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怎樣培養小班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學科,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它能給人以美感,並能激發人去積極地創造美和表現美,而美感必須在感受中獲得,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控制力較差,對生活缺乏經驗,對音樂的理解更是沒有經驗,因此從一般情況看,讓幼兒長時間、積極主動去聽一首樂曲是非常困難的。幼兒的音樂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是幼兒教育總目標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教育總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呢?下面是我近幾年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從節奏入手對幼兒進行教育
小班幼兒剛入園,生活和音樂經驗極少。在教學中,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首先,我讓幼兒去尋找生活中各種聲音,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讓幼兒來模訪,使他們明白節奏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節奏是千變萬化的。接著,我還將歌曲、舞蹈的節奏用圖表表示出來,同時教會他們學習看圖表,讓幼兒敲擊身體的各部位,或者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相同的節奏,例如,在做律動《拍手點頭》時,我讓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除了用手和頭來做這個律動外,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或者什麼模仿動作來代替先前的動作呢?並讓每個孩子都來試一下,要求和別人做的不同,結果有的孩子拍頭,有的拍臉,有的梳頭、穿衣,還有的孩子拍屁股等。有一幼兒提議用小碗和小勺來敲打,結果,效果也挺好。孩子們通過各種嘗試,玩的可開心了,下課的時候,孩子們還嚷著「再來!再來!」
到了中、大班,我的要求逐漸提高,在進行整體教學法教打擊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幼兒看指揮分兩組、三組、五組來演奏,並配上樂器演奏,幼兒由於有了基礎,所以很快的就能掌握一首新曲子的節奏了。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和知識,創設有利的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為幼兒創設一個音樂氛圍,早晨幼兒一入園就能聽到優美、輕松的曲子,在這種情況下,和幼兒的交談也會變得非常的柔和富有情調。當幼兒進行自由活動時,我會播放一些歡快動聽的曲子讓小朋友欣賞,並和小朋友一起游戲舞蹈,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從不會聽音樂、不愛聽音樂直到喜歡聽音樂,為音樂教學創造了前提條件。在幼兒園,我為幼兒創設音樂氛圍的同時,還和家長配合,請家長在家中為孩子創造欣賞音樂的環境和氛圍。因為幼兒感知音樂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聽—逐漸熟悉—產生興趣—感知音樂的語言、要素—學會分析、理解—促進更深入的感受—形成對音樂終身熱愛的過程。因此,為了加深印象和體驗,好的音樂作品需要反復地聆聽,目的就是要給幼兒創設一個能夠經常聽到音樂的環境,使幼兒熟悉音樂作品,並通過熟悉逐漸產生熱愛,從而提高幼兒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三、在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去積極的表現
採用聽覺、視覺同步開放的參與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使音樂教學活動化、游戲化。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我在選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幼兒的水平,盡量選一些能夠使幼兒接納,又適合表現的題材,並根據不同風格的題材進行相應的教學處理。例如,教幼兒欣賞舒曼的《夢幻曲》,由於該樂曲旋律舒緩,優美平靜,不適合表演,我於是用配樂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選擇了一首動聽美好的故事插進去,讓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聽故事。