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數學群數《螞蟻搬食物》教案
一、活動內容
螞蟻搬食物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觀察螞蟻「搬食物回家」,感知螞蟻單個搬、群體搬食物,沿途回家這一有趣現象,培養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和探究問題的精神。
三、活動准備
放大鏡、昆蟲盒、玻璃瓶或礦泉水瓶子、米飯、餅干、昆蟲屍體、彩筆、紙若干。
四、活動過程
找幼兒園內或園外螞蟻較多的地方(場地寬闊、安全),能看到螞蟻巢穴的人口。活動前先在四周撒上螞蟻愛吃的食物,如米飯、小果皮、餅乾等。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
晨間帶幼兒散步時,有意帶到指定場地,讓幼兒自發說出:看,有那麼多螞蟻,它們在搬東西。激發幼兒觀察興趣。
看一看,說一說,螞蟻怎樣搬食物?
(1)螞蟻用尾部(屁股)搬的。
(2)螞蟻用頭上的須(觸角)搬的。
(3)螞蟻用手和腳一起拖的。
(4)有許多螞蟻一起拖的。
試一試,找答案。
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螞蟻搬東西。
(1)螞蟻用嘴巴叼住,把東西搬回家。嘴巴有一對像螃蟹一樣的大鉗子,力氣很大。
(2)當食物過大時,小螞蟻會用頭去碰另一隻螞蟻的頭,過一會就有許多同伴來共同搬運食物。
(3)螞蟻搬東西回家時,是大家排成一隊,沿著原來的路回家。畫一畫、說一說,螞蟻搬食物回家。
② 幼兒園游戲教案螞蟻吃糖豆
活動名稱:體育游戲 《螞蟻找食物》
活動目標:
1.掌握手腳著地鑽爬的動作要領。
2.能靈敏、協調地鑽和手腳著地屈膝爬。
3.體驗鑽爬的樂趣,萌發愛惜糧食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墊子,拱形門、獨木橋、蠶豆,螞蟻媽媽及螞蟻寶寶頭飾。
2.准備活動及放鬆活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螞蟻寶寶們,現在是什麼天氣了?(秋天)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螞蟻需要做什麼了?對,儲存足夠的食物准備過冬。今天媽媽就要帶著寶寶們到那片山上找食物,然後運回我們的家。可是找食物的路可不容易走,會遇到很多障礙。我們在出發前一定要做好准備。
二、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熱身活動。
學青蛙跳、用胳膊學大象的長鼻子、學狗熊走路、活動手腕腳腕、轉轉腰、高抬腿等,充分將孩子的關節活動開。
三、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幼兒進行游戲。
孩子們,你們看我們首先要越過草地,然後過獨木橋,還要過山洞過小山丘,最後才能找到我們需要的食物。
1.提問:我們要怎樣過草地?(爬,一定要手腳著地屈膝爬)。怎樣過獨木橋?(走,)怎樣過山洞?(鑽)怎樣過小山丘?(跳)教師演示。
2.要求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領1粒豆子回家。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教師小結:小螞蟻們在草地時要注意雙手伏地,用腿的膝蓋向前爬行,在過獨木橋時,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我們小朋友可已將雙手伸開,幫助身體找平衡。
3、引導幼兒交流探索多種鑽的方式。
第一遍游戲結束後,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交流多種鑽的方式,如正面鑽、側面鑽,請個別小朋友演示,鼓勵大膽表現,愛動腦筋的小朋友。然後讓每個小朋友都做一做。
四、小組進行競賽剛才我們一起找到了許多的食物,可是還不夠,還需要小螞蟻們繼續努力找到更多的食物。你們能做到嗎?這一次我們比一比男小朋友找的多還是女小朋友找的多怎麼樣?
