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班教案快樂的小動物活動延伸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階段,我們班的孩子和小熊貓、烏龜、小鳥等這些可愛的動物交上了朋友,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裡、有趣的兒歌里、好玩的游戲里,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因此,在收集探索小動物的基礎上,精心孩子們設計《可愛的小動物》一課。
活動目標
1、初步萌發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2、 教會幼兒學習傾聽教師的講解,掌握游戲玩法,遵守游戲規則。
3、 學會正確地說出小動物名稱,叫聲,並做相應的手勢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1、 知道幾種常見動物的運動方式以及愛吃的食物。2、 願意與他人交流,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收集各種小動物的資料(圖書、圖片、玩具、實物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快來說說你們都喜歡哪些小動物?
二、新課:
1、學做小動物
師:請你們想一想,小動物都是怎麼回家的呢?(引導啟發幼兒學一學,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動作 (小白兔——跳;小花貓——走;小烏龜——爬;小鳥——飛)
2、扮演小動物
師:這么多的小動物,你最喜歡誰?
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將你喜歡的小動物戴在頭上。
師:說一說,你是什麼小動物?它是怎麼走的?
3、分角色表演和游戲
(1) 師:現在小動物都出來玩了。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並表演:「小小兔子出來玩,跳呀跳、跳呀跳,小小兔子出來玩,跳呀跳呀跳……」
(2) 游戲
師:哎呀!天快黑了,小動物們都要回家了。你們可要聽仔細喲!
點到哪個小動物,哪個小動物就做動作回家。
4、小動物找食物
師:小動物,你們玩得可真開心,玩了這么久,你們的肚子也一定餓了吧?
那邊有好多好吃的東西,你們去找一找,說一說,你最喜歡吃什麼?
(三)結束部分
師: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說說我們要如何對待小動物呢?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開展了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還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了解常見的動物名稱、特徵和習性,認識了世界上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動物,使幼兒喜歡小動物,並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萌發幼兒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活動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以整合的理念和方法,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在活動進行中穿插幼兒喜歡的各種模仿動作、音樂游戲、律動等,既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又讓幼兒在玩中得到了知識。由於是小班的幼兒,在介紹他們喜歡的動物時,孩子們的聲音不夠響亮,還有點拘束,不能完全放開。
㈡ 小花貓想長高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高矮的關系,在情境中萌發了解自己身高的願望。
2、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在簡單的量一量、比一比中發現自己長高了,體驗長大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故事圖畫。
2、測量幼兒身高的標尺。
3、事先創設好活動室環境「比一比,誰長高了」,並將每位幼兒去年的身高標注出來。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交流故事情節
1、邊看圖,邊欣賞故事《小熊想長高》
2、交流討論:
(1)小熊究竟長高了沒有?你是怎麼知道的?
(2)為什麼小熊來到樹下的時候,白色的標記會比它高了好多?
3、小結:原來小熊長高了,但是樹也長高了。這棵樹長得比小熊快,長得高,白色標記比小熊高出了好多。
二、量一量,了解自身生長
1、說一說,尋找正確方法
提問:你們有什麼測量身高的好辦法可以介紹給小熊?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尺,用牆壁來測量記錄我們的身高。這些東西自己不會變,不會長,真是做標記的好地方。
2、看一看,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利用教室環境開展體驗活動:幼兒自由尋找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去年的身高。
3、比一比,今年長高了沒有
(1)幼兒自主操作體驗
(2)交流:你在哪裡找到了你的名字?你長高了嗎?你是怎麼知道,怎麼測量的?
小結:看看有沒有超過自己的名字卡。
(3)第二次體驗:
要求:找到新的名字貼,然後在你剛才量過的地方再去量一量,用新的名字貼記錄一下你現在的身高,在和小班時的比一比,自己長高了沒有。記住,背要靠緊尺、人要站得直直,手從頭頂平平地劃過去。如果自己有困難,也可以請朋友幫幫忙。
三、聊一聊,體驗長高的快樂
1、討論:為什麼知道自己長高了那麼開心?
