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反思應該怎樣玩
1.教師撰寫教學案抄例,是襲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②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以及反思有哪些
社會體驗《特殊功能的車》
一、教學活動內容的生成與依據:
孩子在咿呀學語的期間便對汽車產生濃厚興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車能發聲,能行駛,能將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幼兒每天都能看見各種不同的汽車。他們愛觀察車輛,特別是中班的幼兒已能辨認出一些常見的汽車,而且喜歡把各種汽車玩具拆拆再裝裝。於是,我就設計了這節「關於特殊功能車」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學習、復習、鞏固對各種車輛的了解。還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認識各種汽車的名稱和用途,增強了幼兒的社會性常識,揭開了幼兒的在生活對各種車的好奇與困惑!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幼兒對於汽車的結構、種類有簡單的了解。
2. 學習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行為。
3. 知道這些多功能的車與人們之間的密不可分的生活關系。
4. 簡單了解緊急的用途
5. 激發幼兒表述的願望,能大膽的正確的表述自己的見解。
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幼兒可以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各類汽車,並且了解每種車的特殊功能和用途,(如消防車是用於滅火的,郵政車,是用於運送信件的), 認真比較各種特殊車之間的外型與功能的不同(如消防車是紅紅的,有梯子,而救護車卻是白色的,等)
說明:由於幼兒生活經驗貧乏,有些車型的特點不是很明確,有的時候也很難分辯出各種車的真正用途,以致於在生活中感到好奇和困惑。因此,應對各種車的外形和結構有所感知!
難點:幼兒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語言,說出各種車的特殊用途,並能說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要用什麼樣的車!(如。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消防車 等)
說明:幼兒年幼無知,語言不流暢,只有時常糾正,改變幼兒的說話說「後半句」的習慣,才會真正的讓幼兒說出完整,明了的句子,積極的講解才會引起幼兒的重視並能主動地響應,真正地「導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用完整話語的引入才會真正的使幼兒用恰當的詞語說出心裡所想,所感。
三、材料准備
1. 教學掛圖《各種車型的圖片》
2. 提供若干場景的圖片如:「受傷現場」和「路邊花草枯萎」。
3. 收集各種車輛的模型,及玩具
4. 各種車輛的卡片
5. 緊急的圖片及紅綠燈的圖片
6. 各種特殊功能車的聲音錄音磁帶、錄音機
四、 活動設計思路
一、布展與認知
1. 看教學掛圖及車模型
認識這些特殊功能的車輛;如:灑水車、消防車,救護車、垃圾車、吊車、等,老師在把車模型拿出來與幼兒分享,老師進行提問,讓孩子們說一說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車,並且說出這輛車的用途
2.猜謎語
教師和小朋友們玩「猜謎」的游戲。
教師用語言引入:「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現在老師要換個方式考考你們,那就是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好不好?那規則就是,請你 聽清楚老師出的題目,然後 回答這是什麼車?明白了嗎?那好,現在請聽題咯。」
--下雨車,下雨車,邊下雨來邊唱。請問這是什麼車?(灑水車)
--大嘴車,大嘴車,邊吃垃圾邊開車。請問這是什麼車?(垃圾車)
--蓋樓時運重物,長長手臂真神氣。(吊車)
--失火,救人都要它來幫忙。(消防車)
--抓壞人的時候,就會開著它出來。(警車)
--可以救人的車子。(救護車、警車、消防車。)
--信件信件用啥運。 (郵政車)
--拿槍保護它,銀行門口經常停。 (運鈔車)
3.交流
讓幼兒說一說你還看見過哪種車?談一談車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師傾聽,適當的介入幼兒談話,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語言(如:我見過公交車,公交車是給人帶來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觀察比較
--出示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圖片
讓幼兒觀察這些車的構造,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樣的?