由於故事的內容和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很貼近,使幼兒很容易感受到了音樂所要表現的內涵,引起了幼兒共鳴,收到了較好效果。又如,我在教幼兒聽樂曲《水族館》時,該樂曲是很明顯的二段體曲子,第一段,柔美、飄逸,第二段節奏明顯較快。為了進一步讓幼兒理解這個曲子,我畫了一張圖,邊指圖邊講故事,一邊還合著音樂的順序,同時還採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扮水草,一組扮小魚。第一段設計成水草跳舞,讓幼兒自由表演,第二段設計成小魚與水草玩捉迷藏的游戲。當我剛放第三遍音樂的時候,孩子們已經不需要老師提示,就能區別不同的兩段音樂,這節課我運用看、聽、說、動等形式進行教學,幼兒的興趣很濃。課間的時候,他們還一邊哼著曲子一邊玩游戲呢!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創作慾望,我還根據幼兒已有的水平,為他們設計了整套音樂活動,供幼兒在戶外或課間時欣賞。在這些活動中,我注意樂曲不同風格的搭配,讓幼兒的感受和表現在這些活動中得以延伸,從而使幼兒的音樂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四、在生活中尋找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事例
我還從幼兒周圍生活現象入手,貼近幼兒生活找音樂,使音樂看得見,摸得著,更具有親切感、共鳴感,更易於接受。如在教切分節奏×××時,學生總是把握不好。我無意中發現娃哈哈的電視廣告詞正是這個節奏,而且這廣告詞幼兒耳熟能詳,於是在課堂上讓幼兒念:甜甜的|酸酸的|……然後再移植到×××上來,幼兒一學就會。此後這種節奏再也不會念錯了。
五、注重培養幼兒將音樂與其他學科相貫通的能力
將音樂教學與各種學科相互滲透,相互運用,充分調動幼兒的聽、想、說、動,進行綜合教學。例如:在幼兒欣賞《化蝶》的曲子時,我讓幼兒先來聽音樂,並為這首優美的曲子配了一則美麗動人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啟發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說說他們的感受,並說出為什麼是這種感覺。然後,引導幼兒通過想像來表演這則曲子,並提示幼兒優美纏綿的部分應該怎樣表現,激烈、高昂的部分又應該怎樣表現。重點讓幼兒在表演中突出花和蝴蝶相親相愛的感情,在活動的最後,我鼓勵小朋友用自己喜愛的色彩、線條、圖形、符號等表達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感受,畫好後再向小朋友們講述一下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么畫?孩子們很感興趣,這節課除了達到了音樂教學的目的,孩子們在語言、動作、美術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B. 小班剛入園幼兒在音樂課上需不需要打節奏
小班剛入園幼兒在音樂課上需不需要打節奏? 答:可以讓幼兒學習, 小班幼兒的年齡大都在3、4歲,許多新入園幼兒都不會跟著音樂一拍一下地拍手,對音樂的感知很模糊。但四歲是培養幼兒節奏感的最佳時期,作為教師要善於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在音樂教學中,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從培養幼兒節奏感入...手,對幼兒進行了音樂啟蒙訓練。
C. 有沒有幼兒園小班舞蹈音樂節奏感強的那種~
別偷我的菜
D. 小班資源包廚房中的節奏教案
目標:
學抄唱歌曲,能用襲快樂的情緒演唱
能與同伴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准備:
廚房裡有什麼聲音
1、 你看到過媽媽廚房裡燒菜嗎?請你學學媽媽燒菜的樣子,
2、 想一想,媽媽在廚房勞動時會發出哪些聲音。你能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嗎?
唱唱廚房的聲音
1、 聽音樂磁帶,欣賞一遍歌曲
2、 你在歌中聽到了什麼?主要有哪些聲音?
3、 你平時在廚房裡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4、 引導幼兒猜想、討論:歌曲中的「乒乒乓乓」、「嘩啦嘩啦」、「嘭恰嘭恰」、「嘶嘶喳喳」分別是做什麼事情發出的聲音。
5、 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廚房裡的大合唱
1、 出示果奶瓶、筷子、勺子和說塑料紙,請幼兒聽一聽敲擊果奶瓶、筷子、勺子發出的聲音。
2、 廚房裡的聲音這么多,就像大合唱,讓我們用這些樂器來學學這些廚房裡的聲音吧。
3、 游戲:轉轉圈,邊轉邊唱並拿出勺子、筷子、碗來發出聲音
E. 幼兒園適合打擊樂的音樂活動有哪些
1、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一般是指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規則和音樂要求進行各種內動作的游戲。
2、律容動:
