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問答歌教案反思

問答歌教案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20 01:24:25

『壹』 大班語言問答對歌反思

教學意圖:
語言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動都參與語言,人類生活離不開語言,因此語言教育至關重要。幼兒期雖然具備了學習和掌握語言的基本潛能,但最終語言發展的水平卻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及後天的學習、鍛煉、應用。幼兒語言教育是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教育活動,是幼兒全面素質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兒歌嘗試正確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詞。
2.感受大小,粗細,多少的不同。
教學准備:
課件PPT。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張 有趣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出示圖片
提問一:
第一幅圖片上畫了誰?比較西瓜和棗有什麼不同?(大小不同 )
經驗回憶:你們平時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東西很大哪些東西卻很小?
提問二:
第二幅圖片上有什麼?比較一筐蘋果和一隻桃子有什麼不同?(多少不同)
再觀察第四幅圖:比較一包糖果和一塊糕有什麼不同?(多少不同)
經驗回憶 :在我們班級里你看到的哪些東西很多哪些東西卻很少?
提問三:
第三幅圖片上畫了誰?比較黃瓜和蔥 有什麼不同?(粗細不同 )
經驗回憶 :你們平時在菜場里 看到的哪些東西很粗哪些東西卻很細?
三、欣賞兒歌
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可以分成小組,個別多種形式朗讀)
對對歌
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西瓜一顆棗
一邊多一邊少,一筐蘋果一隻桃
一個粗一個細,一條黃瓜一根蔥
一邊多一邊少,一包糖果一塊糕
一邊唱一邊跳,比比說說記得牢
學習創編: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男女分組問答。
活動總結:
孩子們,我們今天的收獲真大,學了詞,讀了對對歌,還編了對對歌。其實我們的身邊處處都藏著反發現和積累反義詞,並把它們編成對對歌寫下來,背出來。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投放圖片,引導幼兒創編與各種形狀有關的對對歌。
教學反思
《對對歌》的內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義詞兒歌,在兒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義詞穿插其中。讓孩子在游戲中學到知識。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親身體會到反義詞就在我們身邊,激發了孩子進一步學習反義詞的興趣。把在身邊找到的反義詞用自己的方式編成兒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使幼兒更加明確的認識反義詞。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貳』 大班語言《什麼彎彎在天邊》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問答式兒歌的特點及樂趣,自然認讀兒歌中的文字。
2.通過猜謎、觀察、推理、早期閱讀等方法,增強對文字的敏感性。
3.感受問答式兒歌以及中國文字的趣味性。
活動准備:
1.圖夾文卡片:「天邊、月亮、眼前、眉毛、頭上過、水邊」用圖畫描繪,其餘的用文字表示。圖卡的背後是文字。
2.幼兒用書:《什麼彎彎在天邊》。
活動過程:
1.教師以猜謎的方式,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畫面,提出謎面:什麼彎彎在天邊?(月亮)
★教師:你為什麼這么回答?
★對幼兒不同的、合理的答案,教師要多加肯定;對不合理的答案,教師可以採用追問的方法,引導幼兒繼續思考。
2.出示相應的圖夾文卡片,引導幼兒推理兒歌的內容及句式。
★引導幼兒一起來看看兒歌的第一句。
★出示第一句圖夾文卡片的內容,並指讀出第二句兒歌的內容。
★教師逐個提出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謎面,鼓勵幼兒猜出不同的、合理的答案,並嘗試用第二句的句式來說一說第四、第六、第八句。
★教師出示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圖夾文卡片,驗證幼兒的猜測。
3.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兒歌的特點。
★教師將圖夾文的卡片排成對應的豎排,提問: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兒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師和幼兒歸納出每句相同的地方,知道這是問答式的兒歌。
4.引導幼兒自然地朗誦、閱讀文字。
★教師帶領幼兒邊看圖夾文的句子,邊以問答的方式朗誦兒歌。
★教師逐漸減少圖畫,最後出示圖卡背後的文字,幼兒繼續玩問答式的兒歌,自然認讀文字。
★請幼兒兩人一組,採用一問一答、邊對拍手邊朗誦這首兒歌的形式,感受問答式兒歌的趣味。
5.圍繞閱讀重點討論。
★教師單獨拿出「彎」字:這是什麼字?誰發現這個字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彎」這個字下面的部分像什麼?
★教師:有的字是根據物體的形狀造出的。有的字是根據人們理解的意思造出的。請想一想,「彎」這個字是根據什麼造出來的?
★教師鼓勵幼兒去尋找其他有趣的文字,找到後與大家分享。
活動延伸:
餐前、餐後,引導幼兒玩「問答歌」。或組織幼兒仿編「問答歌」《什麼彎彎在天邊》,可以替換掉「月亮」、「眉毛」、「梳子」、「船兒」,也可以替換掉「在天邊」、「在眼前」、「頭上過」、「在水邊」以及後面的答話。

『叄』 中班語言《什麼東西彎又彎》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欣賞對對歌、學念對對歌、和創編對對歌三個環節來實現:通過有韻律感的問答聯想彎曲的事物和嘗試將彎的物體編入問答歌,體驗創編的樂趣兩個教學目標。
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先引入對對歌,請孩子們欣賞,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孩子們能夠認真傾聽,但是似乎對兒歌的興趣不是那麼的濃厚,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學念對對歌的環節中,我們採用了分角色一問一答的形式,幫助孩子進一步體驗兒歌,雖然手段比較老套,但是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還是表現出了積極主動的狀態。創編兒歌部分,似乎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孩子們很興奮,能夠想出很多彎彎的東西,老師用簡筆畫的形式將這些物體記錄下來。在創編的過程中,孩子們能積極和老師對歌、 互動。整個活動實施下來,目標基本 實現。
在二教中,我們在一教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一開始,我們先喚起孩子的已有經驗,請他們說一說彎彎的東西有哪些,老師用簡筆畫的形式將其記錄下來。接著出示圖片,請孩子們說一說圖片 上有什麼?用一句「圖片里藏著一首好聽的兒歌」來激發孩子的興趣,這種方式,似乎比直接導入兒歌的效果要好些,能夠很好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從而進一步引發對兒歌內容的思考。但是在最後一個環節中,由於將「彎彎的東西有哪些」這一小環節提前了,就直接請孩子們將黑板上的內容進行創編,對孩子們來說,似乎少了一個激發他們進入創編活動的 跳板,對於創編的熱情低於前次活動中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因為那個小環節的調整?活動結束後,自己又考慮了一下,在前次活動中的創編部分,老師先是說問句,接著請孩子創編答句,而在這次的活動中,我直接請孩子創編問句和答句,對他們來說可能有些難,所以創編一開始有些冷場了,也許是對孩子的能力估計不足。但是發現這種情況後,接下來我就降低了難度,自己說問句,請孩子說答句,這樣一來,活動氣氛似乎有所改善了。
在三教中,我們在一些小細節上進行了修改|:前兩次活動中,老師的簡筆畫都是畫在黑板上的,請孩子一句一句地創編。在三教中,我們准備了長方形的紙,四張四張排放在一起(和原兒歌的句型一樣(,再將孩子創編的內容有序地畫在紙上,形成一首完整的兒歌。從孩子的反應來看,兒歌部分他們很快就掌握了,但是在創編的時候,對於問句還不能很好的表達清楚,這是在前兩次活動中都沒有出現的情況。也許是在分析兒歌的過程中有所疏忽,孩子們可能還沒有很好地理解。
通過本次研討活動,讓我們對教材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設計活動的時候還要多考慮自己班上孩子的特點,而不能現搬教材。

閱讀全文

與問答歌教案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