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导体绝缘体教案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归纳概括能力(能归纳概括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 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二、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三、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辨认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四、 课前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电池,小电珠,导线,铜、铁、铝等导电的材料,橡胶、塑料、木条等绝缘体材料。
2、 演示材料――钳子、螺丝刀等工具。
五、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一会儿,我们用这些材料把它们连接起来,小电珠会亮,接着我们在连接好的电路中分别连接一块布条和一个铁片看看小电珠还会不会亮。一会儿把现象告诉我们。(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实验操作,发现问题
(铁片能使小电珠亮,而布条不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边展示边汇报)
实验探究:
师:我们把像铁片这样能够使小电珠亮的称为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布条不能使小电珠亮起来的称为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用刚才这样的实验方法验证一下有哪些物体像铁一样容易导电,有哪些物体像布条这样不容易导电,在做时一边做一边记录你的发现。
学生小组实验
容易导电的画“○”,不容易导电的画“×”
验证物体
验证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
检验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看看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如有争议,教师指导演示)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精密的仪器,来检验一下有争议的物品和我们刚才不容易导电的物品。
教师介绍万用表的使用。
教师演示:用万用表检验人体、湿布条等物体。
提问:刚才我们做了这些实验,通过实验能说明什么?
(金属的容易导电,只有金属和水是导电的,人体是导电的。)
概括结论:
教师小结:人体,不纯净的水,大地是容易导电的,有些物体用简单电路就能检验出来,有些物体就需要用精密的仪器,说明这些物体导电的能力不一样。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巩固应用:
1、出示钳子,螺丝刀
哪些用了导体,哪些地方用了绝缘体,为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手接触的部分用的是导体,需要电通过的用导体,因为人体也是导体,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安全用电。
2、出示图: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图中的错误,不能用湿布擦灯炮会引导爆炸。
布置作业:
利用学具袋中材料,检验一下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
和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