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角色區游戲名稱
1、美工區:繪生繪色,七彩童畫,巧手樂園,巧手吧,創意手工坊,創意空間,童心童畫。
2、語言區: 童言無忌,有趣的漢字,xx故事會,快樂夢工廠。
3、表演區:我型我秀,星光大道,歡樂劇場,寶貝秀場。
4、操作區:瞧我真能幹,動手又動腦,小小操作手。
5、建構區:小小建築師,拼拼搭搭,建構樂園。
幼兒園的角色區內容很多很廣,可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進行內容更換。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主題是以反映家庭生活為主,中班幼兒的角色游戲主題以反映社會生活為題,到了大班主題就更加的豐富多樣。
(1)大班表演區域活動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活動,逐步進行有組織的作業,如語言、手工、音樂等,注重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各國對幼兒園定義中非常明確游戲是幼兒園里幼兒教育與生活的最主要內容。
如英國對幼兒園解釋為「用實物教學、玩具、游戲及發展幼兒智力的學校」,德文解釋為「尚未進學校的游戲學校。」另外,幼兒園一年中舉行的重要活動還有:幼兒園的入學典禮、六一兒童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運動會、聖誕節、元旦、結業典禮等。
幼兒園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1、學科: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禮儀習慣等。
2、活動:為兒童安排各種有組織有計劃的各種活動。
3、經驗:為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所提供的有益經驗。
Ⅱ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表演區《我是小小數學家》教案
看你所在園所的安排了,而且看你寫的是日常教案還是公開課的教回案了。 日常教案一般就答是:1、目標 2、准備 3、過程 4、反思 公開課的教案一般是:1、對象 2、領域 3、目標 4、准備(精神准備和物質准備) 5、過程 反思需要單獨寫在一張紙上。 對象是指你要帶的班級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 領域是指你的課是健康、藝術、社會、語言還是科學; 目標就不用說了,指你這次活動要達到的目的,教會幼兒什麼,一般分為能力目標(就是幼兒能夠怎樣、學會什麼)和情感目標(就是幼兒喜歡什麼、感知什麼) 准備是指你的課前准備,分精神准備(就是幼兒已有的經驗)和物質准備(筆、紙等教具) 過程就要把你所上的活動的每一步都寫清楚,從開始到結束,尤其是公開課的教案這一塊幾乎要寫一到兩張紙。 反思是指你上完這次活動後有什麼體會,幼兒有哪些表現,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以及你的處理。 可能還會寫到延伸活動,不過大多數的教案都沒有,尤其是日常教案幾乎就不寫延伸活動。 延伸活動是指從這次活動引發的下次的活動。 比如:一節談話活動:我的「六·一」願望,延伸活動就可以寫繪畫:「六·一」心願。
Ⅲ 幼兒園各個區角 「游戲規則」的名字有哪些
一般幼兒園區角有八個角:角色區、建構區、美工區、表演區、科學區、回工作區、益智區、閱讀區一般幼兒答園教學區角都有教案的,幼兒園區角有八個分區,分布於不同領域,培養孩子各項能力。
美術區——創意空間,圖書區——童心世界,表演區——夢想秀,工廠積木區——建築工地,數學區——IQ博士,益智區——魔法學校
Ⅳ 如何在大班區域游戲中發展幼兒學習能力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也是幼兒園教育的一種主要形式。而區域游戲因其特有的開放性、自主性、多樣性、靈活性、針對性,更成為了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重中之重。大班幼兒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升,在游戲中體現出的在學習性方面的主觀興趣愈發地濃厚,客觀需求也愈發地強烈,自然的,怎樣更好地組織好大班幼兒的區域游戲,以發展其學習能力,就成為了我們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
通過在區域游戲中的實踐嘗試,對於如何在大班區域游戲中發展幼兒的學習能力作如下簡要總結。
一、 合理設置區角,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只有在一個新穎、富有刺激並且具備
一定相關經驗的環境中才會誘發主動探索學習的興趣,大班幼兒在生活認識經驗上較小年齡幼兒已有較大富足,對於幼兒園游戲中基本的學習活動形式已有較多接觸,這就需要教師為他們創造更豐富多彩的區角游戲,在靈活多樣、開放寬松的游戲情境中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不斷的激發和維持。下面以幾個區角為例。
1、語言區。除了傳統的看圖講述以外,教師還可以搜集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新穎的故事,提供彩色的片段截圖,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排圖講述、創編故事,更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有的還可以把主題牆面和語言區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充分開放的背景下展開自由創編和表演,有效地利用大班幼兒富有一定表現欲、自主性強的特點,激發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綜合能力。
2、數學區。大班幼兒面臨幼小銜接,本身的生活經驗又促使他們對數的各種相關知識產生更深入探究的興趣,所以數學區是最能發展他們學習能力的區角之一。除了與銀行、超市、小吃店等社會性游戲情節整合之外,還可以設置一些更有針對性和挑戰難度的活動,如玩撲克牌、數學闖關等。尤其是玩撲克牌,幼兒非常感興趣,還能自主整理較多的玩法,如比大小、小貓釣魚(大牌吃掉小牌)、抽對子、爭上游等,興趣比較持久,在愉快的活動中加強了比較大小、簡單的加減預算,數量守恆等概念。
