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閱讀與時間有關的圖書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1.了解圖書的製作過程,知道一本圖書經過許多人的勞動才能完成。
2.嘗試和同伴分工合作,製作自己的圖書。
3.用正確的方法看書,知道愛護圖書。
活動准備:1.人手1本圖書,白紙、彩筆、廢舊圖書、雜志(製作剪貼用)。
2.幼兒用書:《圖書的故事》。
活動過程:
1.幼兒閱讀圖書,了解圖書的結構。
引導幼兒關注圖書的文字、圖畫、頁碼。
教師:圖書中有些什麼?圖書的最外面叫什麼?上面告訴我們些什麼?
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和封底。
教師:封面上有什麼?封底有什麼?
引導幼兒觀察圖書內的頁碼(有順序的數字)。
2.閱讀幼兒用書《圖書的故事》,了解圖書的製作過程。
幼兒自由閱讀,並和同伴交流。
教師:圖書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集體了解圖書的製作過程:設計一作家寫書、畫家畫圖一電腦編排一編輯、校對一印刷一裁、訂、裝一成書。
師幼共同小結:一本圖書的製作要花費很多人的勞動和時間,真是不容易13.幼兒分組,合作製作自己的圖書。
集體討論如何製作圖書。
教師:我們小組也來製作一本圖書。你們想製作一本什麼圖書呢?怎樣合作完成一本書?
教師重點引導:先商量圖書的內容,再分工(有的製作封面。封底,有的繪制故事內容),然後編好頁碼,最後裝訂。
幼兒製作圖書。(幼兒選擇喜歡的內容,用畫或貼等來表現)幼兒交流、分享經驗。
延伸活動:在生活環節中,安排時問請幼兒輪流向集體介紹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戈區角活動:提供操作材料,給有興趣的幼兒繼續製作圖書。在語言區,投放幼兒用書《圖書的故事》,讓幼兒看看說說。在建構區,讓幼兒用積木搭建"圖書館"。
夫家園共育:教師向家長介紹或推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家長給幼兒購買合適的圖書。
㈡ 圖書的演變大班教案
設計意圖:
圖書區是幼兒園活動區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域,隨著對區域活動越來越深入的研究,我們認為:圖書區應不只是可以看書、簡單獲取知識的區域,它應有更深更為廣闊的探究價值和輻射空間。每天幼兒都會去圖書區看書,無論是加餐後、區域活動時,還是自由活動時和離園時,他們都會主動選擇圖書區。雖然幼兒看書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但是,圖書區的作用確不應僅僅如此。於是,根據幼兒的興趣,結合班級圖書區的實際情況,帶著對圖書探究的慾望,我們確立了「我和圖書交朋友」 的主題活動。力求真正以「圖書」為點,進行全面的、輻射式的主題活動。
活動總目標:
1、通過參觀,知道圖書館是藏書、借書、看書的地方。並能通過與管理員的現場交流,了解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及具體分工。
2、了解圖書的演變過程,知道圖書經歷了龜殼刻字、竹子刻字、手抄草書、到今天的印刷術的漫長演變過程。
3、知道書是由封面、目錄、正文、封底四部分組成。學習正確的看書方法,懂得愛惜圖書。
4、能大膽想像,製作自己的圖書,樂於與同伴分享交流。
5、幼兒學習簡單的修補方法,提高幼兒動手操作、分類整理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6、幼兒有閱讀的興趣,能愛護圖書,體驗看書的樂趣。
7、初步了解圖書的價值,嘗試使用貨幣購買圖書,並知道根據自己的金額找零。
活動准備:
1、聯系圖書館
2、書的演變資料圖
3、准備紙張、裝訂機等工具。
4、幼兒自己准備圖書若干,並標記好價格。
活動一
書的世界真奇妙
活動目標:
1、知道圖書館是藏書、借書、看書的地方。圖書館里有書庫、閱覽室、借書處等,了解圖書管理員的工作。
2、幼兒了解書的演變過程及產生過程,知道書是來之不易的。
3、知道圖書有封面、封底、目錄和正文組成,學習正確的看書姿勢,懂得愛惜圖書。
4、幼兒學習二級分類的方法,並能根據圖書的大小、顏色、厚薄等進行分類記錄。
活動准備:聯系圖書館、書的演變資料圖、圖書分類統計表
㈢ 幼兒園大製作小圖書活動教案
活動來源: 對「我喜歡」這個話題,孩子們有著非常大的興趣,並且有了很多的談資,但句子都用得很簡單。針對這個情況,我帶領孩子們閱讀了《我喜歡》這本書。讀本中所呈現的句式「×喜歡在×××來×去」,正好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要求,有助於幫助他們規范語言。 在進行了「大書閱讀」和「小書閱讀」兩個活動以後,孩子們...對於仿編書中的句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活動中嘗試著仿編了起來。基於孩子們有製作圖書的經驗,我們開展了這次仿編自製圖書的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孩子們積累另一種製作圖書的經驗。 活動目標: L.幼兒能積極地仿編作品,並樂於與同伴交流。 2.幼兒能製作簡易的小書,體驗當小作者的成就感。 活動准備: 大書;白紙;小動物圖片、小場景圖片;水彩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我喜歡」的游戲。 規則:一個幼兒起立拍手說:「嗨!嗨!我喜歡×××!」被點到的幼兒站起來以同樣的方式說出自己喜歡的朋友的名字。 二、復習大書內容 出示大書。 師:還記得我們上次一起閱讀的這本書嗎?書的名字叫什麼? (《我喜歡》) 師:我們一起來閱讀一遍吧。「小馬喜歡在草原上跑來跑去」,「魚兒喜歡在水中游來游去,,……以點指的方式帶領幼兒朗讀大書文字。 合上大書後回憶內容。 師:書上講到魚兒喜歡怎麼樣?請做做魚兒的動作。(以此方式問及書中的所有內容,讓孩子以做動作的方式再次復習書中的內容) 三、仿編作品 師:我也想像這本書的作者一樣來編一編「誰喜歡在什麼地方怎麼樣?」哈哈!我編出來了:「小兔子喜歡在草地上跳來跳去。」