幼兒律動一般是指在音樂或節奏樂器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做有規律的動律性動作,幼兒律動可以是單一動作的重復,也可以是相關的幾個動作連接組合成律動組合。
3、舞蹈:
舞蹈是經過人們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並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4、打擊樂:
節奏樂又稱打擊樂,幼兒節奏樂的樂曲一般節奏性較強,由老師用琴來彈旋律,幼兒用打擊樂器敲擊節奏。
(5)打節奏幼兒園小班教案擴展閱讀:
打擊樂器介紹
打擊樂器通常分為三種:金屬樂器、木製樂器、散響樂器。
金屬樂器,如撞鍾、三角鐵等,屬於高音樂器,聲音高亢、明亮。
木製樂器,如雙響筒、蛙鳴板、木魚、響板、打棍、單響筒等,屬於中音樂器,聲音清脆。
散響樂器,如鈴鼓、串鈴、手鈴、響鈴等,特點是音量小,聲音散,可持續奏長音。
打擊樂器沒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於是聽覺藝術,其配器原則以好聽為前提,節奏歡快的適合使用串鈴敲擊,抒情的樂曲則適合使用撞鍾和三角鐵。
F. 幼兒園小班音樂節奏圖譜怎樣製作
中國幼兒教育網
G. 如何製作適合小班幼兒的節奏圖譜
1.鍛煉幼兒小肌肉的動抄作2.培養幼兒進行配對的能力3.培養幼兒養成用完東西要放回原處的習慣四、製作材料及方法: 製作材料:軟電線、紙盒、彩紙、塑料膜、小紙盒等方法:先將彩紙按照自己的意願製成各種大圖片(如圖所示:小蘑菇、小樹、小草等)和小圖片(如圖所示:小圓點、小蘋果、小花等),並用塑料膜將其壓膜。然後,將大圖片進行打眼。最後,小圖片和軟電線放在小紙盒裡,將其和大圖片放入大紙盒即可。 五、玩具玩法: 1.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活動。(如:可選擇小蘑菇、小樹、小草)然後,選擇小的圖片。(如:小蘑菇選擇小圓點;小樹選擇小蘋果;小草選擇小花)2.根據自己的意願,開展擰一擰的游戲。 3.引導幼兒將小圖片和軟電線拆下,放在原先的小紙盒裡。
H.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認識二分音符
活動目標:
1、知道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音符的音符標記及其所表示的時值。
2、學唱《音符歌》,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
3、體驗游戲的樂趣,創造性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活動准備:
1、「音樂王國」活動背景圖2、《音符歌》的課件3、錄音機,磁帶4、音符標記若幹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聲進場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郊遊,好嗎?(復習「郊遊「入場)二、 進入「音樂王國」
1、老師帶領幼兒參觀師:你們看,這里美嗎?有什麼?(指音符)這是什麼?(音符)2、觀看FLASH師:聽!什麼聲音?我們坐下來看一看。
三、認識音符師:你們剛剛看見了什麼?他們在干什麼?他們就是音樂王國的小主人。他們可棒了!在音樂的大家庭中,到處都有著他們的身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音樂里的節奏才會如此的和諧。
(1)(全音符)師:這是誰的家?(開門)他是誰呀?(全音符標記)他長得什麼樣?(全音符是一個圈)他的節奏是這樣的,(出示節奏圖X__ __ __)誰能用手拍出來?(幼兒嘗試後,教師示範)我們和他打個招呼吧,音符有幾拍,打招呼的時候就要把他表示出來,誰先來試一試?(教師示範)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你們再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別的聲音來表示呢,要邊說邊打節奏。
(2)(二分音符)師:誰來敲門?他是誰啊?他是二分音符。你們看,他是怎樣的?他比全音符多了個什麼?這是符桿。(二分音符加符桿)二分音符有兩拍,誰來和他打招呼?
(3)(四分音符)師:他是二分音符嗎?為什麼?那他是誰呢?(四分音符黑了頭)四分音符只有一拍,誰來向他打招呼?
(4)復習這三個音符師:現在我們再來和他們逐一打招呼。
(5)出示節奏圖師:小朋友們看,音符們出來玩了,我們按節奏用掌聲歡迎他們。我們來向他們打招呼。
(6)觀看一段FLASH,簡略介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標記。
師:這里有幾個音符?你們認識了幾個?還有誰不認識?
(7)師:音樂王國的幾位小主人,你們認識了嗎?(逐一說名稱)說說他們的樣子。(念歌詞)4.游戲(1)師:小音符們可喜歡和小朋友做游戲了,你們願意嗎?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與找你喜歡的小音符。
(2)幼兒圍繞在教師的周圍師:全音符在哪裡?在哪裡?幼兒:在這里,在這里。
(3)師:我們現在和小音符一起唱歌,唱到誰,你就帶著他跳起來!(帶著他蹲下去躲起來)三、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