3、益智區。一般來說,學習能力包括讀寫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這些能力有的可以整合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和一般的區角游戲中來發展,但有些還是需要進行一些專門的訓練。益智區就可以在引發興趣的前提下為幼兒提供一些更具有針對性的平台來精確地發展這些能力。比如拼圖、棋類、迷宮、猜謎等。教師可以針對近期內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調整拼圖、迷宮、猜謎等的具體內容,吸引幼兒參與的興趣,保持這種游戲內容設置的機制,將引發興趣擺在首位,以獲得發展學習能力的有效性。
4、表演區。隨著所獲經驗的不斷豐富和表現能力的逐步提高,唱唱跳跳的表演形式將持續受到幼兒的歡迎和積極參與。此外,大班幼兒已開始具有初步的戲劇表演能力,其語言和肢體表達能力比小、中班幼兒有明顯的提高,因此,我們嘗試在大班表演區中開辟「戲劇天地」,鼓勵幼兒進行「劇場表演」。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劇場表演」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充分體驗與探索,增強學習的興趣,還能彰顯幼兒個性,讓幼兒用自己最接近自然的、獨特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社會事物的理解與認知,增進與同伴協作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真正地全面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隨著「劇目」的逐步增添和改換,幼兒參與的興趣也將獲得不斷的維持。
二、巧妙投放材料,培養幼兒學習能力。
以發展幼兒的學習能力為主要針對目標的區域游戲,在材料的投放上,同樣遵循的是「目標在前,材料在後」的原則,所投放的材料,應該是為目標服務的,不是隨意的。同時,不同性質的材料,所發展的學習能力也是有所側重的,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有意識地進行投放和增添。
1、基本材料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我們在數學區提供數數的珠子,在益智區提供拼圖,在手工區提供各種紙張,在角色游戲區提供具有一定操作空間的模擬材料,絕大部分幼兒特別是能力較弱的幼兒都能進行一定的動手操作活動,這些活動形式是重復的,但是幼兒在不斷重復的形式中進行著隨時隨地新的創造,鍛煉了動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師不能忽視這部分看似簡單基礎的操作活動,它能給予能力較弱的幼兒以自信和成功感,也能為幼兒最自由的探索活動提供心理保障。
2、專業材料培養思維能力。根據大班幼兒知識經驗和興趣
需求的相對高度,教師可以提供較中小班相對專業的游戲材料,以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各種棋類,機器人,地球儀,手繪地圖,數學區中的數珠、量具、記錄本等,語言區的故事套圖等等,幼兒運用這些材料結合游戲情境進行復雜的操練、演示、實驗和競技等,發展邏輯思維能力。以手繪地圖為例,在初期可以是教師結合幼兒的生活信息進行創作的,以激發幼兒興趣。中期可以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觀察進行添繪和修正,提高實用性。後期,更可以鼓勵部分能力較強的幼兒嘗試獨立創作,這樣,手繪地圖既是游戲材料,又是創作材料,在學習性中的作用得到了立體的增值。
3、特異材料培養創造能力。我們所說的特異材料包括一些半成品材料和一些特別的、精心搜集的材料,材料本身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創造、創新的能力。如在「鍾錶店」里提供一些廢舊的可供幼兒拆裝的鍾表,「文具店」里提供的各種拆散的圓珠筆可供幼兒拆裝,在娃娃家裡提供可以自由組合的傢具,甚至是在美工區提供整塊可供重復自由塗鴉的牆面等。幼兒有了足夠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材料,能更加有效地發展創造能力。
三、精心組織游戲,提高幼兒學習能力。
教師作為幼兒游戲的組織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不能忽視自身對幼兒游戲有效性的影響。要想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獲得更有效的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有意觀察、適時介入和有效干預必不可少。
1、 通過有意觀察了解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學習能力發展
情況。教師把自己的觀察通過幾種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如對各個區域的觀察、對不同學習方式的觀察、對不同能力幼兒的觀察以及對出現問題的觀察等。通過有目的的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能力發展情況,並判斷是否進行介入和干預。
2、 適時介入和有效干預幫助幼兒有效提升學習能力。例
如幼兒在進行飛行棋游戲,遇到了都起飛的棋子究竟是否可以疊加一起走棋的問題,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仍有很大興趣繼續玩棋,很快在討論協商規則了,就沒有進行介入,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發展。而在科學區,幼兒正在用各種工具探究怎樣開核桃,教師發現幼兒用鉗子很容易夾傷手,就進行了介入,由教師操作,幼兒進行記錄,教師成為了游戲的合作者,又保證了幼兒探索活動的順利進行,在記錄的過程中,幼兒的讀寫能力和整理歸納能力得到了提升。
誠然,幼兒的學習能力包括方方面面,發展幼兒學習能力的途徑也還有很多,但是我們如果能抓住區域游戲這個開放的平台,合理安排、巧妙設計、精心組織,一定能幫助幼兒充分有效地發展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建立良好的能力和行為習慣保障。
Ⅳ 大班下學期區域活動可以做什麼圖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繪畫、裝飾、等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創意,並能大膽地用連貫語言講述。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3、學會收拾整理各個區域用具。
【活動准備】
1、美工區:繪畫紙、硬紙板、漿糊、剪刀、橡皮泥、廢舊物品。
2、閱讀區:《長大真好》幼兒用書、廢物利用的圖片、資料等自製書。
3、表演區:和家長一起在家先用廢舊物品製作時裝、音樂、進行時裝表演。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衣服,鞋襪、玩具等都是誰設計出來的嗎?如果老師請你們來設計你想設計什麼?