你們覺得怎麼樣?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編一編「誰喜歡在什麼地方怎麼樣?」動腦筋想一想,要和書上的不一樣哦。 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仿編的內容後,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句子講給全班幼兒聽。 四、集體製作大書 教師建議將大家仿編的內容製作成書。 師:小朋友們編了這么多好聽的話,不如我們把它做成一本書吧! 師:今天,我要用另外一種辦法來做書,只用一張紙就可以做出一本書了。 教師用白紙做成一本簡易圖書(附圖)。 帶領幼兒一起復習書的構成成分。 師:一本書應該有什麼呢?(封面、封底、頁碼……)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封面的內容。
㈣ 幼兒園大班修剪圖書的的方法案例
設計背景:圖書角是孩子們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一個輕松的、與同伴交流的環境,平時,角色游戲時、自由活動時,孩子們也特別喜歡去圖書角看書,久而久之,有些書被孩子們翻破;有時候,孩子們發生搶書的現象,把書撕破了;有時一些特別調皮的孩子,故意把書弄破了。雖然已經大班了,但很多孩子對圖書的愛護還不夠,一但書撕破了,就找老師修補,老師每次都幫忙修補好,這樣,孩子對圖書的破壞只增不減,反正老師會修補的心理也成了孩子不愛惜圖書的原因,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次科學活動,想通過讓幼兒動手修補圖書,從動手修補圖書升華到幼兒愛惜圖書寶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修補圖書的工具。 2、幼兒樂意主動探索、動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修補圖書。 3、幼兒愛惜圖書,與圖書寶寶做好朋友。 活動准備:損壞的圖書若干、透明膠、雙面膠、膠水、剪刀等修補工具、舞會音樂。 活動重點:幼兒樂意主動探索、動手修補圖書難點:從修補圖書升華到對愛惜圖書的情感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哭的聲音,出示書寶寶。 (柏拉圖說過:"好奇心是知識之母。"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設計書寶寶哭了,這一情境導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興趣。) 2、幼兒觀察、討論書寶寶為什麼哭了,造成書寶寶哭的原因。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通過觀察,幼兒發現書寶寶破了,所以哭了,進而引導幼兒討論書寶寶可能是什麼原因破的呢?為培養幼兒愛護圖書的情感做鋪墊) 二、幼兒主動探索、修補圖書 1、書寶寶因為破了,所以很傷心的哭了,你們願意幫助它,修好它嗎? (我採用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陳鶴琴說過:"兒童好游戲乃是天然的。"《指南》中也提到:"幼兒的生活與游戲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整體性,幼兒各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也在其生活和游戲中自然地發生並一體化地進行。") 2、簡單認識修補圖書的工具(完成教學目標1,為下面幼兒動手操作、修補圖書做鋪墊。同時,也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3、分組合作,動手操作,修補圖書。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討論、交流、探索、動手操作,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4、每組介紹修補圖書的方法。 (學習採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三、參加舞會,提升幼兒愛護圖書的情感 1、你們用了很多的方法,把書寶寶修補好了,書寶寶很開心,它想請孩子們一起去圖書王國參加舞會,你們願意嗎? (通過書寶寶為了感謝孩子們的幫助,請孩子們參加舞會的形式來結束本次活動,讓孩子們體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成功修補了圖書的喜悅。) 2、每個孩子找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寶寶,帶著書寶寶跳舞。 (通過這個環節,讓孩子們在與書寶寶跳舞的情境中,升華對書寶寶的喜愛之情,同時感受與書寶寶是好朋友,以後要愛惜圖書的情感,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活動延伸:在我們的圖書角里,還有小朋友家裡,還有很多書寶寶可能在偷偷的哭呢,讓我們去找找,去幫助它們吧。
㈤ 區角圖書區對大班幼兒的好處
一、幼兒早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圖書角是幼兒園每個班進行區域設計時必須劃定的區域,但許多圖書角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通過觀察我發現幼兒在圖書角閱讀時存在一些不好的習慣:
1、有的幼兒不了解書的封面、封底,放書時不知封面朝上。
2、有的幼兒在找尋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本時,把上邊的書胡亂放到一邊,拿走選擇的書後沒有整理書本的習慣。
3、看書過程中,有的幼兒有搶書、卷書現象。
4、有的幼兒坐在座位上拿著一本書,和小朋友大聲的說笑;還有的幼兒在圖書區亂翻了幾本書後,就離開了。
