼多。
㈦ 夏天的昆蟲有哪些
夏天的昆蟲有:蟬,蟋蟀,蟈蟈,丁零子,蝗蟲,紡織娘,草鈴。
1、蟬
蟬(學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頸喙亞目-蟬總科(同層次的有:角蟬總科、沫蟬總科、葉蟬總科、蠟蟬總科)的唯一一科。常見的蟬科動物是蟬,俗稱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因各地方言不同,別稱也有相應的變化,更多請查看基本信息欄中的別稱。
2、蟋蟀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
3、蟈蟈
蟈蟈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身體草綠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喜歡吃瓜果、豆類等,人們用小竹籠飼養觀賞。作為欣賞娛樂昆蟲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就有幾百年編籠捕蟈蟈的歷史。
4、蝗蟲
蝗蟲,俗稱「螞蚱」,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Tetrigoidea)、蜢總科(Eumastacoidea)、蝗總科(Locustoidea)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5、紡織娘
紡織娘在中國分布很廣,以東南部沿海各省如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廣東、上海、新疆、河南、湖北、西安、四川、廣州、廣西分布最多,同時,亞洲許多其他國家亦有廣泛分布。
㈧ 夏天有哪些昆蟲怎樣避暑
大部分昆蟲躲在樹蔭里躲避強烈的陽光。一些甲蟲鑽到地下,晚上再出來覓食回。蜜蜂用水給蜂房內答降溫。蜻蜓將尾部對准太陽,以減少陽光對頭部的照射。白蟻在自己的巢內建「中央空調系統」: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的原理,讓熱空氣從巢穴頂上的通風口排出去,再讓冷空氣從底下的風道吸進來。
㈨ 讀了夏天的昆蟲這篇課文有什麼感悟
夏天的昆蟲
汪曾祺
蟈蟈
蟈蟈我們那裡叫做「叫蛐子」。因為它長得粗壯結實,樣子也不大好看,還特別在前面加一個「侉」字,叫做「侉叫蛐子」。這東西就是會呱呱地叫。有時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籠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聲:「呱!」—一停止了。它什麼都吃。據說吃了辣椒更愛叫,我就挑頂竦的辣椒喂它。這東西是咬人的。有時捏住籠子,它會從竹篦的洞里咬你的指頭肚子一口。
另有一種秋叫蛐子,較晚出,體小,通體碧綠,叫聲清脆。秋叫蛐子養在牛角做的圓盤中,頂面有一塊玻璃。我能自己做這種牛角盒子.要緊的是弄出一塊大小合適的圓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盒裡,用剪子剪,不碎裂。秋叫蛐子比侉叫蛐子貴得多。養好了,可以越冬。
叫蛐子是可以吃的。……扔在枯樹枝火中,一會兒就熟了。味極似蝦。
蟬
蟬大別有三類。一種是「海溜」,最大,色黑,叫聲洪亮。這是蟬里的楚霸王,生命力很強。我曾捉了一隻,養在一個斷了發條的舊座鍾里,活了好多天。一種是「嘟溜——一嘟溜——一嘟溜」一種叫「嘰溜」,最小,暗赭色,也是因其叫聲而得名。
蟬喜歡棲息在柳樹上。古人常畫「高柳鳴蟬」,是有道理的。
北京的孩子捉蟬用粘竿,——竹竿頭上塗了粘膠。我們小時候則用蜘蛛網。選一根結實的長蘆葦,一頭撅成三角形,用線縛住,看見有大蜘蛛網就一絞,三角里絡滿了蜘蛛網,很粘。瞅准了一隻蟬:輕輕一捂,蟬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蜻蜓
家鄉的蜻蜓有四種。
一種極大,頭胸濃綠色,腹部有黑色的環紋,尾部兩側有革質的小圓片,叫做「綠豆綱。」這傢伙厲害得很,飛時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響。或捉之置室內,它會對著窗玻璃猛撞。
一種常見的蜻蜓,有灰藍色和綠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黃昏後眼力就有點不濟。他們棲息著不動,從後面輕輕伸手,一捏就能捏住。玩蜻蜓有一種惡作劇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莖插進蜻蜓的股,一撒手,蜻蜓就帶著狗尾巴的穗子飛了。
一種是紅蜻蜓。不知道什麼道理,說這是灶王爺的馬。
另有一種純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們叫這鬼蜻蜓,因為這有點鬼氣,也叫「寡婦」。
刀螂
刀螂即螳螂、螳螂是很好看的。螳螂的頭可以四面轉動。螳螂翅膀嫩綠,顏色和脈紋都很美。昆蟲翅膀好看的,為螳螂及紡織娘。
或問:體寫這些昆蟲什麼意思?答曰:我只是希望現在的孩子也能玩玩這些昆蟲,對自然發生興趣。現在的孩子大都只在電子玩具包圍中長大,未必是好事。
賞析
這篇短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寫的。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本文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刀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在寫法上,有的主要描寫蟲的叫聲、飼養;有的主要寫蟲的形狀、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間流露對昆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閱讀時要好好體會。
㈩ 夏天的昆蟲全文概括
本文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刀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在寫法上,有的主要描寫蟲的叫聲、飼養;有的主要寫蟲的形狀、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間流露對昆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這篇短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寫的。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朴,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
(10)夏天的昆蟲教案反思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