2、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像。
二、引導幼兒觀察一些創意作品。
1、出示事先做好的時裝,激發幼兒的創意。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些時裝漂亮嗎?你們知道這些衣服是誰做的嗎?這些衣服是用什麼做成的?
2、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3、老師小結並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用自(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己聰明的腦子、能乾的小手設計出自己的作品如:服裝、玩具、書的封面等等。
三、老師介紹一些材料,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設計。
四、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或區角活動。
1、老師巡迴指導並適時對設計服飾、或玩具、封面的小朋友進行指導。
2、我們的表演區有許多廢舊物品製作時裝、服飾,小朋友可以到表演區進行創造。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表揚在游戲中認真、有創新和收拾用具收拾的好的小朋友。
Ⅵ 幼兒園大班哪些區域游戲里可以反應出快和慢
幼兒園來大班表演游戲:自三隻小豬 「三隻小豬」的表演游戲已經進入尾聲,孩子們已能夠按原有故事情節較自如地進行表演。但隨著表演的熟練和不斷深人,幼兒開始表現出興趣減弱。那麼,如何找准探究的方向,推動游戲的不斷深入呢? 「故事中的大灰狼每次。
Ⅶ 幼兒園大班區域表演我最棒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用「我最棒!」為本次的活動主題,舉例出自己棒在哪裡?並能讓學生們都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是什麼?還讓孩子們認識到了自己與他人既有相同之處,又有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地方。 活動目標 讓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欣賞自己、給自己樹立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在活動中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難點是:在活動過程中慢慢體會到自己與別人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讓學生的自信心更加強。 活動准備 參與活動人數:28 活動使用工具有:書本、繩子 紙張、歌曲:(我最棒!)。 活動過程 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在操場上做個既簡單又有意義的游戲好嗎? (集體)學生:好!(個個表情興高采烈的。) 老師:那我們要做什麼游戲呢?嗯!那就介紹你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分別是什麼好不好?看看誰說得最好,自己的興趣動不動人。 (小明同學):我來我來,我叫劉小明,今年8歲了,我的愛好是看古詩書,我的興趣是喜歡背古詩,而我的特長就是樂於助人。 老師:那同學們給點掌聲我們班的小明同學好不好?請他背一背他所懂的古詩好嗎? (小明同學): 《詠柳》 唐代詩人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一首下來再接一首《小池》、《回鄉偶書》、《望廬山瀑布》……背到基本上有15首的時候,同學們都帶著驚訝的目光看向他,直到老師叫他停下來,他才帶著很不樂意的表情地停了下來。同學們都贊他,好樣的好樣的。 (小明同學):那可不是嘛,我在家裡的時候媽媽怕我老看電視,天天都嚷著我,要求我背唐詩三百首給她聽,姐姐都沒有背得我多呢!媽媽和我的好夥伴小東都說我是個「背書小神童」呢!我也感覺自己,背書越來越好了。 (集體同學):全場歡笑聲不斷,有個學生說:「小明同學,誇你兩句你就飛上天啦?」 老師:大家說小明背書厲不厲害啊?那麼你們是不是也是像小明一樣是個背書小能手呢?還是你們的興趣跟小明不相同啊? (小芳同學):當然啦,他喜歡背書我可不喜歡,我的愛好是看書,而我的興趣是跳繩,我的特長是跳舞。。我跳繩可厲害了,爸爸和我一起比賽跳繩他都輸給了我呢? 老師:恩,小芳同學你也很棒,呵呵,那現場也給同學們表演一個好不好? 這位同學跳繩也不錯哦1分鍾能跳40個哦,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