經過認真分析,我覺得造成幼兒不良習慣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圖書區投放的圖書有些不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圖書種類單一,幼兒對圖書的興趣不濃。
2、幼兒各方面的發育還未成熟,其閱讀活動往往帶有較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幼兒不理解圖書閱讀需要注意的常識性要求。教師忽視了對幼兒的指導工作。
3、教師對圖書區提出的規則要求不明確,導致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出現許多錯誤行為。
通過分析原因,我感到要讓幼兒學會圖書閱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查找原因,制訂計劃,明確目標,逐步實施,才能利用圖書區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培養幼兒閱讀的方法
(一)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他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興趣入手,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可以保證幼兒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並取得積極的閱讀效果。因此,引導和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重要環節。
一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色彩鮮艷、形象具體、直觀、富於情趣的書籍,以圖為主,圖文並貌,以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二是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圖書,如知識類、童話故事類、自然科學類、美工操作類等,讓幼兒從中獲得多方面的教益,滿足幼兒多方面的興趣。
三是根據幼兒閱讀能力與興趣的變化,堅持定期更換新的圖書。在出現新書時,向全體幼兒做介紹,引起幼兒的興趣。發動幼兒從家帶一些圖書,互相交流講述,互相交換閱讀,這樣即可以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又可以使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是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在幼兒看書之前,老師向幼兒提出一些有關書中的內容、情節的問題。使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書,滿足其求知慾和好奇心。
這樣,天長日久,不僅能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濃厚的讀書氣氛,自由活動時越來越多的幼兒選擇圖書角,他們越來越喜歡讀書,也滿足其求知慾和好奇心。
(二)正確指導幼兒閱讀。
大家都知道,幼兒的能力是有限的,閱讀活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確指導。而教師的作用就在於為幼兒提出明確的閱讀目的,提出一定的任務和要求,幫助幼兒成功的進行閱讀活動。
一是面向全體幼兒介紹書的封面、封底,邊講解邊向幼兒示範看書、翻書的正確方法,合上書後,封面朝上,正確的放回書去,然後每位幼兒參與取書、看書、放書的過程。教師及時知道。
二是參與幼兒的閱讀,並隨時給予指導。如:為幼兒朗讀圖書,及時鼓勵認真看書的幼兒,使幼兒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三是與幼兒交流讀後感。讀完一本書,應與幼兒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感受。我班的李鎔晨的小朋友,閱讀的習慣不好,看書時總是一本書大概翻上幾頁就換書。為了培養他的閱讀習慣,我先請他帶著任務去看書。如:請他看完書後給大家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看書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很願意通過看書與老師、小朋友做更多的交流,得到老師和夥伴的贊許與肯定。在不知不覺中,鎔晨已養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
(三)建立明確的圖書區規則。如果說興趣是引起幼兒行為的內部動機,規則則是約束幼兒行為的外在要求。為使圖書區的活動安靜有序,我們將圖書區設在光線好、安靜的地方,設置較大的書櫥便於圖書擺放及幼兒取放。同時,准備充足的圖書,給幼兒以充分的選擇機會。並建立的圖書區的規則。
一是看書時要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與別人爭搶圖書。
二是看書時不能大聲講話,以免影響他人。
三是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衛生,坐姿要端正。
四是看完圖書後,放回原位。
總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幼兒在圖書角活動時已經井然有序,幼兒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習慣,對讀書產生了興趣。書為幼兒揭開了人類文化光輝的篇章,引導幼兒不入探索未來奧妙的征程。書是人類終生的朋友。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早期就得到很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將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