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起床啦互動分享教案
一、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
二、活動准備
(一)太陽、月亮的手偶或圖片。
(二)幼兒用書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結合幼兒用書出示掛圖,引入教學主題。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在睡覺啊?
2.教師:小豬在做什麼?
3.教師:小豬在什麼時候睡覺?
教師引導幼兒說小豬在月亮升起來時睡覺。
4.教師:小豬什麼時候起床?
引導幼兒說太陽升起來時小豬起床。
5.教師:小朋友和小豬一樣每天月亮出來就睡覺,太陽出來就起床上幼兒園。所以小朋友都是好孩子。
(二)教師引導幼兒知道要早睡早起身體好。
1.教師:早睡早起精神好,對身體有好處。晚睡晚起對健康不利。
2.教師:小朋友都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游戲:「早睡早起」。
教師:今天月亮姐姐和太陽公公要和小朋友做一個「早睡早起」的游戲。
教師出示月亮手偶或圖片,小朋友蹲下做睡覺狀。教師出示太陽手偶或圖片,幼兒起立伸懶腰。
四、活動建議
講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活動材料:
【故事】
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森林裡有一隻紅色的大公雞。每天早晨,當太陽公公剛剛睜開眼睛的時候,大公雞就揚起脖子大聲地叫著:「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起床了!」森林就在公雞的叫聲中睡醒了。
有一天,森林裡的動物要舉行一次森林選拔賽,選出最勤勞的動物。早晨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裡飄啊飄啊,飄到豬媽媽的耳邊,豬媽媽推了推身邊的小豬,說:「豬寶寶,快起床啦!公雞都叫了!」豬寶寶翻了個身,又「呼呼」地睡著了。
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中繼續飄啊飄,飄到了啄木鳥醫生的耳邊,啄木鳥醫生昨天晚上為樹伯伯做了個手術,很晚才睡,聽到公雞的叫聲,使勁兒伸了伸腰,起床了。「嗝兒——嗝兒——嗝兒,起床啦!」「嗝兒——嗝兒——嗝兒,起床啦!」大公雞在叫第二遍。森林裡的小鳥、蝴蝶和小鹿都起來了。
當太陽剛剛升到樹梢的時候,小動物們都聚集在大象伯伯的家參加選拔賽。小鳥說:「啄木鳥醫生每天早早起來給樹伯伯治病,它是最勤勞的。」啄木鳥醫生謙虛地說:「不不不,大公雞才是最勤勞的,是它每天早晨叫大家起床的,要沒有大公雞,我有一次都差點睡過頭了!」這時候剛剛睜開眼睛的小豬迷迷糊糊地走過來說:「才不是呢,我就沒聽見公雞的叫聲!」小動物們一看,小豬的臉都沒洗,臉上一道又一道,是晚上睡覺時抹的吧!「哈哈,你還說別人,你是最懶惰的,太陽都曬到屁股了,你才起來!大公雞叫的時候,你還在做夢吧!」小動物們哈哈地笑著,小豬的臉通紅通紅的,不好意思了。
大象伯伯說話了,「小豬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以後它就會改掉懶惰的毛病的,小豬,你說對不對?」小豬說:「對,我以後一定要早起床!大公雞幫幫我吧!」大公雞說:「好吧,每天早晨我叫你起床,和同伴們一起鍛煉身體。」
從那以後,森林裡最勤快的公雞和最懶惰的小豬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公雞的叫聲中,小豬睜開眼睛。慢慢地,小豬也變勤快了。
2. 小班分享閱讀教案《好睏的毛毛蟲》
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學說量詞:個、支、片;學說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3、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於參加文學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蘋果一個、香蕉二支、樹葉三片(布置成蘋果園、香蕉園、小樹林的場景),紗巾一條。
2、幼兒已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3、錄音機、音樂磁帶。
4、自製故事圖書。
活動過程:
一、律動「毛毛蟲熱身操」,激發興趣。
師:「毛毛蟲們,跟著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嗎?」,「讓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跳個舞吧」。(師、幼隨音樂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
二、游戲「毛毛蟲的故事」,幫助理解。
師:「毛毛蟲的肚子餓了,讓我們一起去找吃的東西吧。」(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情境進行游戲,邊活動邊講述,提示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個、支、片)。
1、第一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蘋果園里,每條毛毛蟲吃一個蘋果。(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蘋果園」,將一個蘋果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香蕉園里,每條毛毛蟲吃兩支香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香蕉園」,將二支香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二支黃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樹林里,每條毛毛吃三片小樹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小樹林」,將三片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三片綠樹葉,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結合游戲經驗,大膽講述故事。
1、師:「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嗎?能告訴大家這三天你吃了些什麼嗎?」(引導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2、(出示自製的圖書)師:「姐姐編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蟲的故事》,寶寶們想不想聽呀?」(引導幼兒邊看圖書畫面邊完整地聽故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之前插進提問: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會怎麼樣呢?將來會變成什麼呀?)
