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教案《畫祖國》藝術活動
活動由來: 幼兒通過過國慶節回來,互相交流外出遊玩的感受和體會,孩子們都說我們的國家真大,幼兒都有強烈的認識了解祖國的慾望,為了滿足幼兒的慾望和要求,於是產生了我們的祖國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問題板塊主題壁報區域游戲相關內容家園合作資源利用 1、 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緒、情感及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2、 了解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國家。 3、 知道了解母親河(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4、 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曾經創造過世界奇跡。 5、 知道了解四大發明。 1、 中國地圖什麼樣,它象什麼? 2、 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服飾展,民族娃娃展。 3、 閱兵圖片軍儀仗隊圖片。 4、 布置長江、黃河的圖片展。 5、 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6、 搜集四大發明的相關資料,布置展牆。 1、 布置了中國地圖的拼圖牆。 2、 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服飾展,民族娃娃展。 3、 閱兵圖片,三軍儀仗隊圖片。 4、 布置長江、黃河的圖片展。 5、 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6、 搜集四大發明的相關資料,布置展牆。 1、 中國地圖拼圖。 2、 製作繪畫民族娃娃。 3、 繪畫天安門。 4、 歌舞表演,我愛天安門學唱國歌畫國旗。 5、 搭建長城。 6、 創編歌舞。 7、 手工製作長城。 8、 實驗活動。 9、 紙的超市。 1、 向家長介紹本網路的活動內容。 2、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資料。 3、 家園共同配合帶幼兒參觀天安門、長城。 4、 請家長給幼兒布置相關適宜的環境。 5、 教師家長幼兒共創風格牆。 6、 讓家長幫助尋找提供資料。 1、 看錄相、光碟。 2、 從網上下載的照片。 3、 利用家長外出參觀給幼兒提供錄制的材料、照片、解說詞等。 4、 活動區活動。 5、 利用周邊的社區的環境和資源。 6、 參觀紙箱廠,尋找各種紙。 活動網路圖 主要活動: 1、認識中國地圖 2、56個民族 3、母親河長江黃河 4、天安門廣場 5、長城 6、 國旗國徽國歌 7、四大發明 8、認識紙 活動一:認識中國地圖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祖國地域的遼闊,地圖板圖形和雄雞的特點。 2 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祖國的名稱。培養幼兒從小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准備:、中國地圖一幅、中國地圖拼圖數個。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 認識中國地圖,了解地圖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1 讓幼兒知道了解我國地域的遼闊,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 1 請幼兒觀察中國地圖,並提問幼兒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地圖上都有什麼?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3幼兒對地圖觀察比較仔細,顏色分別代表什麼大部分幼兒初步掌握。 1 幼兒操作拼圖,找到北京和自己家鄉的位置培養幼兒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 2 在拼圖上找出祖國寶島台灣的位置。 請幼兒操作拼圖,並找到北京和自己家鄉的位置。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4幼兒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對家鄉的位置在哪個別幼兒尋找較慢。 1教師能與幼兒共同互動觀察地圖的形狀和顏色。 2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了有序的觀察。 1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找到家鄉的位置。 2 活動中幼兒互相合作進行語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動二:56個民族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風土人情。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准備:布置五十六民族的牆飾、照片、參觀中華民族園。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 通過設計這次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及風俗。 1、 談話,請幼兒分別說說參觀後的體會。 