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年级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怎样写
设计说明:游戏教学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1.借助游戏,趣味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时以翻牌游戏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巧妙地把游戏过程转化为比较小数大小的探究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习兴趣高涨,既领悟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新知。 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必有之义。基于以上认识,教学时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上的共享,学习上的共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同时,这节课涉及的每个练习都体现在“精”字上,针对性强。从根据跳远成绩单排名次,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巩固练习更加突出了练习的有效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在黑板上贴出正方形卡片:□□□□、□□□□□)
1.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引导学生比较哪个整数大,并说明原因。 (后面的整数大,因为两个整数比较大小时,要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分别在两组卡片中点上小数点,并比较哪个小数比较大。 □□.□□□□.□□□
3.学生猜测大小。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地衔接,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40页例5的情境图和跳远成绩表。 姓名 成绩/m 小明 3.05 小红 2.84 小莉 2.88 小军 2.93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依次说一说每位同学的跳远成绩) 预设
生1:从情境图中我了解到了他们正在进行跳远比赛。
生2:从成绩表中我了解到了他们的跳远成绩,小明的成绩是3.05 m,小红的成绩是2.84 m,小莉的成绩是2.88 m,小军的成绩是2.93 m。
2.合作探究。 (1)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小明排第一,小军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2)讨论:你们是怎样排出名次的? (3)请同学们按照课堂活动卡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详见课堂活动卡) (4)汇报。 预设 组1:小明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是3,比其他人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大,所以小明排第一。 组2:其余三人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都是2,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字,小军的跳远成绩的十分位上是9,比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的十分位上的8大,所以小军排第二。小红和小莉的跳远成绩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因为8>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⑵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下册比身高和比大小这两节课哪个好讲
第一单元:师生
1、《师恩难忘》刘绍棠
2、《孔子和学生》
第二单元:明月
1、古诗二首回:《鸟鸣涧》(唐答)王维、《暮江吟》(唐)白居易
2、《走月亮》吴然
3、《飞向月球》
第三单元:民族之花
1、《爱我中华》乔羽
2、《草原》老舍
3、《中国结》
第四单元:收获
1、《落花生》许地山
2、《拾穗》
第五单元:桥
1、《飞夺泸定桥》
2、《桥之思》樊发稼
第六单元:方寸世界
1、《美丽的集邮册》高帆
2、《罗斯福集邮》王庸生
第七单元:地名
第八单元:规则
1、《钓鱼的启示》[美]詹姆斯·勒菲斯特
2、《谁说没有规则》
第九单元:音乐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月光曲》
3、《林中乐队》[苏]维塔利·比安基
第十单元:金钱
1、《一枚金币》
2、《散落的钞票》
3、《毽子里的铜钱》琦君
第十一单元:大与小
1、《“扫一室”与“扫天下”》
2、《井底之蛙》
3、《“三颗纽扣”的房子》
第十二单元:雪
1、《瑞雪图》俊青
2、《下雪的早晨》艾青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大小的比较 不对不对教学设计
(一)教材抄分析
教材分析袭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比大小”讲课怎样导入
拿实物进行演示教学这是最好最直观的教学,学生容易接受,直观形象。
⑸ 四年级下册分数比大小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分数比大小练习题