小結:這些車都有圓圓的車輪。消防車和警車的叫聲不一樣,消防車是紅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專門用來救火的。 警車上白色的,專門用來抓壞人的。救護車上有紅十字。
觀察這些車的車輪,有些車的車輪數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車子有兩個,四個車輪或六個車輪等。
提示幼兒:中班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時 有發生。據此 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拿出安全知識圖片讓他們在看看、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 過一些生動有趣的講解,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的方法, 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為方式。
5.互動
老師在黑板上出示各種場景的圖片,幼兒手中哪著各種車的卡片,讓幼兒想一想,(如,有人受傷了需要什麼樣的車,發生火 災了,需要用到什麼樣的車)讓幼兒到前面來自己粘貼,這樣互動游戲可以提高自我參與學習的樂趣,並能鞏固加深幼兒對特 殊功能的車理解
五、活動流程
通過圖片,認知車的外形及名稱--通過謎語,了解特殊車的功能--通過交流,使幼兒可以用完整簡單的語言說出車的特殊 功能--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各種車的外型不同--通過互動游戲,鞏固加深了幼兒對各種車特殊功能的理解
六,活動延伸
1.聽各種車的聲音
讓幼兒仔細聽,辨別出幾種不同的汽車(有消防車、救護車、
警車和卡車等)
說明:經常聽一些聲音,會讓孩子們的注意力有所提高,激發孩子們愛探索的精神
2.緊急及紅路燈
教師用話語引入:有一些特殊的碼,他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嗎?
幼兒回答
出示 的圖片讓幼兒說說,這些都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加以糾正引導
出示紅綠燈圖片 讓幼兒說說在過馬路的時候遇到紅燈時怎麼辦,綠燈怎麼辦,黃燈怎麼辦?
學習兒: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
說明:教給這些緊急和交通安全知識,是讓幼兒們可以學會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常識
七,活動結束
聽音樂,小朋友們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教師:小司機們,我們出發吧!
這是我的教案,是中班的,如果你改改,應該好用,加油···
③ 幼兒園社會《幫助我們的人》教案及反思
通過感受一分鍾、測試時間觀念的環節,我發現大部分孩子的時間觀念存在缺失或者很差的現象,我想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整堂課孩子很感興趣,並且很樂於計算一分鍾之內自己所做的事情。重要的是有些孩子可以體會到、感悟到時間多麼寶貴,應該珍惜時間、「擠」時間等一些道理。這就是我的收獲,也希望孩子們有所得。
④ 中班上冊科學《朋友要來我家了》的教案反思
設計背景
新年了,家裡來客人了,剛好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自己在家看電視內
活動目標
學會運容用禮貌用語,知道簡單的待人接物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禮貌用語以及簡單的待人接物禮儀
難點: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怎樣待人接物
活動過程
1.由教師向幼兒描述活動的情景以及活動要求,准備好道具:桌椅,茶杯;
2.選出兩名小朋友,一個扮演在家的小朋友,一個扮演客人;
3.客人來了,敲門,小朋友開門詢問來者(注意禮貌),把客人迎進來,請客人坐下,倒茶,然後打電話給父母,說明情況,請父母盡快回來。(老師在旁邊進行引導)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理解還不夠透徹。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進行簡單的禮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活動的設計參與面較小,在引導中國語急躁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環節太少了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通過活動,基本上幼兒都能掌握簡單的禮儀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小朋友當主人,我來當客人,這樣既增加了師幼互動,又使得活動的開展有序。
⑤ 幼兒園社會考拉的新朋友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幼兒園的小朋友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集體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能力很差,對朋友的認識淡漠,不懂得分享等等問題較多,為了讓孩子們能從小養成與人為善的健康心理及行為,設計了本課,讓他們嘗試處理與小夥伴在交往中遇到的問題,享受這種交流的樂趣,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找朋友、介紹朋友等...游戲,激發學生對與朋友友好相處的美好情感; 2、 學習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體驗交友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朋友的重要性。 難點:如何交朋友 活動准備 電腦、PPT、空白卡片、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自製短片《孤獨的大公雞》(內容:因為驕傲、自私,大公雞沒有一個好朋友,它感到非常孤獨)。 