2、 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6個民族。 3、 談話: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及它們的風土人情。 4、 你是哪個民族的?這個民族有什麼風俗習慣,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5、 手工製作及繪畫,民族娃娃。 6、 幼兒能結合此活動把外出參觀後的所見所聞進行講述。 7、 通過本次活動加深了對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熱愛。 8、 幼兒通過製作繪畫民族娃娃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1、 教師在本次活動中同幼兒一起對我國的五十六個民族的不同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通過本次活動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 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與幼兒互動製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兒對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了解的不夠。 活動三:母親河長江黃河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江、黃河、了解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活動三:母親河長江黃河 活動目標:1認識長江、黃河、了解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2初步知道長江、黃河與中華民族發展的關系,激發幼兒對母親河熱 愛的情感。 活動形式:看錄相,談話。 活動准備:光碟(長江、黃河三峽的圖片等)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國的兩條著名的河流。 知道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了解長江、黃河與民族發展的關系,說說母親河治理後的變化。 一看錄相,讓幼兒初步了解長江,黃河的雄偉,壯觀。 1、 幼兒觀察自帶圖片,請幼兒進行相關的講述。 2、通過觀察圖片,使幼兒知道哪個是長江、哪個是黃河、哪個是三峽發電站及壺口瀑布。 3、幼兒看錄象時都非常認真仔細,並不時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長江黃河的圖片。 1、師生共同探討長江、黃河與中華民族的關系,激發幼兒熱愛母親河的情感,及治理後長江黃河給人民帶來得好處。 2幼兒渴望了解更多的母親河治理後的情況。 教師能在幼兒看錄象時向幼兒進行重點的介紹說明。 幼兒對此活動有很高的興趣,渴望了解黃河長江的更多知識。 通過師幼互動,幼兒的環保意識加強了。 幼兒通過次此活動激發了對母親河熱愛的情感。 活動四:天安門廣場 活動目標 1 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2 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3 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准備:幼兒去天安門參觀、天安門的照片、圖片、閱兵儀式圖片錄象帶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請幼兒說說去天安門參觀的體會,了解天安門廣場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天安門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讓幼兒對天安門城樓的外觀進行描述和繪畫。 一、談話:幼兒介紹參觀後的見聞。 二、看錄相,讓幼兒知道天安門廣場是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國旗每天從這里升起。 1、幼兒參觀時對天安門廣場看的比較仔細,要求教師為他們留影。 2、了解並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廣場,並了解相關的建築(人民英雄紀念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 3、幼兒對人民英雄紀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簡單說出天安門城樓外觀 5、繪畫天安門。 6、幼兒基本上能對天安門的外觀進行描述。 幼兒通過組織活動,每周一升旗的時候幼兒都有一種作為中國人的神聖自豪感。 教
⑵ 幼兒園大班春季愛國衛生運動教案