3、師、幼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蟲變蝴蝶,增添情趣。
1、師:「毛毛蟲們,你們累嗎?讓我們休息吧!」(幼兒自己將絲巾披在身上變成蛹,然後聽音樂慢慢變成蝴蝶飛起來。)
2、師:「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戲吧!」(師生聽音樂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3. 小班起床啦互動分享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1、逐來漸掌握起床源以後的穿衣以及生活勞動的順序。2、初步養成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活動重點:教幼兒掌握起床以後生活活動的順序。活動難點:初步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活動准備:故事。
4. 小班語言教案,分享新年樂趣
活動目標:
1、 認真傾聽故事,能大膽地向別人祝賀新年快樂
2、 感受故事主人公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准備:掛圖、賀卡、作畫用具、大卡紙
活動難點:感受故事主人公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賀卡,引出故事
這是什麼?它是干什麼用的?
幼兒欣賞,教師總結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教師講述,提問:這個故事的名稱是什麼?小老鼠波波寄賀卡給哪些好朋友?
2、出示圖片提問:為什麼波波要送賀卡給它的好朋友?
波波送給小貓等賀卡上畫了什麼?
波波後來收到了什麼禮物?
三、製作賀卡,激發願望
1、 小朋友,我們給誰製作一張賀卡,在新年的時候送給他呢?
2、 她喜歡什麼?怎麼裝飾?
3、 教師根據幼兒的意願做賀卡做好後一起送賀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設計了「出示賀卡,引出故事—欣賞故事,理解內容—製作賀卡,激發願望」幾大環節,較好的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在情感上得到了深化。
小班的孩子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多的是建立在故事外顯內容的描述,對於本次作品最後一部分內容「波波收到了小動物的禮物是因為它會與人分享」的原因孩子不能很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在活動的最後環節讓幼兒通過討論送賀卡的對象以及去親自去為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送賀卡。有效的引導策略幫助幼兒感受這一故事的內涵,實現社會情感的升華。突破難點。
新年到了,孩子們內心充滿了極大的期盼,在他們希望得到成人送的禮物和祝福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告訴孩子要用自己的行動在新年裡對別人表達祝福。祝賀語、賀卡等都是一種祝福別人的方式.通過小老鼠波波寄賀卡給朋友這一主線,不但讓孩子知道了賀卡的使用方法,還體會了其作用,感受故事主人公與人分享的快樂。
5. 幼兒園小班生活活動教案11篇
我這里有幼兒園小班各類教案分享,如數學、健康、社會、生活、體育、音樂、美術、安全等教案及教學反思,不知道能否幫上您的忙。
6. 小班活動 朋友你好 教案
教學目的: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教學准備:做一專些動屬物面具以及相應愛吃的食物。給幼兒分發面具教學過程:活動開始,老師可彈琴或播放歌曲,然後說;「今天的天氣真好!太陽公公咪咪笑!小白兔!小花貓。。快快出來啊,大家一起作游戲!」這時候「小動物」出場。(可以玩找朋友的游戲)也可以唱:「禮貌歌」(隨意)。游戲結束後,老師介紹小動物們玩累了該吃點東西了,然後讓小朋友們給小動物分發相應的食物,(比如小白兔愛吃胡蘿卜),(注意要讓小朋友選對,然後根據課程要求,讓幼兒說出相應的主題,教師可靈活應用)教學結束:老師(彈琴)放音樂,小朋友們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高高興興的退場。
7. 懂得分享的小狗教案(小班)
活動目標:
1、熟悉讀本內容,幼兒大膽假設。
2、幼兒能用「什麼在什麼地方」的句式進行復述。
活動准備:
大書、小狗頭飾若干 、小狗出遊院子的路線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引入。
出示小狗,請幼兒與小狗問好 並問幼兒小狗喜歡做什麼?
2、閱讀圖畫。
封面:你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這個封面,你覺得小狗一天當中都去哪些地方玩了呀?
第一頁:小狗在干什麼?這個院子除了草地還有什麼?(向幼兒介紹院子中的幾個重點地方)你覺得小狗可能去哪裡玩?
第二頁:小狗在哪玩呀?在花叢里玩什麼呀?
第三頁:小狗在哪裡玩啊?它是怎麼玩的?請你用好聽的話來說說小狗是怎麼玩的?(請幼兒模仿)
第四頁:小狗在水坑裡玩好後,又去哪玩了呀?小狗在泥坑裡干什麼呢?在泥坑裡打完滾後,小狗又會怎麼樣呢?
第五頁:臟臟的小狗又去哪裡了呀?小狗把房間弄的怎麼樣了啊?模仿小男孩和爸爸的表情?接下來爸爸會怎麼做?
第六頁:爸爸在干什麼?小狗在哪裡洗澡?(強調澡盆)你們覺得小狗喜歡洗澡嗎?(學小狗的表情)你們覺得小狗想干什麼?
第七頁:(將小狗的部分遮住)請幼兒猜猜小狗去哪裡玩了?
3、總結。
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說出這本書叫什麼名字?
教師出示院子的自繪圖(請幼兒將小狗標記貼在小狗一天中玩過的地方,並請幼兒用「××在…」的句式進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