2、小結:我們的身高變高了,就說明我們長大了,是哥哥姐姐了,可以學做很多以前我們不會做的事情。看來,長高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㈢ 聰明的小貓教案反思小班
設計背景
《小貓的生日》這個故事充滿著趣味性,雖然故事情節簡單易懂,但一個又一個隱藏玄機的身影卻能夠始終吸引著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 並在閱讀過程中讓幼兒體驗到積極思考的快樂.同時本次活動的故事《小貓的生日》是以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過生日為內容,通過幼兒看看.說說,猜猜,鍛煉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了解繪本故事內容,了解小貓過生日的特殊經歷。
2、根據影子的明顯特徵大膽猜測,並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
3.、鼓勵幼兒說甜甜的話,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嘗試運用觀察、對比等方法,進行大膽猜測。
難點:幼兒能大膽的進行表述
活動准備
《小貓的生日》課件,手電筒一隻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有一位小動物特別開心,這位小動物走起路來靜悄悄,叫起聲來喵喵喵!是誰呢?
幼:小貓。
師:對啦,原來是小貓。小貓為什麼會這么開心呢,猜一猜它遇到什麼開心事?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花貓過生日的場景。
師:小貓遇到了什麼開心事啦?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幼兒仔細觀察,生日蛋糕)
師:你知道今天是小貓的幾歲生日嗎?(提示幼兒看蛋糕上的三支蠟燭)
三、鼓勵幼兒幫小貓想出停電後的好辦法。
1.師:小貓家發生什麼事了?怎麼突然變的黑黑的?
2.師:怎麼辦?(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解決停電的辦法)
3. 出示手電筒,玩「照一照」的游戲。
師:小貓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找來了一隻手電筒。
四、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典型特徵和外形輪廓進行大膽猜測, 並學會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1.觀看課件三:出示一個動物的影子,引導幼兒根據小猴圓腦袋,圓耳朵,長尾巴的特徵進行猜測。
師:叮咚!門鈴響了,是誰來了呢?(一定是好朋友來慶祝小朋友的生日了。)
師:原來是小猴蹦蹦跳跳的進來了,它會對小貓說什麼呀?
2.觀看課件四:出示袋鼠媽媽和寶寶的局部輪廓,引導幼兒猜測。
(1)師:哇,這位客人好神秘哦,只能看到什麼呀?是誰呢?為什麼呢?
(2)幼兒兩兩合作,學一學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到小貓家過生日。
3.觀看課件五:出示三個動物的影子,引導幼兒更全面地觀察、講述。
師:哇,這下可熱鬧了,好多客人呢,有幾個小動物?它們都是誰呢?說說你的理由。
(引導幼兒從食物之間的聯系進行推斷,例如看到竹筍猜測這圓耳朵的動物可能是熊貓)
4.猜一猜生日禮物,數一數動物客人。
(1).師:這些小動物會送給小貓什麼生日禮物呢?觀看課件,讓幼兒猜一猜。
(2).小貓收到生日禮物太開心了,看,這下動物們都到齊了,一起為小貓慶祝生日呢,小貓家一共來了幾位客人啊,你們數數看。
五、體驗過生日的快樂。
1、師:這么多小動物都為小貓慶祝生日,我們也來為小貓說一句祝福的話吧。
2、一起為小貓唱唱生日歌,祝福小貓的生日。
教學反思
(一)語言活動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要以活動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學習語言,而在本次活動中,當孩子的回答不夠完整時,我卻沒有強調孩子表達語言的完整性。
(二)在突出重點上,我太急於達成預想的目標,如:停電時,讓孩子們給小貓想想辦法,當孩子們都說點蠟燭時,我只說: 「這個辦法很好,那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我總希望孩子們能說出我的預設目標——手電筒,而在這個環節總糾纏下去,在看到小朋友的答案都一致時,我應該說:「小朋友真聰明,想到了這么好的辦法,不知道小貓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樣,還是會想出別的更好的辦法呢?」這時就直接出示手電筒。從這點說明我在教學活動中的應變能力是很欠缺的。