一、主題來源: 春天在人們的期盼中又如期而至,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了美好與神秘,嫩綠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們迎接春天的那份激動與喜悅,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聰明、靈動的孩子們又怎會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呢?大班的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有較強的思維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能積極地去探索和發現。春天裡有許多可供選擇的教育內容,如:挖野菜、郊遊、放風箏、小蝌蚪、小蜜蜂、小蝴蝶以及人們的各種活動等,都極為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並且能充分利用我們這里的地區資源。相信這一主題一定能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發現春天的秘密。 二、主題目標: 1、學慣用觀察記錄的方法,感知和發現春季氣溫、人們的活動、動植物生長的變化等。並知道季節的交換與動植物的生長過程關系。感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2、積極參加郊遊、種植、遠足等活動,能連續走30--40分鍾,有一定的速度和耐力。 3、會用多種形式充分表達自己的經驗、經歷和情感。提高講述、繪畫、表演等能力。 4、在主動參與活動中感知和體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在活動中表現一定的獨立性,形成主動、互助、合作的態度與行為。 5、能唱出3拍子和2拍子歌曲的不同節拍的感覺,繼續學慣用連貫的和斷頓的唱法來表現歌曲的不同意境。 6、能較自如地使用多種工具製作物品,並用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畫面布局合理。 7、會根據氣溫和運動量的變化,調節活動的內容,增減衣服。知道保護耳朵和聲帶,不大聲喊叫。 8、繼續學慣用不同的標准對事物進行分類,學習10以內的加減。 三、主題網路圖: 春天裡:環境 動物 植物 勞動 布置教室:樹木 花卉 種子 找春天 :游戲 郊遊 蠶 小蝌蚪 蜜蜂蝴蝶 我們 四、環境與資源: 1、引導幼兒觀察春季自然界的動植物以及天氣的變化,組織幼兒進行移栽種植等活動;飼養小蝌蚪和蠶等。 2、隨著幼兒認識內容的擴展,不斷調整和豐富自然角的內容,如:做發芽實驗,與幼兒共同收集春季的蔬菜(或野菜),貼上標簽放置在自然角內;陳列一些蜻蜓、蝴蝶與花的標本,提供放大鏡供幼兒進行細致的觀察。 3、在美工角提供紙、布、針、橡皮泥等多種工具、材料,進行有關「春天」的小製作,把作品布置在活動室內,把春天帶進活動室,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4、充分利用周邊社區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野營遠足、春遊等活動。 四、家長工作: 1、更換《家長園地》的內容,介紹本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內容、配合事項,如:帶幼兒踏春、挖野菜、在家中種植花卉、飼養小動物,並進行觀察和管理;請家長加強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為野營活動做好准備等。 2、鼓勵家長在春天裡多帶孩子外出遊玩,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感受春天的美好。 3、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學會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的衛生,能熱情主動、有禮貌地與接觸到的人交往。 4、在遠足等活動後,請家長記錄幼兒敘述的活動見聞。 五、集體活動內容: 活動1: 春天可以干什麼(綜合活動) 目標: 1、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徵,春天是人們都很忙碌的季節。 2、能用連貫的、清晰的語言講述人們在春天裡的活動,討論自己樂意參加的活動。 准備: 1、與幼兒園的工作人員聯系,為訪問工作做好准備。 2、春天景色及人們在春天工作的圖片或錄象。 過程: 1、引起幼兒想了解春天人們在干什麼的興趣。 ⑴、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是怎樣的? ⑵、說說春天人們都在干什麼? 2、幼兒結伴在園中觀察園內****(包括動植物的變化),並訪問園內工作人員的工作。例如訪問保健老師,知道保健老師為小朋友准備好每天吃的大蒜,是為了預防小朋友生病等。 3、討論春天裡其他人在干什麼? ⑴、幼兒自由討論:春天裡其他人在干什麼? 例如:農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種;園林里的叔叔在修剪樹枝;清潔員用灑水車灑水、在運垃圾;服裝設計師設計出春天裡人們的新款服飾。 ⑵、幼兒觀看圖片或錄象,知道:春天裡人們都在忙碌著,為的是使花草樹木、農作物長得更好,讓我們每個人變得更健康,城市變得更漂亮、清潔。 4、討論:春天裡小朋友可以做些什麼活動。 可以讓幼兒把自己想參加的活動畫出來再全班交流,選擇幾項全班共同參與的活動。 活動2: 找野菜(綜合活動) 目標: 1、能正確辨別並尋找出薺菜或馬蘭頭。 2、體驗參與野外活動的快樂。 准備: 教師事先挑些薺菜或馬蘭頭。小鏟子、菜籃。 過程: 1、引起找野菜的興趣。 春天來了,我們吃過哪些野菜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和討論薺菜和馬蘭頭的根、莖、葉的明顯特徵,知道這些菜不需要種,自己會從泥地中長出來,所以大家叫它們野菜。 2、找野菜活動。 ⑴、教師引導幼兒把長在地上的野菜與手裡的馬蘭頭或薺菜仔細比較,長得一樣的可以請老師用小鏟子把它挑出來。 提醒幼兒找野菜時互相看看找得正確嗎? ⑵、幼兒找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如發現部分幼兒分辨不清楚,便請找得對的幼兒來講講,自己是如何在野菜中找尋、比較和辨別薺菜和馬蘭頭的。教師在巡迴指導中可幫助幼兒一起尋找,並讓個別找得很熟練的幼兒幫助其他幼兒。 