1.男女分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的小螞蟻搬的食物最多。
2.萌發幼兒愛惜糧食的情感。
五、放鬆結束活動。
剛才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食物,冬天就不會挨餓了,真是太好了。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放鬆放鬆吧。(小朋友可以互相捶捶後背,坐在墊子上捶捶腿,撈面條穩定呼吸,學習面條軟軟的樣子,小樹葉飄落的樣子等)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在吃飯時不要浪費,不能挑食。
③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螞蟻搬骨頭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能嘗試學慣用簡單、完整地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講述圖片內容及想法。 2、在螞蟻合作搬豆的游戲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懂得團結就是力量。 二、活動准備: 背景圖、小螞蟻圖片、豆豆圖片 三、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2、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讓我媽輕輕地把它請出來吧!(小客人,下客人,快出來吧!) 3、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螞蟻啊? 4、哇,一隻可愛的、活潑的小螞蟻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麼地方啊?(草地上) 5、哦,這片綠油油的草地美不美啊?仔細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麼呢? 6、一隻可愛的螞蟻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沒啊!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樹、小螞蟻在草地上快樂地玩耍,仔細聽:「軲轆軲轆」什麼聲音啊? 7、恩,「軲轆軲轆」的聲音會是誰發出來的呢? 8、聽,「軲轆軲轆」像是什麼圓圓的東西滾出來哦?會是什麼東西呢? 9、它黃黃的、香噴噴的吃起來咯嘣脆,究竟是什麼東西呢?「軲轆軲轆」 「軲轆軲轆」它滾出來了,它滾呀滾呀,滾到了小螞蟻的面前了,小螞蟻看到這顆香噴噴的豆豆會怎麼樣呢? 10、聽,螞蟻是怎麼說的,這么大的豆豆怎麼吃得完呢?還是帶回家慢慢享受吧! 1 1、小螞蟻要搬豆豆了,我們為它加油吧! 1 2、哦,豆豆怎麼樣啊?是呀,小螞蟻搬得怎麼樣啊? 1 3、是啊小螞蟻板得滿頭大汗,可是豆豆一動也沒有動,小螞蟻搬得動豆豆嗎? 1 4、這么好吃的豆豆小螞蟻搬也搬不動,它心裡會怎麼樣啊? 1 5、是啊,這么好吃的豆豆小螞蟻就吃不到啦,它的心裡可真著急啊,快來幫它想想辦法吧? 1 6、聽一聽,小螞蟻怎麼請好朋友幫忙的,這句話有點長哦!聽好了:小螞蟻,小螞蟻,綠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顆豆,你來搬,我來搬,我們一起搬回家! 1 7、小螞蟻請得是誰啊? 1 8、它是怎麼請得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 9、小螞蟻聽到我們的邀請,說:「哎,來了來了,我來幫忙搬豆豆!」 20、兩只螞蟻一起搬豆豆,我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豆豆怎麼樣啊?兩只螞蟻有沒有搬起豆豆啊? 2 1、就是啊,兩只螞蟻還是沒有搬起豆豆,這可怎麼辦啊? 2 2、那誰來請一請呢? 2 3、瞧,螞蟻們開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麼樣啊?是啊,那再請些螞蟻來加把勁怎麼樣啊? 2 4、這么多螞蟻來搬豆豆了,我們再為它們加把勁吧!哦,豆豆怎麼樣啦?我們為它們鼓鼓掌吧! 2 5、老師講的「螞蟻搬豆」的故事有趣嗎?小螞蟻在草地上看到一顆豆,想搬回家,搬不動,請來好朋友幫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時,我們小朋友遇到困難也可以請好朋友幫忙的。 2 6、看,草地上還有一顆豆呢,誰願意來做這顆豆,誰願意做螞蟻搬豆,你們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師講故事,我們一起來把它表演出來,要注意表情和動作哦! 2 7、外面還有很多豆呢,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搬回家吧!