(三)在請幼兒表演的時候,我應事先交待清楚規則,如:如果你們家來了客人,你會怎麼說?還會怎麼做?應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遷移。
㈣ 幼兒教案(小貓上幼兒園)的反思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專的(或稱教學要屬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㈤ 幼兒園語言領域小貓上學課後反思
小花貓的腦袋圓圓的,頂著一對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綠眼睛瞪得像兩盞小綠燈 小貓「咪咪」的那一雙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豎著,哪個地方有聲音,馬上往那邊轉,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達 這只花貓的全身是白底黑斑,遠看上去,像一團雪白的棉花點上了幾滴墨汁 小貓鼻子下面有一張人字形的嘴巴,兩旁有根白色的胡須,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氣。貓的鬍子非常硬,像鋼針一樣,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小黑貓長長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搖擺 小貓有一對透亮靈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還會變:早晨,像棗核;中午,就成了細網;夜裡,卻變成兩只綠燈泡,圓溜溜的,閃閃發光 小花貓早上起來先伸一下懶腰,然後再坐起來,用兩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點唾沫,像人一樣地洗著臉,再用舌頭不停地舔著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點光亮為止 小貓的耳朵直豎著,有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在不停地轉來轉去,在夜裡還會閃閃發光。它的嘴邊長著八根胡須,它的鬍子細長地長在它的臉上,看上去更加地可愛了! 可愛的小貓身穿白白的花衣,就像一位可愛的「小公主」。它搖擺著它那又細又長的尾巴,隨風舞動著,好像為自己的可愛而感到神氣 小貓長著毛茸茸的身軀,靈巧的四肢,長長的尾巴 小貓咪毛茸茸的像個毛網球。小貓咪特別愛亂蹦亂跳 小貓是一種溫順的動物。愛睡覺,愛撒嬌。喜歡與人撒嬌。
㈥ 中班快樂的小貓咪教案反思留成
要做好一份教來案PPT其實自很簡單的
1、先第一張是這節課程的標題與主講老師
2、第二張把本節課的內容列出來,標明重點
3、每一個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說明,尤其是重點內容
4、進行總結回顧
5、標題下節課是什麼內容就可以了
㈦ 小班藝術教案《折小貓》活動反思
第十七周《來折小貓》反思
本周的自主題是小貓眯眯,讓幼兒了解小貓身體的基本結構跟生活習性,而我這節是手工課,學會用正方形折出小貓的頭部,我在上這節課前先復習了小貓的身體結構,讓小朋友對小貓有一定的了解,然後拿出示範畫,讓幼兒自己探索、研究,這樣一來可以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還可以把幼兒的吸引力轉到小貓的身上去。接著我再講解我的折紙步驟,讓小朋友知道小貓的頭是由正方形折成的。在講解折紙步驟,為了幼兒能更簡單了理解,我就運用了通俗的話講解,比如說小貓在白天的時候耳朵是垂下去的,(正方形的角向下折)到了晚上小貓耳朵要豎起來了,(向下折好後在折上去)為了去捉老鼠,最後捉到老鼠了,小貓高興的笑了起來(把小貓的臉向上折,代表開心),通過這樣的講解,很多小朋友基本上都學會了折紙的步驟,還折邊念兒歌呢!
最後整個活動下來,小朋友都運用兒歌的方法,學會了折小貓的基本步驟,達到了我的教學效果!
㈧ 不美的小花貓教學反思
通過以上活動,我更清楚的認識到幼兒歌唱活動同成人的區別,他們更多的是受到直覺行動思維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在活動中盡可能的提供給幼兒合適的表演和操作的機會,使幼兒真正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