3、幼兒相互交流,在找野菜的過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碰到哪些困難,怎樣解決。 活動3:野菜品嘗會(綜合活動) 目標: 1、能分工合作學習野菜菜餚製作的烹調方法(涼拌、炒、包餃子等)。 2、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製作食品的愉快情緒。 准備: 1、活動前幼兒參加找野菜活動。 2、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製作的多樣菜餚。 3、家長幫助幼兒准備野菜製作的菜餚(一種),並知道菜餚的名稱及製作。 4、餃皮、肉餡、野菜實物、佐料。 過程: 1、野菜菜餚展覽。 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菜餚的名稱及烹調方法。 2、摘洗野菜,幼兒自選分成兩組:一組摘菜,一組洗菜。摘菜時要注意將黃葉、爛葉摘去,西菜要浸泡並清洗干凈。 根據菜的烹飪方法不同,幼兒自由分成兩組,一組為包餃子小組,另一組為涼拌組。包餃子組:教師幫助准備菜肉餡和幼兒一起包捏,並將包好的餃子在現場或交廚房煮熟。涼拌組:教師幫助幼兒切、燙野菜,提供佐料,幼兒根據自己口味涼拌。 3、野菜品嘗。 以自助餐形式品嘗自製的及家中帶來的野菜菜餚和餛飩、餃子等。 4、談談野菜食品的味道,討論人們為什麼喜歡吃野菜? 活動4:准備去遠足 目標: 1、能圍繞郊遊這個主題,用較完整、連貫的語句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與想法。 2、能以積極的態度參加郊遊的准備活動,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 3、知道郊遊時需遵守的安全事項,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准備: 郊遊錄象。 過程: 1、幼兒回憶郊遊時曾去過的地方。 討論還想到什麼地方去郊遊?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2、討論:遠足的地點,到什麼地方遠足比較合適?遠足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幹些 什麼?例如:觀察寫生,做游戲、采野花等。 3、討論:遠足帶什麼比較合適?要做哪些准備工作? ⑴、以小組形式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所需准備的物品,並能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准備這些物品。 ⑵、圍繞有針對性的問題展開討論。 例如:遠足應穿什麼鞋?所帶東西越多越好嗎? 4、觀看錄象,自由討論郊遊中應注意哪
⑶ 幼兒園小班娃娃愛祖國
活動目標: 1、幼兒熱愛自己的祖國,通過活動對祖國的名勝和特產增加了解。讓幼兒增加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2、發展思維的敏捷性,通過分組競賽的形式,提高合作意識。 活動准備: 中國地圖,國旗,國徽;各民族娃娃的圖片;每隊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十月一日是什麼節日嗎?(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在前一段時間里,我們每個小朋友知道了許多關於祖國和家鄉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次知識競賽吧。 二、老師講解活動規則。 1、活動規則:老師把小朋友分成了四組,第一組是紅隊,第二組是黃隊,第三組是藍隊,第四組是綠隊。 2、活動要求:在比賽時,小朋友要聽清楚要求回答問題,回答時聲音要響亮,你答對了就能獲得一個可愛的小動物,最後看看哪一隊的小動物最多就是冠軍。 三、進行競賽活動。 1、第一個比賽活動是必答題,老師先提出問題,由你一隊當中的一個隊員來回答,如他回答不出,你們一組的小朋友也可以來補充。 A 紅隊回答: 提問:你是哪個國家的人?我們國家的名稱是什麼? B 黃隊回答: 提問:你的家鄉在哪裡?你知道泰州的市花市歌嗎? C 藍隊回答: 提問:請你說出江蘇的兩種的特產? D 綠隊回答: 提問:我們泰州的特產是什麼? (教師簡單小結幼兒比賽的情況) 2、剛才呢是老師提出問題後由每隊中的隨便哪一個隊員來回答,現在呢老師要規定每隊中的隊員來回答了,老師就隨意來回答吧! 紅隊的第三個小朋友回答:中國的地圖象什麼? 黃隊的第二個小朋友回答:中國的首都在哪裡? 藍隊的第五個小朋友回答:你會唱國歌嗎?請你唱一唱國歌。 綠隊的第六個小朋友回答:現在我們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是誰? (教師小結幼兒比賽情況鼓勵他們加油) 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的是拼地圖比賽,看哪隊隊員拼得又快又好? 四、評比冠軍。 1、現在我們要來看看今天在知識競賽中的冠軍,先一起來數數每隊獲得小動物的情況。 2、給冠軍隊發獎等。
⑷ 幼兒園小班語言愛祖國教案復備及反思
結合「十一」國慶節,圍繞「愛」為中心,引導幼兒感知祖國的美好,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字、詞。2.能用「××愛××」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並能用此句式仿編詩歌。3.能遵守游戲規則,學習依次輪流接說,不重復別人說的短句。
重點難點
重點: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漢字;能用「××愛××」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難點:能用「××愛××」的句式仿編詩歌。