④ 小班美術教案 小螞蟻去旅行
小班美術活動:螞蟻搬豆
龍海市華僑幼兒園
金曉雲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天真無邪,他們會和娃娃自言自語,會對花草說悄悄話,在他們眼裡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喜歡用動作與語言和它們交流,而動物更是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這幾天發現孩子們上廁所或洗手完喜歡聚在台階下看螞蟻,
對螞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天天「看望」螞蟻,還會在一起討論螞蟻。這一發現說明孩子們對螞蟻產生了興趣,有了探究螞蟻世界的慾望。有了這個良好的動機,我開始收集資料,組織孩子們更清楚地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徵,
使孩子們學會簡單勾畫螞蟻的形象。從而進一步發展幼兒觀察、繪畫能力,培養幼兒關心身邊事、物,關心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螞蟻的基本外形特徵,並學會畫出簡單動態。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視頻材料、操作教具、油畫棒、示範用大白紙;
白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事先在黑板上畫上一粒大蠶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一天,天氣晴朗,小螞蟻丁丁准備出去玩。剛出洞口,突然丁丁發現在洞口不遠的地方有一粒香噴噴的豆豆。丁丁高興地想:這粒豆豆肯定很好吃,要是能把它帶回洞里大家一起吃,那該多好啊!丁丁使勁地左推推右挪挪,可是小螞蟻丁丁的個頭實在太小了,它怎麼也搬不動這粒大豆豆。「這可怎麼辦?要是搬不回洞里,那真是可惜啦!」「有啦!」突然,丁丁開心地跳起來,他想出了個好辦法,趕緊跑回洞里叫上幾個好朋友,大家一起使勁,「一、二、三!」終於,好朋友們把大豆豆抬回了洞里,大家一起開心地美餐一頓。
(二)觀看視頻(兩遍)
1、帶問題欣賞:老師把這個故事播放出來,大家想看嗎?小朋友要注意看看小螞蟻長什麼樣的?
2、觀看第二遍時把畫面定格,觀察小螞蟻:小螞蟻長什麼樣?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
師幼共同小結: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著六條腿。
(三)示範畫法
1、出示操作教具,演示動態
2、示範畫法
(邊操作邊直接將教具貼在黑板上,並同時在大白紙上示範。)
(四)幼兒作畫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2、鼓勵 幼兒添畫喜歡的景物,使畫面更加豐富。
(五)延伸活動:歌表演《螞蟻搬豆》
課後反思:
本班幼兒自從學習歌曲《螞蟻搬豆》後對螞蟻的興趣陡然加大,一有機會就圍在台階、牆角觀察、議論著螞蟻。《綱要》中指出:「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地學習和發展的」。教師除了要為幼兒提供活動及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也要善於發現幼兒在生活與活動中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保障,從幼兒的興趣著手,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容。幼兒園教育雖然有語言、社會、藝術、健康、科學五大領域之分,但是教育教學中它又是一個整合的關系,每個領域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本次活動剛開始時,我讓幼兒欣賞視頻《螞蟻搬豆》,全班幼兒邊唱邊欣賞,生動的畫面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快樂的情緒,興趣十足。由於小班幼兒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傳統的灌輸法、訓練法枯燥無味,孩子們不感興趣,效率差。我製作了皮影「螞蟻」,通過操作各種動態,再次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幼兒一邊欣賞,教師一邊示範中渡過的,孩子們在積極又輕松愉快的狀態下獲得了交流,學到了本領,體驗了成功。由於考慮到小班幼兒集中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因此在觀察畫面語言交流和操作皮影各種動態的環節上略顯倉促,如果再多請些幼兒來參與的話,相信孩子的觀察會更全面,理解會更深刻。
⑤ 幼兒園音樂教案《螞蟻爬山》
幼兒園案例:有趣的螞蟻教師:屈老師主題的產生: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隨著天氣的漸漸暖和,小螞蟻的出沒越來越頻繁了,總有一些小朋友在午餐後休息時關注起螞蟻來。一天,雯雯和輝輝驚奇地發現幾只小螞蟻正在搬食物。輝輝大聲地叫道:「快來看呀,這兒有好多小螞蟻,它們在搬東西呢。」他的話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大家都圍了過來,一個個的問題也接踵而至:「螞蟻把食物搬到哪裡去呢?」 「螞蟻的家在哪裡?」「小螞蟻有幾只腳?」 ……對於「螞蟻」的話題一下子成了孩子們討論的熱點。根據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我們開始了有關螞蟻的探索活動。
