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學前班手工教案

幼兒園學前班手工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9 03:34:36

A. 幼兒園學前班美術教案《麋鹿》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8分鍾) 在上課之前我們隨便聊聊,就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嗎?這個故事發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愁,因為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美麗高雅的仙鶴、兇猛有力的獅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麼呢?選狗選貓?太沒面子了吧,我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神了,應該有一種特別好的動物來做我的坐騎。找找吧,他這么張眼一望,看到了什麼?(生:麋鹿),在哪啊?我怎麼看不到啊? 1)學生用第一節的內容來回答 2)然後指導朗讀 3)看視頻(看過後談體會:你覺得這怎麼樣?) 二、認識麋鹿:(12分鍾) (過渡:你真的認識麋鹿嗎?請你看看圖,再看看書,然後辨認一下,哪頭是麋鹿?說話要有依據。) 1、課件展示幾頭鹿的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和課文進行對照,尋找辨別的依據。 2、小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3、班級交流認識和體會。(課件隨機展示圖片) 4、最後處理「四不像」 三、幫姜子牙解說麋鹿。 1、姜子牙從人間找到了麋鹿,帶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誇耀它,他可以怎麼說呢?請大家好好想想,然後小組同學練習一下,再舉手。 2、學生練習 3、學生班級交流自己想的演說稿。(教師重點提示說清楚麋鹿獨特的特徵)

B. 幼兒園學前班美術教案《麋鹿》

設計意圖: 我提前一周讓幼兒收集有關資料,在這一周的時間里,我發現班上的幼兒對太空有很大的興趣。於是,我想藉助這次美術課,讓幼兒不僅能掌握天體的繪畫基本形式,更能產生對天文知識的求知慾,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復習橢圓、長方形、 半圓、圓形和多邊形等基本圖形; 2、認識太空中的常見天體,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這些天體; 3、培養幼兒對天文知識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重難點: 由於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還不夠,有的幼兒不能夠發現我展示的天體圖片與基本圖形之間有什麼區別。這樣,就會造成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不能順利進行。於是,我把這點作為重難點 活動准備: 1、各種天體的圖片及其簡筆畫; 2、橢圓、長方形、半圓、圓形、多邊形等小紙片並把他們粘貼在圖畫紙上; 3、課前請幼兒跟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太空的圖片或者碟片; 4、幼兒用書第14、15頁,彩色筆。

C. 幼兒園學前班主題大樹的影子教案

教師翻開來大書的第一頁,提源問:1)、你看到了圖上有什麼?2)、為什麼要有蠟燭?4、教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書上的人會和影子做什麼游戲?請幼兒看書的第二頁。教師提問: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游戲,你是怎麼看出來的?5、出示書的第三頁,將人物遮住,教師提問:我看到了圖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書上的小朋友做了什麼樣的動...

D. 幼兒園學前班教案一把特別的傘

設計背景 班上放著一把紙做的小傘,幾個好奇的孩子站在桌子旁看桌上的那把小傘,就傘的作用和材質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看孩子對傘興趣這么高,我班進行了一節與傘的材質有關的課程。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記錄的方法。 2、 了解傘的質地與防水性。 3、了解傘的不同作用及其生活中對人類的作用。 重點難點 1、 傘在遇到水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2、 能夠清楚不同的傘有不同的作用。 3、 學會填寫記錄表。 活動准備 1、 各種材質的傘(布,塑料,紙,油紙) 2、製作傘面的材料(普通紙,玻璃紙,塑料布,蠟紙) 3、 傘的記錄觀察表,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 請幼兒觀察一個實驗:「傘面會不會濕?」 ——出示塑料傘,紙傘,布傘,油紙傘。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不同材質的傘並且用手去感覺不同材質的傘面布。 ——在記錄表上找出相對名稱的傘欄,並且能夠在怕水的傘欄打鉤。 ——請幼兒猜猜:將水直接灑在傘面上,傘面會不會濕?水到傘面之後不同材質的傘會有傘面樣的反應? ——鼓勵幼兒在觀察表上記錄下自己的猜測。 二、 請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做做這個實驗,並且說說自己的觀察結果。幼兒分成四組進行試驗。 ——請幼兒將水直接淋到塑料傘,紙傘,布傘,油紙傘的傘面上,甩一甩傘,摸摸看傘面有沒有濕。 ——實驗後,和幼兒共同討論哪些傘會滲水,哪些傘不會滲水。水灑到不同材質的傘面上的時候,傘面都有什麼不同的變化。——把傘撐在教師的一個角落,觀察哪把傘容易干,哪把傘不會干,需要多久才會干?要求幼兒學會等待並且認真觀察記錄。 ——在觀察記錄表上記下實驗結果。 三、 讓幼兒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得出怕水的傘分類結果。 ——與實驗前的記錄進行比較,說說到底哪些傘會滲水,哪些傘布會滲水。 ——請幼兒想一想,為什麼有些傘會滲水,而有些傘不會。 ——通過比較使幼兒更加明確不同的傘有不同的用途。 ——教師帶領幼兒對試驗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不用的傘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幼兒自由討論哪些傘怕水,哪些傘不怕水,仔細觀察。 教學反思 1、 幼兒通過實驗和觀察,感知到不同的傘對吸水性的不同。 2、 幼兒在實驗中,體會到傘是用不同的材質製作成的。 3、 在活動中應該多准備幼兒可以實驗的材料,使每個幼兒在課程中都能參與,從而更好的了解結果。 4、 記錄表應該用不同材質的傘面為標頭。 5、 幼兒在記錄的時候,應該注重孩子記錄的及時性與准確性。