活動准備
1.字卡: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國。
2.小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圖片,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1.連線游戲:
教師出示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請幼兒將有聯系的事物進行連線。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如「鳥兒和藍天」等。
2.教師把相對應的圖片按詩歌的順序擺放好,引導幼兒按圖片說出兒歌的內容。如「鳥兒和藍天在一起」等。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朗誦兒歌,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從小愛祖國》。
2.教師帶來幼兒看圖念兒歌。
(三)教師藉助字卡讓幼兒閱讀漢字,探索運用多用方式朗讀兒歌。
1.教師出示字卡「愛「,放在第一排圖片的中間,請幼兒猜一猜。
教師:這個漢字表示什麼意思?
2.帶領幼兒閱讀第一排圖夾文兒歌。
3.教師出示「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國「,以相應的方法帶來幼兒閱讀後面的詩句。
(四)啟發幼兒仿編兒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教師:除了鳥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等,你還知道「××愛××」呢?
2.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仿編的內容,並帶領幼兒一起朗讀兒歌。
例:青蛙愛荷葉火車愛軌道寶寶愛媽媽兔子愛蘿卜小朋友愛老師公雞愛蟲子小貓愛小魚。
⑸ 中班科學教案:我愛祖國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班進行的主題活動為「我們的城市」,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走進城市的各個角落,發現了她的美與壯觀;同時在老師的引導與暗示下,也發現了她許多的小秘密及變化,因此他們現在對上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增進了情感。今天的活動更是他們在「逛街」的小主題活動中新生成的,因為在二期課改的新的教學理念中指出要以幼兒發展為本,強調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他們的興趣、熱點出發,創設活動,提升經驗。
我們美麗的上海建築中,「橋」無疑也是一個亮點,他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在前一活動「各種各樣的橋」中,他們對橋已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橋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通過資料的收集及調查,也發現了橋的多樣性,特殊性,更是對造橋的工作者產生的敬佩之情,因此孩子們把該經驗及體驗延伸到了本體性游戲的建構活動中,各個都想來造橋。為了更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及愛探究的願望,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探索過程中嘗試造橋,並在橋上載物,同時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我還在該活動中提供了記錄表,在邊記錄邊探索中當一回小小造橋者。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替代物來構建紙橋。
2. 探索使橋面牢固的方法,並進行記錄。 活動准備: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紙、積木、紙杯、書、紙盒、塑料瓶等) 記錄表 筆 橋的圖片若干前期經驗准備:觀察並討論過橋,對橋的功用及種類有所認識 活動流程: 一、各種各樣的橋
和孩子一起回憶我們認識及看見過的橋。(對橋的構建部分、各種造法更清晰的認識,為後面的造紙橋做下鋪墊)
1.上次我們通過觀察、收集資料認識了許多橋,你們還記得嗎?(在老師象徵性的提問下,出示橋的圖片)如:有一座橋,橫跨浦西與浦東,橋面就象大旋渦,說說是什麼橋呀?-------南浦大橋
2.橋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們更要感謝這些造橋的人們,那今天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造橋人呢? 二、造紙橋
1.介紹材料
看看我們造橋有些什麼材料,可以怎麼使用呢?(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造橋想法)
2.鼓勵幼兒使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構建。
1)橋面要牢固,比比誰的橋面載重多。
2)根據記錄表記錄下實踐的過程及結果。
3)可嘗試使用不同材料構建,看看你會發現什麼小秘密。
3.交流與分享
1)請個別孩子來展示作品,並說說根據記錄的內容說說栽重量。
2)小結:你們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實踐、操作,發現了什麼小秘密或小問題嗎?