主題的開展:實錄一:鼓勵孩子多途徑尋找、收集資料在活動的前期開展階段,我想了解一下孩子們關於螞蟻想了解些什麼,便開展了一次談話活動,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到了很多有關螞蟻的問題。在大家的一致討論下,我們決定一起回家找找有關螞蟻的資料。為了讓孩子能多途徑地去收集資料,便提出:「你們會怎樣收集資料呢?」思維一向敏捷愛動腦筋的靜靜說:「我讓媽媽幫我到電腦上去找找,網上什麼都有的。」喜歡看書,見多識廣的真真說:「我家有《網路全書》的書,明天我帶來,上面應該有小螞蟻知識的。」善於表達、我班的「小百靈鳥」雯雯說:「我姐姐有動物的碟片,我去問她借一下。」 連平時不太善於言語,對任何事情都表現得不太主動的辰辰這次卻非常積極地說:「我回家問爸爸,爸爸知道得多,他會告訴我的。」我班的「小淘氣」龍龍說:「我回家仔細去觀察小螞蟻,找找它們的家在哪裡。」……我連忙表揚了他們,還獎給這些孩子每人一張小貼紙,並告訴他們如果真的找來,還有更好的獎品。沒過兩天,螞蟻的資料越來越多,為以後的探索活動打下了基礎。反思:在收集資料前,通過教師的支持,啟發,使孩子們知道了收集資料的各種途徑和通道,從孩子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孩子自發學習的需要。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這種需要,我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收集資料的活動中,並採用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對參與活動的孩子給予不同形式的獎勵,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並引導他們在集體中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收集資料的方法,在無形中讓幼兒彼此間相互取經。這種形式的交流使能力強的孩子獲得了發揮的空間,使自己的經驗得以與大家分享;能力一般的孩子從能力強的孩子身上了解到收集資料的方法,從而得以借鑒;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也通過和大家的交流產生了學習的願望,從而在以後的活動中會投入更大的探索熱情。
⑥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課《小螞蟻吃什麼》的教案
主題總目標: 1、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在自由的氛圍中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徵、結構及生活習性。(生活環境、吃食情況、對特殊氣味的反應) 2、通過觀察、記錄、查閱資料等方式探索關於螞蟻的種類、信息傳遞的知識,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3、學習把觀察的事物現象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記錄、統計和表徵,培...養幼兒有順序、細致的觀察能力,提高幼兒探索事物奧秘的能力。 4、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主動接近動物,培養幼兒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一:我的猜想 活動過程: 活動之前,和幼兒一起去樹底下觀察螞蟻,讓幼兒說說螞蟻長的什麼樣?除了在樹底下能找到螞蟻,螞蟻的家還在哪裡?螞蟻喜歡吃什麼?孩子們爭先恐後的發言,看著孩子們急於表達的樣子,我建議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孩子們在畫紙上,用水彩筆畫下螞蟻不同的家和食物。有的畫了螞蟻住在長滿草地的山坡上,有的畫了螞蟻住在滑梯下面的水泥地上,有的畫了螞蟻住在小菜園里、石頭地下、沙地里、樹幹上、花朵里…… 他們猜想的螞蟻的食物也各不相同,有的記下螞蟻吃麵包,有的記下螞蟻吃糖、餅干、餃子、饅頭、骨頭、肉、魚…… 因為第一次學習填寫表格,用的時間較長,但總的來說,每個幼兒都能將自己的想法用圖畫或符號表示出來,有的幼兒能把自己的多種想法進行表徵,填寫完後,請每個幼兒講述自己的填寫的內容,講述的比較完整。 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高,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螞蟻的住處和喜歡吃的食物,並初步學習了運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表徵。在幼兒提出各種想法時,是否正確教師不給予指正,而是讓每個幼兒把自己的想法填入表格,為下一步打下伏筆,想辦法來證實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