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教學小學圓柱體的認識的論文
教學內容:小版抄義務教襲科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10-12頁「圓柱認識」。
內容分析: 本節課屬於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意在使學生在探索學習中建立空間觀念,發展
學生的推理能力 學情分析: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在探索學習中建立空間觀
念,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徵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豐富其學習數學的積極體驗。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圓柱的側面與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系。 教學准備:教學用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觀察法、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B. 認識圓柱、圓錐、正方體、稜柱、球,並能用語言描述它們的某些特徵。
圓柱:上下底是兩個面積相等的圓形,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圓錐:側面展開是個扇形,底面是個圓形;
C. 要從數學方向讓幼兒「認識圓柱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讓幼兒認識圓柱體的基本形體特點。
2、正確辨別生活中的圓柱體,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准備
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自製可拆解的圓柱體一個、雙面膠若干,等同雙面膠大小的圓若干、表格一張(生活中的圓柱體與類似圓柱體的物體若干)、幼兒記號筆小紙條若干、卡紙若干(長方形、正方形)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
1.小朋友,今天圖形王國里來了些老朋友,你們還認不認識它們,我把它們請出來。
出示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幼兒進行復習。
2.接下來,又來了位特殊的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出示自製可拆解的圓柱體)
(二)教師操作,幼兒發現圓柱體的基本特徵
1、我請小朋友們張大眼睛來瞧瞧,這個數學王國里的形體有什麼特點?從上往下看,是一個什麼形狀?從下往上看又是一個什麼形狀?
2.教師操作對圓柱體進行解剖:先豎的解剖,打開來瞧一瞧是什麼形狀?
橫的解剖發現什麼?切一刀看一看,切一刀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這切開來的圓一個個我把它放在一起它們的大小你們看都是怎樣的?(一樣大)
垂直的切
揭示圓柱體概念:由無數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紙片重疊而成的立體圖形,兩端的圓形也是一樣大,中間部分站起來是一條直線,放倒後能滾動,這種像柱子的形體叫圓柱體。
(三)觀察操作區分比較
1.請幼兒將自己的學號寫在每張小紙上然後辨別生活中這些物體是否圓柱體?
2.教師進行小結,對有疑意的進行個別交流指正,有必要的話就驗證該物體。
(四)幼兒製作圓柱體
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一張卡紙,請你用雙面膠和這張卡紙也來做一個圓柱體。
小結:圓柱體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細的,只要它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站起來是一條直線,表面光滑,放倒後能滾動,不管它有多高、多矮、多粗、多細,都是圓柱體。
(五)、生活中的圓柱體
你能說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柱體嗎
D. 怎樣幫孩子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在幫助孩子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時,通常有這樣一些共同的方法: 第一,讓孩子有機會充分地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幾何體的特徵。以認識圓柱體為例,先給孩子一個圓柱體的飲料罐,或別的物品,讓孩子自由地觀察、觸摸和擺放,並思考它是什麼樣子的?像我們見到過的什麼物體?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從不同的方向把它放在桌子上會怎樣?它的兩端是什麼形狀?它叫什麼名字?等問題。然後,和孩子一起邊觀察邊討論,使孩子認識到像飲料罐這樣,兩端有兩個一樣大小的圓形,中間一樣粗細,在桌面上只可以在一個方向(或前後或左右方向)滾動,看上去像一根柱子的形狀就叫做圓柱體。 第二,可以在比較平面圖形與幾何體以及幾何體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過程中來幫助孩子認識幾何體的特徵。如還以圓柱體為例,在認識圓柱體時,可以把圓柱體與球體作一比較。給孩子提供圓柱體與球體的兩個玩具,讓孩子隨意擺弄,思考圓柱體是不是球體?孩子可能會說不是,也可能會說是的,然後家長要啟發孩子從不同的方向看圓柱體和球體,看它們看到的形狀是否一樣,孩子會發現無論從哪邊看球體,看到的都是圓形,而圓柱體則不是哪邊都是圓形;啟發孩子觀察球體與圓柱體滾動的方向,引導孩子發現球體可以向任一方向滾動,而圓柱體放平之後就不能滾動了。經過這樣的比較,孩子會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從而加深對圓柱體特徵的了解。 第三,通過操作探索幾何體的特徵。讓孩子親手製作一些幾何體,在製作的過程中具體形象地感知幾何體的特徵,再用語言概括地表達出來。如家長可以為孩子准備兩個一樣大小的硬圓片紙,一張長方形的顏色紙,先讓孩子看看手上有些什麼圖形,比比兩個圓的大小等,然後請孩子把它們粘成圓柱體,粘成後,再來分析一下圓柱體的特徵。 第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種游戲中鞏固對幾何形體的特徵。如媽媽在做面條時,可以給孩子一塊面團,要孩子捏出各種形狀的物體;孩子在玩積木時,會感知到幾何體之間的不同,球體無論從哪個方向都壘不起來,圓柱體在一個方向上可以壘起來,正方體和長方體在任一方向上都可以壘起來,等等。 對其它各種幾何體的認識,也都可以採用以上的方法。
E.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圓柱與圓錐
課 時 備 課
本學期總第 課時 本單元第1課時 授課日期
課題:圓柱的認識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復備人:
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2、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重點難點關鍵:掌握圓柱的特徵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物體各一個,多個圓柱形物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出示各種實物和模型。我們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今天開始我們研究一種立體圓形——圓柱。(拿出圓柱體實物)像這些物體都是圓柱體,簡稱圓柱。
二、新授
1、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的圓柱體。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1)引導學生觀察圓柱模型,說明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有什麼特點。
得到:圓柱上下兩個面都是平面,並且他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師板書: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
(2)用手摸圓柱周圍的面,你發現了什麼?
得到:圓柱周圍的面是個曲面,圓柱共有3個面。
板書: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3)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示圖說明,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圓柱有無數條高。
(4)指名復述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3、認識並掌握圓柱的特徵
(1)底面:將圓柱的兩個底面分別畫在紙上,剪下,重合,進一步明確:
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板書)
(2)側面展開圖:把圓柱體的罐頭盒的商標紙用小刀沿一條高切開,看
看商標紙是什麼形狀。明確: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觀察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什麼有關,寬是圓柱的什麼?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板書)
(3)認識圓柱的第三個特徵: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板書)
(4)摸圓柱模型,了解圓柱上下粗細相同。
4、認識圓柱的平面圖
出示圓柱的平面圖,指名說說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F. 幼兒園大班怎樣認識圓柱體和球體
給他模型啊
讓他看
球體是全部彎曲面的
而圓柱體有兩個平面
G.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圓柱體和球體教案怎麼寫
舉例子奶瓶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