a平面橋及弓形橋的載重量
b厚的橋面與薄的橋面的栽重量
4.大家來動腦,怎樣使薄的紙也和厚紙橋面栽重一樣呢? 三.延伸:我們將把這一問題帶入區域活動中進行探究解決
⑹ 幼兒園愛國故事精忠報國教案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能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知道接下去該鋪什麼。
二、活動准備:
小房子圖片(3張),小動物圖片(兔子。熊。刺蝟),幼兒操作卡片以及各種圖形,地板塊。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課題
森林裡住著3隻小動物,他們呀非常非常的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們媽媽都是東找西找的,有好幾次都急的哭了,可是這3隻小動物啊,還是不知道改正這個錯誤。有一天,他們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還是沒回家,他們的媽媽又著急又生氣,怎麼找也找不到他們。這件事情啊,被森林裡面的智慧爺爺知道了,非常生氣,於是,智慧爺爺就告訴了這3隻小動物,"你們不聽媽媽的話,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們做錯了事情,還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懲罰了,我已經把你們回家的路給沒收了,每條路只留了前面幾塊磚,除非你們找出規律並且正確的剩下的磚鋪對了,才能再回到家裡"3個小動物一聽,就嗷嗷大哭起來,這可怎麼辦啊,後悔自己沒有聽媽媽的話早點回家,他們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麼把回家的路鋪好,聰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終於想出來了,找出了規律並且把磚鋪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蝟傷透了腦筋也想不出來,一直在嗷嗷的哭著,他們哭著哭著就走到了我們托二班,小熊和小刺蝟一想,托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聰明的,就想請你們來幫幫他們回到家,小朋友願意幫忙嗎?
⑺ 幼兒園大班愛國教案
活動目標:
、 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認知能力。
3、 使幼兒初步了解我國的幾個"世界之最",知道祖國地域遼闊。
4、 使幼兒初步知道萬里長城、故宮都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建造的。
活動准備:有關長城、故宮的圖片和錄像。中國地圖一張活動過程:
一、 導入(激發幼兒了解祖國的興趣)請幼兒說出我們國家首都的名字。請幼兒分別談談自己去過哪些地方,看到些什麼?
二、 展開1、 讓幼兒看"大地圖",使他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很大(1) 請幼兒在地圖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 請幼兒在地圖上找出中國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裡天氣很冷,到那裡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國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島,那裡一年四季都很熱,到那裡要穿很薄的衣服)(3) 向幼兒介紹我國的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東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國的兩條河流:長江、黃河。
2、 引導幼兒看圖片,了解我國的世界之最(1) 師生共同觀看《長城》錄像,給幼兒講解:長城的一頭在山海關,另一頭是嘉峪關,彎彎曲曲,上上下下,很長很長(2) 師生共同觀看《故宮》錄像或圖片,教師講解: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有近一萬間房屋。房屋的頂是金黃的琉璃瓦,四周裝飾著各色的圖案,雕刻著龍、鳳等吉祥物。故宮里有大量的珍貴文物,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3、教師小結三、 結束請幼兒"游覽"美麗的祖國幼兒自由結伴,在大地圖上的"各地"游覽,說說自己來到了祖國的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