E.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學會快樂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發現和感受快樂情緒,學會做一個開心的人。形成樂觀向上的性格。
活動過程: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首先送給大家一個見面禮,你們猜會是什麼呢?
2.學生各自猜想。
3.今天,老師要送給大家燦爛的笑容,銀鈴般的笑聲,還有無比快樂的心情!來,一起欣賞老師送給大家的幽默短劇。
4.cai課件播放幽默短劇,學生認真觀看。
5.看到同學們開心的笑臉,老師也很高興。同學們,你們能用什麼辦法把笑聲和笑臉送給老師和其他的同學呢?來,進入我們的笑話林。
二、笑話林
1.我們的笑話林將展開一個「笑話擂台賽」,看誰講的笑話獲得的掌聲和笑聲最多,誰就是「笑話大王」。
2.學生上台講自己收集的笑話。
3.全體學生一起評出「笑話大王」。
三、快樂臉譜
1.cai課件出示臉譜,讓同學們根據表情猜猜人物的心情,如快樂、憂傷、驚訝、痛苦還是憤怒等。
2.這些臉譜,你最喜歡哪一個呢?為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3.快樂的臉譜總是最讓人喜歡。那麼你高興的時候,臉部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呢?或者當你看到別人快樂時,面部表情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請同學們在紙上畫笑臉,至少畫三種以上的笑臉。
4.請同學們把畫的笑臉貼在黑板上,組成一副大的笑臉圖。
四、快樂傳真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剛才笑起來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2.既然笑起來的感覺很好,那我們一定要開心多一點,笑臉多一點,並且要把開心和快樂傳遞給別人。
3.玩游戲:快樂傳真。
玩法:請兩組同學,每組6~8人,兩組同時進行。每組的第一個同學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示一種快樂的心情,然後傳遞給下一個同學,依次傳下去,看哪一組傳得又快又准確。
五、快樂醫生
1.今天,我們都非常開心,非常快樂,那你們知道開心和快樂有什麼樣的作用嗎?
2.開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讓人永遠年輕,可以消除疲勞,可以解除痛苦,還可以使人健康。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既然開心有這么多好處,那我們不僅要自己快樂,還要讓不快樂的人也快樂。老師請大家來當一回醫生,為那些不快樂的人開出「開心處方」。病例一:這位媽媽(可請一位學生的媽媽)最近很憂傷,她失去了工作,沒有很多的錢給自己的小孩買漂亮的衣服,買好吃的東西。
病例二:這位同學(請一位學生扮演)考試又不及格,想到回去肯定會挨批評,他傷心極了。
病例三:一位小女孩(請一位女學生扮演)漂亮的裙子弄臟了,她正哭鼻子呢!
請學生逐一為上述「病人」開出「快樂處方」。
3.你還知道哪些病例能用「快樂處方」診治嗎?表演出來,請大家診治。
六、快樂歌
1.今天大家都很快樂。快樂讓人年輕,快樂讓人充滿活力,讓我們在
生活中多一點開心,多一點快樂吧!
2.最後,讓我們在一首快樂歌中邊唱邊跳,結束今天的活動。
cai課件播放歌曲:「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

F.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20以內編減法應用題教案

為你奉上,敬請參考: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20以內的減法 活動目標: 1、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的操作,嘗試進行20以內簡單的減法運算。 2、能積極思考、細致觀察,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2個圓形的蒙氏線場地;數字卡1-20;戒指樣的小圓圈若干。 2、學具准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作業單若干。 3、《操作冊》第6冊第31-32頁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青蛙跳水。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兩個蒙氏線的圓圈上,每組小朋友記住自己組的人數,邊聽音樂邊走線。當音樂停止時,教師任意出示一張數卡。如「8」,每組8個小朋友跳進圈裡,再數數線上每組還剩下幾個小朋友。游戲可反復進行。 2、集體活動 (1)復習10以內的減法。 教師出示答案在10以內的減法算式,請幼兒口算得出結果。 (2)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創設情景:神奇工具又現身。小朋友,誰又來到我們班上作客啦? 教師出示工具「加法、減法板」,按順序擺放好。 教師:看,他又說話了:小朋友們好,又和你們見面了。我是加法、減法板,做起減法也有招。先把大數固定好,根據小數取藍條。數數看看剩多少,減法計算完成了。 教師從題卡中任意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4=,教師先讀算式,然後再找出加法減法板中的數字16 ,用小圓圈圈住,再從藍色定規中取出4擺放在右端靠著數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後數出前面還剩下幾格,剩下的格數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減法板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師從題卡中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減法板,得出正確答案。 3、分組活動教師:加法減法板想檢測一下小朋友學的怎麼樣,我們每個人都來露一手,比試比試吧。 第一組: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做減法練習。教師事先准備好減法算式,請幼兒看算式,操作加法減法板計算出結果。 第二組:利用劃點子的方法進行減法練習。每張作業紙上都有一道減法算式題和被減數的點子,減去幾,就劃去幾個點子,最後數出剩下的點子數量,記錄在作業單上。 第三組:做花環。操作加法減法板完成《操作冊》32頁的活動「美麗的花環」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G. 幼兒園學前班《10的減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專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屬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H. 幼兒園學前班繪畫啟蒙<<夕陽>>教案

教案的形式復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制,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學前班手工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