2、提問:沒有朋友的大公雞是什麼樣的心情呢?(生:難過、孤單、害怕……) 3、師:是呀,沒有朋友是件多麼讓人難過的事啊!朋友會帶給我們許多的快樂!小朋友,你有沒有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好朋友呀?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二)、體驗快樂 1、小朋友為大家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並分享與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的事情。(老師在學生講述過程中給予肯定和鼓勵) 2、教給學生兒歌《手指操——好朋友》(大拇指見面點點頭,食指見面揮揮手,中指見面彎彎腰,無名指見面碰碰頭,小手指見面拉拉鉤,我們都是好朋友。)學生在兒歌中體驗快樂,進一步感受友誼的快樂。 (三)、結交新朋友(學習如何結交朋友) 1、有朋友真好,大家還想結交一些新朋友么? 2、和老師交朋友。(選幾個願意和老師交朋友的學生和老師互動,要求學生贊賞誇獎老師的優點,同事老師誇獎小朋友的優點,學生體驗發現他人優點和贊賞他人的樂趣)。 3、讓學生跟班級中更多的同學交友,進一步體驗如何交友和交友的樂趣。?(背景音樂《找朋友》) 4、PPT欣賞生活中的友愛。 (四)、友情傳遞 好朋友為我們帶來這么多的快樂,我們也要送給好朋友一份特別的禮物,在空白卡紙上畫上你喜歡的畫或者寫上你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好朋友。 (五)、小結 起立再一次做《手指操——我們都是好朋友》,師小結,讓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擁有越來越多的快樂。 (六)、拓展 回家和爸爸媽媽、鄰居的小朋友交朋友。 教學反思 結合幼兒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著重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較多,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交友的樂趣,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交友的小技巧。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如果交朋友的方法教授,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採用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能更深入的了解交友「秘籍」和與人相處的基本方式方法。
⑥ 大班美勞《我們是好朋友》教學反思
每個人都願意有朋友,朋友能讓孩子變得更快樂。幼兒在與同伴友好相處中學會了合作、分享、謙讓,從而也獲得了快樂。社會活動的核心目標是要求幼兒在生活中學會交往、相處,也就是鼓勵幼兒認真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因而我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孩子生活、學習、成長經驗,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集體活動中與同伴遊戲中學會友好相處,並養成互相合作的好習慣。
一、創造友好相處、互相合作的氛圍,讓孩子喜歡與同伴友好相處、互相合作。
《綱要》中指出,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在活動一開始,我和孩子一起動手布置活動室,處處體現友好相處,互相合作,讓孩子喜歡在環境中去交往、友好相處,從而找到好朋友,體驗有朋友的樂趣。
二、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友好相處、互相合作。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活動中,要讓幼兒會友好相處、互相合作,就要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
在活動中我准備了毛線、紙筒、皺紋紙、繪畫材料還有皮筋。讓幼兒自主選擇,多人合作纏毛線、搓彩繩、繪畫和跳皮筋。在動手操作中不僅讓幼兒愉快地學會了友好相處、互相合作,同時把區域活動和集體教育活動融為一體。既積累了生活學習經驗,促進孩子學習和發展,又讓孩子體驗到友好相處、互相合作帶來的快樂。
三、與同伴交流、游戲,體驗友好相處、互相合作。
語言是通心的鑰匙,給幼兒創設良好的語境,讓幼兒把學習、感受、觀察到的用自己的語言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吸取有益的經驗,提高自身辨別能力。因而,我收集了孩子愉快合作、友好相處的寫實材料,讓幼兒互相欣賞、互相交流,把愉快合作的經驗變為自身的行為去幫助、感染身邊的人,使友好相處、互相合作成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自覺行為。
友好相處、互相合作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驗友好相處、互相合作為他們健康成長,與人愉快交往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的活動准備,合理的教育教學,形成多樣的實踐活動和合理有效、注重個體差異和游戲活動,能讓每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提高孩子與同伴友好相處、互相合作的能力。在活動中讓孩子學習友好相處、互相合作與怎樣學會友好相處互相合作是中心目標。並時時把孩子放在首位,最終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知識、情感、能力和做人,為他們的人生描繪了最佳底色。
同時在活動中對我也有一定的提升,更加體會到一日生活及教育的理念,在今後的社會教學中還應不斷地找准切入點,更好地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